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議論文中的隱含前提

2023-01-24 05:45
中學語文 2022年35期
關鍵詞:韓信管仲祥林嫂

王 茜

在議論文的寫作中,很多學生都存在無法提煉出鮮明正確觀點,進而提供有效論據、開展有力論證的問題。究其原因,與學生在議論時對于觀點中隱含前提的忽略有關。

一、挖掘前提,回到邏輯起點

隱含前提是指在論證中那些沒有說出來的理由,是論證能夠成立的前提。在隱含前提背后,還有支撐前提成立但未說出來的假設條件,即隱含假設,往往是論證的邏輯起點。經典的隱含前提作為論證關鍵的例子是莊子與惠子的濠梁之辯。面對莊子的感慨,惠子回應:“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惠子認為莊子不懂魚之樂的論據是“子非魚”。而使這個論據成立的隱含前提是只有同類才能相知。

從邏輯起點抓住問題的關鍵所在,可以使得論證完整深刻。

二、逐級論證,識別邏輯謬誤

為了批駁某個觀點,可以通過挖掘其隱含前提的方法來反駁,由結論向前逐級追問,達到識別謬誤、反駁謬誤的目的。例如,魯迅《祝?!分兴氖鍖ο榱稚┑脑u價是“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個時候,可見是個謬種!”如果只是從四叔對祥林嫂不尊重的角度來評價這句話,未免有些無力,但如果挖掘其隱含前提與假設,則可以使得批駁更具針對性與批判性。

“祥林嫂是謬種”的評價論據是“祥林嫂死在祝福的時候”。往前一步,此論據成立的隱含前提是“死在祝福時候的人是謬種”,再挖掘使這個隱含前提成立的隱含假設是人的死亡時間是和他的人品有關的。很顯然,這是不能成立的假設。由此,可以層層溯源深究,展開針對四叔的批駁,形成一段有力的論證:祥林嫂何以是謬種?難道是因為她死在祝福的時候嗎?死在祝福時的人就是謬種嗎?常情與常理中,人都是無法確定自己死亡時間的。所以,人的死亡時間與人品并不相關。既然如此,已然悲苦一生的祥林嫂死后還要背上莫須有的謬種罵名,豈不痛哉!四叔對祥林嫂的批評豈不謬哉!

三、多點尋找,發現結論疑點

論證省略的隱含前提與假設往往不止一個,每一個隱含前提和假設都能提供一定的討論空間,而當挖掘出的前提中只要有一個不成立,那么這個論點就值得懷疑。比如,教材《銀色馬》中福爾摩斯的那段話里,就有多個隱含前提。針對“牽走馬的人是狗熟悉的”論點,教材給出的隱含前提有:不熟悉的人牽走馬,狗會吠叫;狗吠叫會驚醒草料棚里的人。這里的隱含假設還有:狗的狀態正常、草料棚在狗叫聲的有效傳播范圍內、確實有兩個人在草料棚且他們聽覺正常,意識清醒,或容易喚醒,并且會如實反映情況等。任何一個前提都可以作為駁斥的依據。

隨著高考作文對情境性、對象性及說理的邏輯自洽性的強調,很多材料有較強的思辨性。雖然結論存在疑點的情況較少,但針對疑點進行隱含前提的挖掘,可以使議論走向合理、深入。

有這樣一個作文題:“尊重、張揚個性,有利于發展、創新;牢記、遵守規則,有利于自律、前行。如果只強調張揚個性,規則便不復存在;如果只機械遵守規則,個性則可能被淹沒?!?/p>

針對以上材料,可以進行隱含前提的挖掘。如第一個結論“尊重、張揚個性,有利于發展、創新”,隱含前提是個性對發展創新有指導意義,而隱含假設是,個性是個人的一些良性意識傾向、穩定獨特但不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心理特征。只有隱含前提與假設都成立,此結論才能成立。據此,可以在文章的開篇進行個性的概念分析。以此類推,第二個結論“牢記、遵守規則,有利于自律、前行”,隱含前提是規則不是個人發展的約束而是助力,而隱含假設是,規則是符合社會發展進程的、保護個人發展的公平合理規則,而非投機取巧、滿足不當訴求的潛規則與泥古不化、抱殘守缺的落后規則。

與之對應的是材料中的“只”和“機械”對于具體做法的討論。針對概念中可能存在的疑點進行分析、思辨,可以避免討論浮于表面,或者是沒有思考的模棱兩可式發言。

四、直抵本質,反映論證價值

即使不是為了批駁某個觀點,而是為了在某些比較或選擇中抓住問題的本質,也可以通過挖掘隱含前提與隱含假設。隱含前提與假設有可能反映論證者內心深處的價值觀,抓住這些根本假定,便可以使得議論更加深刻。比如,疫情時代,為了論證公眾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的必要性,可以抽絲剝繭分析問題的本質,而非通過一紙條例強制說明。在公共場所應該佩戴口罩,前提是戴口罩能夠有效預防病毒感染,而其隱含的前提是每個人心中所愿,我們都不希望被病毒感染;而不愿意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人,其理由可能是,在公共場所戴口罩限制了自由,其隱含前提是,我們崇尚自由。而兩個隱含前提的隱含假設,就是在選擇時要思考的問題的實質——為了生命健康可以讓渡部分個人自由,還是個人自由高于一切,包括生命健康?

能否直達內心深處的價值觀,才是論證是否深刻有說服力的根本原因。幾乎所有的作文材料,都潛藏著一種或多種價值觀,有的在材料中以觀點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更多的需要學生自己去分析和評價。試著通過隱含前提與假設的分析,把這些價值觀找出來,寫作就有了深入的可能。

以下面的作文題為例: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關于報恩的故事:《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幫助漢高祖打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要餓著肚子。幸而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地救濟他,給他飯吃。后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楚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送她黃金一千兩以答謝她的恩情。

《韓非子》里說了關于管仲的這樣一個故事:在齊國的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奪王位的過程中,公子糾失敗。當時輔佐公子糾的管仲在魯國被抓住,將押往齊國。經過綺烏這個地方時,又饑又渴。守邊境的人跪下來喂給他食物,趁機問管仲:“如果你有幸到了齊國沒有死,反而被任用了,你拿什么來報答我呢”管仲回答他說:“如果像你說的那樣,我會用賢使能,論功行賞。我拿什么來報答你呢?”守邊境的人心里怨恨他。

如果你在人才招聘現場,面試考官給了你這兩段材料,讓你做一個即興發言,請你擬寫一個發言稿。

在分析這則作文材料時,可以對其隱含前提進行挖掘以找出討論的空間。

這是一個關于報恩與否的故事。從報恩者的角度來講,韓信一飯千金的前提,是認為漂母于其有恩,而隱含假設為不求回報的幫助為恩,以及有恩必報是個人必需的德行;而管仲認為無法報答的前提,是認為守境人于其有恩,但此恩為私恩,而隱含假設為私恩只能以私利回報,而非公權,以及為人為官應公私分明,不能假公濟私、以公肥私。由此,韓信和管仲是否報恩的區別無關對錯,而是不同事件所依附的價值觀有所區別。韓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列舉管仲的例子,應當不是簡單地倡導“知恩圖報”,而是借此宣揚法家思想,告誡世人:為官執法,治國理政,應公私分明,大公無私,而不能假公濟私,損公肥私。這種報恩的態度,更多的是站在法家的“法治”立場上。

如果寫作時根據字面意思直接提煉出“感恩”的觀點,然后據此行文,這顯然是沒有識破命題用意。而從儒家“禮義”角度上生發出傳統意義上的“報恩”和從法家“無私”角度考慮公權力的使用問題,則是擊中了材料所蘊含的價值內核。

通過以上對隱含前提的挖掘,可以在議論的各個部分拓展議論的空間,使文章走向深入。比如從對恩的界定的隱含假設,可以做出以下議論:

韓信千金答漂母,詮釋了中華民族“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報恩思想;而管仲堅持用賢使能,則體現了公私分明,對私恩與公權的嚴謹分隔。兩者看似是報恩與否的差別,實則是私恩與公義的不同傾向。只有將兩者區別開來,才能真正體認我們看似耳熟能詳的報恩思想,也是從不同層面把握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方法和原則。

如果進一步從報恩方式的前提出發,即私恩以私利回報,不能假公濟私,以公肥私,可以將議論著眼于恪守前提的益處或枉顧前提的危害。這樣,可以寫出以下語段:

確實,一般意義的報恩,有恩必報,且當涌泉相報;但君子心中的報恩,則超越了私恩,推及四海,澤潤蒼生。

管仲不以公權報私恩,足見其智與直。

在遭遇以私恩求報的情況時,管仲其智在于洞察守關者言行背后的私心,認清這不是施恩,而是交易和投機,避免了日后因蟻穴私恩而潰執政公正的千里之堤;但如若當初開了一個“日后必有厚報”的支票,日后口惠實不至,則極有可能授人以柄,禍至自身。

從古到今,亦不乏有智而不重直之人。假公濟私以收買人心的人比比皆是,互通有無,廣開門路,而使得“姊妹兄弟皆列土”。而管仲寧愿讓人心生怨念,也要堅持用人原則,絕不枉顧法度,這才實現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王佐之業。至于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對他忘恩負義的誤解和詬病,又何足掛齒?

如果考生有對于儒、法兩家的思想實質的積累,則可以結合當下的社會環境做更進一步的價值內核分析,文章便能更進一層。在此便不作展開闡述。

如果學生能夠在平時的思維訓練中注意并能夠熟練挖掘隱含前提與假設,那么在寫作過程中,即使沒有如上文所述的推演,也能夠準確把握到議論的關鍵所在。

猜你喜歡
韓信管仲祥林嫂
基于祥林嫂稱謂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返奈谋炯氉x與推理
韓信在淮安的遺跡
管仲買鹿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跡探討
管仲:我給你們唱個曲兒
追韓信
柳媽的善良是把刀
點點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
文學教育(2009年12期)2009-04-1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