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研究探索*

2023-01-10 09:06申洪嬌陳玉芳付保芹王艾青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2年11期
關鍵詞:專業課專業課程思政

申洪嬌 陳玉芳 付保芹 王艾青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護理系,河南 安陽 455000)

在我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在教學中對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正確引導,謂之“德育”。2016 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近些年來,教育領域學者們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結合各專業建設特點,逐漸形成“課程思政”理論?!罢n程思政”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專業課程中,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有機統一[2]。

1 在高職護理專業開展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基于學制原因,長久以來,高職護理專業偏重于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略素質的培養,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缺乏良好的思想品質,不能將救死扶傷視為己任[3]。很多學生選擇護理專業是為了好就業,對護理專業的認識并不清晰準確,實習后繁重的勞動和工作中的困難往往令他們困惑,甚至產生轉行的念頭,增加了護士流失率,造成了護理專業教育資源的浪費。在高職護理專業開展課程思政,可以在“大思政”格局下,思政理論課、人文素養課、專業課三位一體,人文素養課和專業課要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4]。尤其注重在專業課程中思政內容的滲透,實現高職護理專業教育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好學生的價值引領。

2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思政素養分析

護理專業課程思政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專業價值觀。研究發現,我國在校大專以上學歷的護理學生或臨床一線護理人員的專業價值觀處于中等水平,人文素養有待提高[5,6]。同時,孫菲等[7]調查發現高職護理學生在職業道德、愛國情懷、心理健康、理想信念、自我行為規范等方面還有待提高,很多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46%的學生上課會遲到、玩手機。實施線上教學時,34%的學生自學時會常常不在線;42%的學生未設計明確的職業規劃,抱著隨遇而安的職業態度;39%的學生有焦慮表現。高職學生較差的思政素養影響了她們擇業和從業狀況。研究顯示,很多學生在就業時缺乏誠信和敬業精神,奉獻意識較弱,擇業時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考慮角度,不愿意從事基層和一線工作,或者在工作中挑肥揀瘦,職業認同感和主動性不高[8]。

3 課程思政改革途徑

3.1 加強師資建設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主導者,是教育理念的踐行者,是教學計劃的實施者,教師的思政素養決定了課程思政教育的效果。開展課程思政,對教師的人文素質、思政覺悟和思政教育能力提出了挑戰。護理專業課程教師由于自身教育背景,往往不熟悉思政教育,很多教師存在“重專業,輕思政”的觀念。在教學中“只教書不育德”,消極片面地認為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無關,自己的職責就是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完成教學任務就是完成育人任務[9]。同時,由于專業課教師缺乏思政教育經驗,在進行思政教育時不能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時,應將師資建設作為首要任務。通過各種渠道增強教師德育意識,提高教師德育能力,引導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理念[10]。部分學校開設的思政教育講座、外出學習、線上培訓、督促教師在“學習強國”APP 上學習等多種途徑切實增強專業教師的理論自信,不斷提升他們的思想文化素養、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11]。也有學校安排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程教師實現跨學科合作,讓思政課教師進行示范性教學,開展集體備課,幫助專業課教師發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12,13]。

3.2 優化教學內容“課程思政”不是增開課程,也不是增設幾項活動,而是把立德育人“基因”嵌進所有專業課程[4]。優化教學內容,結合各門課程特點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并設計適合護生認知能力特點的教學過程,是實施課程思政的重點過程。讓護生在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同時,形成敬畏生命、尊重患者的職業態度。護理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專業課包括基礎護理學、護理學導論、護理禮儀、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等。應結合課程特點,優化教學內容,將課程思政理念貫穿于教學設計中。如在基礎護理學第一章緒論中,通過介紹南丁格爾生平,培養學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在護理禮儀的體態禮儀這一章,通過站姿、行姿、坐姿等體態的練習,磨煉學生意志。

3.3 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 采用情景教學、案例教學、典型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利用多種網絡平臺,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突破專業課程中課程思政壁壘。根據各科目內容特點,建立課程思政案例庫,將每個章節思政映射點制作成小案例。如在護理禮儀課程中,護患溝通禮儀這一章學習前,把案例提前發給學生,由學生自行設計腳本,課上指導學生進行情景模擬,課下要求學生完成反思日記并上傳網絡。針對部分專業課如基礎護理學實訓課程多的特點,可以采用“三明治”教學法,課前啟化、課中引導、課后拓展,完成課程思政的理實一體化。課前教師在學習平臺發布預習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案例分析和知識預習。課中結合典型案例,提高職業道德修養。如在排泄護理這章,通過分析排泄異?;颊叩陌咐?,引導學生掌握異常排泄患者的癥狀和護理措施,并培養學生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實訓課程中,對學生嚴格要求,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如在注射法實訓課程中,制定考核制度,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課后利用見習實踐,帶領學生進社區和醫院,把專業知識運用于臨床護理中,正確實施護理措施為患者解除痛苦,從而提高職業價值感和職業認同感。

4 課程思政建設效果

將思政教育理念融入護理專業課程后,學生職業價值觀得到了正確塑造,提高了學生的人文修養。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更好地吸引了學生興趣。方秀新等[14]研究顯示,在對150 名護理學生實施課程思政后,92.47%的學生認為將思政教育融入護理研究非常重要;95.21%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思政目標明確;90.41%的學生認為思政目標切入點恰當;89.04%的學生認為思政目標實現路徑適合;92.47%的學生認為思政教育有助于強化學習動力;91.10%的人認為思政教育能增強專業教學魅力。藍花紅等[15]將課程思政引入老年護理專業課程,經過實踐后發現,課程效果顯著,提高了學生對自身和專業的認可度,提高了學生對老年人的認識,增進了學生與老年人之間的感情。申洪嬌等[16]通過研究發現,在護理專業課程中融入了課程思政理念,可以提高學生的仁愛精神水平,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能力。

5 結語

護理是為健康服務的專業,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代社會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不僅需要精湛的護理技術,更需要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和綜合人文素質。高等護理職業教育擔負著為臨床護理、社區保健等培養高素質實用型護理健康人才的重任,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直接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技術型人才,高職護理畢業生是護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護理專業課程中引入課程思政,在關注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重視他們人文政治素養的提升,能夠培養出適合現代護理人才市場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護理專業的發展推波助瀾。

猜你喜歡
專業課專業課程思政
汽車類專業課程混合式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中職《醫護英語》與專業課的結合教學探索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以匯編語言與接口技術課程為例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微信在中職汽修專業課教學中的探索與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