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造園設計在民宿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實踐

2023-01-11 07:49鄧海波陳志菲
林業調查規劃 2022年6期
關鍵詞:造園設計者民宿

鄧海波,陳志菲

(1.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2. 河北大學 藝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悄然改變帶動了旅游業的蓬勃興起。民宿的出現,也為人們解決出行的住宿提供了新的方式。民宿的本質特征決定了其較傳統住宿產業更加強調休閑、放松的功能,在建筑氛圍上追求實現藝術化的審美意境。我國的園林造園藝術,對園林的形態要求和規律,是設計師們經驗和智慧的總結。它在園林風景中,能夠將自然情境巧妙地融入到人們對美的印象中[1]。因此,民宿住宿方式在追求生活品質、工作之余進行休閑旅游的人群中具有較高的呼聲。同樣,民宿的景觀品質也影響著它的受歡迎程度。從美學設計角度去看待民宿,就是園林造園藝術在物質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要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體現出設計者智慧和審美特點的應用實例。坐落在田野間的鄉村生態民宿成為人們尋求精神寄托的外部環境,使民宿建筑功能不再單一,將傳承和發展表現在優秀的設計中,達成精巧的民俗景觀設計作品[2]。

對于園林造園藝術在民宿景觀設計中的運用研究,相關學者開展了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黃和平等[3]認為民宿微空間的文化感知包括地域文化、景觀建筑、主題氛圍、宗教藝術、歷史記憶、人物符號6個維度,各維度指標對游客地方認同具有顯著影響。尹若冰等[4]指出,旅游民宿發展應具地方特色,基于當地地域文化的同時,根據不同旅客需求定位民宿的功能傾向,進行旅游民宿改建,最終通過特色民宿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吳蘭桂[5]構建了以鄉村人或返鄉人為最優鄉村民宿經營主體的多功能鄉村民宿空間和基于物—事—意三元素的新鄉土表達路徑。常江[6]提出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民宿景觀空間;因材施策,統籌民宿景觀傳統地域元素;利用植物,營造生態一體化民宿景觀氛圍等民宿生態景觀設計策略。

本文通過創作方式空間之美和情景結合的形式予以分析,并以實際案例展示園林造園手法在項目中的應用,不但可以將二者巧妙地結合進行藝術形式和空間意境的創新,也使民宿發展中合理的美學意識和布局得以延續。突破現代景觀設計思維,追求民宿整體住宿空間的美學構建,對提高民宿的游客滿意度,從而提升經濟效益都具有著重要意義。

1 園林造園設計與民宿景觀設計的相關理論

1.1 概念的界定

1.1.1園林造園設計

園林造園設計指的是以園林的相關工程技術為藝術載體,在設計地域的范圍之內進行的地形地貌景觀改造。這些造園設計的元素包括路線、山石、水體等,綜合調動各要素,布置園林景觀統一的自然環境效果。園林造園設計是世界范圍內園林景觀設計中所倡導的一門藝術科學技術。它根據工程原理,通過對各要素小品結構的改造,營建良好的空間環境。園林造園設計需要融入相應國家或地區自身的傳統文化思維,追求自然的平衡,講求人與自然的和平共處這一精神內核[7]。

1.1.2景觀設計

風景園林學是景觀設計的基礎,它是在土地或其他能夠承載觀賞要素的載體上,所構建的人類活動與自然風景交互式環境。景觀設計就是指在此基礎上,對風景和園林進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要素的統一生態規劃,使用多學科交叉理念在規劃設計中呈現不同景觀體系和空間形態。設計常常就地取材,利用當地的傳統文化符號,突出傳統與現代的文化碰撞,打造中國式景觀空間。此外,還需要重視文物古跡等歷史要素在景觀中的組織運用。

1.1.3民宿

“民宿”一詞起源于日本,其內涵在當地指的是家庭提供給外地游客的集小型住宿設施、休憩場所為一體的沉浸體驗式住宿場地。民宿在各國家或地區的名稱和運營方式也有所不同。我國民宿的概念來自于《民宿管理辦法》的要求:“對自住房進行有效的改造,合理利用內、外部的空間,再結合風土人情,以生態農業生產活動的形式提供服務的鄉村住宿場所?!焙蛡鹘y星級酒店的模式完全不同,它的設施沒有統一的標準[8]。

1.2 園林造園設計理論

1.2.1指導思想

我國園林造園設計的指導思想源于傳統文化中儒家、道家思想。園林的營造通常采取“天人合一”的基調,強調人超脫于自然的思想境界,體現出對心靈的自由以及行為放松的極致追求。園林造園設計所遵循的標準,是基于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親近相匯集的復雜情感,這從古至今都影響著園林造園的設計和表達。此外,美學意境、氛圍也與此類設計有很大關聯?!霸娗楫嬕狻笔俏娜藙撟魃剿嫷茸髌返乃囆g表現形式,更是對氛圍和意境的整體把握。這一理念投射到園林造園中,就有“以詩入畫,以畫為景”的意境之美。

1.2.2特色

園林造園設計的特色,本質上是追求含蓄意境與建筑自然美的融合,進階為藝術表現形式。設計者將自身對自然和景觀因素的認識和感受帶到設計中,包含了自然景觀和設計者的互動,也展現出山、水、花等各設計要素的組合狀態。園林造型設計從來都是將有關元素從初始的形態有意識地設計為典型自然聯想派藝術[9],使人們在園林中看到精致的自然之美。此類設計既能夠感受到氛圍的美感,也能在區分主體意象時,減少人們對人造景觀的排斥。

1.2.3方法

園林造園設計的方法包含了景觀園林空間的幾種處理方式,主要有空間的對比和空間的序列?!翱臻g的對比”是在景觀園林造園設計中最為常用的方式,它也是設計者綜合運用自身的設計理念,使空間大小比例的變化關系更加突出。在設計中,以大小空間的轉換對比烘托出人們游園時的不同心境。使用形狀各異的景觀框架,運用不規則的庭園廊徑進行視覺的強烈對比,給人們帶來景觀空間的變化;“空間的序列”這一設計方法表達出空間組合的布局安全的重要性。將多種空間組合不斷變化的形式呈現在觀賞者眼中,成為立體的山水畫卷[10]。該效果是普通平面藝術作品難以企及的,它將每一處景觀相連接,在院落中圍繞著空間序列所輻射到的不同院落走廊節點,能夠讓人們目光所及的景觀逐漸變換,形成“移步換景”的觀感。

2 我國民宿景觀設計的原則及存在問題

2.1 原則

民宿景觀在設計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需要滿足游客視覺的需求、心理的審美,以及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民宿的景觀設計都需要圍繞設計基本原則來進行。它通過雙重需求的滿足,提高人們對民宿的認可,從而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特色景觀有著更佳的心理期待。同時,設計中重視自然生態環境,不但是對環保的尊重,也是注重可持續發展及人們追求親近自然的本能保護。

2.2 存在的問題

2.2.1文化歸屬感淡化

民宿景觀設計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在文化歸屬感方面,本應盡可能地還原傳統文化、融入民俗親切感。然而,目前的民宿景觀設計有時并非根據當地的自然風土和傳統文化的情感積淀為指導去調動設計要素,而是在各地區“網紅”民宿中復制現代要素效果,忽視了文化歸屬感的建立。盲目地對民宿進行改造,是當前部分民宿景觀設計的現狀,忽視了游客的主觀感受,也與淳樸的民宿風格相背離,無法使游客在住宿空間中找尋到自然的心情。

2.2.2地域化定制方案缺失

園林造園方式中現有的定制方案,缺少對不同地區歷史、人文環境的了解。這使民宿無法在建筑和藝術的審美中,體現造園手法與景觀設計的高品質地域性條件。目前,這種地域化定制方案缺失的情況普遍存在。生硬地照搬其它民宿的風格成為了目前的流行趨勢,但也會導致造景失敗的結果;方案的缺失也體現在民宿的植物等景觀要素的搭配中,設計者明顯沒有將綠色植被的分區和人們的休閑需求結合在一起,這就無法在民宿的公共區域形成文化符號。

2.2.3特定精神氛圍的剝離

民宿景觀設計是對民宿進行場景改造,需調查其歷史、人文的背景,融合現代社會人們對審美和風俗習慣的體驗性意愿,追求住宿的多樣化風格空間。特定的精神氛圍缺失表現在設計者對景觀所在地理、氣候和精神文化等存在曲解,使此類民宿設計缺乏一種特定的靈魂。這對形成高品質的民宿景觀有著一定的影響。建筑設計師如果過度追求住宿空間利用最大化,拋棄了指定氛圍感的營造,就會使民宿作品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間,無法引起游客心靈上的共鳴。

2.2.4空間景觀元素冗雜

空間景觀元素龐雜,就是在整體的民宿景觀設計中缺乏對設計元素的協調,僅考慮了設計酒店的住宿便利,缺乏對室內外空間的小品配置和建筑的風格統一。從理念上使民宿作為較大的空間體,缺少獨立性,也顯示出景觀美不夠突出的建筑設計外觀??臻g景觀元素的選取需要用到庭院中的山、水、石等園林要素。進行設計時,設計者對復雜元素的不同處理行為,體現出民宿景觀設計的形象,表現在冗雜的元素堆疊下,游客無法感知到某一園林空間所蘊藏的精神內核[11]。

3 園林造園設計與民宿景觀設計的聯系

3.1 園林造園設計賦予民宿景觀審美情趣

園林造園設計基于村落中民宿建筑的原始形態進行改造,以其基礎自然風景元素興建而成。設計者賦予了民宿景觀自身的審美情趣和思想感悟。良好的民宿景觀設計既體現設計者豐富的精神世界,也能夠引起住宿者心靈的契合。民俗景觀中的審美情趣是一種回歸自然的情境,它兼容了建筑與自然的美學特征,將造園藝術中的美好效果以棱鏡形式積極補充到民宿的景觀設計中,傳導美學境界。

3.2 民宿景觀設計強化園林詩化意境

民宿景觀在設計中會考慮加入人欣賞自然界面貌的主觀感受。它不僅是人們旅游的住宿場所,也是文人、畫家在詩與畫中注入的詩畫情節。民宿景觀設計會在前期營造繪畫藝術之美,并追求詩畫的情趣,是人們對“悠然見南山”等古典詩情畫意的自然解讀[12]。景觀民宿設計強調的是將意境蘊藏在傳統藝術審美中,其藝術品味與游客的視覺感官相融匯,以實際的體驗觸發游客的通感,引起以“形態”“聲音”等為感知來源的意境之美。

4 園林造園設計在民宿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4.1 “情與景”的完美互動

在民宿景觀設計中,通常使用園林造園的設計原理實現情與景的完美互動。它不僅是設計者借助民宿建造景觀,也是依靠地域的特色文化底蘊,充分滲透古人的智慧成果,借鑒空間技術方式,將情境思想灌輸到空間組織形式中,進行二次創作,取得民宿景觀設計的關鍵節點,形成園林景觀豐富的內容。并以此呼應“情與景”的對稱性,為人們在有限空間中帶來無限遐想(圖1,圖2)[12]。

圖1 “借景”Fig.1 Borrowed scenery

4.2 “實與虛”的創作方式

園林造景設計講求“實與虛”的巧妙變化之美。在人們視線所及之處虛實結合,實中有虛,能夠體現出景觀的神秘之感。在民宿景觀設計中應用此方法,本著虛實變化的自然情境,描繪出游客視角中的景色變化,可使民宿的外觀和內部取得體現建筑和景色的互補效果[13]??傮w來講,“實與虛”的創作方式,主要通過將鮮活的景物與其他景物相對比,互相掩映,形成微妙而變幻莫測的景觀(圖2)。

圖2 “框景”Fig.2 Enframed scenery

4.3 “內與外”的隱逸空間

民宿設計也要遵循一般園林造園設計的主要形式,在其應用中履行“內與外”隱逸空間的分配。抓住內、外部空間的布局方式,烘托出內、外景的主次之分。并以主要的元素塑造建筑特點,形成不同區域的景觀搭配,注意景觀與人們的心理連接?!皟扰c外”空間變換的應用,也體現出空間序列的實際價值,使民宿的室內空間與室外的灰色空間依次排列,構成有層次感的觀賞空間[14]。交代景觀的秩序,著墨于空間的層次合理性,體現出“內與外”空間相互錯落、自然的景觀(圖3)。

5 以北京市房山區“姥姥家”民宿景觀設計為例

5.1 項目概述

“姥姥家”民宿項目位于北京市房山區,具備北方典型的民宿景觀特征。它具體坐落于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距離北京城西60 km。黃山店村處于京西山脈的狹長地帶,四季氣候分明,周圍青山環繞,具有承載京郊休閑娛樂的自然風光,其地理位置使民宿項目具有發展優勢(圖4)。此地各季節的景色變化明顯,是京郊的一處世外桃源。周邊山脈屬于幽蘭山,晝夜溫差較大。設計者在民宿景觀改造上是基于傳統晚清村落宅院,對其進行適當的園林造園設計,以提升景觀觀賞性。

圖3 空間對比分析Fig.3 Spatial contrast analysis

5.2 項目的文化內涵

“姥姥家”以晚清老屋作為設計基礎,使“小巷大院”的內、外空間互相掩映,呈現出造園設計中的傳統古典文化意境之美。在內部空間,院落的幽靜環境中散發出設計者對建筑和歷史文化的精準把握。在人與自然的元素中采用了現代化的景觀風格,對晚清的老房子進行了重新的設計,既保持了傳統建筑的結構安全,也使用極簡主義思想,體現出室內外景觀的強烈對比,豐富了項目的文化內涵。

5.3 項目的空間結構

造園設計充分借鑒了當地原有的老宅結構—多重式院落結構,再運用現代簡約風格,襯托院落的觀景路線,體現出庭院的層次分隔。使用空間錯落的布局,展示近身的景觀氛圍?!袄牙鸭摇钡目臻g結構主要分為入口處、庭院、跨院以及平臺4個部分。它們有機搭配,構成不同的活動空間。住宿的游客由主入口進入后,從狹窄通道來到較大的開闊場地,具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此庭院中設置的座椅和植物,也反映出休閑的氛圍??缭菏敲袼薜牟蛷d,餐廳和庭院之間不設遮擋,游客可以移步換景。最后是平臺區,整體的活動交流線功能明晰,既相互分離,又可互動,產生了空間結構的環境氛圍(圖5)。

圖4 房山區周口店鎮黃山店村落Fig.4 Huangshandian Village, Zhoukoudian Town, Fangshan District

圖5 “姥姥家”空間結構的環境氛圍Fig.5 Environmental atmosphere of “Grandma′s Home” homestay inn spatial structure

5.4 項目的景觀配置

“姥姥家”民宿的景觀設計,融通了現代與傳統園林造園方式,更具時代特點。設計者在建筑景觀配置上,更多地采用磚瓦和不銹鋼等現代建筑材料進行造景、布置。其間植入眾多的竹子作為主要的景觀植物,配以當地氣候條件適宜種植的喬木等常綠植物,營造景觀的色彩。此外,也選取了灌木、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等不同的代表,配以常綠植物,進行景觀的搭配。大面積玻璃墻所展示的特殊現代風格,則側重于使住客理解傳統與現代的文化碰撞。用現代的景觀配置彌補庭院的植被不足,讓其景觀具有自身獨特的建筑藝術感(圖6)。

圖6 “姥姥家”民宿景觀和植被Fig.6 Landscape and vegetation of “Grandma′s Home” homestay inn

5.5 項目的造園設計

“姥姥家”民宿的造園設計,脫胎于傳統民居中的墻體文化,添加質樸的色彩。設計者通過院墻內外的虛實呼應,完成其獨有的園林框景。實際考量庭院中不同區域的空間變化,使民宿的住戶不會產生枯燥之感,而是對景觀的時刻變換具有興趣。此外,還在民宿建筑的線條方面進行規劃,調整線條的柔軟度,對原有的造型進行修葺,保留建筑中的中式紋樣裝飾,使其庭院在現代金屬框架中形成一幅幅具有空間層次感和韻味的園林景致(圖7)。

6 結語

將園林造園設計應用于景觀設計中較為常見,其方式、特點和相關方法也較多。而民宿景觀作為景觀設計的一個分支,不但蘊含著別具特色的文化歸屬感和精神元素,也是設計者所追求的將商業環境與當地風土文化相融合的智慧沉淀。本文通過闡釋園林造園設計和民宿景觀設計基本的思想方法、原則及存在的問題(文化歸屬感淡化,地域化定制方案缺失,特定精神氛圍的剝離以及空間景觀元素的冗雜),提出了園林造園設計在民宿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方法。并以“姥姥家”為例,介紹了北京市房山區基于旅游產業鄉村規劃而興起的民宿項目在實際景觀配套中的設計應用情況,是在繼承和發展前人理論的基礎上,對民俗景觀設計中現代與傳統文化精神融合的研究。

圖7 “姥姥家”民宿景觀局部Fig.7 Partial landscape of “Grandma′s Home” homestay inn

猜你喜歡
造園設計者民宿
孿生院子民宿
東胡林民宿
2020德國iF設計獎
壹 造園·納瑞集祥
2019德國IF設計大獎
博遠設計:“城市有機更新”設計者
你是民宿達人嗎
基于設計者競賽平臺的UG建模案例教學實踐
淺談古詩文與中國園林
現代園林植物造景意境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