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方志學理論研究綜述

2023-01-23 18:07王笑航
上海地方志 2022年4期
關鍵詞:修志志書方志

王笑航

方志學是關于方志的學說,是“圍繞地方志而形成的知識體系”①巴兆祥:《方志學新論》,學林出版社2004年,第2頁。,方志學研究對地方志事業的發展、歷史學及相關學科研究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撰寫年度方志學理論研究綜述是方志學研究的基礎性工作,通過梳理年度動態可知方志學研究的關注點、特色和發展趨勢。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全國地方志系統第二輪修志任務的基本完成,省、市、縣地方志書、地方綜合年鑒全覆蓋出版目標的總體實現,如何進一步推動地方志事業和相關研究高質量發展成為方志學討論的重要話題。在中國知網、萬方、維普、讀秀等學術期刊數據庫以“方志”“方志學”“年鑒”為關鍵詞檢索,篩選重復和無關的文獻后,得到期刊論文421篇、學位論文42篇,共計463篇。其中方志基礎理論研究40篇,方志管理與實踐研究28篇,方志編纂研究58篇,方志史與方志學史36篇,志書評介與研究171篇,方志人物研究19篇,地方綜合年鑒研究111篇。本年度方志學研究的熱點集中在志鑒編纂、志書研究與評介方面,作者主要來自各級史志部門與高??蒲袡C構,與往年類似。

一、方志基礎理論研究

“沒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學科建設就無疑成為空中樓閣?!雹诳琢钍浚骸都訌姺街纠碚摻ㄔO是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國地方志》1995年第2期?;A理論對一門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方志基礎理論研究是方志學關注的重點。

(一)基本原理與學科建設

1.方志學基本原理。劉效紅從理論與實踐、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作用與反作用、時間維度與空間維度、科學揚棄與創新發展、與其他學科的辯證關系六方面對方志學基本原理進行闡釋①劉效紅:《方志學基本原理述論》,《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李秋洪以辯證思維方法分析地方志事業的至上與非至上、發展條件、內容與形式、質量與數量、守成與創新等原理和范疇,肯定哲學的辯證思維方法對方志人的意義②李秋洪:《地方志工作的哲學思辨》,《廣西地方志》2021年第1期。。韓章訓論證修志與用志辯證關系,認為修志決定用志、用志對修志有反作用,指出修志和用志互為條件、互相依存、彼此交織、相輔相成,用為目的,修為手段③韓章訓:《論修志與用志辯證關系》,《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錢永興考釋小序名稱、辨析小序體式,舉例探討小序的應用,提倡應在繼承小序傳統基礎上創新④錢永興:《方志小序的名稱、體式與應用》,《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2期。。

2.方志學的學科發展。李惠介紹清乾嘉以來方志學成果,并分析不同階段方志學研究的特點,梳理方志學形成的過程,認為方志學應在數量“繁華”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⑤李惠:《方志學成果形態》,《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3期。。張莉梳理方志學研究方法的現狀以及主要流派與特點,對新時代方志學研究方法作出展望,強調要通過大數據手段和跨學科方法提升方志學的科學性⑥張莉:《方志學研究方法》,《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2期。。趙太和討論了中國方志的起源和界定,分萌芽期、雛形期、形成期三階段介紹方志目錄的源流和發展⑦趙太和:《從獨立成子目成部類到獨立成專目——中國方志目錄源流新考》,《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6期。。

3.方志的功能和價值。安大偉系統闡述清代東北方志序論的思想價值,認為“志”在維護社會秩序、延續價值觀念、總結治國理政經驗方面發揮重要作用⑧安大偉:《清代東北方志序論思想價值略論》,《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1期。。段庸生以重慶地區古代方志為中心,考察古代方志中的藝文志、人物紀傳、軼事,討論方志在文學研究的增長價值和凸顯地域文化的價值⑨段庸生:《古代方志文存的內容及價值——以重慶地區古代方志為中心》,《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期。。張麗、戴羽整理研究有關龍舟競渡的浙江方志史料,從歷史學、民俗學、體育學三方面討論方志所載龍舟競渡的價值⑩張麗、戴羽:《浙江方志所見龍舟競渡史料及其價值初探》,《浙江體育科學》2021年第3期。。尤巖以概述為例論述全媒體時代志書文本的價值尺度,提倡修志人從全局出發去謀篇布局、寫好概述?尤巖:《全媒體時代志書文本的價值尺度:以概述為例》,《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4期。。

(二)方志與其他學科關系

隨著時代發展,方志記載內容已超越“一方之全史”范疇,方志研究的綜合性更加明顯。研究方志與其他學科關系有助于推動方志學的綜合發展。2021年關于方志與其他學科關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志與歷史學、人類學、圖書館學、測繪學等方面。關于史志關系,劉德元圍繞編史與修志、史體與志體的關系,就史與志的研究對象、書稿定位、分期分類、體例架構、敘述方法進行論述?劉德元:《正確處理史與志的若干關系》,《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1期。。張世民討論“史志同源與史志理論”的內在關聯、學科畛域問題、兩種學術話語體系的甄別問題?張世民:《也談歷史學與方志學的幾個問題》,《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5期。。潘捷軍介紹史志關系研究緣起、研究狀況,在對比分析研究《浙江通志》《浙江通史》的基礎上,闡明史志關系的研究視域及相應重點?潘捷軍:《近現代中國史志關系研究述要》,《史志學刊》2021年第5期。。段愿論述人類學民族志和方志學民族志的區別和交互影響,提倡二者互學互鑒?段愿:《民族志語境下方志采編范式之學科互鑒》,《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2期。。蘇全有、臧亞慧介紹民國時期圖書館、中華圖書館協會組織開展的方志征集、目錄整理、新書推介以及方志研究等工作,肯定圖書館對方志學發展的意義?蘇全有、臧亞慧:《論民國時期圖書館對方志學的貢獻》,《圖書館》2021年第9期。。王彥軍以測繪行業的志書為例,介紹地方志的體例、功能、作用、修志原則、基本要求、注意事項,歸納總結文法、敘述等方面的問題以及處理方法①王彥軍:《〈測繪志〉志書編寫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北京測繪》2021年第2期。。

(三)方志文化

方志是承載文化的重要載體,如何運用方志更好地保護、傳播文化是學界關注的重要話題。楊立宇認為應加強史志文化的搶救、整理、保存和發揚工作,建議重視鄉村老物件收集整理保存,盡力留存完整的鄉村影像資料,有組織地推進鄉村志書編修進程,有序推進實施民俗博物館建設,積極引導指導族譜編修工作,充分發揮史志文化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②楊立宇:《加強鄉村史志文化建設的思考》,《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4期。。陳野揭示方志建構地方文化傳統的功能,分析實現路徑、成效及多重動力,提倡深化方志學研究,傳承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③陳野:《建構文化傳統:中國方志的深層功能》,《浙江學刊》2021年第1期。。黃輝分析地方志書的沿革傳承、影像志的傳播模式以及史志文化傳承,認為應推動地方志資源與藝術創作的融合、地方志資源在商業價值上的探索,加快地方志資源電子化的傳播應用④黃輝:《影像志助力地方志文化傳播的思考》,《福建史志》2021年第4期。。

二、方志管理與實踐研究

(一)方志管理事業研究

相關領導、工作人員和學人對方志工作進行總結,就提升地方志事業工作提出建議。謝伏瞻指出要準確把握地方志事業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地方志事業發展,加快構建地方志事業新發展格局⑤謝伏瞻:《奮力推進全國地方志事業向法治化高質量轉型升級——在2021年全國省級地方志機構主任工作會議暨中國地方志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2期。。冀祥德總結“十三五”時期地方志工作情況,點明“十四五”時期地方志工作重點,部署2021年地方志工作要點⑥冀祥德:《順利完成地方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奮力開啟地方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在2021年全國地方志機構主任工作會議上的工作報告》,《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3期。。王貞偉介紹阿克蘇地區地方志事業行政績效管理的主要做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提高地方志事業行政績效管理的路徑⑦王貞偉:《新時代地方志事業的行政績效管理問題研究——以新疆阿克蘇地區為例》,《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1期。。鄭莉論述新時期地方志的自我定位和理念創新,對地方志轉型升級提出建議,認為應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和立法,加強地方志信息化統籌協調,增加經費投入,加強機構隊伍建設⑧鄭莉:《與歷史同行與時代同步——新時期地方志事業轉型升級初探》,《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2期。。梁金榮對新時代地方志高質量發展進行思考,提出四個必須:必須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必須對自身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有準確的判斷、必須對自身的現狀問題有清醒的認識、必須明確下步努力的工作方向⑨梁金榮:《關于新時代地方志高質量發展的幾點思考》,《廣西地方志》2021年第6期。。張詩怡分析南充市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務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對策建議⑩張詩怡:《南充市地方志公共文化服務問題研究》,西華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歐長生、程立雪分析我國地方志的歷史方向與研究現狀、目前地方志應用的困境,指出數字化、信息化新時代應活態化應用地方志?歐長生、程立雪:《淺談地方志的活態化應用》,《史志學刊》2021年第1期。。

(二)方志館研究

方志館是面向公眾呈現方志文化的重要平臺,加強方志館建設、面向公眾做好服務工作是地方志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邱新立主編的《中國方志館研究》(第三輯)中設名家專欄、志館建設、信息方志、舊志研究、地情研究、地方文化六個欄目收錄相關文章①邱新立:《中國方志館研究》(第三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管士進認為新時代的方志館應做好新定位、優化館藏結構、科學陳列布展,打造“實體+數字”方志館,加強管理創新,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②管士進:《提升方志文化服務效能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3期。。孫景強調方志館地情展覽建設的必要性,論述方志館地情展覽的本質特征、基本要求以及當前方志館地情展覽建設存在的問題、建議措施③孫景:《方志館地情展覽建設初探》,《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1期。。魏偉在分析國內外方志館及相近功能的場館環境測控狀況的同時,介紹山東省方志館的書庫環境監測與控制系統④魏偉:《方志館書庫環境監測與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關于方志館功能的開發。王敏君從知識教育、情感教育、能力培訓三方面探討方志館的育人功能,分析方志館育人功能的開發制約因素以及開發路徑⑤王敏君:《淺談方志館育人功能及其實現路徑》,《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2期。。李莉闡述方志館在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獨特作用,論述利用方志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工作基礎、面臨的主要困難以及解決路徑⑥李莉:《讓青少年走進方志館成為常態——利用方志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路徑初探》,《福建史志》2021年第4期。。張麗介紹省級方志館館藏現狀以及利用狀況,提出省級方志館館藏建設及開發利用的建議⑦張麗:《新時期省級方志館館藏建設及服務探究》,《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3期。。張星煜介紹江蘇省方志館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探索和經驗⑧張星煜:《江蘇省方志館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新路徑的實踐》,《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3期。。

(三)方志信息化建設研究

方志的信息化建設是當代方志工作的重點。沈松平、汪鳳娟回顧中國地方志信息化發展的階段性歷程,總結地方志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⑨沈松平、汪鳳娟:《新中國地方志信息化建設的歷史回顧、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4期。。游桃琴論述方志數字化的探索狀況以及未來開發利用前景,主張推動數字地方志建設,用新媒體技術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⑩游桃琴:《數字化助推新時代地方志事業發展》,《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1期。。王志遷分析《中國影像方志》的產生背景、傳播特征、傳播功能、傳播成效以及對方志文化的傳播啟示,提倡用現代影像技術傳承方志文化?王志遷:《用現代影像技術傳承方志文化——〈中國影像方志〉的傳播價值與啟示》,《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1期。。武童介紹VR背景下閱讀方志的優勢,分析VR技術創新方志文化閱讀的實現途徑,提出“VR+方志”的實施策略?武童:《VR背景下方志閱讀的優勢和途徑探索》,《蘭臺內外》2021年第5期。。

三、方志編纂研究

(一)編纂理論研究

研究編纂原則、方法、要求,有助于提高方志編纂水平。易愛東圍繞編纂基礎、資料工作、志稿編纂、付印,論述志書編纂過程中的信息獲取和資料挖掘?易愛東:《志書編纂過程中的信息獲取和資料挖掘》,云南科技出版社2021年。。羅滔從一級目錄和次級目錄兩方面討論志書篇目設置,指出志書內容編排既要做好總體規劃又要明確若干注意事項,探討加強志書編纂與審讀的若干路徑?羅滔:《志書編纂與審讀的實踐思考——以篇目設置和內容編排為例》,《浙江檔案》2021年第5期。。詹躍華分析志書篇目標題的基本類型、編制要求、命題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提倡志書篇目標題編制應講究科學規范?詹躍華:《淺談志書篇目標題編制應講究科學規范》,《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3期。。劉桂珍以《濱州市濱城區志》(1998—2007)的編纂為例論述志書資料的征集整理和使用,指出做好資料基礎工作是編修精品志書的重要保障?劉桂珍:《淺談做好資料基礎工作是編修精品志書的重要保障——以編修〈濱州市濱城區志〉(1998—2007)為例》,《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8期。。俞富江論述鄉鎮志書的編纂規范、編纂創新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①俞富江:《淺論鄉鎮志書編纂的規范與創新》,《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5期。。金雄波針對第二輪修志沒有統一續修方式的現象,指出續志的基本特征是傳承性、獨立性和銜接性,續志的續修方式應“詳今明古”②金雄波:《談談“續志”及續修方式》,《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3期。。詹躍華提倡志書應以事系人,通過明確以事系人的入史標注、記述方式、記述內容、記述要求,處理好人物與事物、個人與群體、存真與生動的關系③詹躍華:《談志書以事系人》,《廣西地方志》2021年第2期。。詹躍華還分析志書記述失誤的目的、原則、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問題,認為應準確記錄發展歷程中的失誤,提高志書的質量和功能④詹躍華:《論志書記述失誤》,《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6期。。常潔瓊分析地方志中自然部類的歷史演變以及編纂中存在的不足,探討“續、補、改、創”原則在自然部類編纂過程中的應用⑤常潔瓊:《地方志自然部類編纂略論》,《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1期。。陳澤泓梳理個體人物志概念的提出、體例淵源,分析《冼夫人志》的材料取舍、體例篇目設計特點及考慮點,并就個體人物志編纂理論的若干問題進行研討⑥陳澤泓:《個體人物志編修蠡思——以〈冼夫人志〉編修為中心》,《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5期。。

(二)各類方志的編纂

隨著方志學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的發展,方志范疇從“一方之志”逐漸擴大。志書種類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地方志外,還包含部門志、行業志、人物志、動物志、事件志等專志。

1.基層志書編纂。王暉認為中國名村名鎮志概述應遵守史法、端正文風,標題應得體,措辭不能言過其實,應橫排豎寫,結構形式應科學,首尾要相顧⑦王暉:《盡善盡美寫好概述——深度編纂中國名村名鎮志之一》,《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1期。。

2.行業志書編纂。曹廣華、范春義在論述《中國戲曲文物志·舞臺題記卷》碎片化文本呈現方式及其整合的基礎上,分析題記文本的非穩定性與整理的“相對史源學”,提倡戲臺題記志書應吸收已有成果并提供可靠知識⑧曹廣華、范春義:《戲曲文物志書編纂方法芻議——評〈中國戲曲文物志·舞臺題記卷〉》,《文藝研究》2021年第8期。。習媛分析當代中國水志的編撰與出版狀況、工作流程和創新發展,肯定水志編纂的社會價值⑨習媛:《當代中國水志的編撰與出版研究》,青島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蘇新功、張瑤借助《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志》的編纂,論述地方志編纂過程中搜集檔案資料的依據、來源、方法和基本要求⑩蘇新功、張瑤:《簡議在地方志編纂過程中如何搜集整理檔案資料》,《大眾標準化》2021第14期。。

3.特色志書編纂。黃俊軍以湖南省特色志叢書編纂為例,回顧湖南省新編特色志的發展歷程,討論特色志的定位以及志書名稱、篇目框架、記述內容、寫法,提倡在堅持志體的前提下有所創新?黃俊軍:《特色志編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以湖南省特色志叢書編纂為例》,《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2期。。林少波以《中國國家地理》的“風物中國志”項目為例,揭示“風物中國志”的特點,探索新時代背景下地方志工作的創新升級?林少波:《為縣市立傳,為時代而歌——“風物中國志”與地方志的創新升級》,《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4期。。黃偉通過梳理新中國各地清真寺志編修情況,分析清真寺志的編纂特色、指導思想、體例源流以及編修價值與意義?黃偉:《書寫中國伊斯蘭教故事——以修清真寺志為例》,《中國穆斯林》2021年第1期。。

4.事件志編纂。徐強結合泰州市統籌抗疫專題檔案的資料征集工作,總結《泰州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實錄》的編纂過程、實踐經驗、社會效應?徐強:《抗疫專題檔案、方志征編一體化的泰州實踐》,《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1期。。貟有強介紹扶貧志編修的政策因素及人文環境,分析扶貧志編修成功的因素及推動力量、扶貧志篇目框架設置及規律特點,并針對扶貧志編修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貟有強:《我國扶貧專題志的編修實踐探析》,《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3期。。

(三)修志總結與建議

隨著第二輪修志的收官,不少學者對第二輪修志進行總結,并對第三輪修志提出建議。

1.總結某地或某志修志經驗,為之后修志提出建議。汪麗菁介紹張家港市“一村一志一館”工程建設狀況、建設經驗,提出創新展望①汪麗菁:《張家港市“一村一志一館”工程建設實施報告》,《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2期。。陳家傳在總結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指導市縣地方志編修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認為應充分重視第三輪修志,應保持修志連貫性、做好培訓工作②陳家傳:《淺談指導市縣地方志編修實踐的經驗與思考——以海南為例》,《廣西地方志》2021年第5期。。金雄波圍繞《蕭山市志》編纂中的口述史實踐,強調口述史入志的必要性③金雄波:《口述史入志是編修高質量地方志書的需要——以〈蕭山市志〉實踐為例》,《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6期。。楊學英、王洪宇通過總結編纂《河北省囯營海興農場志》的經驗,認為修志應擬訂好綱目、做好資料征集、嚴格標準、加強領導④楊學英、王洪宇:《同心同德 志載盛世——〈河北省囯營海興農場志〉編纂體會》,《中國農墾》2021年第10期。。劉濤梳理漳浦、長泰二輪志書的史實錯誤,并分析原因,提出相應建議⑤劉濤:《二輪志書地情記述問題分析及其史實重建的路徑— —以閩南千年古縣漳浦、長泰為例》,《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3期。。權芳敏總結《遼寧省志·工業志》的編纂過程和經驗,分析工作思路和做法,以期為第三輪志書編纂提供參考借鑒⑥權芳敏:《機構改革背景下二輪〈遼寧省志·工業志〉編纂工作模式研究》,《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8期。。陳聲華結合二輪《三明市志》編纂,分析志書評審中較突出的問題及原因,為三輪修志提出建議⑦陳聲華:《二輪志書評審工作分析與思考——結合〈三明市志(1993—2005)〉編纂》,《福建史志》2021年第2期。。

2.從宏觀角度考察修志得失,對第三輪修志提出建議。金雄波在分析第二輪續志編修不足的基礎上,指出全面理解續志特性是第三輪編修續志的先決條件,強調續志的基本特征是傳承性、獨立性和銜接性,為此應“詳今明古”并注意對前志所記事物的拾遺補闕、訂訛正誤⑧金雄波:《“續志”基本特征及其續修方式研究》,《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3期。。錢茂偉、王笑航從公眾史學角度分析大規模推廣村村修志的必要性,并結合區縣村村修志試點的成功經驗,對村村修志普及推廣的困難提出解決辦法⑨錢茂偉、王笑航:《大規模推廣村村修志的必要性與成功路徑》,《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4期。。錢茂偉、董秀娟考察人人入史的發展歷程和入史模式,并論證人人入史的意義⑩錢茂偉、董秀娟:《由精英而大眾:村民人人入村志村史之路》,《浙江社會科學》2021年第12期。。莫艷梅提出第三輪修志人人入志的構想,并論述實現路徑與原則?莫艷梅:《新時代人人入志的構想——第三輪修志的探索》,《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4期。。詹躍華揭示第三輪志書記述民族內容的必要性和應注意的問題,強調設置民族篇目要因地制宜、內容要全面系統?詹躍華:《第三輪志書民族門類編纂淺見》,《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2期。。他還列舉前兩輪志書人口門類編寫存在的問題,探討第三輪志書人口門類的歸類設置、篇目構建、內容記述?詹躍華:《第三輪志書人口門類編寫淺議》,《廣西地方志》2021年第5期。。李秋洪在分析廣西第一、二輪志書中非公有制經濟的行業分布、記述方式和層級、基本要素的基礎上,對第三輪修志非公有制經濟篇章的編纂提出建議?李秋洪:《論新編地方志中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層級與要素——以廣西第一輪、第二輪縣(市、區)志為例》,《廣西地方志》2021年第4期。。劉善泳通過回顧修纂通紀志的歷史傳統、分析第二輪修志編修斷代志的原因,指出地方綜合年鑒影響斷代志在志書體系中的地位以及新一輪修志編修通紀志的必要性?劉善泳:《新一輪修志編修通紀志的必要性》,《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1期。。

四、方志史與方志學史

(一)歷代方志史

對方志發展不同階段的總結。劉力超、劉彤分析隋唐時期圖經的繁榮及其原因,總結隋唐時期方志特點以及方志理論的發展①劉力超、劉彤:《隋唐時期方志的發展及其理論進步》,《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桂始馨通過考證兩宋時期全國性的總志和各地區的方志,對宋代方志學進行專題研究②桂始馨:《宋代方志考證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涂慶紅以清代巴蜀方志為例,分析清代方志纂修出版及署名所反映的著作權屬問題,以及清代方志權屬問題形成的基礎和影響③涂慶紅:《清代方志纂修出版及署名反映的權屬問題——以清代巴蜀方志為例》,《出版廣角》2021年第8期。。劉思文通過分析《鄉土志例目》對清末民國鄉土志著述、鄉土志編纂及其思想、鄉土教材發展、民國及之后鄉土志書研究的影響,肯定該書的學術價值與影響④劉思文:《〈鄉土志例目〉對清末民國方志之影響》,《圖書館雜志》2021年第10期。。胡艷杰從民國時期方志概況、方志纂修、方志收藏三個角度考證論述民國時期方志編纂狀況⑤胡艷杰:《民國方志纂修研究》,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21年。。申津寧通過分析民國方志的時間敘述、文化記憶以及共同參與等特質,論述民國方志對地方認同的構建⑥申津寧:《民國方志中地方認同的構建》,《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4期。。沈松平從體例、框架結構等方面論述新中國兩輪方志編修對舊方志的繼承和創新,批判假象創新、盲目創新和否定式創新的現象,認為應在繼承舊志優秀傳統基礎上進行創新⑦沈松平:《論新中國兩輪方志編修對舊方志的繼承和創新》,《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3期。。

郁沖聰梳理中國物產志專志的產生、流變,并分析總結異物志、物產志出現的原因、著述特點⑧郁沖聰:《中國物產專志的產生與流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21年第3期。。韓章訓將志書記載重點演變過程劃分為五階段:重地理輕人文時期(宋元),從重地理到重人文的過渡時期(明代),重人文輕地理時期(清代),既重全面又凸顯政治、經濟、文化時期(民國),既重全面又凸顯經濟時期(當代)⑨韓章訓:《志書記載重點演變述論》,《廣西地方志》2021年第3期。。

(二)區域方志史

通過分析編纂背景、修志狀況、版本流傳、價值功能等,可對區域方志史有比較系統的認知。柳森運用歷史學、藏學、文獻學、方志學、邊疆學的跨學科交叉研究方法,考察清代西藏方志的編纂背景、概況與特征⑩柳森:《清代西藏方志考論》,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1年。。王浩遠通過考察明清時期陜南地區方志的編纂狀況,分析其結構、文本內容,史料價值、版本館藏等?王浩遠:《陜南明清方志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謝宏維、秦浩翔圍繞清代廣西各府志,結合通志、州縣志,從編纂思想、時空分布、編纂人員及組織、編纂體例及內容等方面論述清代廣西地方志編纂狀況和特征?謝宏維、秦浩翔:《清代廣西地方志編纂及其特征述論——以府志為中心》,《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3期。。秦浩翔梳理清代廣西地方志編纂狀況,并通過分析方志編纂論述廣西地區的地域文化、社會變遷、邊疆治理與國家認同等?秦浩翔:《清代廣西方志編纂與邊疆社會文化、國家認同》,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漆良蕃考察明清及民國時期南昌市的地方志編纂,介紹并肯定《南昌府志》《南昌縣志》《新建縣志》的編纂及意義?漆良蕃:《存史、資政:南昌市地方志考》,《南方文物》2021年第4期。。申津寧介紹抗戰時期陜北修志狀況,并舉例分析方志中的政統及文統,肯定抗戰時期的修志意義,認為當時志書的書寫超越地域,指向民族和文化?申津寧:《政統與文統之間——抗戰中的陜北修志》,《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2期。。陸力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為中心,從編纂流程與人員組織、編纂成書與刊印傳播、體例結構與編纂特色、史料來源與文獻價值、人物傳記與敘事成就、理論成就等方面分析明清保定地方志的編纂?陸力:《明清保定地方志編纂研究——以四部明清保定方志為中心》,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蔡菲分析清代豫南地區方志存佚與版本、分布與類型、纂修特點及成因,肯定清代豫南地區方志人才輩出及修志意識對此后修志實踐和方志理論發展的作用①蔡菲:《清代豫南地區方志纂修整理述評》,《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5期。。梁允華介紹鄭州地區明清地方志傳播及出版狀況、內涵研究現狀,肯定相關研究價值,并提出加大研究的建議②梁允華:《鄭州地區明清地方志文化傳播及研究趨勢評述》,《新聞愛好者》2021年第8期。。楊彥智介紹1949年以來河南方志的整理、纂修狀況以及研究概況,提倡各學科學者參與研究開發河南方志③楊彥智:《1949年以來河南方志的整理、出版與研究》,《出版廣角》2021年第19期。。

通過分析方志編纂及體例內容,可以對區域方志史有更為深入的認知。陳鄭云、巴兆祥介紹清代兩江、湖廣地區省志修纂的分期特征、制度博弈以及清代兩江、湖廣通志中的省籍意識,勾勒出地方官暨志書修纂群體省籍意識變化的過程④陳鄭云、巴兆祥:《合修到分修:清代兩江、湖廣省志編修中的制度博弈與省籍意識》,《史林》2021年第5期。。

(三)方志學史研究

潘捷軍分三個階段回溯建黨百年來馬克思主義方志學的探索與發展歷程,揭示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指導修志工作的重要意義⑤潘捷軍:《百年中國馬克思主義方志學的歷史探索》,《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3期。。他還總結二輪修志期間方志學研究中存在的難點與問題,并對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指導修志工作、處理好史志關系以及若干編纂原則與方法問題進行評析⑥潘捷軍:《論二輪修志周期學術研究中的若干難點與問題》,《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

此外,關于區域方志學史的研究亦值得關注。中共晉江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編纂的《晉江市方志志》介紹晉江地方志著作和相關的人物事件⑦中共晉江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晉江市方志志》,海峽文藝出版社2021年。。黃偉、齊玉瑩介紹第一輪修志以來大陸和臺灣學者對臺灣地方志的研究狀況,在對比兩岸學者關注異同的基礎上,提出加強兩岸方志交流、構建兩岸方志文化共同體的倡議⑧黃偉、齊玉瑩:《第一輪修志以來臺灣地方志研究概述》,《福建史志》2021年第1期。。

五、志書評介與研究

(一)舊方志評介與研究

1.舊志評介。舊志評介類的研究主要介紹舊志編纂,分析其版本、體例、內容等方面,肯定其價值。周蓓介紹民國《河南通志稿》的編修群體、資料征訪方法、編纂特點,揭示省志編纂在清代至民國從傳統典守、私家世守到政府官守的變化⑨周蓓:《“別為新編”:民國〈河南通志稿〉的編纂》,《史學史研究》2021年第3期。。吳凱桐、孫廷林在梳理《羅浮山志》編纂歷程并考證現存版本的基礎上,介紹陳璉《羅浮志》體例與內容及其價值⑩吳凱桐、孫廷林:《羅浮山志編纂及陳璉〈羅浮志〉價值考論》,《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1期。。本年度關于邊疆志書的研究值得關注。王雅潔肯定《福建市舶提舉司志》敘事分類得體、內容豐富、記述態度公允,總結該志成書的原因以及不足之處?王雅潔:《〈福建市舶提舉司志〉淺談》,《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21年第11期。。李江杰、楊靜怡分析《新疆回部志》《新疆回部紀略》經世致用、彰顯功德教化、嚴謹務實的撰寫理念,肯定其文獻價值和社會價值?李江杰、楊靜怡:《資政視閾下回疆方志與清代新疆治理研究 ——以〈新疆回部志〉和〈新疆回部紀略〉為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21年第2期。。周燕玲介紹《新疆圖志》修纂、內容特點、價值以及整理本的特點,高度肯定原本和整理本兩者的價值?周燕玲:《清代新疆通志的殿軍——〈新疆圖志〉及其整理本評介》,《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1期。。張志華圍繞序稿中的題簽、序文、王葆心信札、傅岳棻題詩,論述民國《歸綏縣志》的版本、特色與價值?張志華:《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歸綏縣志序稿〉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1年第2期。。

2.舊志體例研究。張靈以永泰縣歷史上的3部方志為例,分析明清到民國時期方志體例發展變化①張靈:《略論縣域舊志體例的演變——以永泰縣3部方志為例》,《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3期。。郭炳亮、張大凡介紹明清時期上黨地區的方志體例,分析套志、繁志、簡志三種類型的特征②郭炳亮、張大凡:《明清上黨府縣方志體例特點芻論》,《今古文創》2021年第16期。。關永利分析正德《朝邑縣志》和萬歷《續朝邑縣志》在志書繁簡體例、資料選取、語言特色及其背后反映的學術思想之異③關永利:《崇文與尚質:明代兩部〈朝邑縣志〉的撰寫體例與志學觀念》,《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5期。。

3.舊志整理。王斌以同治《大邑縣志》為例,論述印本差異的特性以及與舊志整理的重要關系,提倡重視舊志印本,做好??闭砉ぷ鳍芡醣螅骸队”静町惻c舊志整理——以同治〈大邑縣志〉為例》,《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2期。。謝輝通過比較分析94卷本崇禎《松江府志》與58卷本崇禎《松江府志》,肯定前者的史料價值以及對方志學史的意義⑤謝輝:《94卷本崇禎〈松江府志〉小考》,《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2期。。

4.方志歷史書寫研究。秦浩翔梳理明清時期廣西地方志的族群書寫,認為其重心由“控馭”轉向“認同”并且分析轉向原因,肯定方志書寫對宣揚國家統一、加強邊疆管理的意義⑥秦浩翔:《從“控馭”到“認同”:明清時期廣西地方志的族群書寫》,《民族論壇》2021年第2期。。陳鄭云介紹康熙《黑鹽井志》的纂修過程、歷史書寫以及黑鹽井的地域文化觀⑦陳鄭云:《地域、文本與認同:“大一統”視野下鹽井歷史書寫——以康熙〈黑鹽井志〉為例》,《鹽業史研究》2021年第2期。。杜云南通過梳理方志文獻對蘇娥形象的歷史書寫,分析清代方志編者書寫地方女性的意圖在于凸顯貞節觀念⑧杜云南:《方志文獻對漢代嶺南女性蘇娥經商故事的歷史書寫》,《梧州學院學報》2021年第2期。。

5.方志地圖研究。申陳基于南京地區部分明清方志的圖志對南京城市空間格局變化進行研究⑨申陳:《從明代方志地圖探討南京城市空間》,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代劍磊依托明清至民國時期的方志資料分析榆林城市的空間形態演變,肯定方志城圖對研究城市形態發展的意義⑩代劍磊:《論明清時期榆林城市的空間形態演變——以方志城圖為中心》,《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4期。。羅寶川以云南方志輿圖佛寺地理要素為切入點,介紹地方官以圖知民、以圖治民的目的以及實現狀況,分析影響地方官員治理有效性發揮的因素?羅寶川:《清代云南方志輿圖之于鄉村社會治理有效性考論》,《農業考古》2021年第4期。。

(二)新方志評介與研究

二輪修志涌現大量優秀的新方志。通過深入研究新志編纂理論、總結編纂得失,可為下一輪修志提出建議。吳華峰圍繞編纂體例、內容兩方面分析《江蘇藝文志(增訂本)》對《江蘇藝文志》的改進之處,揭示前者的價值及其編纂疏漏?吳華峰:《地方藝文志編纂的標志性成果——評〈江蘇藝文志(增訂本)〉》,《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3期。。錢永興以二輪《象山縣志》為例分析方志核心理念及其當代表達,認為修志應把握傳統方志核心理念的精髓,同時要合乎時代精神,讓修志人可以發揮創意?錢永興:《方志核心理念及其當代表達——以二輪〈象山縣志〉為例》,《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5期。。史天社以《尖扎縣志(1991—2015)》為例,討論新編地方志的科學性、科學目的、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總結尖扎成功經驗,力倡志書編纂的科學性?史天社:《略議新編地方志的科學性— —以〈尖扎縣志(1991—2015)〉為例》,《新疆地方志》2021年第2期。。王鐵鵬從專業特點、地域特色、時代特征、文化特性四方面介紹《浙江通志·茶葉專志》,肯定其意義?王鐵鵬:《試論〈浙江通志·茶葉專志〉的記述特色》,《廣西地方志》2021年第4期。。舒睿介紹《上海市志·圖書·文博分志·圖書館事業卷(1978—2010)》的概況,從篇目設置、資料收集、編寫實踐三方面梳理總結新志的編纂特色?舒睿:《〈上海市志·圖書·文博分志·圖書館事業卷(1978—2010)〉編纂因襲與創新》,《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3期。。李論從新方志編修現狀出發,說明“市級志書”中不同種類辨識的疑難點以及原因,提出在新方志目錄中清晰著錄“市級志書”的設想?李論:《新方志 “市級志書”概念之混淆與辨識》,《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1期。。

李論介紹緬北果敢佤邦新方志的編纂活動,總結其特色及文化交流價值,認為緬北新方志的編纂為擴大中緬文化交流、了解當地地情提供新形式①李論:《緬北果敢佤邦新方志的特色及文化交流價值》,《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2期。。

(三)志書整理與利用

方志“蘊藏著各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地理、自然等各方面豐富的資料”②倉修良:《方志學通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372頁。。整理并且利用這些資料是方志學人的重要任務。本年度志書整理和應用的顯著特點是專題化與綜合性增強以及多學科學人的參與。

1.志書整理。張志勇對京津冀地區方志的金石文獻進行輯錄、考訂和研究,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③張志勇:《京津冀方志金石文獻述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劉文峰在收集158篇戲曲方志學文章及300多幅照片的基礎上,撰寫戲曲方志學概論,編纂出版戲曲志年表④劉文峰:《戲曲方志學文獻整理與研究》,文化藝術出版社2021年。。周廣騫介紹山東運河區域方志的纂修脈絡及特色,探究其文獻價值和現實作用⑤周廣騫:《山東方志運河文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高曉京通過整理光緒《永濟縣志》的音樂史料,分析清代永濟縣的音樂生存狀況,反映地方文化與史書文化的異同⑥高曉京:《清代光緒〈永濟縣志〉音樂史料整理與研究》,山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2.方志利用。姜成洋、李文分析史景遷《王氏之死》如何利用方志建構歷史,指出其史料的不足之處與方志材料的局限性,提倡當代史學研究應綜合運用方志及其他各種資料⑦姜成洋、李文:《區域史研究與方志利用——論史景遷〈王氏之死〉》,《安徽史學》2021年第2期。。吉保民、劉艷驕、張蕊、高和通過梳理西藏地方志中高原病與高原睡眠障礙的相關內容,總結防治兩種疾病的臨床經驗⑧吉保民、劉艷驕、張蕊、高和:《西藏地方志中有關高原病及高原睡眠障礙的文獻研究》,《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1年第9期。。

六、方志人物研究

(一)古代方志人物研究

研究主要圍繞修志背景、修志過程、貢獻及影響等專題展開。鄭彩云梳理熊相的生平事跡、方志著述,從“有裨于世教”的修志功用、實事求是的直筆精神、方志體例的繼承與創新分析熊相的方志理論⑨鄭彩云:《熊相生平及其方志著述考略》,《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2期。。王倉、杜思龍介紹趙時春的生平以及編纂嘉靖《平涼府志》的歷程,評價其編纂成就、不足之處以及對后世地方志編纂的啟發⑩王倉、杜思龍:《趙時春與明代嘉靖〈平涼府志〉的編纂論述》,《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21年第2期。。劉濤論述張燮關注廣西地方志的過程及原因、獲得廣西地方志的途徑,借助對廣西地方志版本的考證,探討張燮對廣西地方志的影響?劉濤:《晚明張燮關注廣西地方志的原因及影響》,《獨秀論叢》2021年第1期。。陳篤彬圍繞清代泉州入臺士子參與臺灣志書編纂的主題,陳述作者簡況、修志緣起與過程以及特點,肯定志書的學術貢獻?陳篤彬:《清代泉人與臺灣志書的編纂》,《閩臺緣》2021年第2期。。黃毓蕓介紹顧廣圻??薄度A陽國志》始末,分析其??弊谥?、方法及特點、影響及評價?黃毓蕓:《論清代顧廣圻??薄慈A陽國志〉》,《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21年第3期。。

(二)近現代方志人物研究

研究主要圍繞修志名家事跡、修志思想、學術地位等專題展開。顏全己介紹鄒漢勛參編或纂修四部名志疆里輿圖圖說的背景和歷程,分析四部名志在輿圖繪制上的繼承與創新,肯定鄒漢勛的歷史地位和學術貢獻?顏全己:《論鄒漢勛對地方志輿圖繪制的繼承與發展》,《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4期。。李華介紹孫葆田的修志實踐、方志思想、修志特點,肯定孫葆田對方志學的貢獻①李華:《孫葆田的方志學思想與實踐》,《現代交際》2021年第24期。。朱曉舟介紹劉贊廷所修縣志的版本源流,分析其方志編纂的總體規劃,對其修志實踐進行評述,亦指出其不足②朱曉舟:《新、舊西康之間:劉贊廷康、藏方志研究》,《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期。。沈松平通過探討張其昀的“新方志”理論,闡釋張其昀用現代地理學觀點改造傳統方志的思想,分析其特點與修志思想、學術貢獻及影響力③沈松平:《以現代地理學改造傳統方志:張其昀“新方志”理論述評》,《史志學刊》2021年第1期。。何沛東介紹張其昀主編的《方志月刊》的歷史、名稱由來及性質,分析作者群體,總結辦刊特色及其價值與影響④何沛東:《張其昀主編的〈方志月刊〉及其地理學貢獻》,《地理科學》2021年第5期。。許彤、萬華英介紹朱士嘉的學術生涯,通過簡要概述《中國地方志綜錄》《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方志目錄》《宋元方志傳記索引》的編纂過程及價值,高度肯定朱士嘉的學術貢獻⑤許彤、萬華英:《方志宗師朱士嘉及其學術成就》,《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年第6期。。薛艷偉介紹傅振倫方志批評的形式、標準及特點,肯定其對方志學的貢獻,號召后世學人向他學習⑥薛艷偉:《傅振倫與方志批評》,《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3期。。錢茂偉梳理倉修良的學術道路,介紹其在方志學學科建設方面的貢獻、學術特點及影響力⑦錢茂偉:《倉修良先生的學術道路與學術特點》,《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3期。。葛以權、姜田兵講述倉修良關心故鄉泗陽的故事,揭示其對故鄉的關心及貢獻⑧葛以權、姜田兵:《史志學家倉修良與故鄉泗陽》,《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1期。。巴兆祥從方志屬性與邊界、方志價值與功用、方志編纂等方面總結鄒逸麟方志理論貢獻、思想特色及其對當前修志工作的指導價值⑨巴兆祥:《鄒逸麟方志思想及其指導價值》,《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1期。。顏越虎較為系統地分析魏橋方志學說并總結特色,肯定其價值⑩顏越虎:《魏橋方志學說的特色與價值》,《中國地方志》2021年第4期。。

七、地方綜合年鑒研究

“年鑒事業是地方志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全國年鑒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2016年12月22日。。在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的指導下,《全國年鑒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得以落實,在實現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鑒全覆蓋后,提升編纂出版的規范化、專業化水平,提高年鑒質量,抓精品年鑒建設成為年鑒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基本理論研究

1.年鑒學科體系構建。宋銘月從年鑒學的基本概念入手,討論年鑒學學科構建背景、基礎理論、學科建設支持以及學科體系構建?宋銘月:《關于年鑒學學科構建的思考》,《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4期。。顏小忠指出年鑒研究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建議構建獨立的年鑒學概念體系、系統的年鑒學學科體系以及完善的年鑒理論研究常規工作機制?顏小忠:《對年鑒理論研究存在問題與解決路徑的思考》,《上海地方志》2021年第2期。。

2.年鑒的資料性。劉傳仁分析年鑒資料性問題的提出、成因,探討增強年鑒資料性的途徑?劉傳仁:《年鑒資料性問題探析》,《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彭勇圍繞年鑒基本功能、史料價值、學術價值、質量提升等方面交流,彭勇較為系統地論述如何提高年鑒的存史價值?《如何提高年鑒的存史價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彭勇訪談錄》,《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徐佳佳圍繞年鑒研究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主題,分析年鑒理論研究中問題意識欠缺及原因,認為年鑒研究要處理好問題和材料的關系,問題和理論方法的關系,問題和學術規范及實踐研究的關系,認識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問題?徐佳佳:《以問題意識引領年鑒理論研究》,《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

(二)年鑒編纂研究

周日杰論述年鑒編纂如何體現“中國之治”,指出應通過創新年鑒編纂方式方法來研編新時代精品年鑒①周日杰:《年鑒編纂中的“中國之治”》,《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賈棟鈺論述地方志書資料儲備對年鑒編纂思路的影響,就地方綜合年鑒編纂思路創新提出建議②賈棟鈺:《地方志書資料儲備對年鑒編纂思路的影響》,《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姜原介紹國外年鑒的出版發行、框架結構、選材、內容編寫及其對我國年鑒編纂工作的啟示③姜原:《國外年鑒特征辨析及啟示》,《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

關于年鑒編纂的案例研究。徐秋明、徐琳、徐瀾強調鄉鎮年鑒編纂的必要性,并通過介紹昆山市11個區鎮年鑒全覆蓋實踐經驗,分析鄉鎮年鑒編纂問題以及解決對策④徐秋明、徐琳、徐瀾:《鄉鎮年鑒編纂的實踐——以昆山市11個區鎮年鑒全覆蓋為例》,《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4期。。曾維浩結合對《珠海年鑒》編纂歷程與發展特點的介紹,分析文化類目下的條目變化,探討從年鑒文化記述看地方文化發展,以及新時代年鑒如何記錄文化等話題⑤曾維浩:《地方綜合年鑒記述文化內容的變遷——以〈珠海年鑒〉為例》,《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

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記錄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成為年鑒編纂的重要任務。廖運建論述年鑒記錄脫貧攻堅的重點,提出年鑒記錄脫貧攻堅的篇目構想⑥廖運建:《記錄好脫貧攻堅偉業是年鑒工作者的責任擔當》,《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3期。。劉星結合新疆工作情況,論述在年鑒中全面記錄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意義,指出記述應全方位、立體式,還應突出記述的重點,處理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脫貧攻堅的關系,突出年鑒“年刊”的特性⑦劉星:《為黨立言,科學記錄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偉業》,《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3期。。孟亞男分析21部申報中國年鑒精品工程的地市級年鑒記錄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的情況,分析不足之處,并對2021年卷年鑒突出記錄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提出建議⑧孟亞男:《年鑒突出記錄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問題探析——以21部申報中國年鑒精品工程的地市級年鑒為例》,《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3期。。牟國義從專題圖片、前置欄目、內容呈現、記述體裁四方面分析21部申報中國年鑒精品工程的地市級年鑒質量,探討2021年卷年鑒專題書寫形式⑨牟國義:《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年鑒書寫——以21部申報中國年鑒精品工程的地市級年鑒為例》,《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3期。。

關于年鑒的篇目設計。楊卓軒分析地方綜合年鑒文化部分篇目的設置,辨析一些條目概念,提倡應注意篇目設計的規范⑩楊卓軒:《地方綜合年鑒文化部分篇目設置研究》,《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孫善英總結三類年鑒條目編寫存在的問題,提出要統籌考量各自的界限和占比,最大程度地優化編寫路徑?孫善英:《年鑒條目編寫存在的問題及優化路徑》,《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周永達根據年鑒篇目數將地方綜合年鑒分為大篇制、中篇制、小篇制,分析三種篇制年鑒的比例及優缺點,對篇目的設計提出建議?周永達:《論年鑒篇制》,《江蘇地方志——江蘇省地方志學會202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2021年。。

(三)精品年鑒建設研究

貫徹精品意識、打造精品年鑒是年鑒建設的重要話題,在完成全國年鑒“全覆蓋”目標后,進一步提高年鑒質量成為年鑒發展的重要任務。

1.精品年鑒的整體研究。劉永強介紹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歷程和經驗,提出堅持精品理念、探索打造模式、完善質量機制、發揮專家作用、深化學術研討、做好宣傳推廣等建議?劉永強:《中國精品年鑒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3期。。

2.區域精品年鑒建設狀況。林忠玉介紹福建省年鑒精品工程的實施狀況,論述年鑒精品工程的價值①林忠玉:《年鑒精品工程價值初探——以福建省為例》,《史志學刊》2021年第6期。。桑薈介紹江蘇精品年鑒的建設狀況,總結了建設特點和經驗②桑薈:《江蘇精品年鑒創建報告》,《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3期。。

3.精品年鑒的個案研究。周美鳳介紹《長沙年鑒》的編纂狀況及經驗,從突出“三色”(政治底色、地域特色、時代亮色)、堅持“三性”(創新性、系統性、實用性)、把好“三關”(保密觀、審校關、規范觀)論述精品年鑒建設③周美鳳:《總結精品年鑒打造經驗探尋年鑒高質量發展路徑——以〈長沙年鑒〉等為例》,《江蘇地方志——江蘇省地方志學會2021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2021年。。劉桂珍總結《濱城年鑒》編纂及申報中國年鑒精品工程的做法和經驗,為精品年鑒建設提供啟示④劉桂珍:《爭精品年鑒創一流業績——〈濱城年鑒〉入選中國年鑒精品工程做法與啟示》,《黑龍江史志》2021年第5期。。

4.精品年鑒的建設建議。陸瑞萍論述精品年鑒的內容質量標準,認為精品年鑒在宏觀層面應內容博洽,彰顯時代價值,中觀層面應立條精準,體現系統思維,微觀層面應編校規范,熔鑄工匠精神⑤陸瑞萍:《精品年鑒內容質量標準探討》,《江蘇地方志》2021年第1期。。鄧堯闡述地方綜合年鑒圖片專輯的意義,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精品化編輯圖片專輯的思路。⑥鄧堯:《地方綜合年鑒圖片專輯精品化的思考》,《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

(四)年鑒事業管理研究

1.年鑒事業管理與發展。冀祥德指出年鑒事業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定方志文化自信,做好年鑒事業第二次轉型升級⑦冀祥德:《高質化、法治化:年鑒事業第二次轉型升級》,《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崔震認為要堅定文化自信,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年鑒事業⑧崔震:《堅定文化自信,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年鑒事業》,《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高生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編纂中國精品年鑒⑨高生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編纂中國精品年鑒》,《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劉傳仁指出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譜寫年鑒事業新篇章⑩劉傳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譜寫年鑒事業新篇章》,《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黃玉華基于新發展理念,提出年鑒事業發展的注意點?黃玉華:《凝心聚力,推動年鑒事業更上一層樓》,《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歐長生從真實記錄、質量保證、講好故事三方面論述年鑒事業的職責?歐長生:《履職盡責,開創年鑒工作新局面》,《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王蕾認為要用“新時代”的思維開展年鑒工作、進一步拓展年鑒功能?王蕾:《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賡續歷史鑒往知今》,《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貟有強表示應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年鑒事業高質量發展?贠有強:《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年鑒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陳永紅分析年鑒中國化成功的原因,認為應堅定文化自信,建設年鑒強國?陳永紅:《堅定文化自信,建設年鑒強國》,《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何偉志認為新時代年鑒工作要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提升資政輔治的能力水平,不斷推動新時代年鑒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何偉志:《資政輔治譜新篇,推動新時代年鑒事業持續高質量發展》,《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4期。。

2.地方綜合年鑒管理事業。王習加介紹長沙市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堅持系統觀念、統籌設計長沙“大年鑒”發展新格局、加強精品年鑒區域建設的方略?王習加:《以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沙年鑒精品區域新格局》,《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曹宇針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年鑒工作發展部署,指出要立足實際,為開展文化潤疆工程、發揮文化示范區作用貢獻力量?曹宇:《文化潤疆工程助力兵團年鑒新征程》,《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趙行總結四川年鑒事業的發展狀況和經驗,表示應乘建黨百年之勢而上,開啟年鑒事業發展新征程?趙行:《乘建黨百年之勢而上,開啟年鑒事業發展新征程》,《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吳愛民回顧天津年鑒事業的發展歷程以及原因,表示要不斷推動年鑒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發揮年鑒效能①吳愛民:《揚帆起航正當時,櫛風沐雨鑄輝煌》,《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林浩論述福建省年鑒工作者的任務,表示要全方位推動福建省年鑒事業高質量發展②林浩:《凝心聚力再出發,砥礪前行譜新篇》,《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2期。。黃忠順、李文蔚分析廣東省市級綜合年鑒被引狀況,鼓勵文化知名度不高的城市積極使用大型文獻數據庫和檢索平臺③黃忠順、李文蔚:《被引數據視域中的城市綜合年鑒考量——以廣東省市級綜合年鑒為例》,《中國年鑒研究》2021年第1期。。

八、總結與前瞻

2021年是全國地方志事業向法治化高質量轉型升級的關鍵年,年度方志學研究的特點有:

第一,多學科參與方志學研究的趨勢更明顯。醫學、測繪、美術等行業人員的加入為方志學研究帶來新的動力;相關學科研究的新方法、新視野廣泛應用于方志學研究,跨學科交叉研究極大地豐富方志學研究內容。歷史研究的歷史書寫研究方法、公眾史學理念與方志學研究相結合,有力地推動方志學的發展。

第二,基層地區和普通公眾得到更多關注。一些工作人員及學者總結基層修志編鑒經驗,對第三輪修志、“一年一鑒”工作及精品年鑒建設提出建議。一些學者提出并推廣“村村修志”“人人入史”的觀點,提倡記錄現當代公眾歷史,充分體現對廣大鄉村、公眾的關注,以及公眾話語權的擴大。

第三,方志、年鑒研究緊跟時代潮流,體現出較強的時代性。地方志研究者積極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及時領會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以新發展理念指導方志、年鑒編纂與研究。相關研究緊扣時代脈搏,建黨百年、抗擊疫情、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精品年鑒建設等時事熱點話題受到廣泛關注。

第四,對方志、年鑒功能的探討更為深入,相關研究更加貼近現實。在方志館建設部分,工作人員探討如何更好發揮方志館的功能;對各種方志的評介中,可看到對方志社會價值的探討,對方志學人的相關研究中也體現出對現實的啟迪;在年鑒研究中,不少工作人員就發揮年鑒的社會效能展開討論,體現出強烈的現實精神。

總體而言,2021年方志學研究發展勢頭向好,相關研究也更加接地氣,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許多方志研究與評介研究思路高度相似,大多數仍遵循分析修志背景、編纂者、編修過程、版本、意義的模式,程式化、碎片化現象嚴重。學界和史志部門交流較少,學界存在“厚古薄今”的現象,大多數高校學者關注舊志研究,對新志編纂、方志館建設和方志信息化研究不足。

為更好促進方志學研究和地方志事業發展,首先,應注重方志人才的培養,吸引更多學人關注方志學研究,加強方志工作人員與高校等科研機構學者的聯動。多組織相關研討會,讓高校師生參與修志、宣傳等實踐活動,引導更多學人關注新志編纂、方志館建設和方志信息化研究。其次,深化方志研究中的多學科參與,在方志研究中積極借鑒其他學科的方法理論,注重從不同角度研究方志文獻,加強方志資源開發研究,吸引更多其他學科學人參與方志研究,做出更多接地氣的成果。最后,注重及時總結修志編鑒工作,將相關成果納入學術考察視野,注意從宏觀角度對修志實踐進行梳理總結,將理論研究與修志實踐相結合,充實方志學理論研究,為第三輪修志及“一年一鑒”工作提供參考,助推方志學研究和地方志事業的發展。

猜你喜歡
修志志書方志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經我校教師為主體的修志團隊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團志”項目成果順利出版
Development of a battery-operated floatingelectrod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devic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investigation of OH radicals produced in a DC glow discharge by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自治區地方志辦公室召開特色志書編纂專題會議
試論地方志書質量與市場的關系
黑龍江民國方志所刊名家墨跡選
淺談提高第二輪志書的可讀性
2013年河北區二輪修志工作扎實推進實現良好開局
“概述”是一本志書的概述還是一地總貌的概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