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理論機制、制約因素與政策建議

2023-02-02 21:22
現代農業 2023年6期
關鍵詞:數字化數字農業

褚 霞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廣東 廣州 511370)

2022 年12 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加速演進,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數字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正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生產生活方式變革,而農業在數字化浪潮中也將進入新的發展前沿。加快數字農業發展,用數字化打通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全鏈路,不斷提升農業發展信息化水平、智能化水平,這是數字經濟時代賦予農業強國的新路徑[1]。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規劃的基礎上,扎實推進、落地生根的過程。其中,助力鄉村實現農業硬件、軟件的高度現代化,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由之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發展農業產業,讓數字農業成為農村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安寧,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煥發出新的光彩。因此,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如何發揮數字農業在鄉村全面振興中的賦能作用,將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議題。

1 我國數字農業的發展特征

從本質上來說,數字農業是指傳統農業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對農業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進行監測、模擬、判斷與預測,以提高生產效率、協同管理創新、優化生態環境等為目的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方式[2]。當前,我國數字農業已進入以智能化、高效化、網絡化與便捷化為顯著特征的發展階段,影響著農村農民生產生活方式,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強勁動力。

1.1 農業生產智能化

智慧農業是在數字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借助信息技術實現農業全要素、全產業、全區域的智能化。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2021 年我國數據平臺服務、精細化養殖、無人機植保、農機自動駕駛等智慧農業市場規模約685 億元,同比增長12.1%。在數據平臺服務上,通過傳感器、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搭建智慧農業數據平臺,實時監測與收集農作物生長狀態、土壤濕度等數據,得出農業生產規律和趨勢。在精細化養殖上,通過物聯感知、傳輸和控制技術的應用,無線采集、監測養殖業環境數據,推進自動化養殖。在農機自動駕駛上,農機裝備在自動駕駛、物聯網等技術的支持下,利用現代機械設備與監測系統進行精細化耕作,避免作業重復和遺漏。在無人機植保上,無人駕駛飛機既能進行撒肥、撒種等工作,還可在降雨、大霧、黑夜等環境中無障礙作業,有效提高效率、降低強度。

1.2 農業管理高效化

推動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行政管理服務,整合信息系統、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監督精度,也是數字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在業務管理方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搭建農業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的互聯互通,統籌管理相關涉農業務。2020 年1 月,農業農村部政務服務平臺正式啟動,整合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事項等30 多個政府業務系統,提供農作物種子進出口審批、生產經營許可證、生物安全證書等業務全流程線上辦理。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023 年2 月底,該平臺用戶總數達5.5 萬個,已辦結事項數為30.7 萬個。在資源管理方面,以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技術為支撐,建立“農業一張圖”的區域信息共享、交換的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實現農業資源管理的可視化與決策分析。例如,山東農業地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山東省農業基礎空間數據的采集、整理與建庫,為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及其下屬單位提供全方位的地理信息服務,涉及耕地資源管理、區域布局管理等業務子系統。

1.3 農業經營網絡化

數字化帶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把信息技術運用到農產品生產、銷售、加工、運輸等全流程當中,形成新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在商品化處理上,借助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實施提取農產品數據追蹤監測,確保數據在農業供應鏈中不被篡改。比如,銀川市興慶區圍繞蔬菜種植,構建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研發出蔬菜產后商品化處理設備,對蔬菜大小、顏色等指標進行快速、無損、自動化檢測等,實現清洗、分級、貼標、包裝等功能自動化。在市場交易上,建立農資、農副產品銷售的網絡交易平臺,將銷售渠道擴大到全國乃至全球。根據商務部數據,2022 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17 萬億元,增長3.6%;我國淘寶村數量從2009 年的3 個增長至2022 年的7 780 個。其中,“直播+網紅+電商”營銷模式,帶動了消費者的互動消費體驗,成為農產品經營的新渠道。

1.4 農業服務便捷化

數字農業是在數字信息技術支撐下,農業發展向集約化、信息化轉變。各類農業農戶網站、農業信息平臺等現代技術手段,為農業信息咨詢、技能培訓、業務發展等服務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在幫助個體農戶從傳統農業邁向現代化經營的同時,持續推進中國農業的信息化和產業化建設。比如,中國農業信息網設置水稻、玉米、大豆等28 個專業網站,建設農業物聯網、智慧農業、土地流轉產權交易等54 個特色頻道,為農戶、涉農企業以及社會公眾提供分行業、分品種、分區域的“三農”資訊信息服務。此外,基于移動網絡、大數據等技術,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聚集各類農業科技教育培訓資源,為更多農民提供在線學習、經驗交流、成果速遞和服務對接。據平臺數據統計,截至2022 年8 月,平臺注冊用戶超過1 300 萬個,累計訪問超過35 億次,在線提問解答率保持在92%以上。

2 數字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理論機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的融合應用,數字農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并發揮數字賦能作用,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為鄉村“五大振興”提供持續的發展力量。

2.1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數字農業以信息化手段引領驅動農業現代化,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發力點。(1)信息技術全方位深入農業“耕、種、管、收”各個環節,形成農田土壤自動感知、農機作業控制等規?;瘓鼍?,實現農場作業智能化、無人化。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數據,2021 年山東、廣東、江蘇等地區重點打造無人農場、無人牧場等場景,累計改裝升級水旱田無人駕駛及輔助駕駛機具6 288 臺,示范水旱田無人駕駛及輔助作業40.56萬hm2。(2)各種云平臺對接加工企業、食品管理、電商銷售等系統,推進集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升級改造。以山東高青縣為例,當地牧業企業聯手阿里巴巴建設數字農業山東倉,形成了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數字化發展模式”。(3)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的增長,推動“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合作模式發展,形成農村電商經營主體利益聯結機制。蕪湖市商務局信息顯示,2020 年安徽蕪湖市創建農村電商利益聯結機制項目10 個,全市農村地區農產品網絡零售額4.7 億元,比5 年前增長5.2 倍。

2.2 提升農戶生產知識技能水平

數字農業發揮技術創新應用的擴散與溢出效應,改善傳統農戶生產信息要素缺乏的軟環境,推進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1)數字經濟時代下數據和信息成為“新農資”,手機和電腦成為“新農具”,并配合數字果園、數字大棚等場景的應用,實現農業精準生產、智能決策,讓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從而提升農民掌握“新農資”“新農具”的意愿[3]。(2)聚焦數字經濟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全國各地逐漸開展包括農業信息技術在內的全產業鏈培訓。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1 年中央財政支持高素質農民培育23 億元,培育高素質農民71.7 萬人,并加強創業創新群體信息化技能培訓,培養農村創新創業者3.3 萬人。(3)數字農業的發展帶動了涉農高校、職業院校、農業科研院所等教育機構與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市場主體,共同參與農民數字技能培訓,幫助更多農戶享受數字紅利。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21 年全國共有523 家農技推廣服務機構、150 家涉農職業院校參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

2.3 促進鄉村文化傳承與發展

隨著農業生產與消費的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農業文化資源不斷被挖掘活化,進一步夯實鄉村文化振興的根基。(1)把農產品銷售陣地轉移到互聯網平臺,讓城市消費者有機會窺見鄉村文化的魅力,促進優秀農耕文化破圈傳播,發揮“文化生產力”的物質力量。2022 年12 月,陜西省漢中市鎮巴縣對本縣土豬臘肉、香菇、木耳等特色農產品進行網絡直播、現場展示,從產品的原產地、包裝、口感到地域文化和產品特色與網友們頻頻互動,其精彩亮眼的鄉村文化廣為人知。(2)按照統一標準,關聯零散的遺產數據,依托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關聯各個地區的文字、音頻、視頻等不同形態遺產數據,構建物理分布、邏輯關聯、高效搜索、全面共享的中國農業文化遺產數據庫,促進優秀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轉化和開發。目前,農業農村部建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網絡,2013—2021 年,分6 批公布了139 個遺產。(3)數字農業既吸引了信息、人才、資金等要素流入,又帶動了包括創新管理、合作精神等思想觀念流入。例如,農產品電商可安置更多農村剩余勞動力,使得打架斗毆、聚眾賭博、封建迷信等現象減少,促進了農村和諧社會建設。

2.4 充分挖掘鄉村生態價值

技術的革新應用突出農業綠色化、優質化,讓數字化賦能農業現代化守好生態化“靈魂”,充分發揮生態振興的支撐作用。(1)對農業生產過程進行智能化管理和數字化控制,推動減量使用化肥農藥,穩步提高再生資源利用效率。例如,2014 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率先在全國開發出智能化移動施肥決策系統“施肥點點通”,據政府部門統計,2015—2021 年該地區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0.25 億公頃,減少化肥施用約67萬t。(2)發揮無人機、高清視頻等技術全程監測的優勢,建立農村生態、人居環境等監測平臺,為摸清農村污染源、環境質量狀況等環境情況提供有效數據。根據《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 年)》顯示,截至2022 年6 月,農業農村環境保護監管分系統已監測3 005 個村莊的環境空氣質量、4 688 個縣域農村地表水水質斷面。(3)利用農產品電商平臺,發展生態農業、文旅業、生態工業等多元化產業形態,發掘生態經濟價值,提升農村居民環保意識。比如,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建立數字農業農村云平臺,與平臺運營商、農業管理部門、電信部門等機構對接,整合生態休閑農業數字化資源,推動雙陽區生態高質量發展。

2.5 探索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數字技術同農業發展和農民生活深度融合,讓鄉村基層日常管理工作實現數字化深層普及,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服務村民能力[4]。(1)農業信息平臺聚集不同領域的信息,包括基層黨務、政務、村務信息,讓農民了解惠農政策宣傳、好人好事評選,并參與討論、投票,完善鄉村公共服務內容,以農業數字化驅動鄉村治理社會化、智慧化。比如,中國農業信息網會持續發布各地鄉村政務資訊,凝聚多方力量參與鄉村共建共治,不斷激發鄉村治理活力。(2)拓展農業電商平臺功能與政府職能結合,搭建涵蓋電子商務、電子政務、村務公開、生活服務等功能平臺,推動政務服務提檔升級。比如,2022 年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打造“政務+郵政+電商”服務融合新模式,推出郵件寄遞、便民繳費、產品代銷、特殊群體上門等便民服務事項。(3)隨著電商助農增收勢頭正旺,農村電商創業者逐漸成為具有一定群眾基礎的帶頭人,并可作為鄉村組織帶頭人的后備力量來培養。比如,在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地區實施雙培養工程,即把電商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電商能人。

3 數字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的制約因素

數字農業為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提供了必要條件,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必然舉措。但是,當前我國數字農業在技術、數據、人才、資金等要素方面的供給不足,難以充分發揮數字農業對鄉村振興的賦能效應。

3.1 數字農業技術發展水平不高

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需要加大農業科技與裝備創新能力,推進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造。然而,目前我國仍存在一些關鍵科技和裝備“卡脖子”的情況,導致農業生產技術采用方面存在約束。在關鍵科技上,我國傳感器實時性、自動監測設備應用水平不高。貝哲斯咨詢公司發布的市場調研顯示,我國每年需要的農業傳感器數量大約為3 000 萬個,其中進口數量占比約為60%,與國內龐大的農業面積不匹配,且國內農業傳感器精準性、穩定性差。同時,作為一項數字農業新型技術,無人機遙感技術在獲取農作物種植面積和分布信息方面極具靈活性、部署性。當前,美國、歐盟等已實現遙感制圖的業務化運行,但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我國尚未被廣泛應用。在關鍵裝備上,我國智能農機裝備的基礎關鍵技術研發滯后,尤其是動力換擋、無級變速、高性能液壓電控傳動等重要零部件存在技術瓶頸,導致高性能、智能化農機裝備供給不足。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國內近90%的國產機具為中低端產品,我國農機裝備智能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10~20 個百分點的差距。隨著國內消費不斷升級,糧農產品市場剛性需求越來越大,農機裝備“自動化”“智能化”需求日益凸顯。

3.2 農業數據整合共享不充分

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動力來源和價值所在,可支撐起農業實現“研—產—供—銷—服”全鏈路數字化發展,是數字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發展的核心要義。然而,當前農業有效數據資源分散、數據整合不足,相關數據要素價值挖掘利用不夠。首先,近年來物聯網應用部署的投入產出比不高,物聯網設施設備在農業產業鏈其他環節的應用程度差,主要應用在大田種植灌溉、水產養殖自動增氧等,缺乏與農產品相關管理數據之間的融合,還未形成完整的全流程數字化[5]。其次,國內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農業生產基地4G 信號盲點仍然較多,且5G 基站、光纖寬帶等新基建布局不足。以光纖寬帶為例,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2021 年我國農村寬帶接入用戶總數為1.58 億戶,僅占全國總數的30%,與城鎮的差距較大,致使一些偏遠農業生產區的數據采集和分析能力較弱。最后,各行業主管單位各自收集本領域數據并建立數據庫仍是主流方式,各單位數據的儲存模式、統計標準不一致,大部分基層農業農村部門數據統計仍使用Excel 表格,不同單位、不同層面的表格、文本以及多媒體數據無法整合利用,許多數據不僅沒有成為“大數據”,反而成為孤立的“冗余信息”[6]。

3.3 農業數字化復合型人才缺乏

數字農業發展需要既懂農業技術、又熟悉信息化的復合型人才,基于農業人才向公眾宣傳普及,數字農業才能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核心驅動力。然而,目前農村地區仍缺乏農業數字化復合型人才,直接限制了數字農業的應用與推廣。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在2021 年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我國農村居民數字素養得分比城市居民低37.5%,農村居民在智能手機使用、電腦使用、數字內容創建等能力上明顯較弱。(1)由于鄉村地區經濟條件和綜合環境較差,具備先進信息技術的人才會轉移到其他地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 年全國農業勞動人口約為28 584萬人,與2000 年相比,下降超過60%。(2)農業經營主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據 《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21》顯示,2020 年我國農民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只有13%。我國農業從業人員多數是50 歲左右的農民,雖然他們具備豐富的耕作經驗,但基于知識水平較低,接受與增強現代化、數字化農業經營的意識與能力都較弱。(3)部分地方仍以“老鄉鎮”“老村干”為主的傳統村莊管理理念,對青年農業人才引進的積極性不高;一些鄉村管理與工作人員缺乏學習和進修的動力,對農業數字化發展認識不足,長此以往會造成相關工作存在倦怠[7]。

3.4 數字農業整體資金投入不足

充分發揮數字農業對鄉村振興的賦能作用,關鍵在于利用好數字化工具。其中,網絡基礎設施、高清攝像頭、數字化處理設備等軟硬件數字化工具的建設與運用,離不開龐大的資金支持,這顯然需要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然而,資金投入不足仍是我國數字農業發展受阻的重要原因。從政府投入來看,盡管國家已針對未來數字技術發展的趨勢,制定了數字農業發展規劃,但如何將這些規劃措施落地,還缺乏比較系統的方案。特別是在一些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地方政府對數字農業發展認識不足,財政資金有效投入不夠、結構不合理。根據《2021 年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2020 年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的財政投入僅占國家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的1.4%,其中超過50%的縣(市、區)財政投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社會投資來看,我國農業數字化處于探索階段,發展基礎比較薄弱。根據《報告》顯示,2020 年我國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僅為22.5%,而美國為80%,且每個農場平均約50 臺物聯網設備。因此,很多農業技術項目僅作為一個樣板點、展示標桿,實用性、普遍性的技術應用還很少,沒有真正幫助農業企業發揮效率,直接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明顯,從而導致農業企業或金融機構參與意愿低。

4 推進數字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政策建議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相繼印發了《關于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 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等,提出開展數字鄉村試點、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既為數字農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又促進數字農業從頂層規劃走向實踐落地。鑒于我國地域廣闊、各地情況千差萬別,各地政府部門應按照戰略部署要求,將發展數字農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戰略選擇,集聚技術、數據、人才、資金等各類要素,因地制宜,深入推進地區農業數字化發展。

4.1 推進數字農業技術創新,鍛造賦能發展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因此,緊盯世界農業科技前沿,發揮我國制度與資源優勢,加快研發與創新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持。(1)增強技術供給能力。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加強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前瞻性研究,實現更多引領性原始創新;搭建傳感器、無人機、農業機器人等核心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創新平臺,圍繞新技術示范推廣、產業鏈上下游對接等問題,支持科技創新團隊實現共性技術攻關。(2)提升科技服務效能。完善農業技術轉移機構的服務功能,提供包括智能匹配、需求預測、交易價格評估等全流程服務,并搭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實現相關服務數字化、普惠化;建立農業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對接農業科教部門、農業信息網、龍頭企業等組織機構,探索智能化農業專家系統應用[8]。(3)推進科技與產業融合。推動農業高新技術企業不斷集聚,圍繞物聯網、生物傳感器、機器人等前沿技術,探索建立產業同盟共性技術研發組織,培育一批適應市場需求的創新型農業科技龍頭企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農業產業高地,布局一批創新示范基地,進行農業機器人作業、農業虛擬現實等智慧農業場景的展示。

4.2 拓展數字農業數據渠道,夯實賦能發展根基

在《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加快數據整合共享和有序開放。農業數字化是鄉村經濟振興的新方向,其中數據供給是夯實數字農業發展的基礎,通過挖掘和利用農業海量數據資源,實現對農業生產的數字化指導,有效推進標準化生產、數字化管理。(1)匯聚與整合多渠道數據。加大地面觀測、傳感器、地理信息等技術應用,建立天空地一體化觀測網絡,實現農業生產信息的高精度、立體化、時空連續獲??;以產銷大數據為抓手,重點監測農產品生產和市場,加強農產品產量、價格、供求等數據的應用。(2)加強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村光纖網絡、移動通信網絡、數字電視網、5G 基站等新基建建設,大幅提升農業數字化網絡設施水平;圍繞數據采集通道、資源數據庫等領域,打造農業大數據通用支撐系統,建立農業綜合業務系統和全產業鏈數據分析應用中心[9]。(3)強化政務信息整合共享。制定農業數據采集標準、流程與方法,明確各部門共享信息的內容、形式和格式,形成“目錄清晰、標準統一、一數一源、動態更新”的數據采集體系;建立跨部門農業信息交換共享機制,如通過應用程序接口(API)等方式交換、共享數據,或者運用身份鑒別、訪問控制等實現有設定條件的數據共享。

4.3 推進數字農業人才建設,培育賦能發展后勁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人才引領驅動。為此,聚焦數字農業賦能鄉村振興,盡快破除數字農業人才發展障礙,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在現代農業建設的活力,培育數字農業的發展后勁。(1)吸引與留住數字化青年人才。在就業、社保、醫療等方面完善數字化青年人才招引與安置政策,尤其對創新創業者給予豐厚的優惠政策;持續改善道路交通、信息網絡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并重點打造生態、農業、旅游為一體的產業園區,為數字化青年人才提供舒適的生活與工作環境。(2)加強本土數字農業人才培養。采用線上與線下結合模式,開展本土農業數字化人才技能職業培訓班和講堂;建立技術交流、資源共享、聯合協同的長期穩定交流平臺,提升人才對行業動態、預判趨勢的把握能力;組建農業電商培訓服務團隊,開展手機應用、電商物流、直播帶貨等宣傳培訓活動。(3)加強基層農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農業技術課程體系和培訓師資庫建設,切實提高培訓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完善農技人員績效評價機制,明確其服務區域、內容和要求,推動收入分配與績效評價相掛鉤;采取“互聯網+農技推廣”模式,通過微信群、學習強國、直播平臺等渠道進行技術輔導、業務咨詢等服務。

4.4 加強數字農業資金扶持,強化賦能發展保障

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加速器,農業數字化建設任重而道遠。在《發展規劃》中強調,各地要加大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投入力度。目前,一般農企農戶無法承擔高投入的數字農業項目,因此政府需要整合各方涉農資金,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農業數字化建設。(1)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地方政府既要全力爭取上級資金、項目,又要增加地方農業企業發展、科技研發、基礎設施等資金投入,加強項目資金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管理,設定相關績效目標,明確資金使用部門承擔績效管理的主體責任。(2)建立完善的政策補助機制。制定數字農業補助實施方案,明確支持對象、支持標準、實施要求和監管措施,綜合采用政府購買服務、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10];優化科技成果申請條件、認定標準與評審程序,大幅提高對農業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做出貢獻人員的獎勵報酬比例。(3)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圍繞高標準農田、智慧農業、冷鏈物流數字化等領域,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大支持有穩定收益的公益項目;鼓勵開展數字農業產業創新孵化載體建設,采用“以商引商”的方式,促進更多的數字農業項目招引落地;與銀行、擔保、保險等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實現投資基金、信貸資金、風險補償資金功能互補、業務聯動,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

猜你喜歡
數字化數字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答數字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