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北固山下》的意蘊再解讀

2023-01-24 11:41舒才友
語文教學與研究 2022年12期
關鍵詞:行舟北固山意蘊

◎舒才友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繼續入選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被編入了第四課“古代詩歌四首”。在本課的預習環節,教材設計了這樣的一段預習引導語:中國是詩的國度,中華文明史冊上優秀的詩歌燦若繁星。朗讀古代優秀詩歌,可以讓我們心靈得到滋潤和凈化,情感變得豐富,從而激發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并且明確提出在預習的時候要做到“想象詩中情景,體會詩人情感”。應當說這樣的描寫與要求,沿襲了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古代詩歌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也進一步強調學生在學習詩歌的時候,要能夠走入詩歌,要能夠激活情感——學生在學習詩歌的時候要想真正做到“想象詩中情景,體會詩人情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夠在詩歌學習時,在大腦當中構建出詩歌文字所描述出來的意境,然后站在詩人的角度,嘗試將自己的雙眼變成濕潤的雙眼,只有這樣才能夠將詩人的情感真正體會出來。

對于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這首詩而言,教學的挑戰性更大,其直接原因在于這首詩的作者并不為學生所熟知(實際上對于這首詩的考證,歷史上尚存一些爭議),相對于其他初中學生能夠朗朗上口的詩歌而言,這首詩對于初中學生也是相對陌生的,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對這首詩以及詩的作者沒有豐富的前概念,那么在這首詩歌解讀的時候,自然也就會存在著更大的挑戰。要化解這一挑戰,只能依靠語文教師自身,只有對這首詩進行深入的解讀,并把握其中的意蘊,那么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才不至于以己昏昏,而試圖使生昭昭。

顯然這也不是一個輕松的任務,作為語文教師在解讀這首詩的時候,既要基于詩作又要超越詩作。這里所說的超越,既包括更多資料的占有,也包括更多邏輯的發現,還包括一些創新觀點的提出??偠灾?,只有實現從《次北固山下》意蘊的傳統認識,走向創新解讀,才能為學生創設一個更好的體會詩歌意境的情景。

一、《次北固山下》意蘊的傳統認識

《次北固山下》進入教材并非首次,這意味著對這首詩的解讀是相對成熟的,又或者說對于這首詩已經形成了比較傳統的認識。對這些傳統認識的繼承,顯然是教學的基礎。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是不是因為有了傳統認識,那么在日常教學的時候就應當忽視呢?答案顯然并非如此,筆者以為在解讀這首詩的時候,必須基于自己的教學經驗,去梳理相關的傳統認識,以讓這些認識能夠與自身的教學經驗更好的契合在一起,更好的成為進一步解讀此詩的基礎。

通常認為,《次北固山下》所寫的是因為古代交通不發達,所以遠離家鄉的人會久不得歸,于是就會產生思鄉之情,因此可以將這首詩的主題歸結為“鄉愁”,當然也可以描寫為“羈旅情思”。應當說這樣的解釋是有其道理的,因為詩中有這樣的描寫“客路千山外,行舟綠水前”,這里所說的“客路”與“行舟”,就是指詩人要走的路以及出走的方式。我國古代人要想出遠門,行舟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沒有鞍馬勞頓,也沒有風塵仆仆,李白在其《贈汪倫》中就說“李白乘舟將欲行”,由此可見,古代采用行舟的方式出行是很重要也非常普遍的。

除了這樣的描寫之外,還有另外一些描寫,比如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如舊年”,這里是對季節與時間的描寫。從這兩句的描寫來看,無論是“海日”還是“江春”,無論是“殘夜”還是“舊年”,都給人一種出門在外看到外面的景色,但是卻想到家中年月的感覺。因此從這兩句描寫來看,說這首詩寫的是“鄉愁”主題,說的是“羈旅情思”,也是說得通的。

至于最令人稱贊的頸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兩句被明代著名詩詞分析家胡應麟贊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這句話看起來寫的是潮與風,但是從這兩句可以讀出當作者身在客路的時候,看到時光交替、歲月如梭,必然會有油然而生的思鄉之情。所以由此認為詩人在借景抒情,自然也是成立的。這里所借之景,當然是指詩中所描寫的長江下游地區的春色,這個區域的春色與其他區域不同,由于更多的是平原地帶,所以給人以開闊之感,在這樣的感覺當中再去看秀麗的早春景色,就能解讀出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當然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對山水表示熱愛的同時,也有隱藏在內心的鄉思與鄉愁。這里所思者,當然是家里的親人,所愁者,當然是內心生成的思鄉、思人之愁。

所以從這些分析來看,說《次北固山下》講的是思鄉之愁,無論從內容上來看,還是從邏輯上來看,都有其成立的道理。而當這種認識成為歷來的認識時,自然也就具有了傳統的意蘊。

二、《次北固山下》意蘊的創新解讀

當然,無論是多么經典的文學作品,總會出現不同的解讀。這從文學解析的角度來看,是合乎情理的,也是能夠被接受的。文學作品的解讀原本就強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西方也有“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之說,這些說法都反映出文學作品解讀的基本規律。值得注意的是,在尋求創新解讀的時候,不能為創新而創新,無論是新的觀點的提出還是論證,都必須強調在“標新立異”的同時能夠“自圓其說”。

相對于對《次北固山下》的傳統認識而言,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比如說袁正勇在2010年就提出:《次北固山下》一詩是詩人游江南時見到的與中原截然不同的奇異風光和美景,表現詩人開闊的眼界、博大的胸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與所謂的鄉愁、羈旅情思關系不大,多為后人誤讀。[1]這一觀點源自于其在《解讀〈次北固山下〉》一文“摘要”中的概括。對于這一觀點,筆者以為如果換一個視角來解讀,也有其合理的邏輯。實際上在筆者看到袁正勇先生的文章之前,也曾有過類似的想法。這里的基本原因在于:從作者的角度來看,由于作者留在世上的詩作并不多,作者王灣本人也幾乎看不到其它存世的作品,因此想真正站到作者的角度來解讀這首詩,并且期望獲得唯一的解讀結果,還是存在一定困難的??墒菗Q一個角度,也就可以認為對這首詩的解讀有一個更加寬泛的空間,這從理論可能性的角度來看,意味著在上面一點傳統解讀的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創新解讀。

如果認為這首詩寫的不是鄉愁,不是羈旅情思,認為這首詩寫的是開闊的眼界、博大的胸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那么其合理性又表現在什么方面呢?這里不妨重新來解讀這首詩。當然在這種情形之下,要防止在解讀的時候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如果不能沖破這一束縛,那解讀的創新性也就不能體現出來。

對于“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又作‘青山下’)”。要知道古今中外在外謀生或從官的人非常之多,在夜深人靜之時可能會有思鄉的情懷,但是這種情感不可能貫穿在外的始終,因此“客路”與“行舟”完全可以作為客觀描述來解讀,畢竟,一個在外謀生的人通過“行舟”的方式而行走在“客路”之上,又何嘗不可呢?更何況,無論是在客路之上,還是在行舟之時,在詩人的眼里所看到的都是“青山”與“綠水”,可以說入眼的都是美好的風景,這自然能夠給詩人帶來美好的感受,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認為詩人帶著愉悅的感情而表現出積極向上的一面,在邏輯上自然是講得通的。

對于經典的“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這一句,自然也可以解讀出積極向上的意蘊。實際上對于很多的讀者來說,在初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都會對這一句感到非常驚嘆,而今天的原因就是這句所描寫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讓人感覺到心曠神怡、寵辱偕忘。而且如果不先入為主的給學生傳遞鄉愁的理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去在大腦中構建出相應的表象,那么在學生大腦中出現的就是一幅美麗的風景:隨著舟行之水漲潮而漸滿,映入雙眼的是寬闊的水面,在這種情況下,把船的帆兒高高懸起,并且順風而行……試想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面,給人的感覺是多么的開闊進而生發積極上進之情。

其后,雖然“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寫到“殘夜”與“舊年”,然而大家作詩,常常都會通過相互映襯的寫法,來表達內心的思想感情。更何況在這一句里,“殘夜”之處有“海日”,“舊年”當中有“江春”,當從這兩句當中看到旭日在江上冉冉升起,春天的氣息映入舊年的時候,為什么內心當中不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感情呢?這在邏輯上依然是講得通的。據考證,詩人王灣的家鄉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當他來到北固山(地處鎮江),看到濃濃春意的江南的時候,這對于詩人而言是非常驚奇的。如同課文所強調的“體會詩人情感”那樣,這個時候可以想象詩人的內心是無比愉悅的,只要站到作者的角度,即使是初中學生也能夠構想出詩中所描寫的美好的場景,然后內心感覺到無比的愉悅。但是在這一句當中,有“生”和“入”這兩個字,應當說這兩個字的意蘊是非常豐富的,但象征著美好事物的物體被人格化滯后,人們就能夠從中讀到美好的情思與向上的意志。正如袁正勇先生所說,“日生殘夜”“春入舊年”所描寫的正是時光交替中的生命生長。

最后,“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雖然有“鄉書何處達”的疑問,但是也有“歸雁洛陽邊”的回答,可以說正是作者內心既產生的問題,同時又給了自己一個回答。這一問一答當中,偶爾產生的一縷鄉愁,也被歸向洛陽的大雁所沖淡。更何況換一個角度講,也可以認定此時作者并不是突然產生了思鄉之情,更有可能的是作者想借助于飛向洛陽的歸雁,用鄉書將自己的好心情帶回去。相比較而言,后面這一解讀與原來的大意更能夠銜接,從而讓整首詩所表達出來的意蘊更加完整與和諧。

三、《次北固山下》意蘊的解讀反思

很顯然,上述兩種的解讀與傳統的解讀大為不同,甚至可以認為截然相反。這兩種不同的解讀,意蘊完全相反,但是又符合各自的邏輯,可以說是相映成趣。如此迥異的兩種解讀能否同時并存呢?這是一個考驗解讀者智慧的問題。

實際上也可以認為這并不是矛盾,因為在解讀一首詩歌的時候,出現多元解讀原本就是正常的。問題在于每一種解讀是否有著內在的邏輯,如果從邏輯上講的通,所解讀出的結果與詩歌的描寫能夠相吻合,那么自然就有其合理之處。站在教學的角度,看本文上述兩種解讀,這種看似對立的解讀結果,其實可以成為引領學生解讀文本的重要契機。之所以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契機,是因為在這兩種解讀當中,可以讓學生自然形成對比學習的方法。在教學當中有必要向學生追問:為什么同樣的詩作卻可以解讀出不同的結果?應該來講這種問題,在其他的文本教學當中很難有提出的時機,唯有本文因為機緣巧合,因為作者的生活背景不詳,因為作者的寫作動機無法唯一確定,因此才有了更大的解讀空間。又比如說,讓學生在兩種不同的解讀當中去比較首聯和尾聯,也有可能讓學生發現其中的矛盾之處,即“鄉愁”與“積極向上”這兩種不同的感覺,不可能同時出現。因此這種解讀結果只能在相匹配的情境當中才能出現,才能自洽。

向媛老師評價《次北固山下》,說其今日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唐代名篇之一,當今的選本很少有不選它的。但回顧這一詩作在明代前的命運,卻未必如現今般青云直上。其同時認為詩歌作品傳播本身,也是民眾接受的過程,《次北固山下》經典意義就在這一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形成。[2]對于這樣的判定,一直以為對于這首詩而言是非常恰切的,在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形成對這首詩的理解,讓后來者對這首詩的解讀空間變得更加寬闊。

猜你喜歡
行舟北固山意蘊
施宛林
——江南煙雨行舟海報
次北固山下
文化廣角
人工智能的存在論意蘊
論《紅樓夢》的“錯位”敘述及意蘊
似煙火,似紅塵,似你
《陸上行舟:赫爾佐格談電影》
《三國演義》與鎮江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寶釵撲蝶”意蘊新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