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河縣食用菌產業縱向一體化研究

2023-01-25 00:17陳韜宇陳涵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36期
關鍵詞:劍河縣龍頭企業

陳韜宇 陳涵

摘 要:農業產業的一體化能有效地幫助農資企業規避市場風險和降低交易成本,實現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從而提高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農業產業的縱向一體化發展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劍河縣采取“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食用菌產業模式,依托龍頭企業的縱向一體化發展帶動了當地整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通過分析劍河縣食用菌產業縱向一體化的程度和效果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以期為全國其他地區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食用菌產業;縱向一體化;龍頭企業;劍河縣

中圖分類號:F76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36-0040-03

收稿日期:2021-08-02

作者簡介:陳韜宇(1998-),男,貴州銅仁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農村發展研究;陳涵(1996-),男,貴州銅仁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農村發展研究。

經濟學中,企業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進行業務布局的行為被稱為縱向一體化。沿產業鏈上游(生產階段)發展稱為后向一體化,沿產業鏈下游(分銷階段)發展稱為前向一體化。農業產業化是指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聯合了農業生產的供給、產出、銷售三個方面,也指農業產業鏈中產前、產中、產后三個環節業務的結合。傳統農業只注重生產環節的發展,農業產業化就是沿生產環節的上游延伸到生產資料的購買、生產資源的配置等,下游延伸到農產品的加工、流通運輸等環節。農業經營主體沿產業鏈各個環節前后延伸,是為了與產業鏈中其他經營主體共同分享產品的剩余價值。

一、劍河縣食用菌產業縱向一體化情況分析

劍河縣的食用菌產業是以政府牽頭,通過對外招商引資引進食用菌企業,再由縣農投公司投資入股打造的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及農戶參與到食用菌產業當中,從而帶動全縣經濟發展,幫助農戶實現脫貧增收。劍河縣采取的是農業產業化模式中典型的龍頭企業帶動型即“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帶動型一體化模式主要以龍頭企業為主,圍繞同類農產品建立“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或者“公司+市場+農戶”的形式來延長產業鏈,做到產供銷一條龍。龍頭企業為了保證穩定的原料供應,以及降低農產品的收購價格,與農戶通過簽訂購銷合同建立相對長期穩定的購銷關系,這其實就是將農戶的農業生產融入到了龍頭企業產業鏈的初始環節。

(一)農戶的參與情況

1.農戶參與方式。農戶參與食用菌產業的主要方式是務工和通過合作社入股分紅兩種。企業及合作社聘用工人會優先考慮貧困戶,企業主要聘用固定工,簽訂勞動合同,合作社則主要聘用臨時工,與農戶達成口頭契約。

2.農戶的技術來源。農戶主要掌握的是菌期管理技術,日常工作為摘袋、打樁、澆水、采摘等。由企業為農戶集中培訓兩次,農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技術問題,由合作社及時聯系企業技術人員到現場提供技術指導、解決問題。

3.農戶的收入來源。第一種是農戶通過在企業或合作社務工獲取收入;第二種是農戶通過入股合作社獲分紅,即合作社將獲得利潤的75%按入股資金比例給參與農戶進行分紅;第三種是企業分紅(僅針對貧困戶)政府將貧困戶2萬元扶貧資金中的10 000元左右投入到劍榮菌業公司,貧困戶和政府簽訂合同,每年獲取500元分紅。

(二)合作社參與情況

1.合作社概況(以岑松基地合作社為例)。劍榮菌業(龍頭企業)與合作社簽訂規范種植合同以及購銷合同,規定種植品種、種植面積、質量標準以及實行保產量、?;厥?、保價格“三重保底”,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等,旨在提高訂單履約率,保障雙方利益,為農戶提供銷路。灣根村林下菌種植示范項目占地面積140畝,每畝平地可放菌棒8 000棒,每棒保底產量2斤,斜坡每畝地可放菌棒6 000棒。項目采購菌棒20萬棒,總投資達80萬元,菌棒落地價4元每棒,項目覆蓋貧困戶48戶249人。截至目前,合作社固定工人占比30%,分別是管理人員及維護人員,工資80~110元/日;臨時工占比70%,主要負責木耳的種植及出菇季的采摘,工資按計件的方式0.6元/斤。

2.合作社利益聯結機制。江西榮通公司為龍頭企業提供技術指導,縣產業協調指導中心配合,“企業+合作社”為生產經營主體。林下菌生產出來成品菌,由劍榮菌業收購銷售,合作社將獲得利潤75%分紅給項目覆蓋貧困戶,5%分紅給項目覆蓋村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20%為合作社管理及生產運作經費。并與貧困戶簽訂《扶貧資金量化到戶入股收益分紅協議書》和《扶貧資金入股投資協議書》。通過這種模式采用股份分紅的方式進行分紅。

(三)企業參與情況(以劍榮菌業為例)

1.統一分發菌棒給合作社生產并提供產前培訓(產前)。劍榮菌業有限公司與多個合作社合作建立食用菌種植基地合作社。政府修建大棚后,企業負責給合作社種植提供基本的生產資料,同時,公司通過與合作社簽訂合同銷售菌棒,并提供產前的技術培訓。公司自身也進行食用菌的種植生產,菌種來源于其他公司,技術購買費用一年一付,菌棒的生產技術由企業自主研發,合作社負責木耳生產。

2.統一對基地合作社進行技術指導和管理服務(產中)。劍榮菌業公司會統一對基地合作社農戶進行生產技術的定期指導并規范生產流程,定期指派技術員對農戶的生產過程進行監督,有助于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少走彎路。同時,公司也積極與各科研院所進行合作,尋求幫助,并聘用各高校的專家教授進行技術研發。

3.統一收購合作社生產的食用菌以及統一包裝銷售(產后)。企業承諾保底、保價、保量的三重保底回收政策。企業通過對收購回來的產品進行烘干、保鮮、質量檢測、分揀定級等簡單的初級加工后,按不同的檔次進行包裝,統一使用自己的品牌“苗鄉菇老頭”進行銷售。目前,企業擁有固定的線上線下一級經銷商、代理商、與高校進行的校農合作平臺并在各地的展銷會上進行銷售。

二、劍河縣食用菌產業縱向一體化效果分析

(一)成果評價

1.帶動了當地的就業,實現了農民的脫貧增收。劍河縣依托龍頭企業的食用菌總產和6個工廠化種植基地,從食用菌的生產、加工各個環節吸納貧困戶就業,直接帶動5 000名貧困群眾就地就業,間接拉動2萬名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2.降低交易成本,規避市場風險。龍頭企業通過進行全產業鏈的運營管理,采取“八統一”的辦法,從菌種購買、到基地種植,統一菌棒生產、統一技術培訓和指導、統一管理、統一加工、統一品質、統一品牌、統一經營、統一銷售。從技術、產量、產后加工、銷售等方面降低了企業經營的技術風險和市場風險,同時,高度的縱向一體化程度也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

3.擴大生產規模,拉動當地產業發展。龍頭企業通過建立食用菌種植基地,組建食用菌種植基地合作社擴大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范圍。企業將生產這一環節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擁有較高的自主權和議價權,使企業的利益得到保障,這樣有利于企業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從而使企業發展壯大。農業產業縱向一體化發展的同時也是第一二三產業的一體化發展,因此,企業的良性發展有利于帶動當地食用菌產業的整體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

1.縱向一體化存在融合沖突。龍頭企業分給合作社生產木耳菌,其生產環節的穩定性不高,容易受損。盡管企業會對合作社提供技術幫助,但合作社還是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管理問題導致食用菌的產量不高、生產質量不高,從而導致企業采取“三重保底”回收的成本過高。這是因為政府對劍榮菌業公司的投資占比達到49%,政府的參與使企業的自主性受到限制。同時,每年給政府的分紅也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負擔。在有關政策的要求下,企業不得不生產一些對種植技術要求不高、產品價值低廉的菌種。目前,企業內部種植菌種的比例中木耳占比50%。木耳是一種價格低廉、市場價值不高的菌種,而企業分給合作社種植的幾乎全部是木耳,從而導致合作社種植效益也并不高。通過對企業高層的采訪了解到,對企業來說,只對外銷售菌棒而不進行食用菌的生產、加工能使企業獲利更大,這與產業鏈的融合發展發生了沖突。

2.食用菌深加工技術不足。食用菌“一縣一業”全產業鏈尚未形成,沒有形成高標準的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產業鏈條短,缺乏精深加工企業,現有企業只能對食用菌進行簡單烘干、保鮮、分揀等簡單的初加工,缺少對產品的深加工技術,產品加工能力不足,產業鏈延伸程度不夠導致農產品附加值普遍不高,難以獲得加工環節的收益,而與企業合作的合作社則更沒有進行深加工的條件和技術。單純依靠出售食用菌原產品,經濟效益較低,技術產業示范帶動效應不強。

3.農戶參與食用菌產業的程度不高。通過調研走訪,我們發現該地農戶很少參與食用菌產業當中,鮮有土地入股、資金入股的情況,貧困戶也只是通過扶貧資金取得分紅,自身也并未參與到食用菌產業當中來,根本原因是對食用菌產業缺乏了解,認為其風險性太大。合作社購買菌棒的資金來源是扶貧資金,貧困戶得到分紅也是因為政府將貧困戶的部分扶貧資金投入到龍頭公司,扶貧資金的使用期限是三年,期限一到合作社就失去了資金來源、而種植木耳所帶來的盈利卻遠遠不夠,這種情況不利于食用菌產業在當地的可持續發展。

4.龍頭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容易導致利益分配不均。龍頭企業對農戶和合作社而言處于主導地位且具有絕對的優勢,更具有談判的資本。同時龍頭企業對市場的了解程度很高,擁有更多剩余價值索取的權利。合作社只能得到按照農產品交易獲利。產業化經營在興起,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其中的局限性也逐漸顯露出來。公司與農戶的紛爭不斷,雙方的聯合往往難以為繼。最明顯的就是“合同危機”,龍頭企業抱怨農戶履約意識差,農戶對企業的抱怨也不小,農戶覺得制定合同的主動權始終在企業手上,表面上在履行合同,實際上是在進行壓價。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合作社種植技術培訓,開發多品種種植能力

加大合作社種植技術培訓的力度,有助于合作社生產出質量更好,等級更高的食用菌產品,保證龍頭企業在生產端的穩定性,使企業的效益更好。同時,合作社也要積極尋求其他高價值菌種的種植技術,政府和企業也應該幫助合作社開發多品種種植的能力,提高合作社的經濟效益,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合作社加入,擴大食用菌產業的整體生產規模,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二)引進深加工技術,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龍頭公司應該積極探索引進食用菌的深加工技術,延長產業鏈環節,增加產業鏈活動,從而實現產業鏈融合發展,有助于劍河縣“一縣一業”全產業鏈的形成。如安龍縣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進的VF保鮮技術生產的香菇脆一罐可達20元左右,有效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另外,對產品的特色加工也有助于企業的品牌建設和對外推廣??偟膩碚f,引進深加工技術有利于提升企業在加工環節的收益和企業縱向一體化的發展。

(三)加大食用菌種植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參與度

近幾年,食用菌作為一項扶貧產業在劍河縣得到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扶持。在劍河縣的食用菌產業模式中,企業發展壯大主要依靠政府的資金扶持和政策傾斜,而農戶在食用菌產業中的參與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對食用菌種植的了解程度不夠。任何農業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農民的參與。對農民來說種植食用菌相較于其他傳統農作物而言具有更高的效益,也具有更高的風險,食用菌種植有一定技術和管理的要求。因此,政府和企業需要幫助農民了解食用菌的種植優勢,幫助農民正確認識和規避種植風險,培育一體化種植大戶,幫助農民就地就業的同時,使整個食用菌產業得到健康、良性的發展。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展資金來源渠道,構建融資平臺

劍河縣食用菌發展資金一部分來源于扶貧資金,而扶貧資金的使用期限是三年,三年一過,企業或將面臨資金短缺的風險。因此,政府應幫助企業拓展資金來源渠道,搭建融資平臺,在金融政策方面適當放寬。有了資金的支持,企業才能更好地實施縱向一體化戰略。

(五)完善合作社與龍頭企業的利益鏈接機制

企業應與合作社共同發展、進行資源和優勢的互補。龍頭企業在保證“三重保底”回收的同時應該與合作社加強食用菌在深加工、市場開發、銷售渠道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建立科學有效的協調機制,規范契約形式,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契約內容。由于合作社在與龍頭企業的合作中常常面臨市場信息失真、市場響應速度慢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容易使龍頭企業產生短期機會主義和趨利行為損害合作社的利益,從而損害農戶的利益。因此,政府應該制定相關政策,幫助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形成長期利益共同體,形成風險共擔和利益共享的協調機制,這有利于促進當地整個食用菌產業一體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牛若峰.中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特點與方向[J].中國農村經濟,2002,(5):4-8.

[2]? 譚弘恩.“小蘑菇”撐起扶貧產業——貴州劍河縣發展食用菌實踐探索[J].農村工作通訊,2020,(1):30-31.

[3]? 邱勝.貴州食用菌產業突圍[J].當代貴州,2019,(30):24-25.

[4]? 張任之,顏峰.精準扶貧視域下貴州食用菌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食品,2020,(10):18-20.

[5]? 陳莉.農民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的發展路徑分析——基于113家合作社的調查研究[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1-6.

[6]? 劉永悅,郭翔宇.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發展的思考——基于黑龍江省部分種植業合作社的調查[J].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6.

[7]? 張學會,王禮力.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水平測度:模型與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6):37-44.

[8]? 吳亞男,陳宏偉,劉蓮芝.農民專業合作社縱向一體化問題分析——以贛南地區臍橙合作社為例[J].宿州學院學報,2017,(3):6-9.

[9]? 安小雷.企業間縱向一體化理論綜述[J].商業時代,2010,(2):71-72.

[10]? 劉媛.食用菌產業在精準扶貧中的實踐——以宜春市泉塘村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20,(13):243-244.

[11]? 陳潤卿.鄉村振興背景下黑龍江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食用菌,2020,(3):75-77.

[12]? 陳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縱向一體化的模式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20):316+318.

[13]? 孫海波.縱向一體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以中國神華為例[J].財會通訊,2017,(26):107-112+129.

[14]? 孫大鵬.縱向一體化機理研究——以農產品流通市場為例[J].產業組織評論,2015,(1):46-58.

[15]? 宋晶,王瑤瑤.縱向一體化理論研究綜述[J].產業組織評論,2011,(3):192-218.

猜你喜歡
劍河縣龍頭企業
呂梁兩企業入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百強
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劍河縣關工委開展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學習生活情況調研
臘味即是年味
2018年全球農化產品銷售前20名的龍頭企業
劍河縣養老產業發展研究
農業龍頭企業融資擔保模式創新及政策支持研究
劍河縣鉤藤中藥材市場購銷兩旺
劍河鉤藤種植與生態養雞種養結合的成效
農業部攜手新希望六和向劍河縣貧困戶捐贈土雞飼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