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肉種雞生產中高峰料量的管理

2023-01-30 00:56陳合強曹兵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南通603滕州市畜牧漁業事業發展中心山東滕州7000
家禽科學 2022年12期
關鍵詞:蛋重產蛋率產蛋

陳合強,曹兵(.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603;.滕州市畜牧漁業事業發展中心,山東 滕州 7000)

合格種蛋的生產受早期蛋重、蛋的品質及產蛋高峰的影響。通過提供滿足種母雞產蛋率與生長需要的飼料飼喂量,使其在產蛋初期持續獲得增重和理想的體重,盡可能獲得最佳的產蛋率和孵化率。種母雞的飼喂量必須滿足不斷增長的產蛋率和生長的需求,但也必須避免過度飼喂。如果種母雞的飼喂量超過其生產需求,卵巢結構會發育異常且體重超標,從而造成種蛋品質差、孵化率低,同時增加卵黃性腹膜炎和脫肛的風險。實際生產中,正確合理添加高峰料量并進行觀察非常關鍵。

1 添加高峰料量需考慮的因素

1.1 維持需要

一般維持能量為0.37~0.42 kJ/g,實際可采用25~30周 0.39 kJ/g、31~35周 0.38 kJ/g、36~45周0.38 kJ/g、46~55周0.37 kJ/g、56~64周0.37 kJ/g,這樣確定的系數合理準確,節點處平穩圓滑過渡。

1.2 生長需要

生長需要能量=周增重÷7×7.53 kJ/g,周增重應使用2周后的。

1.3 產蛋需要

產蛋需要能量=產蛋率×蛋重×8.79 kJ/g。

1.4 雞舍溫度

應在保證最小通風量的情況下,確保雞舍溫度達到21 ℃。

1.5 飼料能量水平

產蛋1#料(25~35周)能量為11.72 MJ/kg,產蛋2#料(36~64周)能量為11.93 MJ/kg。38~45周能量需要由1.83 MJ增加到1.86 MJ,產蛋2#料必須提高代謝能(需要增加+飼料減少),防止40周左右能量不足,造成腹脂減少、停產或掉毛。一段時間能量差異出現,當能量減少8.37~20.93 kJ,可增加1~2g飼料觀察其情況的變化。

2 高峰料量的計算

可參照代謝能公式計算,ME(代謝能)=(1.78-0.012T)×1.45×W0.653+ 3.13×△W +3.15×E。T代表舍溫(℉),W代表體重(g),△W代表日增重(g),E代表日產蛋重(g)。理論上AA+日高峰料量為169~171 g/只(能量為1.98~2.00 MJ/日/只)。

3 高峰料量添加的方法

從產蛋率5%開始按計劃增加飼喂量以刺激產蛋,根據開產前飼喂量的高低、飼料能量水平、環境溫度及雞群預期的生產性能制定加料程序,AA+肉種母雞產蛋高峰前的飼喂見表1。按照實際產蛋率合理分配增加的飼喂量,采用少量多次的加料方式進行飼喂,以防止雞群超重。

表1 AA+肉種母雞產蛋高峰前的飼喂

3.1 重視從加光到開產的飼喂

正常體況下,雞群加光后按體重加料,通常每周增加2~4 g料,如果使用高的加料量如4 g或5 g,可分2次增加,每4 d增加2 g或3 g。從加光到開產,采用保守的加料方法有助于減少雙黃蛋的比例、產蛋高峰低、地面蛋、產蛋高峰時卵黃性腹膜炎問題及由于脫肛、猝死、心臟病和脂肪肝造成的死淘、產蛋持續性等相關問題,而且更易控制體重增加。保守加料與大幅度加料的方法相比,加光后加料幅度大的每周死亡率高,每周正常加料和大幅度加料方法見表2。一般總增加料量的40%從日產率5%~45%給予、60%的加料在日產率45%~80%給予,建議高峰料量在日產蛋率70%~80%給到。正確評估日產蛋率和高峰時的體重增長很重要,可以確定是否加料過度,卵黃性腹膜炎造成的周死淘率高是過度加料的明顯提示。

表2 每周正常加料和大幅度加料方法

3.2 準確和定期校準稱重系統

為防止雞群采食過量或不足,在轉群之前,應校準秤或稱重箱等。如使用單獨的公母雞料線系統,每個都應進行校準;如果加料與預期結果(體重、產蛋率等)不匹配,應重新驗證及校準,以確保料量與實際的給料系統分配準確。日料量必須基于實際雞只的數量,不能以最初的進雞數計算;建議使用專門品種的營養配方;防止飼料浪費,檢查料槽是否磨損、料斗是否有溢出現象;最大料量占滿料槽1/3,每天檢查出料口是否開啟正確;料箱出料口開啟大小根據拐角高度調整;轉料直到料量布完;喂料時可自動運行,但設備需保養好,設備陳舊時,喂料時需飼養員在場;為防止鏈式料線與拐角偏高防止飼料灑出槽,可使用高的料槽。盤式料線用相同的程序,一般盤式料線系統用顆粒料或破碎料,粉料在絞龍系統中通常不能很好工作;每次換料時料倉必須用完。確保飼料的質量,產蛋期至少每月空倉一次;不建議在產蛋期使用顆粒料,因凈料速度快,可能會對布料和生產性能產生負面影響,造成應激,導致大腿擦傷。在產蛋高峰期有熱應激或凈料時間較長的情況下,可選用顆粒料。

3.3 不同雞群的加料方法及高峰料量

高峰料量應根據日產蛋率、日平均蛋重及變化趨勢、平均體重與變化趨勢、采食時間、飼料能量水平、實際環境溫度、胸肌發育與肥胖程度等因素進行調整。對產蛋率較高的雞群可能需要額外增加飼喂量并超過推薦的高峰料量;同樣,如蛋重或體重低于預期目標,則應將下一次加料時間提前。不同季節、不同形狀、不同飼養方式的高峰料量參考見表3;一般高峰料量為158 g,籠養減少5 g,粉料增加2 g;季節不同高峰料量也不同,以顆粒破碎料為例,一般18 ℃為162 g(冬季不好的雞舍),21 ℃為160 g(冬季),能量攝入為160 g×11.72 MJ/kg=1.88 MJ;24 ℃為158 g(夏季),能量攝入為158 g×11.72 MJ/kg=1.85 MJ,超過24 ℃采用風冷因素、水簾降溫,使體感溫度達到24 ℃。高峰料量飼喂2周左右,一般在31周左右達到高峰產蛋率,可根據連續5 d產蛋率不再增長加以判定?,F場以實際體重、蛋重、產蛋率計算,以現場經驗值為準,此方案僅供參考。同時,產蛋上高峰期間生產區應封閉,實行全進全出,做好生物安全工作;縮短活苗免疫時間,防止疫苗的應激反應。

表3 不同季節、不同形狀、不同飼養方式的高峰料量參考

4 高峰料量的觀察

4.1 詳細觀察的5項內容

4.1.1 掉毛情況 種雞飼養到40、45、50周,母雞會出現掉毛、折毛現象,保持適當的料量可促進羽毛覆蓋。采用安偉捷技術資料0~5分評分標準計算綜合分數;淘汰時羽毛的理想狀態,2分的比例為20%~25%、3分的比例為60%~50%、4分的比例為20%~25%,綜合分數3分比較理想。羽毛覆蓋差的原因主要應考慮:雞舍溫度;能量、蛋白質、氨基酸營養與界定;玉米水分;腸道健康等?,F場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4.1.2 腹脂變化 在18、22、30、40、50周和60周進行腹脂和皮下脂肪評估。腹部脂肪沉積的目標是占體重的比例為15~20周0.5%~0.8%、22周0.8%~1.2%、26周1.3%~1.8%、31周2.0%~2.5%。25周最佳的胸肌比例為22%,此與產蛋的持續性有關。正常情況下,45周之前觀察雞群,母雞腹部不能發紅;45~50周允許2%~3%、但不超過5%的腹部發紅。

4.1.3 停產雞 統計并分析不同產蛋率雞群停產雞出現的時間、比例及原因。例如每周降低1%的產蛋率,其中受到停產雞、寡產雞的影響有多少。

4.1.4 雞糞 雞糞的光澤、氣味、形狀,通過仔細觀察可以幫助識別雞群的健康狀況。

4.1.5 不合格種蛋的類型 如一般平養雞全程合格率為97.5%、籠養雞95%。把不合格種蛋按大、小、薄破、畸形、臟分成5類,做成25~64周統計數據,指導以后的生產。

4.2 日報表中6個重要的參數

雞群進入產蛋期后應經常觀察和測定產蛋率、蛋重、體重、采食時間、溫度等生產參數,并實施動態管理,這些生產參數不應各自單獨對待,而應結合起來,以確定不同雞群正確的飼喂量。實際生產數據及其變化趨勢都是確定飼喂量的重要因素。例如,如果產蛋率、蛋重、體重或采食時間的變化與預期目標不一致或偏離目標,則需重新評估飼喂量。但是,為使種雞場管理人員在確定飼喂量時有據可循,還應了解飼料中的能量水平與環境溫度。這些生產參數的觀察與監測頻率見表4;觀察體重、日產蛋率及日平均蛋重是確定飼喂量的關鍵。

表4 重要生產參數的觀察頻率

4.2.1 產蛋率增幅 一般AA+肉種雞產蛋率5%~20%日增產蛋率3%,產蛋率25%~80%日增產蛋率4.5%。增加到高峰產蛋率的前3周,產蛋率增加是產蛋高峰和持續性的衡量指標之一,表5是4個高產性能的科寶雞群,性成熟同步和高峰都達到88%;該表顯示了良好產蛋率增加達到產蛋高峰的雞群,從第1周到第2周,平均每周產蛋率增加1%到3%,雞群的產量應增加10倍;從第2周到第3周,產蛋率應增加一倍,這表明雞群的性成熟同步;該表中,雞群4與雞群1相似,但雞群4比雞群1早一周開產;一般到28周時,所有雞群的周產蛋率應達到80%以上。

表5 不同雞群不同周齡產蛋上高峰期間的產蛋率

4.2.2 體重與周增重 正常情況下,AA+種母雞32~33周每周體重周增重40 g,32周空腹體重不超過標準280 g,64周體重不超過標準400 g。監測從見蛋到產蛋高峰期的體重增加是料量管理的一個很好的指標,它可預測出產蛋高峰和高峰后的產蛋持續性。育成期的均勻度、體重和飼養方式決定了產蛋高峰;測量母雞產蛋開始到產蛋高峰的體重增加量,作為基準。開產定義是0.5%~3.0%的周產蛋率,當母雞體重在標準體重±5%范圍內,從開產到產蛋高峰科寶母雞體重應增加13%~15%。如果第一周的產蛋率超過3%,可根據前一周的平均體重計算料量。

4.2.3 雙黃蛋比例 一般為2%~4%,不超過4%。腹腔內1 cm以上卵子的數量正常為6~7個;超過9個,表明料加的快;少于5個,表明料加的慢。

4.2.4 蛋重達標 每日蛋重變化趨勢是判斷營養攝入總量是否適當的敏感指示。營養攝入不足會導致蛋重下降,過剩會造成蛋重增加,應根據實際蛋重偏離預期日蛋重曲線的程度調整飼喂量。從產蛋率10%開始,每天在第二次撿蛋時直接從產蛋箱內撿出120~150枚蛋,避免有前一天產的蛋,剔除雙黃蛋、小蛋及畸形蛋進行稱重并記錄蛋重。將每日平均蛋重制作曲線與標準蛋重曲線比較,如果雞群的飼喂量正確,蛋重一般會與標準曲線一致;但由于抽樣的差異及環境的影響,每日平均蛋重會有正常波動。如果雞群飼喂不足,蛋重會停止增長3~4 d且蛋重趨勢會偏離目標;如果此時還沒有達到高峰料量,應將下一次計劃加料時間提前實施;如果此時已達到高峰料量,需額外增加高峰料量3~5 g/只;如果每日平均蛋重有下降趨勢,應及時增加飼喂量。

4.2.5 雞舍溫度 每日記錄雞舍的最高和最低溫度。

4.2.6 采食時間 公母雞的采食時間以分鐘為單位,觀察雞群的采食時間是確保雞群攝入適當能量的非常有用的管理方法之一。采食時間是指雞群采食完一天飼喂量所需的時間(從飼喂系統轉動開始到喂料器內只剩下粉末為止)。當飼喂量過多時,雞群的采食時間會較長,反之會比預期短。許多因素如周齡、溫度、飼喂量、適口性、疾病、飼料物理形狀、飼料營養濃度及原料質量等都會影響雞群的采食時間。但采食時間的趨勢變化與具體采食時間同樣重要,應觀察和記錄雞群采食時間的趨勢,如果雞群的采食時間發生變化,應及時調查可能的原因,如飼料能量水平不符合預期、飼料質量差、健康原因、飼喂量不正確等。產蛋高峰期,在19~21 ℃的環境下,根據不同的飼料形狀,雞群的采食時間一般為2~4 h,產蛋高峰期雞群采食時間參考見表6。在較短時間吃完料,雞群可能得不到所需的營養,感到饑餓,在高峰后提前減料會對生產產生不利影響;采食時間過長,雞只挑食選擇粗顆粒而留下粉料,減少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量,因為這些營養物質會留在粉料中,導致體重超標、均勻度差和產蛋性能低。觀察雞群的采食時間及趨勢,任何采食時間趨勢的突然變化都應及時采取措施。

表6 產蛋高峰期雞群采食時間參考

4.3 減料時機

肉種雞易出現超重、胸型過大的現象,從而影響產蛋持續性和受精率,超重會導致不上窩而產地面蛋多。減料對維持母雞生產性能具有重要意義,產蛋重和體重直接相關,體重較大通常會導致更高的產蛋重。使用產蛋2#料是控制體重和蛋重的有效途徑之一,產蛋2#料的能量和產蛋1#料一樣或略高點,以滿足維持產蛋持續的能量需要。產蛋1#料與產蛋2#料應平穩過渡,注意過渡期蛋氨酸+胱氨酸的日攝入量,蛋白質1%的變化可用1~2周過渡。一般32~33周左右達到產蛋重高峰,高峰過后,產蛋重連續5~7 d不再增長;通過控制體重周增長20 g/只,對蛋重及產蛋重加以管理,保持良好的生產持續性;當日平均蛋重趨勢開始向上、日平均產蛋重趨勢開始下降時,需開始減料。就AA+品種而言,最大的產蛋重為53.1 g,當產蛋重開始下降時,產蛋高峰期就結束了。高峰料量維持10~14 d,一般在30周達到產蛋高峰,32周開始減料;應考慮季節、溫度的變化趨勢以及高峰料量的絕對值,第1次減1 g、第2~3次減0.5 g、而后3周減1 g穿插2周減1 g,最后幾乎平料不減。產蛋2#料的更換時間在34~35周左右,同時應考慮蛋重、胸肌大小、體重等因素。最高產蛋率為87%~91%的雞群,建議用高峰料量時間再多維持1~2周;產蛋率超過87%時,每增加2%,多加1 g料以維持較高的生產性能;這些雞群不會超重,因為母雞已將飼料轉化為產蛋量。定期觸摸雞只加上稱重以評估雞只體況、胸型和脂肪儲備的微妙變化。①對于高峰時過度喂料的雞群,高峰后2周減少5 g料量;然后在40周內每周減少1 g;最后每4周減少1 g,直到料量的累計降幅為7%~10%;②對于高峰時正確喂料的雞群,維持高峰料量2~3周,然后慢慢減少(每周最多1 g),直到飼料總降幅為5%~7%;也可能更多地減少飼料,應根據當地的季節條件而定,也取決于產蛋2#料的能量水平。通常從高峰到淘汰,當減料量在5%~8%時可達到良好的生產性能。研究表明,減料量大于8%,可能會對生產性能有負面影響。AA+手冊建議的能量蛋白比為 2800÷15≈186、2800÷14=200,實際執行可采用 2800÷15≈186、2850÷14≈203,注意蛋白質的檢測值比配方值高0.4%。蛋白質的作用主要是合成體蛋白;維持組織細胞的生長、更新和修補;合成生理活性分子包括酶、抗體、激素、堿基、卟啉;氧化供能。正常情況下,很少氧化供能,但雞舍溫度低、能量不足、應激的情況下應先滿足氧化供能(即使蛋氨酸+胱氨酸不足的情況下),并注意觀察掉毛期間蛋重的變化。

4.4 關注日糧與相關因素的關系

保證飼料原料品質的穩定,產蛋期間盡量使用同一種料型。最新的研究表明:飼喂粗顆粒飼料時,大雞比年輕雞群更有好處;飼料中粉末(顆粒小于1 mm)比例每增加10%,到35 d的體重會減少40 g,應盡可能減少粉末比例。如果飼喂粉料,應確保粉料的顆粒粗而均勻,盡最大可能將成品料中粉末(小于1 mm)量降低到25%以下。同時每年對飼料至少進行2次外檢,確保產品質量穩定。

4.4.1 能量的差異 料號變更時應考慮能量的差異,尤其是產蛋1#料與2#料的過渡,例如156 g×2800(飼料中的能量水平,大卡/kg)÷2850≈153.5 g,相差2.5 g飼料,考慮到正常的減料因素,還應減料1~1.5 g,否則雞群會超重。

4.4.2 高峰期產蛋率 高峰期產蛋率相差1%,大約相差0.5 g飼料,1%×60 g(蛋重)×2.1(每產1 g蛋重需增加2.1大卡的能量)÷2800(飼料中的能量水平,大卡/kg)≈0.5 g,相差5%的產蛋率高峰料差異2~2.5 g。在產蛋率75%加到高峰料的情形下,若產蛋率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應立即把多余的料減下來。

4.4.3 體重超重的差異 超重100 g,多加1.5 g料,100÷227(每100 g體重需要增加227大卡的能量)×10÷2800(飼料中的能量水平,大卡/kg)≈1.5 g飼料。

4.4.4 消化吸收率 任何時期都應關注雞糞的狀態,及早發現,及時采取措施;同時關注飼料中的霉菌和霉菌毒素,定期檢測。

4.4.5 環境因素 溫度21℃為基礎溫度,18~24 ℃為等熱區,低于18℃會造成健康問題,高于24 ℃會造成熱應激。AA+手冊中每降低1℃需增加20.93 kJ的能量,實際操作按3 ℃增1.5~2.0 g飼料[3×5÷2800(飼料中的能量水平,大卡/kg)×30%(公式中的30%是生產和生長需要,扣除了70%的維持需要)=1.5 g];相對濕度,5%的濕度相當于1 ℃,濕熱指數為0.2;風速,風冷系數為3.0,即1.0 m/s的風速影響3 ℃。

4.4.6 羽毛覆蓋 仔細觀察雞群,問題解決在初始時期,最好把羽毛評分2的雞只集中到小欄增加飼料2~4.5 g。

猜你喜歡
蛋重產蛋率產蛋
種雞產蛋期的限飼方法
種雞產蛋期的限飼方法
蛋雞補鈣較適宜在下午
蛋雞飼料添砂效果好
附文一:獲得較小蛋重的管理要點
動物產蛋王
父母代肉種雞蛋重稱取方法與蛋重分析
影響蛋雞產蛋率因素
蛋重對蛋鴨孵化效果的影響
母雞喜歡在舒服的地方產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