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精神”融入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課程的實踐探索

2023-02-05 08:50何亞瓊范效東
關鍵詞:中國精神思政精神

何亞瓊,范效東

(皖北衛生職業學院 公共基礎部,安徽 宿州 234000)

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只有將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協同育人功能[1]。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爸袊瘛笔悄木哿Φ呐d國之魂,強國之魂[2]。在病原生物與免疫學(以下簡稱病免)課程教學中充分運用“中國精神”這個優質資源和生動素材,將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可實現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目標。

一、“中國精神”融入病免課程的必要性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融合統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到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爸袊瘛笔巧鐣髁x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也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統一。作為臨床醫學與護理等醫藥類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病原生物與免疫學(以下簡稱病免)主要介紹病原微生物學、基礎免疫學及臨床免疫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該課程專業理論性與實踐性都較強,涉及的知識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在病免課程教學中融入“中國精神”,將病免課程中所蘊含的教育理念和價值取向更好地展現出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統一,使其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在病免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忽略了對學生價值觀的引領和塑造,專業知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處于分離狀態,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育人體系。圍繞“中國精神”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線開展病免課程教學,可有效填補病免課程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培養德技并修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中國精神”融入病免課程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對課程的有效實施具有指導意義。教師應在深刻理解“中國精神”內涵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包含“中國精神”元素的教學資源,將“中國精神”有機融入病免課程教學中。

(一)提升教師“中國精神”教育能力

高校教師要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和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3]。因此,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中,以課程教學內容為出發點,發掘思政元素非常關鍵[4]。作為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學科知識,還要具備過硬的政治素養。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研讀大量有關“中國精神”文獻的基礎上積極與思政教師進行探討,全面正確理解“中國精神”的內涵、本質和表現形式,積極挖掘病免課程中富含“中國精神”元素的科學故事和熱點案例,充實病免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鮮活的“中國精神”素材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學生的責任與擔當,培養學生奮勇爭先、力爭上游和勇于開拓進取的改革創新精神,真正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大學生教育教學全過程。

(二)將“中國精神”教育融入教學

根據教學內容,以“中國精神”為切入點,制訂各章節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設計并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方案,建立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下文以肝炎病毒一章為例,探討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融入“中國精神”,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1.“中國精神”融入甲型肝炎病毒教學

在甲型肝炎病毒的教學中導入1988年甲肝疫情在上海大爆發案例。以“毛蚶受糞便污染”“上海人吃毛蚶的習慣”和“建國初期,上海居住擁擠”等甲肝疫情爆發事件為切入點,組織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并總結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與免疫性,討論疫情為何能在短短兩個多月得以平息。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插入相關思政元素,如“在上海被嫌棄的時候,鄧小平同志決定來上海過春節”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尊重科學和愛人民的偉大情操;“醫學工作者通過科學實驗找到引發甲肝的原因”體現了科研工作者實事求是和求真務實的精神;“上海市副市長謝麗娟動員全市人民共同抗疫,學校、賓館和倉庫成了臨時病房,醫護人員沖在前線”體現了共產黨員愛國家、愛同胞以及顧全大局的擔當精神等。通過這些案例,學生真切感受到中國人民敢于斗爭的大無畏氣概以及生命至上、舉國同心尊重科學和命運與共的偉大精神,從而更加堅定大學生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信仰與信念。

2.“中國精神”融入乙型肝炎病毒教學

在乙型肝炎病毒的教學中介紹陶其敏獻身中國乙肝防治事業的事跡。以“中國曾經是乙肝大國”“乙型肝炎病毒為什么傳播速度快,波及范圍廣”和“如何有效預防乙肝”等為切入點,讓學生總結乙型肝炎病毒生物學特性和致病性,并了解中國在乙肝防治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對陶其敏在乙肝防治事業的4個階段進行分析并從中提取思政元素,第一階段:陶教授顧大家舍小家,刻苦鉆研,成功研發適合中國國情的乙肝檢測試劑盒,這體現了她勇于學習和敢于擔當的時代精神。第二階段:以陶教授為首的中國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代血源性乙型肝炎疫苗。且陶教授身先士卒,以身試藥,這體現了她不懼艱險,一心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第三階段:陶教授將乙肝疫苗的技術和工藝流程無償轉讓給有生產資質的研究所,這體現了她無私奉獻和全心全意為人民的精神。第四階段:陶教授創立了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臨床藥理基地,由預防肝炎轉向治療肝炎,體現了她開拓進取和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從陶其敏一系列的感人事跡中,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精神”的內涵,并充分意識到作為醫學生的使命,在為人民服務的同時將“中國精神”薪火相傳。

(三)“中國精神”融入課程的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的將課程思政從課本延伸到生活中,從課上延伸到課下,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在線學習平臺,通過課堂講授、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和混合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完成課程思政教學目標,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的作用。如教師在講解乙型肝炎病毒內容時,課前通過學習通將“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陶其敏”視頻發送給學生觀看,布置相關思考題以備課上討論;課中引導小組討論陶其敏的事跡體現了哪些“中國精神”;課后組織學生觀看“中國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歷程”微課,并討論為什么中國要自主研發新冠疫苗。這樣通過課堂講授、小組討論和微課等方式就將“中國精神”有機融入病免課程教學全過程。

三、“中國精神”融入病免課程的效果評價

通過專業課理論考試、問卷調查以及訪談等方式綜合評估“中國精神”融入病免課程的實踐成效。將愛國主義、開拓進取和奮勇爭先等品質納入評估學生成績的重要指標中。從自我評價、生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等多個維度進行全方位評估,鼓勵學生繼承和弘揚“中國精神”,激發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教師“中國精神”的評價則從自我評價、學生評價、院系評價和思政教研組評價幾個維度進行,并從教師的政治素養、“中國精神”與病免課程的融合程度以及幫助學生強化責任與擔當等方面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結果,教師有針對性地強化自身對“中國精神”的理解,積極挖掘病免課程中的“中國精神”元素,不斷豐富“中國精神”的教學資源,實現“中國精神”與病免課程的多方位有機融合?!爸袊瘛比谌氩∶庹n程教學設計和具體實施,能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對大量先進典范的學習,學生進一步領悟“中國精神”的內涵,真實體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信念。教師的關注點也由專業知識擴展到政治、科技和文化等諸多領域,政治素養、業務素養和師德修養得到全面提升。

總之,將“中國精神”融入病免課程教學中,可充分發揮專業教師的育人功能,實現課程思政“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在病免課程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病免專業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職業榮譽感,提高病免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的效果。

猜你喜歡
中國精神思政精神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拿出精神
淺析弘揚中國精神與激發改革創新實踐活力
“感動中國”視域下少數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國精神特質評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