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錳礦行業安全環保新政下優劣勢分析與發展路徑研究

2023-01-17 07:38張雅靜
中國錳業 2022年6期
關鍵詞:錳礦新政資源

張雅靜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7)

0 前 言

錳礦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礦產資源之一,已經被我國列入緊缺礦種名目中。全球范圍內的錳礦資源含量較為豐富,但是分布并不均勻。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1年底已經探明的全球錳礦總儲存量約15億t,主要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亞等國家。我國的錳礦儲存含量僅占全球總量的4%左右,且在我國內部錳礦資源的分布也較不平衡,大多數集中在廣西、貴州、湖南等地。這些地區本身具有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在錳礦的開采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不影響該地區自然環境。隨著近年來我國錳礦行業安全環保政策升級,錳礦產業的發展一度受阻,自2018年開始我國錳礦企業開工率嚴重不足,錳礦整體產量大幅下降,諸多中小型錳礦廠商紛紛停產整頓[1-3]。因此,本文嘗試總結在安全環保新政下我國錳礦行業的優劣勢,旨在總結我國錳礦行業不足,為我國錳礦行業綠色可持續性安全生產提供借鑒。

1 行業發展現狀

1.1 資源分布情況

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探明錳礦資源存儲量約2.1億t,主要分布在廣西、貴州、湖南等地[4-6]。我國錳礦資源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我國錳礦資源分布情況

廣西錳礦儲量占比超過55%,而貴州、湖南等四省的儲量整體占比不足30%,且四省錳礦儲量單獨占比均未超過10%。由此可見,我國的錳礦資源分布較不平衡,廣西的錳礦行業基本決定了全國錳礦行業發展水平,這是一種較不健康的產業形態。

1.2 錳礦石質量

我國的錳礦石質量普遍較差,在我國已經探明的錳礦中貧礦儲量占比超過93%,零星散布的富礦在進入工業體系利用時也仍然需要進行一定幅度的二次加工[7-8]。而我國的錳礦分布不平衡問題又在物流、開采技術、加工技術方面再次制約了錳礦石質量的提升。從整體來看我國錳礦石品位低、含雜質程度高、精加工性能不理想。

1.3 受環保新政策影響較大

自進入21世紀開始,我國圍繞礦業的綠色轉型升級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尤其2017年由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等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更是給我國礦業產業帶來了空前的環保壓力。我國的錳礦行業在2017年以后一直面臨安全環保高壓[9]。這種環保高壓給我國錳礦行業帶來的影響有積極影響也有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3.1 產量整體呈下行趨勢

環保因素給我國錳礦行業帶來一次較為顯著的影響。自2017年開始我國部分中小型錳礦廠家在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政策影響下紛紛選擇停產、停業,錳礦石產量逐漸由2017年的1 850萬t,下降至2021年的1 050萬t[10-12]。2012年至2021年期間我國錳礦石產量的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我國錳礦石產量變化情況

我國2021年錳礦石總產量比2017年總產量下降約24.3%,比2014年總產量下降約42.1%。由此可見,嚴格的環保政策對我國錳礦總體產量而言明顯呈抑制作用,盡管在2021年錳礦石總產量有所提升,但是顯然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錳礦石的產量已經沒有了更大的開采空間。

1.3.2 對進口的依存度較高

國內錳礦產業受環保政策壓力影響無法提高產量,而國內對錳材料的需求量并沒有明顯降低,反而因為國內汽車產業、建筑業等的飛速發展而對錳礦產生了越來越高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每年不得不進口大量的錳礦以滿足國內的需求,我國的錳礦石進口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至2021年我國錳礦石年進口量變化情況見表2。

表2 我國錳礦石年進口量變化情況

從2015年至2019年我國的錳礦石年進口量始終處于上升態勢,到2019年達到最高的3 416.2萬t,這段時間恰逢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工業發展高峰期,錳礦石需求量始終居高不下。受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多項對錳礦需求量較大的產業受到影響,但即便如此,2020年和2021年兩年錳礦石的年進口量下降幅度也極為有限,始終保持在3 000萬t以上,隨著疫情控制情況的逐漸好轉,未來我國對錳礦石的需求還會持續提升。在我國嚴格的法律法規環境下,錳礦石年進口量并沒有太多的下降空間。

1.3.3 消費結構發生變化

環保政策的變化并不僅僅體現在錳礦石的開采、物流等領域,錳礦石的消費結構在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政策影響下同樣也發生了一定變化。由于我國自2021年開始實行了極為嚴格的能耗雙控政策,錳礦石的不少產區盡管已經獲得了審批或者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能,但是在2021年時并未能投入正式生產,很多錳礦廠基本只能在2022年或2022年以后才能投產。在這種背景下,錳礦產能是否能夠釋放將會受到錳礦消費結構,主要是用電指標和終端鋼廠等主體的影響。以用電情況為例,我國部分省份在用電市場化以后的用電平均價格由0.46元/kWh上升至0.55元/kWh,且動力煤供應情況已經明顯好轉,而動力煤供應環節則必然導致硅錳成本上升。因而從整體情況來看,錳礦生產主體的開工情緒并不弱,環保政策的變化帶動了錳礦消費結構的變化,而這種消費結構的變化對錳礦生產也形成了一定的刺激,錳礦的消費有一定的支撐。

其中,Vi1是上一級變換器的輸入,Vo2是下一級變換器的輸出,Tm=Zo/Zi為前級輸出阻抗與后級輸入阻抗之比,Middle Brook指出,可以按阻抗比Tm是否滿足奈奎斯特判據來判定系統的穩定性[9-10],且通過確保全頻段內|Zo|均遠小于|Zi|,可解除電源側與載荷的耦合關系,確保級聯系統的穩定性。

2 中國錳礦行業安全環保新政下的優劣勢分析

2.1 優勢分析

2.1.1 綠色開采技術突破

錳礦開采對外界形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在我國針對礦產行業全面開展整治工作之前,錳礦濫采亂挖導致山體遭破壞,錳渣、廢水直排導致河流被污染等現象層出不窮[13-14]。近年來隨著我國錳礦行業受到安全環保新政約束力度的增強,越來越多的錳礦企業開始嘗試引入先進的綠色開采技術,錳礦綠色開采技術及配套環境治理技術水平均不斷提升,在洗礦強磁選、重-磁選、強磁-浮選、火法富集等方面獲得了一系列技術成果。

2.1.2 錳產業鏈極為完善

盡管我國的錳礦儲存量、質量均極為一般,但是得益于極大的消費市場和長期以來對錳產業的重視,我國當前擁有全球最為全面、完善的錳產業鏈。圖2所示是當前我國的錳產業鏈全景圖。

圖2 中國錳產業鏈

我國的錳產業鏈極為完善,從錳礦開采到錳金屬加工和應用等領域均展現出了較強的市場活力,尤其在中游制造加工和下游應用兩方面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不過在我國當前的錳產業鏈中,錳的消費仍大多集中在鋼鐵領域。

2.1.3 與新能源領域的融合程度較高

錳是加工鋰電池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NCM & LMNO陰極和LMP陰極是鋰電池中最常見的2種電極材料,而這2種電極材料的生產制備均需要借助錳才能實現[15-17]。得益于全球范圍內環保政策的全面收緊,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得以發展,尤其在我國具有較大的后發優勢下,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為我國的錳產業鏈全面優化提供了持續的動力。據有關部門統計,新能源領域對錳的需求在2030年時將會達到36.2萬t。隨著新能源產業的不斷發展,新能源動力電池對錳的需求也會不斷提升。

2.2 劣勢分析

錳礦行業安全環保新政的施行,直接導致我國部分地區錳礦受到環保、安全檢查的壓力倍增。例如錳三角地區(即重慶秀山縣、湖南花桓縣、貴州松桃縣)在近年來的安全環保新政下礦石產量急劇下降,以至于無法滿足部分地區錳礦石需求[18]。而錳三角地區產量的下降直接帶動了我國其他錳礦產區價格的上漲。因此從整體來看,由于我國錳礦儲存量較低,在較為嚴格的安全環保新政下容易出現較為明顯的產業振蕩。

2.2.2 對鋼鐵產業依賴性過高

鋼鐵產業是當前我國錳礦消費的主要對象,其占比達到了我國錳礦年總消耗量的96%以上,作為對比,電池領域的消費占比僅2%左右[19]??梢娢覈i礦產業對鋼鐵產業的依賴性之高。然而,受到我國近年來環境保護政策的約束,我國的鋼鐵消費較大的領域如建筑領域等的發展逐漸放緩,對于鋼鐵產業的過度依賴勢必會影響我國錳礦產業的整體消費,市場對金屬錳、錳硅合金等錳系列產品的需求會逐漸減弱。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錳硅合金產能利用率僅60%左右。尤其在我國的內蒙古、廣東等地,由于受到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錳硅合金產能利用率甚至已經下滑至50%以下。我國錳礦產業對鋼鐵產業依賴性過高這一問題必須通過適當的方式加以解決。

2.2.3 仍然存在無序發展問題

盡管近年來我國大力開展錳礦產業的安全環保整治工作,對于引入綠色產業技術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但是由于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我國的錳礦產業仍然存在無序發展等問題,部分錳礦企業生產工藝落后、安全設施老化、智能化程度地,在日常作業中通常都存在能耗高、礦石消耗量大、亂排亂放等問題。此外,還有部分小微型錳礦企業在2017年之前錳礦產業發展勢頭較好時一擁而上,而在2018年至今錳礦產業發展受阻時馬上停產,生產能力、營利能力普遍較差,也沒有充足的資金用于改善原有的生產工藝[20]。從這些方面來看,“小、散、亂”形式的無序發展,成為未來我國的小微型錳礦產業尋求突破需要面臨的重大難題。

3 行業安全環保新政下的發展路徑

3.1 整體規劃

從礦產儲量來看,我國的錳礦行業存在先天不足,利用技術手段實現資源自給自足的可能性極低。尤其在新的行業安全環保政策下,錳礦產業的規劃、開發、生產等條件均有所提升,未來我國國內錳礦的產能可能會維持在一個穩定且略有下滑的狀態中。因而,未來我國的錳礦行業仍然需要以海外錳礦市場為基礎,通過引入先進的生產、管理體系等實現錳礦行業在安全環保新政下的可持續發展。

3.2 具體路徑

本文認為未來我國錳礦行業的發展路徑可以從加強海外布局、優化產業結構等幾個角度入手進行規劃(見圖3),充分利用我國錳礦產業優勢,扭轉我國錳礦產業劣勢,實現安全環保新政下的可持續發展。

圖3 錳礦行業發展路徑

3.2.1 加強海外布局

從我國的錳礦資源稟賦來看,未來很長時間內都難以自給自足。在嚴格的安全環保新政影響下,這種資源稟賦缺陷會越來越明顯。因此,我國錳礦行業的發展絕對離不開海外錳礦市場。對于我國錳礦產業而言,首先需要對國內的錳礦資源稟賦進行不斷摸底,結合未來若干年內的錳礦產業消費市場變化情況,針對性地制定錳礦需求量變化表;其次,政府和錳礦企業需要不斷加強海外布局,繞過已經被西方資本嚴格把控的錳礦產業國,加大對非洲南部地區錳礦資源國的開發并不斷尋求新的礦源;最后,我國應持續研發新的高精尖找礦技術,加大對海外錳礦的探索、勘查力度,通過更高效的開采實現海外引入錳礦成本的控制。

3.2.2 優化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的優化是保障我國錳礦行業安全生產、綠色升級的重要基礎。對于高度依賴鋼鐵產業的我國錳礦產業而言,應重塑錳礦資源開發利用格局,開發更多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錳產品,降低錳礦產業對金屬產業的依賴性,充分發揮當前我國完善的錳產業鏈優勢,轉變“資源進口,低端產品出口”的產業發展模式。

3.2.3 提升入門門檻

提升入門門檻是避免錳礦產業出現“小散亂”無序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我國的錳礦產業而言,小微型礦企業幾乎必然存在生產工藝落后、裝備設施老化等問題,同時由于小型錳礦企業在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儲備通常都不足,因而小型錳礦企業的發展潛力及在安全環保方面的投入必然存在嚴重不足。因此,除了對錳礦產業結構進行不斷優化以外,提升錳礦產業的入門門檻,全面打擊未經審批違規建設和非法生產的情況,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成為未來我國錳礦產業全面落實安全環保新政,實現錳礦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3.2.4 推動國際產能合作

產能合作指的是在錳礦資源延伸圍繞錳礦這一資源的產業鏈,通過錳礦這一自然資源帶動其他產品、產業的開發。對于我國的錳礦產業鏈而言,一味追尋以本國錳礦資源為核心拓展產業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較差的資源儲量和質量都會影響錳礦產業鏈其他企業的發展。因此,在未來我國的錳礦產業發展過程中,應積極參與海外其他錳礦資源國的資源開發,通過技術引進、資金扶持等方式加快獲取國外高質量錳礦的速度,不斷提升我國的可控錳礦總量。

4 結 語

安全環保新政的實行給我國錳礦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但是同時又倒逼我國錳礦產業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轉型升級等。綜上所述,未來我國錳礦產業應在充分發揮本國資金、技術等優勢的同時,通過加強海外布局、優化產業結構等構建新的發展路徑,實現我國錳礦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錳礦新政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錳礦渣制備多孔整體式催化劑探究
國外某鐵錳礦工藝礦物學研究
天然錳礦低溫NH3-SCR煙氣脫硝催化活性研究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資源回收
“新政”爆款第一車?
新政不是“半夜雞叫”
新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