?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程探索*

2023-01-09 02:56何慧凝
智庫時代 2022年24期
關鍵詞:欣賞課育人思政

何慧凝

(安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體,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職業教育“新理念”和人才培養“新模式”?!罢n程思政”正是順應新時代國家教育發展需求而提出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它不僅體現了教育觀念的梳理與創新,更重要的是明確了教育責任的思索與擔當,它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理論認知和實踐認同。

音樂欣賞課是一門美育課程,在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中用聲情并茂的教育方式,不僅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情感,也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獨特而又豐富的德育功能,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學生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這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能比擬的。

新時代,高職院校的重要使命是把握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如何在音樂教育教學各環節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讓音樂課程和思政教育同向發力、相向而行,營造知識創新與人格涵養相交融、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交融、哲理思維與藝術思維相交融的育人生態,既是站在時代高度提升課程教育規律方法和藝術的需要,也是促進青年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價值需要。

一、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解讀

(一)順應課程規律,二者融合的理論基礎

目標相融。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意見,課程思政與音樂欣賞課在政治層面的實際屬性和育人目標是一致的,雖然它們都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本質都是面向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系統工程,高等教育目的的豐富性決定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是其實現途徑的多樣化內容,必須有機統一起來。

高職院校通常將音樂欣賞課視為素質教育課程,作為公共音樂教育開設。通過欣賞古今中外優秀音樂作品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斷,實現音樂的教化功能;通過充分挖掘知識體系中隱藏的思政元素,在課堂教學中實現課程育人目標。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動了素質教育目標的落實。課程思政建設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各學科分散的思想政治教育統一起來、有機融合,更好地實現實現“立德樹人”教育根本目標,提高大學生素質培養效果。

(二)順應時代要求,二者融合的實踐意義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催生教育領域發生深刻變革。高等教育的育人觀、教學觀都在改變。作為高校工作的主體任務之一,課程思政雖然還在起步階段,但是獲得了社會廣泛關注,具有創新性和時代性。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表明我國普通高等學校要積極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其他各類課程同向同行,達到共同育人的教育目的。隨著“三全育人”的理念和要求的提出,課程思政進入音樂教學課堂是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是一門充滿著生活氣息和人文底蘊的課程。無論是西方古典音樂還是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無論是現代音樂還是古代音樂,都傳遞著正確的政治觀和優秀的文化觀,表達對祖國和民族的贊美與熱愛,表達對自由和平等的向往與追求。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傳遞給學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價值,無論從講政治、講文化還是講情懷的角度,音樂欣賞課都與課程思政建設相輔相成,同向發力。這種將育人元素與專業知識融合,通過對價值取向的爭取引導,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工作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三)順應學生發展,二者融合的價值體現

音樂欣賞課與課程思政建設融合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必然要求。不同于傳統的思政課,音樂欣賞課的藝術性很強。在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下,學生不會感到枯燥,教學質量得以提高。在音樂欣賞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進一步提煉課程中德育的基因、精髓、思維,使其轉化為生動的教學載體,在“授業、解惑”的同時更強調了“傳道”,進一步促進學生品格的養成和塑造。

音樂欣賞課與課程思政建設融合是打造學生知識寬度的價值取向。智育成才,德育成人。學生認知的形成需要知識的寬度。高職院校高質量人才培養的要求是在學生知識供給過程中,構建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的三維知識框架,以更廣闊的知識面形成深入觀察、分析、判斷事物的能力。課程思政的價值取向是構建具有更廣闊的知識視野、更深厚的家國情懷的教學觀。將音樂欣賞課與課程思政融合就是將一個系統而有序的藝術知識體系延伸到更多相關知識領域的探究,使學生形成特定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現狀

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以提升非音樂專業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素養為目的,大多以選修類公共音樂教育課程形式開設。它不僅包括公共音樂教育課程,還涉及高職院校藝術社團、校園文化中文藝活動組織等音樂教育形式。受教學對象、教學目標等因素影響,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既不同于中小學音樂課,也不同于音樂學院專業音樂課程,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設置上存在較大差異。

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主要是在音樂賞析、音樂理論、音樂文化及音樂實踐等方面組織課程教學。通過介紹中外音樂史等音樂知識,增強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通過分析音樂作品及思想內涵,促使學生正確認知不同的音樂與文化思想。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雖然對豐富學生精神生活,平衡理性和感性認知,開發與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受高職院校辦學理念、學生素質、課程設置等因素影響,部分院校在開展公共音樂教育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設置上課程投入不足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實用性、應用型人才,所以教學重點偏重于職業技能性教學,特別是實踐技能錘煉與提高的教學模式。對于像音樂欣賞這樣的公共音樂教育往往重視程度不夠,開課率低,流于形式。在重專業輕通識的影響下,高職院校一般將音樂欣賞課設為選修類課程,在課時安排、硬件投入等方面很難滿足相關教學需求。同時,此類公共音樂課程大多未建立明確的考核制度和評價要求,長此以往將保障教學質量,無法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及學習方法等方面作出評價。

(二)教學對象上音樂基礎薄弱

高職院校的學生生源層次相對較低,農村多于城市,很多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音樂學習,音樂基礎較為薄弱。盡管不少學生對音樂學習有強烈的興趣,積極選修音樂欣賞課來滿足興趣愛好,提升自身藝術素養,但是受城鄉素質教育不平衡和長期應試教育壓力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大多停留在娛樂功能,對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態度不一,好不好聽和喜不喜歡成為學生對音樂的評價。如果從音樂理論知識上分析曲目,從更高層面對曲目進行鑒賞,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教學方式上手段較為單一

高職院校開展音樂欣賞教學時,通常以介紹、播放和賞析古今中外名曲“三步走”為主,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學中有時會偏向以“聽”或以“講”為主,學生被動聽講,以統一化的教學內容強加給學生,學生以固定模式接受音樂教育。這樣的被動教育方式弱化了音樂的啟迪熏陶作用,使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無法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獲得審美體驗。因近幾年才推行課程思政理念,目前尚未開發與課程思政相關的音樂欣賞教材,現有音樂欣賞課教材主要還是以經典曲目介紹為主,很少加入課程思政內容,教材時代性、實用性不強,對高職學生的吸引力不夠,在音樂欣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上有一定難度。

三、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建構

強國興教,立德為本。全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明確方向。高職院校需將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落細,在“三全育人”的全面發展觀下多維發力,切實擔當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音樂欣賞作為美育類課程,它以音樂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承擔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發揮著培根鑄魂、溫潤心靈的重要作用。

課程思政是伴隨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發展而推行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在立德樹人的高校思想意識主旋律下,課堂育人主渠道將不再只是思政課,而是轉向所有課堂。打造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與“課程思政”綜合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真正有機地將音樂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在促進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全面發展中彰顯優勢作用。

(一)育德于課,更新“音樂欣賞”課程思政理念

高等教育體系的每一門學科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高職院校公共音樂教育是高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因其自身獨特的重要作用成為了高校通識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公共音樂教育落實課程思政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加強學校及教師對課程思政的認識和對公共音樂教育的重視。只有從根本上改變“重技能輕德育”的傳統職教觀,從思想上充分認識音樂的德育功能,才能讓全面推進、精準落實“音樂欣賞”課程思政構建工作。

首先,高職院校應通過組織會議、講座和培訓學習宣傳黨和國家有關課程思政和藝術教育的各項政策文件精神,樹立系統、全面的課程思政理念。只有厘清課程思政的含義與特征,深化對課程思政的認識,才能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和先進的德育意識,并貫穿音樂課程教學的始終。其次,高職院校應積極完善公共音樂教育機制,根據各校實際情況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師資隊伍、教學目標、教學評價、教學條件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合理安排課時、教學內容,保障一定的公共音樂教育經費,促進音樂教育標準化發展。

(二)人文立課,創新“音樂欣賞”課程思政課堂

課程思政是目前高職院校對三全育人理念的有效落實。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交互融合在課堂教學中,探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課程思政模式。推進“課程思政”理念在音樂欣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需要從教師能力、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開展分析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凸顯音樂欣賞課的育人功能和價值取向,充分發揮美育的育人功效,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本質。

一是要著力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音樂欣賞課教師需通過廣泛的學習和培訓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思想政治理論,著力提高把握思政教育規律的能力。不僅深化對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兩者間的規律認識,也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新時代高職學生特點,才能深入挖掘好“音樂欣賞”課程中的思政元素。例如,教師可以從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尋找思政元素,無論是講素有“禮樂之邦”美譽的中國音樂史,還是品種繁多、音韻典雅的民族樂器,或是求“善”盡“美”的傳統音樂美學,它們都以獨特的智慧、氣度和神韻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新時代背景下,面對各種思想文化交融交鋒,培養和鑄就學生的文化自信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要著力拓展課程思政教學內容。根據課程思政的整體需求,以高職公共音樂欣賞選修課教材研究為本體,將三全育人和音樂知識元素相互滲透,開發“理論實踐并舉、專業文化相融”的符合本校建設發展要求的教材,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最終實現課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同時,要適時更新課堂教學內容。比如將黨史教育融入音樂欣賞課不僅是對黨史學習教育的有益探索,也是將美育和思政深度融合的實踐途徑。將紅色革命歷史帶入“音樂黨史課”,把革命傳統、先進典型、形勢政策融入課堂,在優秀音樂作品的賞析中呈現音樂藝術的獨特性,使黨史教育在優美的旋律中變得更加深刻,使廣大青年學生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仰信心之情,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在學習中努力提高思想覺悟。

三是要著力豐富課程思政教學方式。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面對的是一群沒有專業音樂基礎的學生,提高學生音樂欣賞水平和人文素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嘗試優化講課過程,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等,模塊化、表演化來創設特定的音樂欣賞情境,增強學生參與度,營造視、聽、動一體化的全新教學體驗。

(三)價值引領,豐富“音樂欣賞”課程思政實踐

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和有效拓展,也是體現健康和諧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氛圍所在?!耙魳沸蕾p”課程思政實踐首先應體現在豐富校內音樂藝術社團建設方面。各高職院?,F有藝術社團種類較多,比如大學生藝術團、街舞社、吉他協會、合唱團等,它們都在校園文藝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音樂欣賞”課程思政實踐,將教室搬到戶外,搬進社團,充分利用各種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培養學生,進一步強化學生藝術實踐能力。同時,結合“大學生藝術展演”“高雅藝術進校園”“校園大舞臺—徽風皖韻進高?!钡戎烙逃放?,提升學生實踐參與度,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對優秀民族文化的強烈認同感與傳統文化的魅力。

四、結語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與思政課看似內容不同,但在教育目的上具有高度的契合,都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健康人格。在新時代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要求下,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不再是單一的學科教學,通過貫徹落實“課程思政”建設,將中外音樂史、中外音樂家及其音樂作品中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等融入音樂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有助于提升學生音樂素養和社會文化素質,助力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大學生。

猜你喜歡
欣賞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淺探高中音樂欣賞課的重要性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從備課角度看初中美術欣賞課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音樂教學應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由一堂戲曲欣賞課所想到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