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隊的回憶

2023-02-01 23:34張文寶
文史月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耙子工分生產隊

◇ 張文寶

20世紀50年代后期,全國陸續成立了人民公社,公社下轄若干個村,每個村叫做一個生產大隊,大隊下面分成若干個生產小隊,簡稱生產隊,是最基本的生產組織,生產活動由生產小隊為單位開展。

每個生產隊有一名生產隊長,參加生產隊勞動的成員稱之為社員,生產隊長每天安排每個社員的勞動任務,并負責檢查驗收。

生產隊一般按片劃分,同一生產隊的社員居住地相對集中,同一生產隊的土地也相對集中。

社員實行工分制,定期由全體社員根據勞動能力給所有的社員打工分,能力最強的滿分為10分,弱勞力、老人、婦女、年幼的孩子(農村學校每年放假三次,寒假、麥收假、秋假,沒有后來普遍的暑假)工分會低一些。

我從小學生的時候每年麥收假、秋假都要參加生產隊的勞動,1972年的麥收假就參加了拾麥穗的勞動,那個時候就是一名小社員了,給我打的工分相當于半個勞動力。

我們村400多人,曾經有兩個生產隊,到我記事的時候又合成一個生產隊。在我的記憶中我們村既是大隊也是生產隊,有黨支部書記、大隊干部、會計、記工員、保管員等。

我們縣有個特別大的村子,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有5000多人,分成14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除了一名隊長,還有一名記工員。

晉南農村長期以來都是一天三晌。早上起床先上地里干活,個別人帶點饃饃,偶爾也會加一根大蔥。大約9點來鐘,從地里回來吃早飯,早飯后再去地里干活勞動,接著回家吃午飯,一般就到1點了。略事休息后,下午再去地里干活,天黑收工,真正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論春夏秋冬,晚飯肯定是天黑后才吃。

勞動是每天都被記工分的,有一張記工表分為早、中、晚三晌,拿在自己手里,一天三晌都要填寫做什么勞動項目,比如割麥子、犁地、拉車、收玉米、打土塊、挑糞等,由生產隊長或者授權帶工的人在勞動名稱上蓋上私人印章(千萬不要忽視這枚私人印章,生產隊長或者帶工的人都把這枚印章用油布裹上好幾層,與印泥一起放到自己的褂子口袋里)。因為每天或者一天三晌從事不同的勞動,記工表里填寫的內容則不同,蓋章的人也自然不同。

月底由生產隊的記工員匯總公布當月出工情況和所得工分情況。

年底按照生產隊的總收入除以全體社員的工分總額得出每10分(一個工)的分紅額。那個時候我年齡很小,沒有出過遠門,對分紅好壞一般就直觀地停留在自己能夠接觸到的親戚身上。

我們全縣146個村子,每個村分紅都不一樣。有些好村子,有副業、有資源、村風好,再加上一個好的大隊領導班子,一個工的分紅在20世紀70年代能達到六七毛錢,這個比例很低;有些村子,村干部水平低,再加上交通不便、資源有限、村風自然不好,一個工的分紅很低,幾分錢都難兌現,也就是理解為辛辛苦苦勞動一天能掙幾分錢,到年底還拿不到手,這部分村子比例很高,差不多三分之一;絕大部分村子,分紅二三毛錢,這是大多數,占到六成。

我們生產隊算是好村子,大隊干部比較負責任,在20世紀70年代初就派出了社員外出搞副業,主要以建筑業為主,除此之外還采取比較靈活的方式給社員們分了自留地、豬飼料地,那時的村風也比較好,偷奸?;娜撕苌?,分紅從五六毛到八九毛,我記得1979年的時候分紅接近一元,幾乎達到了生產隊分紅的最高點,在那個年代是相當了不起的。

生產隊打的糧食,首先要交公糧,交公糧后還要留下一部分種子,再留下一部分調劑糧,剩下的糧食按照人口數分到各戶作為口糧,農民就是靠口糧而生存。

有的村子交完公糧后社員們幾乎沒有多少糧食了,而我們村不論男女老少,按照人頭每人每年都能分到三百來斤小麥、一二百斤玉米、六七斤食用油,菜園子時不時給社員們分白蘿卜、胡蘿卜、韭菜、豆角、西紅柿、黃瓜、芥菜、白菜等等,蔬菜全年幾乎不用買,就是吃不上肉,社員們幾乎每個家庭都自己養豬,到了年底賣給食品公司,換點零花錢,個別稍微富裕的人家還會留上二三斤肉,好好地過個年。

我們這里的農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高粱、紅薯,小麥是最主要的農作物,也是最主要的口糧,因為可種兩季糧食,辛苦是辛苦了點,口糧還是夠吃的,經常還能接濟有困難的外村親戚。

我們這個村還能抽出部分地塊種植煙葉,是我們當地獨有的產業。

將口糧折合成錢數,用一個家庭的工分總額除以十再乘以分紅基數,減去糧食錢數即為這個家庭的分紅數,勞動力多的家庭分紅多一些,每年分幾十元,多的上百元,偶爾也有分到幾百元的(這在全縣都是很不得了的,既是一種榮譽又是勞動所得),勞動力少的則有可能欠生產隊的錢。我家七口人三個勞動力(爺爺、爸爸、媽媽),每年還能分到百十元,小日子還能湊合過得去。

生產隊有個大隊部,主要用于大隊辦公、開群眾大會、儲存糧食、瓜果等。

生產隊還有兩個飼養處,當地俗稱“馬號”,一處專門喂養牲口,用于耕種,同時停放馬車、牛車、小平車,儲存犁鏵、耬斗、犁耙、繩索等農具,另一處專門用于存放鍘好的牲口草料,每個飼養處有兩名飼養員,照看停放車輛、農具,喂養牛、馬、騾、驢等牲畜。

生產隊有兩塊收集加工糧食的場地,管它叫“場”,“場”里的農活主要是碾壓小麥、剝玉米、堆放麥秸、玉米秸稈等,而這些活白天晚上都要干。

紅薯則是從地里挖出后直接分到各家各戶,由各家自己儲藏在地窖里,一直能吃到春節。

那時候沒有實現農業機械化,翻地主要靠牛拉犁鏵,一攏一攏地犁過去,因為生產隊可以集中犁牛翻地,一個好把式拖著犁鏵使喚著耕牛,一個人進入耕地翻地,后面的錯位跟上,一溜溜好把式翻地在農田里映著藍天白云,偶爾看到大雁飛過,構成了非常濃郁的農耕圖,遺憾的是現在再也沒有機會欣賞到這種田間美景了。

耙地的時候,前面是牛馬,后面是耙子,耙子上均勻地插入很多彎形耙子釘,人站在耙子上,彎曲著腿,重心向上,一邊使喚著牲口,一邊左右重心交替,耙子一左一右往前,地面馬上就變得平展展的。

種小麥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方式是犁鏵翻出一道溝來,點種人左手挎著籃子,籃子里裝著麥種,右手從籃子里握著麥種,撒到地溝里,依次交替進行,種完一畦,用耙子耙過去,就把種子埋在地里了。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點種人可以根據氣候特點適當調節點種的密度,人為的因素更多一點,但對犁溝人和點種人要求都比較高。

還有一種是用耬斗點種。耬斗有三眼耬、二眼耬,把種子放到耬斗里,種麥把式使用牲口拉著的耬斗左右晃動,麥種就從耬斗木筒里種到地里。這種方式節省人力、物力,播種比較均勻,一個單程就種三壟,明顯提高了效率,在七十年代大部分使用這種方式?,F在已經實現了農業機械化,種麥的原理與耬斗相仿,只不過是耬斗眼數量明顯增加了很多。

收麥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主要工序有割麥(手工割麥,手持鐮刀,在炎熱的夏季里彎腰一把一把割麥)、捆麥、小平車或者馬車從地里拉回場院、晾曬麥稈、碾麥子、收麥草、收集麥粒、揚場、晾曬麥粒、堆放小麥秸稈、麥粒裝袋入庫等,不像現在收割機進入地里出來就是麥粒。

收麥子的階段最怕下雨,因此那個時候幾乎是連軸轉,我們稱之為“龍口奪食”。

收玉米相對時間長一些,和收麥子大同小異,在地里掰玉米,拉回場院,晾曬干后,再用手剝玉米,接著晾曬玉米粒,然后入庫。

煙葉種植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因為他們壓根兒就不知道煙葉是怎么來的。這里簡要介紹下種植煙葉、掰煙葉、晾曬煙葉。

在各種草本植物種植中,種植煙葉是比較簡單的。一般是下雨后或者水澆地后,一手握用一個丁字形的工具(具體叫啥名,實在是想不起來了),其中朝下的一頭是尖錐形,朝泥地里扎一個豎狀坑,將煙葉苗子放入,然后再用工具在旁邊扎下去,擠住煙葉苗即可。

掰煙葉是比較容易的,卻是很累很辛苦。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后,煙苗超過成人身高,一片片大煙葉茁壯成長。此時就需要掰煙葉了,煙葉上煙油很大,從每片煙葉根部掰斷后,將每片葉子碼起來,大約每10片葉子一把,再運送到地頭裝上小平車拉回大隊院子里。

晾曬煙葉就更為辛苦了,要先把煙葉編進麻繩里,很長很重的一大串子,再用長桿子把一大串子煙葉掛在屋檐下,既不能暴曬又不能不通風還不能被雨淋,要求很高。在我印象里,秋季的時候,大隊周圍的屋檐下掛滿了一長串一長串的煙葉,蔚為壯觀。

這里要說一下,晾曬煙葉還有更進一步的就是烤煙葉??緹熑~是一門技術活,先要把一長串一長串的煙葉掛進烤煙爐子,經過幾天后再取出來煙葉,這時候的煙葉被熏得焦黃焦黃的,色澤鮮艷,一碰就碎,此時務必要給煙葉上噴灑水霧,現在有噴霧器簡單多了,若干年前全靠熟練工用嘴噴出水霧完成,如果陽光充足,不時還可以欣賞到彩虹呢。

那時候常年幾乎吃不到肉,只有春節時生產隊殺幾頭豬,給每個農戶按照人口分幾斤肉,那時候豬肉絕對是一種奢侈品。

雖然吃不上肉,社員卻勁頭十足,好多農活都是人工力氣活,卻都不在話下。有時白天干了一天農活,晚上幾個社員又趕著馬車去縣城里拉茅糞,用作肥料。

人民公社及生產隊歷史已經過去40多年了,生產隊時期成了一段難以忘卻的歷史,留在了幾代農村人的腦海里。

猜你喜歡
耙子工分生產隊
有溫度的土地
有溫度的土地
淺析生產隊政治夜校對農民的影響
The Surprise
掙工分的日子
半日農夫
生產隊的那些日子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生產隊里開大會
俱樂部活動不應記工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