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證書制度下國際商務專業實踐課程的改革與建設研究

2023-02-03 20:47唐筱芳
廈門科技 2023年6期
關鍵詞:等級證書外貿職業技能

唐筱芳

前言

中國是世界貿易第一大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中國經貿發展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契機,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繼續保持增長,外貿市場的強勁發展客觀上導致外貿人才需求的缺口越來越大。但是據調查發現,國際商務專業學生畢業后有近一半未從事該行業,而企業又找不到合適的外貿人才。高校培養的外貿人才與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供需矛盾在于高校的人才培養并沒有完全以就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課程設置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實踐課程存在與企業崗位需求、職業技能要求相脫節的現象。隨著1+X證書制度的啟動,如何以X證書為導向,改革國際商務專業實踐課程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和產業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與國際商務專業相關的1+X證書制度概況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簡稱職教二十條)中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X證書制度是國家職業教育的重大改革舉措,“1”是學歷證書,“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就是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基礎,“X”是補充,兩者相互貫通銜接,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職業技能,同時提升高校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的就業能力。

隨著數字貿易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國家也陸續發布了一系列相關的1+X 初級、中級和高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對接數字貿易下的新技能、新崗位。自2019年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教育部先后公布了4 批次447 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試點[1]。目前,與國際商務相關的1+X證書主要包括跨境電商B2B 數據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跨境電子商務多平臺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跨境電商海外營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跨境電商B2C 數據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等。據教育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管理服務平臺公布的數據,目前有600 多所院校申請了跨境電商B2B 數據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168 所院校申請了跨境電商多平臺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2]。

國際商務專業實踐課程實施現狀及問題

1+X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人才的職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標準。而這些職業技能的培養和提升有賴于實踐課程體系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安排。因此,實踐課程是高職和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體系和職業技能證書培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根據教育部頒發的國際商務專業教學標準,在課程學時設置比例上對實踐性課程有明確的要求,要求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學時原則上不少于50%,從筆者走訪調研的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來看,多數實踐學時占到總課時的50%~60%之間。實踐課程一般分為:校內實踐課程、專周綜合實訓、企業崗位認知和頂崗實習等幾種類型。從調研的情況來看,目前國際商務專業實踐課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實踐課程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職業技能要求相脫節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貿易數字化逐漸成為全球貿易發展的新趨勢。貿易數字化后產生了很多新業態新模式,比如跨境電商、跨境直播等。很多傳統外貿企業也紛紛轉型對接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產生了很多新的外貿職業崗位,比如跨境電商平臺操作專員、跨境電商平臺運營專員、跨境電商直播運營崗位等,新的職業崗位和數字化貿易工作場景對國際商務專業人才的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需要具備外貿數據分析能力、跨境電商平臺的操作和運營能力、運用數字工具進行營銷推廣的技能、跨境電商直播營銷的技能等[3]。

通過對本校國際商務專業近三年畢業生問卷調查的統計數據分析,約82%的學生工作中涉及數字化工作場景,約76%的學生需要運用到數字技術或手段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但是大約41.1%的學生認為目前掌握的職業技能不夠,不能完全適應崗位需求和職業技能新要求。走訪的外貿企業也反映企業迫切需要懂得數字營銷和數據運營的人才,而招聘的貿易類畢業生很多對這些領域并不熟悉,企業還要專門給他們開設相關培訓課程后才能上崗。筆者走訪調研的幾所高校也普遍存在這個問題。這反映出高校國際商務專業實踐課程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職業技能證書要求相脫節,不能很好對接貿易新業態,無法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2.缺乏統一有序的實踐課程體系

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專業課程分為職業基礎課、職業核心課和職業綜合實踐課,對應培養學生的職業基礎能力、職業核心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后者是建立在前兩者職業能力培養基礎之上。每一種職業能力的培養都需要在理論學習之后通過校內或校外實訓才能完成。校內實訓通常指校內實踐性課程,一般安排在職業基礎課、職業核心課的實踐課時;專周實訓有的學校放在校內,有的學校放到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一般安排在校外。大部分職業院校的校內實踐性課程、專周實訓和頂崗實習的實訓計劃和安排往往是各自獨立分開編制,沒有一個統一的實訓計劃統領全局進行有序安排,例如國際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通常包括外貿單證操作、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函電、外貿跟單實務操作、跨境電商實務及進出口業務操作等,這些課程一般都會安排校內實踐性課程,這些校內實踐性課程如何進行有梯度安排,如何與專周實訓和畢業實習進行有序銜接,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實踐課程體系,不能很好地體現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提升過程[4]。

3.校內實訓投資不足,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薄弱

實訓場所是學生職業技能得以鍛煉和提升的重要場所,缺乏實踐就無法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國際商務專業的實訓場所根據實踐課程的不同分為校內實訓場所和校外實訓基地。有些院校建設的校內實訓場所能夠支撐校內實踐性課程的開展,但是也有一些非財經商貿類院校,把投資的重點放在本校特色的工科類專業,對于財經類專業的實訓室、實訓設備和實訓軟件投入不足。比如校內實訓所使用的實訓軟件已經過時,與企業的真實工作場景差距巨大,導致學生學非所用,到企業還需要另外培訓才能上崗,不能實現無縫對接,降低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薄弱導致校外實訓開展難度較大,通常的小型外貿企業只能接受少量學生實踐,實訓基地小而分散,很難接受大批量學生開展較長且深入的實踐,所以很多校外實訓只能是流于形式,比如專周實訓的時候,老師只能帶領學生到實訓基地走馬觀花了解一下,或者實訓基地只能安排一些并不是很對口的崗位讓學生去實踐,比如“雙11”購物節幫忙給產品打包,學生無法深入工作崗位學以致用,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無法得到有效鍛煉和提升。

4.師資隊伍建設有待提升

1+X證書試點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師資隊伍的建設,師資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1+X證書制度實施的效果。國際商務專業相關的X證書涉及外貿數據分析、跨境電商平臺的操作和運營、運用數字工具進行營銷推廣、跨境電商直播等技能,這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職業技能都提出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對接外貿新業態下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新的職業技能。但是有些教師還按傳統方式和內容教學,已經過時跟不上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因此建設一支符合1+X證書制度要求的師資隊伍迫在眉睫[5]。

國際商務專業實踐課程的改革與建設

1.推進“課證融合”

1+X證書制度實施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學校與企業、教學與實踐、專業與行業之間各自為政、相互脫節的局面,將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需求進行有機融合,培養出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人才。高職和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做好人才需求的調研工作,修訂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結合1+X證書職業標準和崗位職業技能要求,將實踐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程學時、考核標準與“X”證書的職業標準、培訓內容和要求相融合,將專業教學過程與崗位真實工作過程相融合,推進課證融合,比如推進跨境電商B2B 數據運營與分析課程與1+X證書B2B 數據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證融合,跨境電商實務課程與1+X證書多平臺運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證融合。對于外貿新業態所需技能,如果實踐課程沒有涵蓋,可以通過專周培訓或設置拓展課程進行強化、補充。要注重將外貿數據分析、跨境直播及新媒體運營等職業技能培訓融入實踐課程中,使培養的國際商務人才不僅能服務于傳統外貿,也能服務于外貿新業態。從根本上解決“專業脫離職業、教學脫離實際、學生脫離崗位”的職業教育痛點[6],使人才鏈和產業鏈能有效銜接,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性。

2.重構實踐課程體系

以1+X證書為導向,改革現有的國際商務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根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重構實踐課程體系,優化實踐課程設置,邀請企業一起參與實訓計劃和教材的編寫,將行業企業的新理念、新流程、新標準、新技術等納入實踐教學中[7]。統籌規劃,校企合作編制一份統一的實踐性教學大綱,將校內外實訓有機整合起來,建立能有效對接1+X證書的實踐課程體系,在設立實踐課程體系過程中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結合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不同,合理安排教學梯度,注意前后課程銜接,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

3.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實訓基地

在1+X證書制度下,要使專業對接行業、課程對接崗位、課堂教學對接企業實踐,就必須推進校企深度合作。職業院校應以1+X證書實施為契機,充分調動企業積極參與1+X 復合型人才培養,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和運營,實現共建共享。建議可以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對接新業態、新職業,建立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形成穩定的校外學生實訓實習基地,通過他們提供的實習崗位、設備設施及軟件平臺讓學生了解和學習外貿產業發展的新技術和新要求,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性[8]。另外,還可以通過引進校外資源進行投資,改善和提升校內實訓條件,比如引入成熟的跨境電商平臺企業比如阿里巴巴跨境電商平臺,建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按照X證書的培訓內容開展校內實訓,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為企業提前進行外貿人才的培養與培訓,學生畢業后就可以直接上崗,精準對接企業的用人需求。

4.建立創新型教學團隊

要落實1+X 制度工作,需要打造一支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又有豐富企業實踐經驗的創新型教學團隊。創新型教學團隊的老師可以由本校專任教師和企業骨干講師組成。鼓勵本校教師積極參加國際商務專業1+X證書師資培訓,考取外貿新業態下的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成為“雙師型”教師,并推動教師成長為1+X證書培訓師,為1+X證書試點開展做好師資儲備。同時,鼓勵和支持教師到外經貿企業鍛煉實踐,了解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下的數字貿易工作場景、工作流程、技能要求,豐富實踐經驗,提升教師外貿新業態相關的實踐技能,為課證融通提供師資保障。邀請外經貿領域專家、企業家及培訓組織定期開展1+X 師資技能培訓,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邀請教學團隊中的外貿企業骨干講師進校與專業課程老師開展雙師同堂授課,通過他們向學生講授數字技術如何賦能外貿業務,比如運用數字工具進行營銷推廣的技能,如何利用電商直播技巧引流等,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字貿易下,外貿行業的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技能。

結語

高職院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借助1+X證書實施的契機,以就業為導向,對標X證書的職業標準和崗位職業技能要求,改革國際商務專業實踐課程存在的問題,建立能有效對接1+X證書的實踐課程體系,增強教師團隊教學創新創造力,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實訓基地,讓畢業生具備學歷知識,兼具多項職業技能,拓展就業創業本領,增強就業競爭力,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和產業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猜你喜歡
等級證書外貿職業技能
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證融通”方案研究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物流管理、老年照護等成首批證書培訓試點
兩棲“大拿”跑外貿
70年外貿大事記
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數字看重慶2015年前2月外貿
職業技能競賽國內外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