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性及其驅動因素分析

2023-02-04 03:46楊文茹牛永強
關鍵詞:汾河區縣關聯

楊文茹 牛永強

(1.山西省財政稅務??茖W校,山西 太原 030024;2.黃河水文勘察測繪局,河南 鄭州 450002)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推進,區域經濟差異已成為當前經濟形勢中的普遍性問題,引起各國政府、學者及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我國相繼出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等有關政策性文件,強化舉措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形成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眾多學者提出的區位理論、區域經濟增長理論、梯度推移理論及增長極理論等為該領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區域經濟差異性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厘清區域經濟差異的空間格局和驅動因素對于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增強區域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國內外學者展開大量實證研究,并取得了諸多成果。一是從多角度論證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史世凱(2023)論述了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如何有效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等。夏添等(2023)通過梳理文獻和歷史事實,確定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起點、劃分標準、劃分方案,并總結出區域發展中的3條主線和3對矛盾。陳銘(2023)圍繞國內大循環背景下區域經濟的發展路徑展開探析,旨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實現國內經濟大循環的目標,助力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周期。二是充分揭示了影響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驅動因素。李振洪(2023)指出,城市外向功能、產業互補性對于通道經濟聯系有顯著性影響,地理位置和城市市場化程度是影響網絡結構的最主要因素。劉亮(2023)研究發現,荊州市區縣經濟聯系受各區縣之間技術創新水平差異的影響顯著,兩區縣之間技術創新水平差異越大,區縣之間的經濟聯系強度越低。何立猛(2020)發現,經濟聯系網絡主要影響因素有城鎮化水平、地理位置、產業結構等,其中地理鄰近關系、城鎮化率等4個因子正向影響經濟的空間關聯。三是研究對象涵蓋國家、城市群及省市等。蘭秀娟和張衛國(2023)以9個城市群為研究樣本,分析了在有無高鐵網絡的影響下我國9個城市群空間經濟聯系格局變化情況。李繁繁(2023)利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云南省區域經濟聯系空間結構演變及其驅動因素。吳敏(2022)運用中心職能模型對甘肅省14個市州進行中心等級劃分,對甘肅省地級市區域經濟聯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汾河流域作為黃河第二大支流,是山西省境內最大的河流,同時也是山西省的重要生態功能區、人口密集區、糧食主產區和經濟發達區,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前山西省處于戰略轉型關鍵時期,汾河流域的經濟格局也發生了相應變化,對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本文運用社會網絡分析和QAP方法分析汾河流域區域經濟聯系空間關聯特征以及影響因素,對提升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二、研究區域概況及分析方法

(一)研究區域概況

汾河流域地處山西腹地、黃河中游,東依太行,西接呂梁,南北連接太原、臨汾兩大盆,地勢東西高而中部低,形成了“兩山兩盆一河”的自然地理格局。汾河流域橫跨山西省忻州、太原、呂梁、晉中、臨汾、運城6個地級市40個縣(市、區),流域面積達39 471平方公里。流域東西兩側為太行、呂梁山區,地勢較高、溝壑縱橫,以嵐縣、婁煩、汾西為代表的區縣經濟水平較低,自然條件惡劣。中部為太原盆地,地勢開闊、土壤肥沃、氣候適宜,以太原、孝義為代表的地市交通運輸發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南部為臨汾盆地,以河津、臨汾為代表的區縣土地肥沃,工農業水平較高。

(二)分析方法

1.社會網絡分析。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簡稱SNA)方法,也稱為結構分析法(Structural Analysis),主要用于分析社會網絡的關系結構及其屬性。社會網絡分析基本概念包括節點、邊及網絡,以建立各節點的關系網絡為研究基礎,運用圖論工具以及數學模型對關系網絡進行研究,是分析空間關聯性的有力工具。根據社會網絡分析理論,刻畫一個網絡整體緊密程度,主要有網絡密度、網絡效率、平均路徑長度等特征指標。

網絡密度用來描述網絡整體的緊密程度,值越大,代表網絡中各節點之間關聯性越強。網絡效率測量網絡中城市之間的可達性,用以描述網絡的穩健性高低,其與網絡穩健性呈現為負相關關系,計算公式為:

(1)

其中:Ri,j代表兩兩節點之間的最短路徑;n代表節點數量。

平均路徑長度反映網絡中節點與節點之間可到達的程度,其與網絡連通性呈負相關關系,值越小,表示城市之間環境污染關聯網絡越聯通,凝聚性越強。假設網絡中有m個節點,其中節點i、j之間的距離為rij,則平均路徑長度公式為:

(2)

2.QAP方法。社會網絡分析中,由于變量均為關系型矩陣,無法利用一般統計方法排除共線性問題,因此傳統的統計學方法不適用于分析變量之間的相關性,QAP方法是解決該類問題的有力工具。QAP方法以多次置換矩陣數據和重復性抽樣為基礎,不以變量相互獨立為前提,適用于分析關系型矩陣變量的相關及回歸關系。QAP利用回歸系數和判定系數確定單個關系型矩陣與多個關系型矩陣之間有無線性關系,與傳統回歸分析類似,利用回歸系數是否落入拒絕域確定自變量與因變量線性關系是否顯著,從而定量確定變量之間的關系。

三、實證分析

(一)汾河流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構建

1.汾河流域區域經濟情況分析。本文參考查婷俊(2023)研究,采用人均GDP作為測度區縣之間經濟空間關聯性的指標,分析2018—2022年汾河流域40個縣(市、區)的縣域經濟指標,以此研究汾河流域縣域經濟關聯性。數據源于2019—2022年山西省統計年鑒及各區縣社會經濟發展公報,如表1所示。

表1 汾河流域各區縣2019—2022年人均GDP均值統計表 單位:元

地理區位影響區域經濟與外部區域的聯通。優越的地理區位,更有利于生產要素的快速流通、溝通市場,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由表1可知,人均GDP排名前五的5個區縣中除靈石縣外均屬于太原市,說明太原市人均GDP水平在汾河流域位居前列,這與太原地處盆地,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擁有較為優異的自然地理稟賦有關;汾西縣、萬榮縣及文水縣人均GDP在汾河流域排名靠后,這與汾西、文水地處呂梁山區,萬榮地勢較高、水資源缺乏等自然環境因素有關。

2.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構建。在區域內部,一個地區的經濟除受到內部影響外,還會受到其他區域經濟的影響,這種區域經濟空間關聯呈現為一種網狀結構。在這個網絡中,城市為節點,各城市之間經濟的關聯關系為節點之間的連線。

(1)平穩性檢驗。汾河流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可以通過計量經濟學中的向量自回歸模型(Vector Auto Regression,以下簡稱VAR模型)來構建。VAR模型只能用于原始平穩時間序列或差分至平穩的時間序列。因此,首先對汾河流域流經區縣人均GDP時間序列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所有序列在90%的置信水平下均拒絕了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滿足VAR變量平穩性的要求。

表2 汾河流域各區縣ADF檢驗結果

(2)格蘭杰檢驗。向量自回歸模型中的格蘭杰檢驗是界定兩兩城市之間關聯關系的有力方法。通過格蘭杰檢驗的城市之間存在空間關聯關系。本文通過格蘭杰檢驗方法對兩兩區縣之間的空間關聯關系進行識別,建立關系矩陣,結果如表3所示。通過檢驗的在矩陣中數值為1,即兩縣區經濟存在關聯關系;未通過檢驗的在矩陣中數值為0,即兩縣區經濟無關聯關系。

表3 汾河流域各區縣人均GDP關系矩陣

(3)空間關聯網絡可視化。使用Ucinet軟件中的Netdraw工具,對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系矩陣可視化,得到汾河流域區域經濟聯系的空間關聯網絡,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呈現為典型的“核心—邊緣”結構,區域經濟具備較強空間關聯性。

圖1 汾河流域區域經濟聯系的空間關聯網絡

(二)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的整體特征

本文借助社會網絡分析工具,刻畫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結構的網絡密度、網絡效率、平均路徑長度等特征指標。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結構整體特征指標測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汾河流域人均GDP空間關聯網絡結構整體特征

由表4可以看出,汾河流域區縣人均GDP網絡密度為0.657 2,超過0.5,說明汾河流域區域經濟存在密切的空間關聯,這種空間關聯不再以地理位置上的鄰近為界限,而呈現出更復雜的跨地區的鄰近效應;網絡效率為0.160 7,說明關聯網絡存在多條多余線條,結構較穩定;平均路徑長度為1.343 0,小于2,表明通過不超過2個區縣就可以把網絡中任意兩個區縣連接起來,這種緊密聯系的網絡結構說明汾河流域區縣之間的相互影響十分明顯。

(三)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的個體特征

“中心性”是社會網絡分析中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用來表明網絡中個體節點的作用及地位,汾河流域區縣人均GDP空間關聯網絡個體結構特征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的網絡個體結構特征

度數中心度排名前三的區縣分別是小店區、迎澤區及靈石縣,表明這三個區縣在汾河流域區域經濟關聯網絡中處于核心地位。這幾個區縣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人口流動性大,有力地促進了區縣之間的經濟往來。小店區的度數中心度最大,對36個區縣有明顯的溢出關系,即會對其他36個區縣的經濟產生顯著影響。浮山縣、古縣及尖草坪區3個區縣的排名最靠后,說明這三個區縣處于網絡中的邊緣地位,對其他區縣經濟影響較小。中間中心度最大的3個區縣是杏花嶺區、平遙縣和壽陽縣,說明這3個區縣在該網絡中起到“中介”作用,充當區縣之間相互聯系的“橋梁”。接近中心度排名前三的區縣與度數中心度的一致,進一步說明小店區、迎澤區及靈石縣處于網絡的核心地位。小店區與迎澤區均屬于太原市,說明太原市對整個汾河流域的經濟起著主導作用。

(四)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影響因素分析

1.理論假設與指標選擇。區域經濟空間關聯是很多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谙嚓P文獻的研究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從區縣的空間距離、產業結構、投資規模、人口結構、生態環境這五個維度衡量汾河流域經濟的影響,分別對應縣(市、區)之間的空間相鄰關系、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固定資產投資、城鎮人口占比、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五個指標,考察它們對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的影響,如表6所示。運用QAP分析模型,以各影響因素絕對差值矩陣作為自變量、汾河流域區縣人均GDP關系矩陣的關聯關系矩陣作為因變量進行分析。自變量數據來自于2018—2022年的《中國縣域統計年鑒》、各市統計年鑒和各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公報。

表6 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性的分析維度及對應指標

2.基于QAP方法的空間關聯影響因素分析。區域QAP算法可用來分析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背后的影響因素。QAP相關系數表示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的關系矩陣之間的相關系數,相關系數絕對值的大小與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貢獻度相關。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五大影響因素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影響因素分析結果

空間距離因素影響顯著,即兩個縣(市、區)之間的空間距離為經濟聯系的空間關聯網絡的主導因素,推動關聯網絡形成。產業結構和投資規模為重要影響因素,即二者的差異會對經濟的空間關聯性產生重要作用,會增加網絡的復雜性。人口結構為次要影響因素,其對經濟聯系的空間關聯影響相對較弱,但也是經濟聯系空間關聯的影響因素。城鎮化率越高,人口跨區域流動越頻繁,進一步促進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生態環境為非關鍵影響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區縣之間經濟的空間關聯。

由QAP回歸分析的結果可知,縣域經濟聯系與空間距離、產業結構和投資規模這三個因素線性關系極其顯著??臻g距離是縣域之間進行交互的首要問題,距離越近,縣域之間的經濟往來越密切,而產業結構、投資規模和人口結構同樣會影響經濟關聯。第二產業越發達的縣(市、區),其工業化水平越高。投資規模高,縣域的經濟水平越發達,對各種資源需求量越大,縣域之間的聯系越緊密。就業需求大,會加快縣域之間人口的流動,促進經濟往來。相對而言,消費水平和生態環境與經濟關聯的線性關系相對較弱。

四、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本文首先對汾河流域流經縣(市、區)范圍進行界定,其次利用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構建了汾河流域縣域人均GDP的空間關聯網絡,并依據社會網絡分析對網絡特性從整體和個體兩個維度進行分析,最后進一步探索了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的影響因素,得出相關結論。

1.汾河流域區域經濟存在顯著空間關聯關系。汾河流域區域經濟呈現典型的“核心—邊緣”結構。核心區和邊緣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化明顯。網絡中各節點縣域所處地位不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經濟溢出效應,并且溢出關系錯綜復雜。

2.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整體特征表明,汾河流域中所有縣域構成一個網絡,結構穩定??h域之間經濟往來便捷,相互影響、緊密關聯。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個體特征表明,小店區、迎澤區及靈石縣是網絡中的核心區域,控制著網絡中縣域之間資源的流通,杏花嶺區、平遙縣和壽陽縣是網絡中的中介區域,發揮著縣域之間溝通的橋梁作用。尖草坪區、浮山縣、古縣為區域經濟邊緣區域,對其他縣(市、區)經濟影響較小。

3.區域經濟空間關聯影響因素分析表明,空間距離、產業結構和投資規模對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空間關聯網絡的影響明顯,是導致空間溢出的關鍵性驅動因素。人口結構為次要影響因素,對經濟聯系的空間關聯影響相對較弱。生態環境為非關鍵影響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城市之間經濟的空間關聯。

(二)政策建議

基于以上結論,本文提出促進汾河流域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對策和建議。

1.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強與京津冀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的區域合作,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探索與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區域進行深度合作,承接北京市和雄安新區部分高新產業,加快推動產業結構由“一煤獨大”向多元化新興產業、創新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轉變。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域經濟深度融合。進一步科學規劃和完善汾河流域城鎮體系和交通網絡體系,以汾河和大西高鐵為經濟和交通發展軸,大力推動沿河沿線中心城鎮的建設與發展,增強區域經濟合作和協同發展,促進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以太原市都市圈為核心,太原盆地城鎮密集區為主體,積極推進“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鎮空間規劃戰略,加強流域上、中、下游地區縣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3.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利用外資新突破。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健全投資促進體系,引導外來投資向重點產業集聚,強化對外來投資的保護。加大外來投資優惠政策,積極與國內外其他地區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促進外來投資的增長。為外資提供優質服務,利用各種渠道和平臺加強宣傳和推廣,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猜你喜歡
汾河區縣關聯
一圖讀懂《山西省汾河保護條例》
不懼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數“關聯”題的剖析與拓展
“一帶一路”遞進,關聯民生更緊
汾河水韻
奇趣搭配
智趣
區縣電視臺如何做好重大賽事報道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構建體育健身綠道的思考
北京:上游水質不合格 下游區縣將收補償金
淺談汾河管理工作中的要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