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性別到整全生命:倫理批評的兩個維度

2023-02-07 11:49金松林
關鍵詞:女性主義正義法國

金松林

二戰結束以后,法國思想界風起云涌。一批又一批的理論家競相登上舞臺,他們在短短的半個世紀創立了存在主義、知覺現象學、結構主義和符號學、后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并且將這些思想迅速撒播到全球。時至今日,世界各國幾乎都受到了法國理論的洗禮。法國理論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同它的開創性以及它所探及的深度是密不可分的,如伊曼紐爾·列維納斯、莫里斯·布朗肖、米歇爾·???、雅克·德里達、雅克·拉康、羅蘭·巴特、朱莉婭·克里斯蒂娃,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開疆拓土,別立新說。過去那些被奉若圭臬的觀念經過他們的批判,很快就過時了,我們必須用新的眼光審視過去,審視我們曾經信靠的“知識型”。為了展現當代法國理論的面貌,特別是它的最新進展,本期推出清華大學王艷秋博士和南京大學蘇丹博士的兩篇文章以饗讀者。這兩篇文章盡管論題不一,但都聚焦于生命倫理,展現了倫理批評的兩個維度。

王艷秋的文章《從主體到“身體”:女性主義的理論轉向》以西蒙娜·德·波伏瓦、露西·伊利格瑞和莫尼克·威蒂格為中心,動態地探討了當代法國女性主義的思想流變。波伏瓦在她的經典之作《第二性》中不僅揭示了女性長期以來被以男性為主宰的父權制文化壓抑的事實,而且挪用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認為女性擺脫屈從的客體地位、獲得主體性的前提是克服身體的差異,進而在相互承認的基礎上獲得兩性平等。伊利格瑞反其道而行之,她認為女性要獲得和男性相同的主體地位非但不能抹除身體的差異,更應該彰顯身體的差異,她以此為基礎建構了“性差異的倫理學”。威蒂格對此并不認同,在她看來,倘若不消滅差異,性壓迫就會正當化,不過她要消滅的并不是差異本身,而是差異得以產生的條件。她們三個人的觀點看似相互抵牾,其實女性主義理論就是在這樣的爭執和調適中向前發展,“她們不斷地提出問題,并努力尋找答案,其意義也許并不在于答案本身,真理正是在尋求它的過程中顯示其意義”①張巖冰:《女權主義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頁。。王艷秋在文章中不僅生動展現了她們之間的理論聯系,而且對她們各自的觀點進行了條分縷析,在結語部分還結合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別理論做了適當的拓展。

甘丹·梅亞蘇是當代法國學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他是著名哲學家阿蘭·巴迪歐的高足,現執教于巴黎一大。自2006年以來,他先后出版了《有限性之后:論偶然性的必然性》《數字與塞壬》《形而上學和科學外世界的虛構》《沒有將來的時間》等著作,在法國產生了重要影響。目前,我們國內已有部分學者開始關注他,蘇丹就是其中之一。他在《無關對象的真理:梅亞蘇偶然性視域下的真理重建》一文中詳細剖析了梅亞蘇的真理觀。梅亞蘇堅稱自己是哲學家而非耽于幻想的形而上學家,他的真理觀是建立在對人類有限生命的反思的基礎之上的。在他看來,人類要想獲得絕對正義就必須擺脫各種必然性的律法,尊重偶然性。正如蘇丹在文章中所分析的那樣,“只有當我們跨過規定我們生命可能性的定律時,看到任何定律只是一種無限性的偶然生成時,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與解放”“只有每個人的生命不再被他者所制約,真正的平等和正義才會實現,局部的正義才會進化為絕對正義”。為了闡明梅亞蘇的觀點,作者還挪用弗洛伊德、海德格爾和阿甘本的相關理論加以論證。

這兩篇文章緊緊圍繞性別和人類的整全生命展開,集中討論“性別平等”“絕對正義”等重要的倫理問題,展現了當代法國理論特別是批評本身的魅力。

猜你喜歡
女性主義正義法國
法國(三)
法國(一)
從出文看《毛詩正義》單疏本到十行本的演變
法國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國型男
有了正義就要喊出來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義
倒逼的正義與溫情
法國浪漫之旅(二)
《花月痕》的女性主義解讀
法律與正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