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創新創業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
——以安徽省公辦高職高專院校為例

2023-02-05 08:50
關鍵詞:校際公辦安徽省

王 振

(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招生就業處,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國創新創業戰略的提出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方向指引。高校的根本任務就是為國家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人才。創新創業學院是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和主陣地,受到中央、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成立創新創業學院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經成為安徽省高校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诖?以安徽省57所公辦高職高專院校為研究對象,從校內、校企和校際3方構建有利于創新創業學院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一、高職高專創新創業學院的建設內涵

高校建立創新創業學院和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與能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開創性及應用性人才。創新創業學院得到了國家及地方的大力支持。

(一)設立創新創業學院是高職高專院校健康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國家經濟建設急需大量的創新型及應用型人才,而高校作為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就必須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給予高度重視,并加強建設實施力度。與之相對應,高校應構建一套結構完善、制度完備和運作良好的融“思維、知識、培訓、實踐”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因此,高職高專成立創新創業學院不僅符合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在要求,而且為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推進奠定了基礎。

(二)政策支持高職高專院校建設創新創業學院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全面部署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同年,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皖政辦秘〔2015〕207號),2022年又相繼出臺《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22〕15號)和《安徽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皖教秘高〔2022〕110號)。上述相關政策與措施為安徽省高職高專院校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提供助力。

二、安徽省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創新創業學院發展現狀

創新創業學院是高職高專院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載體和主陣地[1]。安徽省公辦高職高專院校的創新創業學院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

(一)創新創業學院的定位不明

獨立建制的創新創業學院更有利于高職高專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調研發現,安徽省只有少數公辦高職高專院校設置了與創新創業有關的組織機構,且形式多樣,目標任務也各不相同,如就業與創新創業指導中心、創新創業學院、創新創業指導學院和創業學院等。同時,由于創新創業學院在組織架構和功能屬性等方面缺乏明確定位,在不同公辦高職高專院校中分別隸屬于教學單位、職能部門、教學—職能部門、附屬機構和混合組織等,這不僅對創新創業學院的管理機制、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和師資隊伍等方面造成了不良影響,而且也不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和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創新創業氛圍有待提升

政策、資金、人員和場地是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調研發現,安徽省社會各界從法律指導、稅費減免、師資隊伍、創新創業項目、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基地和資金補助等方面為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大力支持。但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其創新創業學院在管理體制、教師隊伍培育、課程建設、教學實施、支撐平臺建設和考核評價機制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無法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三)校企合作不足

高校與企業合作構建動態多元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如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和創客空間就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平臺。調研發現,多數公辦高職高專院校一般都優先與當地企業在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和實習實訓平臺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這導致合作對象比較少,且合作水平較低。同時,高校與經濟發達城市或有實力的企業合作相對較少,而且主動合作意識不強。

(四)校際合作程度不高

校際合作有利于雙方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調研發現,公辦高職高專院校中只有部分高校加入了不同級別和類型的全國性或地方性創新創業聯盟,且加入的院校之間也缺乏持續有效的合作機制,人才、資金、技術、資源和師資等無法實現系統化統籌和精準有效對接,從而使校際協同發展淪為空談。

三、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創新創業學院可持續發展路徑

創新創業學院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發展路徑。對于安徽省公辦高職高專院校來講,必須明確創新創業學院的組織架構,從校內環境、校企合作和校際合作方面施力,有力提升創新創業學院的整體水平。

(一)明確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明晰且獨立有效運行的創新創業學院能夠為大學生提供一站式、全程化和全覆蓋的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及扶持等服務[2]。因此,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必須在創新創業學院的組織架構和管理體制方面加強建設。如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了獨立的創新創業學院,創新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由書記和校長任組長,副書記和主管校領導任副組長,其他校領導為成員,全面領導學校的創新創業工作,對所有與創新創業相關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部署。創新創業學院作為學校的一個職能部門,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服務。各二級學院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小組,由主管教學副院長專門組織和管理本部門的創新創業項目工作。公辦高職高專院校不能囿于傳統的二級學院運行模式,應打破資源和分工界限,積極探索組織架構設計模式,嘗試建立多元主體參與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梢酝ㄟ^多元主體合作機制搭建“多向融通”的資源互動平臺,建立創業教育的利益共同體——混合所有制創業學院[3];也可以借鑒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成功經驗,與當地政府部門、教育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共同成立創業學院[4]。

(二)加強內涵建設

高職高專院校需要從組織機制、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3方面支撐創新創業學院建設[5]。因此,高職高專院校應結合學校辦學特色和核心競爭力,整合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創業能力為目標,將創新創業教育與行業協會和企業接軌,為學生構建一個良性的創新創業環境。安徽省公辦高職高專院校在培養勇于創新、敢于創業和能夠創業的“三創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和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等10所公辦高職高專入選2022年度安徽省級創新創業學院名單。安徽醫學高等??茖W校在2022年國家和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實現了獎項質量和數量的雙突破。

(三)加強校企合作

創新創業基地建設與大學生創業項目實踐密切相關,為高校開展多樣化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打造平臺基礎[6]。因此,公辦高職高專院校應利用各方資源,與企業合作構建動態多元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拓展創新創業基地功能,將其打造成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載體。如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六安職業技術學院和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和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以及蕪湖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園都成功入選2022年度安徽省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蕪湖職業技術學院與當地政府共建大學生創業孵化園,成功入選2022年度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單位。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于2011年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建成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依托眾創空間平臺開展“課堂-市場全程服務”和“融入遞進式服務”等創新創業活動。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通過建立校、院和專業3級管理體制搭建創客空間服務平臺,并開展創新創業項目,且多次獲得比賽大獎。

(四)開展校際間合作

在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校際合作共享形式不僅能夠有效緩解目前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可以切實提高其質量與實效[7]。因此,公辦高職高專院校應本著自愿、平等、合作、共享和發展的原則,組建或加入具有共同價值觀和目標追求的創新創業聯盟,為創新創業學院創造一個綜合發展的平臺,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多方位和多領域發展。如合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合肥財經職業學院、宣城職業技術學院和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加入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全國產教融合創新創業聯盟”以及“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馬鞍山市14家高校、企業、眾創空間和孵化基地共同發起建立了馬鞍山市高校創新創業聯盟,加強了本地區高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安徽理工大學成立了校友創新創業論壇暨創新創業聯盟,為校友之間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和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等10余家高職高專院校與省外近30家企業合作成立了安徽省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聯盟。

創新創業戰略的實施為高校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思想和方向指引,而創新創業學院肩負著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神圣使命。高職高專院校支持創新創業學院發展,不僅源于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而且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內在要求。因此,安徽省公辦高職高專院校應積極探索創新創業學院的組織架構,通過內涵建設、校企合作和校際合作共同建設有利于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進而促進創新創業學院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校際公辦安徽省
成長相冊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亞運城再添一所公辦學校! 廣鐵一中天峰中學落成啟用
我校與白俄羅斯國立經濟大學簽署校際合作協議
關于公辦養老機構深化改革的思考
長沙嚴禁公辦中小學接收擇校生
蕪湖:社區衛生機構公辦民營
網絡環境下校際協作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