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黨領袖的飲食作風談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和樸素之美

2023-01-20 18:55□逯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2年23期
關鍵詞:同志總書記精神

□逯 憶

一、引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持艱苦奮斗與自力更生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立身之基、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獨特精神品格、革命氣質和優秀傳統。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的多位卓越領導人對此有深刻認識和系統闡述,這些論述也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創業、改革創新中的寶貴經驗、偉大創造和精神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從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視角指出:“共產黨人是人民的勤務員,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盵1]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起家并發展壯大的,習近平總書記對艱苦奮斗問題認識深刻、高度重視,多次進行深刻闡述:“過去我們黨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現在我們仍然要用這樣的思想來指導工作?!?022年3月,他進一步指出:“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們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盵2]習近平總書記近年關于不忘為民初心、保持艱苦奮斗精神的系列重要論述,既是對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形成的以民為本理念和艱苦奮斗精神的充分肯定,也為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謀求人民幸福、弘揚艱苦奮斗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能不能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堅守艱苦奮斗精神,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筆者從兩位黨的領袖毛澤東、習近平的飲食作風這樣一個看似尋常小事的角度,深刻體會“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觀察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和樸素之美。

二、毛澤東主席的飲食作風:簡單樸實,不事奢華

毛澤東同志一生生活簡樸,在生活起居方面素以簡單隨便著稱。且不說睡的是硬板床,穿的是粗布衣,僅從一日三餐來看,也是粗茶淡飯,毫不講究。1956年11月15日,毛澤東同志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鮮明提出:“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边@句話從物質需求、精神追求、革命氣概等多個層次高度概括了毛澤東同志關于艱苦奮斗精神的認識與高度。

新中國成立之后,毛澤東同志就對自己的飲食品種和數量作了規定,即一般標準為四菜一湯,招待的原則是多一人加一個菜,絕不大操大辦,該省就省,絕不奢侈浪費,盡量做到“光盤”。如果只是毛澤東同志一人吃飯,則絕對不超過四個菜。所以在現在保存的毛澤東就餐食譜中,如果菜的數量為四菜一湯及以下,即可能是毛澤東單獨就餐,多于四個菜必定有工作人員陪同或者為招待客人。而招待費用則由毛澤東自掏腰包,不用公家一分錢。他的兒子毛岸英與劉思齊的婚宴,毛澤東同志總共才設了三桌筵席,而婚宴菜式為臘魚、臘肉、辣椒、苦瓜,另外特別加了一個紅燒肉。值得說明的是,毛澤東同志單獨就餐時的四菜一湯,為小碗小碟盛裝,一碗菜經常只用幾筷子就能夾完[3]。毛澤東同志請大家吃晚飯,就算是中秋之夜也不能破壞“四菜一湯”就餐制度這個節儉和“光盤”的規矩。1957年9月8日,時值中秋。毛澤東同志同湖南省委、長沙市委、常德地委、湘潭地委負責同志座談后,請大家吃晚飯。菜是四菜一湯,還擺了月餅和梨。時為常德地委書記的孫云英后來回憶說:當晚的四菜一湯中,臘肉算是名貴菜,毛主席先給王治國夾了一塊臘肉,王治國雖不愛吃肥肉,但盛情難卻,還是笑著吃了。此外的菜式還有豆腐拌瀏陽豆豉辣椒、雞蛋等。

現存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菜譜顯示,毛澤東同志喜素,但也愛吃紅燒肉、火焙魚與紅燒肘子等大眾葷菜。他經常吃的素菜主要是空心菜、大白菜、菠菜和芹菜常見素菜,“苦瓜炒肉絲、黃瓜炒肉絲、冬筍肉片、糖醋藕片等,也是他飯桌上的常見菜”[4]。

毛澤東同志的生日菜譜也比較簡單。1958年12月26日,65歲生日食譜:主菜單有“蘿卜絲鯽魚、長征雞、燒豆角和炒大白菜”,輔菜為“炒腌菜、炒臘肉等”,主食、面食為“米飯、壽桃、壽面”。1962年12月26日,69歲生日食譜:干燒冬筍、油爆蝦、白汁鯉魚白、雞油冬瓜球、炒生菜[5]。

三年困難時期,毛澤東同志為了與全國人民共度難關,曾一度不吃肉。1962年春節,三年困難時期過后的一年,毛澤東同志因私宴請溥儀用餐,請了章士釗及另外幾位名流作陪,桌上僅有幾碟湘味辣椒、苦瓜、豆豉等小菜,主食則為大米飯加饅頭,“唯一能撐點場面的是有瓶葡萄酒”[6]。

即使是群眾最為重視、最為隆重的除夕年夜飯,毛澤東同志也不事奢華,簡單平常。在毛澤東同志身邊干了22年的廚師程汝明回憶,某一年的除夕,他做了不放醬油的紅燒肉、臘肉、苦瓜、辣椒圈、魚頭豆腐、鹽水雞、扒雙菜和一小盆三鮮餡餃子,加上中午的剩菜,這就是當天的年夜飯。那晚,他不用像平常那樣在菜里多加湯水保溫,因為這天的團圓飯,毛澤東同志不會邊吃邊看文件。飯后,他才照例批閱文件[7]。

三、習近平總書記的飲食作風:節儉家常,杜絕浪費

習近平總書記繼承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樸素、為民奮斗的優良傳統。他多次強調努力踐行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2013年的1月17日,習近平在新華社的一份《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材料上批示,要求厲行節約,“浪費之風務必狠剎!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盵8]“要采取針對性、操作性、指導性強的舉措,加強監督檢查,鼓勵節約,整治浪費”[8]。2018年的春節團拜會上,他更是從奮斗的艱辛歷程講起,著重強調艱苦奮斗的意義和價值:“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斗,勉勵全黨和各族人民要勇于在艱苦奮斗中凈化靈魂、磨礪意志、堅定信念”,要把“艱苦奮斗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9]。習近平總書記不僅高度重視弘揚艱苦奮斗精神,還一直身體力行、率先垂范。

1982年到河北省正定縣工作后,習近平同志基本上一日三餐都靠食堂來解決。當年的同事崔時欣說:“他剛來的時候,為了熟悉情況,每天騎著自行車在全縣各個鄉鎮奔波,如果下鄉回來晚了,到食堂去,趕上飯點了,就能吃口熱乎飯,錯過飯點了,餓肚子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正好也有些事拖住了,來食堂也比較晚,所幸還有溫乎的饅頭和菜。等我快吃完的時候,習書記才剛從鄉下趕回來,那個時候,食堂還剩一點菜,饅頭也徹底涼了,也沒有湯了?!薄傲晻洿蛄艘粋€菜和兩個饅頭,都是涼的,就坐在那兒吃了起來?!薄八沽艘淮笸霟崴?,往里面放了一點點醬油,就做成了一碗‘湯’?!盵10]平時在縣城經?!皩⒕汀?,下鄉也一樣。一次崔時欣開車拉著習近平去一個比較遠的鄉鎮調研,中午鄉領導給上了好幾個“硬菜”,習近平就說:“怎么搞這個?不要搞這個,我吃頓便飯就行了?!庇辛肆暯降囊陨碜鲃t,“下鄉吃飯要節儉”,在正定縣領導班子里慢慢就形成了共識和習慣。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山珍海味,再美難比家常味。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吃的是百姓飯,念的是民生難,辦的是貼心事。他曾動情地講道:“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吃得怎么樣、住得怎么樣,能不能過好新年、過好春節?!?/p>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的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貼出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阜平時的晚餐菜單:這份菜單的飯菜是一桌十位客人共用的。4個熱菜:紅燒雞塊、阜平燉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一個豬肉丸子冬瓜湯;主食水餃、花卷、米飯和雜糧粥[11]。

2013年9月8日,習近平主席與哈薩克斯坦總統同乘專機飛往阿拉木圖,機上兩國領導人共進早餐,家常咸菜、饅頭加小米粥。

2014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前往內蒙古軍區邊防某部,看望慰問戍邊官兵。中午在連隊食堂跟大家一樣拿起餐盤,打好飯菜,同戰士們一起用餐。在《解放軍畫報》題為《冰天雪地里的統帥與士兵》的圖集中,可以看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午餐,除了大米飯,還有三個菜,里面有一道非常家常的菜:西紅柿炒雞蛋。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南省蘭考縣調研指導正在開展的教育實踐活動,“每餐都是大鍋飯菜,沒有高檔食材,有著濃郁‘河南味兒’的燴面、胡辣湯、大燴菜等都端上了桌。3月18日的午餐,擺上桌的四個菜是紅燜羊肉、蘿卜燒牛肉、燒雙菇和清炒西藍花,兩葷兩素與一個粗糧排骨湯??倳浽谔m考期間的幾頓飯,“從‘內容’到‘形式’,都跟老百姓在家吃的沒啥兩樣?!盵12]

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期間,同11位部隊基層干部和英模代表共進午餐,餐桌上共9道菜,除了紅米飯、南瓜湯、紅薯這些容易辨認的外,還有梅菜肉、炒煙筍、觀音菜、豆腐皮、上杭炒魚粄,以及一份時蔬[13]。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革命老區照金,訪革命舊址,吃農家飯菜,看望當地群眾。中午用了三涼五熱的自助餐,三個涼菜分別是龍須菜拌雞蛋干、撈汁木耳和蘸汁肘花;五個熱菜分別是農家炒三絲、菜豆腐、小炒土豬肉、蘿卜燉羊肉和鯉魚燒丸子。這一餐習近平總書記吃了20分鐘左右,臨走時,馬秀紅注意到總書記的盤子里和碗里都很干凈,完全是“光盤”[14]。

四、新時代需要艱苦奮斗精神

新中國成立70年多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奠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保障、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也向全世界昭示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強大生命力,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但我們仍然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并沒有發生變化。盡管經濟總量居全球第二,但人均GDP剛接近10,000美元,仍然排在全球70位左右,屬于中下游水平,仍處于發展中國家行列,距離一些發達國家四五萬美元的人均GDP仍有很大差距,仍然需要繼續努力。盡管已經有了“神舟”“天宮”的航天實力、高鐵的速度以及超級計算機、移動支付等世界領先的生產工具和交易手段,但仍然存在靠天吃飯、鐵犁牛耕等原始粗放的生產方式。盡管科技人員總量居世界第一,但每百萬人中研究人員數僅1,000人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00人左右的水平,特別是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關鍵核心技術短板還比較明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長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傳統行業產能過剩與優質供給不足并存等。

綜合起來看,我國仍然是一個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的任務仍然很重。實現中國夢,實現全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所有人齊心協力,繼續付出辛勤勞動與艱苦努力。

五、把艱苦奮斗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已經走過了百年奮斗歷程,在新時代,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斷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15]。要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目標變為現實,更加需要弘揚共產黨人的艱苦奮斗精神。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給市委書記、縣委書記們念了“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边@樣一副對聯,他指出這幅對聯以淺顯的語言詮釋了官民應有的關系和為官之道,官員應站在人民的立場上進行價值選擇和判斷。封建時代官吏尚有此認識,今天的共產黨人應該有比這個更高的境界和更深刻的認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共產黨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學習老一輩革命家身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堅持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傳承艱苦奮斗精神,注重自我提升,強化個人修養。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增強弘揚艱苦奮斗精神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自覺踐行艱苦樸素、實事求是的優良作風,展示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和樸素之美,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那樣: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猜你喜歡
同志總書記精神
帶著“民政題”與總書記面對面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同志
『大元帥』與『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習近平總書記論守初心
同志關系
拿出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