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骨雞生長規律的研究*

2023-01-30 00:56劉朋劉新宇劉可心奚曉娥朱弘焱蘇玉虹田玉民
家禽科學 2022年12期
關鍵詞:百分率錦州拐點

劉朋 ,劉新宇 ,劉可心 ,奚曉娥 ,朱弘焱 ,蘇玉虹 ,3**,田玉民 **

(1.遼寧省畜產品質量與安全重點實驗室,遼寧 錦州 121001;2.錦州醫科大學畜牧獸醫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3.錦州醫科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大骨雞是遼寧省地方品種,2000年農業部將之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2006年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大骨雞,錦州醫科大學研究團隊開展品種選育已至第9代,并已在遼寧省內推廣。大骨雞是肉蛋兼用型品種,其生長發育規律與肉用和蛋用專門化品系有所不同,與其它地方品種也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養殖技術上也有所變化。養殖技術以生長發育規律為基礎,不同品種地方雞生長發育規律有一定差異。Von Bertalanffy模型對婆羅門雞生長發育曲線擬合程度最佳[1],Gompertz模型對那米雞公雞的擬合值與實際值最為接近,Von Bertalanffy模型對母雞的擬合值與實際值最接近[2],Gompertz模型對太平雞公雞和母雞的擬合效果均最佳[3],Von Bertalanffy模型是擬合瑤雞生長曲線的最佳模型[4]。為獲得大骨雞的養殖技術,本團隊開展了大骨雞生長發育規律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用本項目團隊培育的原種大骨雞種雞配種,連續收集10 d種蛋,出殼鑒定公母,隨機選擇母雞665只、公雞263只用于試驗。

1.2 試驗雞的飼養管理

試驗雞在育雛舍飼養至8周齡末,養殖技術參數和免疫程序按《莊河大骨雞養殖技術》[5]進行,該階段飼糧為碎粒料,購自于錦州當地飼料企業,營養成分保證值為粗蛋白質≥18.0%、賴氨酸≥1.0%、蛋氨酸≥0.25%、鈣1.0%~1.2%、總磷0.5%~1.0%、粗纖維≤5.0%、粗灰分≤5.0%、水分≤13.5%。第9周齡,轉入育成雞舍單籠飼養。飼糧參照本團隊提出的推薦營養需要量設計[6],委托錦州當地的飼料加工企業加工,營養成分含量計算值為代謝能11.10 MJ/kg、粗蛋白質15.5%、賴氨酸0.81%、蛋氨酸0.36%、蛋氨酸+胱氨酸0.63%、鈣0.79%、非植酸磷0.34%、鈉0.15%、氯0.15%。

1.3 數據測定

雛雞1日齡入舍,稱量出殼重和每周末空腹重(分度值1 g),計算平均日增重。每日8時、12時和16時定時飼喂,準確計量喂料量,周齡末正確稱量剩料,計算平均日采食量。第13周齡,母雞開始限飼,限飼量按參考文獻[7]進行。準確記錄死淘雞的死亡日期和體重。將死淘雞體重和采食量按實際存活時間計入總數。

1.4 統計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軟件整理數據,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進行皮爾遜相關分析,用非線性回歸模型建立大骨雞生長模型。

2 試驗結果

2.1 公雞體重、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與周齡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經皮爾遜相關分析,結果見表1。周末平均體重與周齡之間強極顯著正相關(r=0.968,P=0.000),平均日增重與周齡呈極顯著弱負相關(r=-0.145,P=0.001),平均日采食量與周齡呈極顯著強正相關(r=0.820,P=0.000),料重比與周齡呈極顯著正相關(r=0.820,P=0.000)。

表1 公雞體重、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與周齡之間的相關性

2.2 公雞體重變化規律

體重變化規律見表2。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三種非線性模型進行生長曲線擬合和分析,擬合度(R2)最佳為Logistic模型(圖1),擬合方程為:BW=3089.240/(1+23.923e-0.281wk),拐點體重為1 544.6 g,拐點周齡為11.3周;Bertalanffy、Gompertz模型的拐點周齡分別為8.6 周和9.6周(表3)。

圖1 大骨雞公雞體重Logistic模型擬合情況

表2 大骨雞公雞各周齡體重及變異系數

表3 大骨雞公雞體重變化規律模型

2.3 公雞平均日增重變化規律

各周齡平均日增重見表2。經相關分析,平均日增重占體重百分率與周齡極顯著強負相關(R2=-0.872,P=0.000)。建立回歸方程為:y=8.516-1.098x+0.055x2-0.001x3(R2=0.900,P=0.000,式中x為周齡,y為平均日增重占體重百分率),見圖2。經計算,18周齡為增重拐點,此時公雞平均體重2.63 kg,接近上市體重。

圖2 大骨雞公雞日增重占體重百分率與周齡之間的關系

2.4 公雞采食量與料重比變化規律

各周齡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見表4。建立了平均日采食量與周齡之間的數學模型(圖3),y=-5.285+11.389x-0.075x2-0.007x3(R2=0.796,P=0.000),式中y為采食量,單位g;x為周齡。

表4 大骨雞公雞各周齡平均日采食量與料重比

續表

圖3 大骨雞公雞平均日采食量與周齡之間的關系

隨周齡增加,料重比變異系數增加,最高達到了56.01%,建立的數學模型:y=3.316-0.442x+0.055x2-0.001x3(R2=0.553,P=0.000),拐點為18.3周齡。

2.5 母雞體重、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與周齡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經皮爾遜相關分析,結果見表5。大骨雞母雞周末平均體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與周齡均呈極顯著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分別為0.982、0.864和0.705(P<0.01)。

表5 母雞體重、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與周齡之間的相關性

2.6 母雞體重變化規律

各周齡母雞體重見表6。母雞體重變化規律模型見表7。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三種非線性模型進行生長曲線擬合和分析,擬合度(R2)最佳為Von Bertalanffy模型,擬合方程:BW=2856.315(1-0.780e-106WK)3,拐點周齡為8.0,拐點體重為846.3 g;Gompertz模型拐點為9周齡。Von Bertalanffy模型擬合情況見圖4。

圖4 大骨雞母雞體重Von Bertalanffy模型擬合情況

表6 大骨雞母雞各周齡平均體重和平均日增重

表7 母雞體重變化規律模型

2.7 大骨雞母雞采食量變化規律

大骨雞母雞平均日采食量見表8。采食量與周齡極顯著正相關(表5,r=0.864,P=0.000)。1~12周齡復合三次數學模型規律,建立了估算模型(Y=2.564+9.484x-0.302x2+0.016x3,其中R2=0.860,P=0.000)具體見圖5;13~24周齡則復合二次數學模型規律,建立了估算模型(Y=-33.183+14.965x-0.396x2,其中R2=0.172,P=0.000)。具體見圖6。

圖5 1~12周齡母雞平均日采食量與周齡之間的關系

圖6 13~24周齡母雞平均日采食量與周齡之間的關系

表8 各周齡大骨雞母雞平均日采食量

3 討論

3.1 體重變化規律

體重變化規律是實施階段養殖技術的基礎。常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模型研究動物生長規律。本研究中,大骨雞公雞適用Logistic模型,而母雞適用Von Bertalanffy模型,與其他地方品種一致。研究指出,不同品種雞的生長拐點不一致,瑤雞生長拐點周齡在10周齡[4],桂香雞母雞拐點周齡為4.55[8],絲毛烏骨雞拐點周齡為8.75周[9]。本研究中,大骨雞公雞生長拐點為11.3周齡,母雞為8周齡,與有關報導接近。本研究估算出大骨雞公雞18周齡為平均日增重占體重百分率拐點。

3.2 采食量變化規律

本研究結果表明,大骨雞公雞和母雞的平均日采食量與周齡之間均呈極顯著正相關,0~24周齡大骨雞公雞和母雞采食量符合三次曲線模型,即:

大骨雞公雞采食量ADFI(g)=-5.285+11.389x-0.075x2-0.007x3(R2=0.796,P=0.000)。母雞 1~ 12周齡采食量ADFI(g)=2.564+9.484x-0.302x2+0.016x3(R2=0.860,P=0.000),13~ 24周 齡 采 食 量ADFI=-33.183+14.965x-0.396x2(R2=0.172,P=0.000)。

4 結論

大骨雞公雞生長適用于Logistic模型預測,母雞適用于Von Bertalanffy模型預測;大骨雞公雞生長拐點為11.3周齡、母雞為8周齡;大骨雞公雞18周齡為平均日增重占體重百分率拐點;0~24周齡大骨雞公雞和母雞采食量符合三次曲線模型。

猜你喜歡
百分率錦州拐點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撰稿要求
《錦州醫科大學學報》撰稿要求
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部級優課)
求百分率的實際問題(部級優課)
秦國的“拐點”
10%+10%為什么等于0.11
中國充電樁行業:拐點已至,何去何從?
恢復高考:時代的拐點
《廉潔拐點》
綱舉目張 一通百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