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創新策略

2023-01-20 18:55婁淑娟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22年23期
關鍵詞:政治課教學內容政治

□婁淑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1]對于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而言,新媒體為其帶來了新的理念、工具以及平臺,逐漸成為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創新發展的工具變量之一。其不但深刻變革了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感知環境,而且也重塑了其發展模式。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需要立足于感受性、自主性與具身性,強化互聯網思維,把握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發展規律,適應信息網絡時代變化,創構“人—機新感性”的“虛擬現實”,徹底打破傳統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空間觀。

一、新媒體下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研究現狀

當前,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研究視角主要聚焦為沖擊論(突出新媒體下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危機與風險)、工具論(強調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提質作用、增效作用、互動作用、中介作用的發揮)、環境論(探討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創新路徑與方法),研究方法逐漸由傳統的質性研究向量化研究變化,理論視野較為廣泛,“信息繭房”“數字鴻溝”“群體極化”等概念成為理論成果常見詞匯,話語理論、治理理論、教育理論、傳播理論等多學科理論成為其重要理論支撐。

二、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創新的發展機遇

(一)新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帶來新平臺。在教育領域,新媒體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工具,其涵蓋微信公眾號、B站、騰訊課堂、抖音、今日頭條、在線學習網站等多種媒介平臺?,F實和實踐證明,新媒體平臺在極大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同時,其教育屬性日益鮮明。它通過虛擬與現實的全面貫通,建構了基于“人機交互圖景”新型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社會關系、權力體系、資源配置與空間秩序認同,能夠承載特定的新興的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內容,為青年大學生開展交往性思想政治實踐、認知性實踐、服務性實踐、創作性實踐等多元實踐,提供虛擬現實性社會空間,實現虛擬實踐與現實實踐的互相轉化,助力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開展[3]。

(二)新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帶來新理念。傳統模式下的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較為重視學生的“身體力行“,強調”凡事必躬親“。新媒體網絡思想政治的出現,打破了這一思維困局,改變了以往面對面開展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固有模式。在新媒體主導下的思想政治實踐教學過程中,面對面變成了人對機,單一線下實踐轉變為“線上與線下”雙向互嵌,圖片、文字、語音、視頻、直播等由此成為思想政治實踐教學重要要素,以網絡空間為場域的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格局正在形成,更加契合新時代大學生學習習慣。

(三)新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帶來新內容。通常而言,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內容較為局限,其中在校內實踐上主要體現為經典誦讀、紅歌合唱、理論辯論、微電影、校園志愿服務,校外實踐包括參觀、志愿服務和社會調研三種類型,對青年學生吸引力往往不夠,難以激發青年學生樂趣。新媒體技術和平臺的出現,使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超越了具體環境條件限制,并催生出網絡形式的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內容,如線上云直播、短視頻制作、云上文藝等。這種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新內容體現出較強的互動式、沉浸式、體驗式,促使思想政治實踐實現宏大與細微融合、情感與理性并蓄,在線更走心。

三、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堅持技術支撐為要,創新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陣地。傳統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較為依賴實體性空間,如認知性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需要深入博物館、藝術館、愛國主義基地,才能達到理想效果。新媒體平臺的迅速發展,使現實和虛擬不再涇渭分明,思想政治實踐教學時空差異明顯縮短。因此,在新媒體背景下,應當重視新媒體平臺在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中的支持、補充以及輔助作用,為網絡實踐教學開展提供平臺支撐。一是要重視微信公眾號、微博、B站等自媒體平臺的作用,打造線上社區服務、鄉村振興服務、在線討論等實踐活動,收集分發和思想政治相關的社會輿論、校園動態,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固定欄目,鼓勵思想政治教師學生交流,實現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平臺創新;比如,打造以思想政治實踐為主題的微信直播賬號,賬號內容創作主體面向全體學生,設置有獎征稿、有獎直播、文娛展示等功能,為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設計作品提供展示空間,也借助微信公眾號強大的粉絲粘性和傳播效率,向更多學生展示思想政治實踐內容,吸引他們欣賞點贊。二是巧妙運用騰訊課堂、釘釘、云課堂、雨課堂等線上學習平臺,建立“云”班級,搭建“國情認知平臺”“黨史學習平臺”“社會服務平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勞動教育平臺”“創新創業平臺”等多元化思想政治教學平臺,在線上開展黨史學習和測試、傳統文化欣賞、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直播等實踐活動,繼而來擴大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的覆蓋效果與授課范圍,讓學生更具高效便捷地參與和享受思想政治實踐服務。比如,可以騰訊課堂為平臺依托,定期定量開設網卡直播課程,傳播地域文化、紅色文化、黨的發展史等內容,為大學生呈現別開生面的認知型思想政治實踐活動[4]。

(二)堅持思想引領為魂,創新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方式。在傳統思想政治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與實踐者,教室、社區、博物館、公園等空間是主要活動場所,整個實踐教學活動奉行自上而下的組織邏輯,遵守實體空間中心、教師中心的主體邏輯。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實現思政實踐教學的有序管理,但是也容易使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喪失創新動力與發展活力。在新媒體環境下,虛擬實踐、網絡實踐與新時代青年大學生教育需求相契合,符合思想政治實踐發展規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需要推動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方法的網絡化,構建用于思想政治資源共建共享、思想政治觀點溝通交流的多向互動交流平臺,用于回應網絡輿論、實施教育服務的思想政治實踐網絡平臺,引導青年大學生在線上學習查閱相關思想政治資源,根據自身專業特征參與公益性、發展性、學術性、文藝性、創作性等多元化思想政治實踐活動;比如,可以小鵝通為平臺依托,要求文化機構人員、文創人員、其他高校思想政治學者,通過網絡直播與視頻連線的方式,開設在線直播、交流互動的思想政治實踐育人內容。需要推動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方法的數字化,充分發揮新一代數字技術優勢,整合工匠精神、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等資源,利用可穿戴設備、體感交互技術、VR技術等先進技術,打造虛擬現實思想政治實踐體驗場館,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充滿靈活性和機動性。比如,高??衫眯旅襟w技術建構沉浸式思想政治體驗空間,打造黨建主題、文化主題、奮斗主題等主題虛擬空間。

(三)堅持內容建設為王,創新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內容。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內容有了更大的拓展,在新媒體資源和技術的加持下,助力鄉村振興網絡直播大賽、傳統文化短視頻制作、網絡育人導師團等逐漸映入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體系。因此,要順應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開發設計更多具有時代性的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內容。具體而論,要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思想政治課認知型實踐教學內容,借助新媒體技術對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相關媒體資源進行搜集、分析以及整理,將新媒體思想政治資源引入思想政治課堂,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與知識的傳播者;或者結合思想政治教學進展現狀與學生實際需求,強化與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機構的信息共享,利用新媒體技術對相關思想政治資源進行二次創作,并借助網絡直播、短視頻、學習平臺進行新媒體傳播,以此來滿足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認知需求;要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思想政治課功能型實踐教學內容,開發設計諸如思想政治短視頻制作、“云團課”“云寄語”、線上鄉村振興幫扶活動、網絡直播宣講微課堂等功能型實踐教學內容,比如,可以創設班級思想政治B站賬號,將班級內學生分成小組,每周制定一個主題,實行小組責任制,每周六周日選派小組成員擔任主編,結合思想政治主題普及思想政治理論與知識,如“同心戰疫情”直播微課堂,筑牢思想政治大課主陣地。

四、結語

當前,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一是新媒體對思想政治實踐造成的影響,二是思想政治實踐的發展現狀,三是新媒體思想政治實踐生成,研究方法體現為質性與量性研究的并存,其中質性研究較多,但量性研究逐漸成為新的發展趨勢。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創新的發展機遇,在于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創新提供了基于“人機交互圖景”新型思想政治實踐教學空間,網絡虛擬實踐的新理念以及多元化思想政治實踐教學內容。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創新,需要堅持技術支撐為要,重視自媒體平臺的作用。巧妙利用在線學習平臺實踐育人功能,創新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陣地,堅持內容建設為王,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思想政治課認知型以及功能型實踐教學內容,創新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內容,堅持思想引領為魂,樹立數字思想政治、網絡思想政治意識,創新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方式。

猜你喜歡
政治課教學內容政治
綜合利用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整體單元復習
談初中政治課中興趣教學法的運用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巧設導入,精彩課堂——淺析政治課導入的幾點見解
思想政治課與素質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