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山琉璃研究綜述

2023-01-15 01:49孫藝卓施并塑
山東陶瓷 2022年3期
關鍵詞:博山琉璃研究

孫藝卓,施并塑

博山,古稱“顏神”,因孝婦顏文姜而得名,在舊石器時代已有原始人類活動。在西周時期,“齊國西南郊長城嶺下之北鄙,有孝婦顏文姜居嶺下,歿而有神,故后世目其地曰顏神?!盵1]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博山縣。據歷史資料記載,早在唐代,博山琉璃就開始生產。工匠們將琉璃原料在千余度高溫中熔融后,用各種工具通過吹制、拉伸、打捏等技法對其熱塑加工,經過幾十道工序制成手鐲、料珠、花插、掛瓶、鋪絲等各類琉璃制品。元末明初博山琉璃生產已初具規模,至清代博山成為全國琉璃制作中心,被譽為“中國琉璃之鄉”。

一、研究視角概覽

當前,在中國知網查閱到的最早關于博山琉璃的研究文獻為易家良、涂淑金在1984年發表于《硅酸鹽學報》的《十四世紀中國博山的琉璃工藝》,通過博山琉璃窯遺址出土樣品闡述十四世紀博山琉璃的發展情況。[2]縱觀數十年來國內關于博山琉璃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博山琉璃的源流與發展

博山琉璃的源流一直都是學者關注的一個熱點。1982年12月在博山發現了古琉璃制造工廠遺址,通過科學推斷,該遺址為元末明初時期具有相當規模的古代琉璃制造工廠。根據史志和博山當地的古代琉璃爐遺址發掘情況推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博山就有琉璃的出現。20世紀80年代在齊國故都臨淄挖掘的戰國時期“商王墓”中就有21件精美的琉璃飾品。在《博山琉璃》一文中,陳振國、郭蓓蓓、張仁玉通過現存琉璃遺址與文物闡述了博山琉璃的百年發展歷程,并指出博山琉璃工藝技術主要包括:大爐技術、圓爐技術、米珠爐技術以及“吹制法”。此外,還介紹了博山琉璃產品的主要種類,有花球、內畫壺等。[3]

在《博山傳統琉璃的發展與當代性轉變》一文中,鄭軍、李夢璇、鄭逸認為,博山自元代開始進行琉璃生產加工,明萬歷年間成為當時的宮廷琉璃制品產區,清代發展成為重要的生產中心,此后博山琉璃聞名全國。[4]在《元明清時期博山琉璃發展史》一文中,李靈枝闡述了博山琉璃元明清時期的發展狀況。先是論述了博山成為元明清時期琉璃生產重鎮的原因,又論述了明代、清代博山琉璃的發展情況。[5]宋暖在2016年所著的《博山琉璃研究》一書中,詳細地論述了近代博山琉璃的發展狀況,在博山琉璃業作坊與制造業的擴展下,近代博山琉璃制作的工藝得到了較快發展,促進了近代博山琉璃市場銷售的提升。[6]朱雪在碩士論文《窯火續薪——現代博山琉璃藝術的傳承問題研究》中,論述了博山琉璃發源地的考證,認為姚家峪是博山琉璃的具體發源地,還論述了博山琉璃的歷史發展進程。[7]

在《博山琉璃溯源》一文中,葛林認為,琉璃在博山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其起源至少開始于元代。在元末明初博山琉璃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因此,博山也被稱為中國琉璃發源地之一。明萬歷三十九年創建的“爐神廟”標志著博山琉璃生產已形成大的行業,博山也是當時國內唯一的琉璃生產中心。[8]

(二)博山琉璃的工藝特色及文化內涵

博山琉璃工藝技術精湛、藝術特色鮮明,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數十年來,國內學者對于博山琉璃的工藝技術、藝術特色的研究層出不窮,在齊魯文化的影響下,博山琉璃所展現出的地域性特色必然會被發揚。

在《流光溢彩 變化瑰麗——淺析博山琉璃的藝術特色》一文中,張維康將博山琉璃的藝術特色歸納為“流光溢彩、變化瑰力”。[9]在《孫即杰琉璃藝術研究》一文中,謝曉麗論述了孫即杰琉璃藝術的特色,即將現代時尚元素與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完美結合起來。[10]在《重商 尚典 創新——齊魯文化視域下的博山琉璃文化》一文中,任才論述了博山琉璃的重商、尚典、創新三大地域性齊魯文化內涵。[11]在《傳承與創新——山東博山琉璃內畫藝術研究》一文中,任才論述了古代琉璃的文化內涵和博山琉璃工藝師,還論述了博山琉璃內畫在清代的產生、近代的恢復以及現代的新貌。[12]

在《博山琉璃的工藝技法與藝術風格研究》一文中,戚亞函論述了博山琉璃的工藝技法,主要有吹制、燈工、制珠、料刻、內畫、磨料以及窯制等7種制作技法。[13]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博山區委員會編著的《博山陶瓷琉璃文化》一書中,全面細致地論述了博山琉璃名稱的由來、早期琉璃的生產狀況、博山琉璃的來源與分布、琉璃的配方與熔化等內容,可以說此書是目前研究博山琉璃最為全面的文獻之一。[14]宋暖2016年所著的《博山琉璃研究》一書,闡述了博山琉璃的歷史與文化意蘊、起源與勃興、琉璃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保護與傳承,[6]對今后博山琉璃的研究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三)博山琉璃的歷史傳承與保護

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保護,是近年來學者研究的重點之一,博山琉璃也不例外。宋暖在博士論文《博山琉璃及其產業化保護研究》中,綜合性地論述了博山琉璃的起源、琉璃的種類與工藝以及當前琉璃發展存在的問題;詳細分析了博山琉璃行業的發展概況、產業特征,提出了博山琉璃保護的策略,以及如何促進博山琉璃產業的發展壯大。[15]在《爐神廟,傳承不滅的琉璃之火》一文中,郭蓓蓓論述了博山爐神廟精神以及其滄桑變遷歷史,通過博山琉璃拜師授徒儀式的興起展現了爐神廟琉璃工藝的傳承。[16]李雅薇在碩士學位論文《基于輔助意識的博山琉璃手工技藝傳承方式探究》中,從輔助意識的視角論述了博山琉璃手工藝的傳承發展。[17]朱雪在碩士學位論文《窯火續薪——現代博山琉璃藝術的傳承問題研究》中,論述了博山琉璃的家族、師徒、傳世典籍以及清代傳習所等傳承方式,并論述了現代生產與消費形態下的三種傳承方式,分析了博山琉璃藝術的文化傳承。[7]

(四)博山琉璃文化傳播及產業發展

博山琉璃文化傳播是琉璃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關于博山琉璃文化的研究正在興起。在《淄博博山琉璃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一文中,李佳娣、陳曉明論述了博山琉璃產業的發展歷史以及當前的產業現狀;較為詳細地分析了博山琉璃產業發展存在的三點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四點對策。[18]在《博山琉璃文化傳播現狀與發展路徑的調查與分析——以博山琉璃園、琉璃博物館為例》一文中,陳炳潔、姜文婷、王宇靈論述了博山琉璃藝術輝煌的過去以及當前待興的產業現狀;較為詳細地分析了博山琉璃的傳播現狀以及優勢條件,并結合以上分析提出了博山琉璃文化傳播的策略與發展路徑。[19]宋暖在博士學位論文《博山琉璃及其產業化保護研究》中,分析了博山琉璃行業的概況、產業特征、產業化發展等,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視角闡述了博山琉璃保護體系與保護戰略。[15]

二、存在問題

分析歷史資料及相關文獻,當前國內對于博山琉璃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總體來看,研究成果較少,且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相關研究總體水平偏低

通過系統化地梳理博山琉璃的研究成果,截止到2022年4月,以“琉璃”“博山琉璃”“淄博琉璃”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搜索,其中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分別為145篇、43篇和1篇,但內容與“博山琉璃”相關的文章約占總數量的50%。數據顯示,有關“博山琉璃”的文章在高水平期刊上發表數量極少,不及總數的20%。這充分顯示出當前國內相關研究的總體水平較低,研究質量有待提高,遠遠不能滿足博山琉璃傳承發展的需要。

此外,以“博山琉璃”為主題獲批的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極少,僅有山東藝術學院荊雷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博山琉璃藝術創作人才培養項目”以及涉及“博山琉璃”內容的2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研究課題??傮w來看,以“博山琉璃”為主題獲批的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較少,這也正是本研究整體水平不高的另一個重要體現。

(二)研究視野局限,創新不足

在當前國內有關博山琉璃的研究成果(包含碩博學位論文)中,多是集中于博山琉璃的起源、發展、保護與傳承以及產業化發展等方面,其分析闡述大同小異,核心觀點較為類似,深入性研究不足;同時,在關于保護與傳承的研究成果中多是吸取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思路,缺乏針對性、特色化的創新研究視角。

(三)研究呈現出區域不均衡特征

當前研究博山琉璃的學者主要來自于山東省,且以淄博市為主,山東省的部分高校都在積極推動博山琉璃的研究。這種狀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博山琉璃的研究,但是,這種地域性特點無法拓展研究的視野,筆者認為,積極推動其他地區學者加入到此研究中,才能深入促進博山琉璃的研究發展。

(四)學術研究領軍人才缺乏

據統計,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獨立發表過3篇及以上有關博山琉璃文章的學者極少。梳理有關博山琉璃的文章,我們發現,多數文章研究內容不夠深入,觀點較為雷同。與博山琉璃有關的書籍有《淄博陶瓷琉璃大觀》《博山陶瓷琉璃文化》《博山琉璃研究》《博山琉璃志》《當代“博山琉璃”藝術作品全國巡展作品集》《淄博琉璃文化研究》等,雖數量較多,但研究水平參差不齊。與博山琉璃有關的國家級研究課題和省部級研究課題稀缺。因此,有關博山琉璃的研究缺乏領軍人才。

(五)缺乏綜述類論文成果梳理

對于研究學者而言,綜述類科研成果梳理是了解與掌握相關領域研究觀點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具有較高的研究參考價值。然而,通過梳理發現,當前以“博山琉璃”為主題的綜述類論文成果至今未有刊發??梢妼τ诓┥搅鹆У难芯窟€不夠深入和全面。

三、建議與對策

(一)潛心研究,提升研究水平

相關研究學者應當立足博山琉璃的前世今生潛心研究,系統化梳理相關文獻資料,立足博山琉璃的起源、發展歷程、產業現狀以及保護與傳承等方面,追求研究的深度,通過不斷積累,申請省部級以上研究課題,爭取突破當前的研究層次,提高研究水平。

(二)拓展思路,探索研究新視角

在新時代背景下,尤其在國家大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融合發展背景以及山東省《“山東手造”推進工程實施方案》等有利因素條件下,研究者應當打破傳統的研究視角,不斷拓展研究思路,探索博山琉璃研究新視角,融合多學科,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同時,將“博山琉璃”、互聯網“+”以及現代科學技術與多種行業融合發展。此外,以“博山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為基礎,大力推進博山琉璃的國際化,使博山琉璃走向世界。

(三)加強交流,提升研究覆蓋面

當前國內博山琉璃研究存在著嚴重的區域不均衡現狀,相關學者應當結合當前研究與博山琉璃博物館、博山琉璃商會以及相關琉璃領軍企業進行深入地交流與探討;結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藝術學院等高校研究基礎,形成研究學者交流平臺,從工藝創新、保護與傳承以及產業化等各個方面深入推進博山琉璃的研究深度與廣度;通過各種媒介,積極推動博山琉璃的研究成果覆蓋面,引導更多的優秀學者加入到研究隊伍之中。目前,由山東理工大學主辦的《山東陶瓷》期刊聚集了65家著名高校的70余位編委會成員,為博山琉璃研究成果的傳播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

(四)積累基礎研究,成為研究領軍人才

專家學者應當對博山琉璃進行持續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礎上不斷積累,以研究方向為聚集點,成立跨區域、跨學科、跨專業的研究團隊,深入挖掘博山琉璃研究潛力,不斷提升研究的深度與廣度,積極申請省部級及以上課題,逐步成為本研究領域的領軍人才,為博山琉璃的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五)梳理研究成果,撰寫綜述類文獻

研究學者應及時梳理博山琉璃的前期研究成果,不斷挖掘研究的深度與廣度;結合當前研究現狀,不定期梳理研究成果,撰寫綜述類文獻,積極探索本研究的時代化趨勢與創新性思路。

猜你喜歡
博山琉璃研究
金博山冠飾探析
傳統琉璃文化的現代表達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淄博博山琉璃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開箱取寶之博山豆腐箱
“第一玻璃公司”的滄桑歲月
八角琉璃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