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城市商業區的發展和演變*
——基于城市案例的比較研究

2023-02-07 13:48展婧宸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商業街商圈商業

展婧宸

一、 問題的提出

眾所周知,零售業的發展使原本由極少數人擁有的奢侈品迎來了大眾市場,隨后又被大蕭條和二戰打斷。零售業在經濟動蕩期間也加速發展,但在20世紀70年代由于通貨膨脹而停滯不前。21世紀之交,零售行業受到互聯網的重創。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6%;全國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34.5%,網絡零售額占社會產品零售總額的12.7%。線上消費正在加速提升其市場份額,分流了很大一部分線下消費,對實體商業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些趨勢不可避免地導致商業領域的重大變化,包括營銷場所和商業運營的變化、對不同城市設施的要求以及經營者對新商業地點選擇的變化。

商業模式的變化可能帶來空間形態變化,變化后的空間形態也必然成為傳統商業活動的新載體。商業街的規劃設計影響深遠,如何在設計層面與新的商業模式對話,并將模式的變化反饋給設計師?在電子商務(包括跨境電商)的沖擊下,未來實體零售還會否存在?抑或以什么樣的設計形式存在?城市設計師如何吸引消費者在實體商業中消費?這都是本文關注的問題?,F有的關于互聯網經濟對商業區改變的大多數文獻都是由建筑師和風景園林師撰寫的。其實,電商對建筑風格的影響是微小的,不是顛覆性的,大都表現為對某個建筑的功能改造。以往的資料大多討論商業零售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在藝術和科學的進步下將其融入新的商業建筑等等。本文將更多地討論城市形態的應用規律、空間構成和變化趨勢,并以青島市和杭州市為例,兼顧濟南和蘇州等城市,詳細分析商務區的規劃趨勢與發展特點。

庫哈斯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舉辦他的大型展覽《鄉村,未來》時探索了購物的轉變。進入21世紀,特別是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零售已經轉移到遠離市中心的大型匿名倉庫。哈佛設計學院Rem koolhass編著的《購物指南》一書,從建筑學和社會學兩個方面分析研究了消費空間的歷史、成因、特征、危機和未來發展趨勢,并從購物活動的角度對當代城市問題深刻反思。著名學者Stanley Holland指出,從一般店到專賣店,再從專賣店到一般店,這種交替的方式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復,但每一次的重復都是更高層次的提升,這是內部管理層次差異的演化,每一次都會演化出新的商業形態。

經驗表明,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的分布將影響人們的行為,反過來,人們的消費習慣和偏好也影響城市商業布局和形態、模式的變遷,甚至對城市整體經濟、社會凝聚力和環境可持續性地產生一定制約和重塑。為了應對電子商務浪潮的沖擊,在互聯網思維的核心價值作用下,城市商業區逐漸趨于多中心化(或“去中心化”)?;ヂ摼W思維的基本理念是開放、共享、兼容、平等,它代表了一種新的資源供給和分配模式。符合這個理念的網絡結構應當是多中心甚至是非中心的。從技術和更深層面看,網絡化的計算機體系是多點并行或分布式計算的,如同區塊鏈對當代金融的根本性影響;從城市、都市圈及城市群的布局來看,城市商業中心的變遷與模式異化,也與城市“中心——外圍”理論有相當的契合度。其實,并非只有電商才對當前中心城市商業核心區形成如此大的影響與沖擊,在20世紀60—70年代西方國家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和80—90年代已經開啟的“逆城市化”進程,包括其間的城市更新和城市美化運動,都對大中城市商業中心、商業街區的存續與發展造成了重大影響?,F在無非是形成了多重沖擊與侵蝕[1]381-382。

此外,在一些新開發建設的城市區域以及各類新區(含經濟新區、開發區、高新區),則誕生了一些以全新理念為指導的綜合功能區。它們既不同于老城區的傳統商業街區,空間結構已顯得豁然開朗、自然舒展;也不同于改革開放初期到20世紀末出現的那種所謂“大商超”式商業綜合體,它減輕了巨大建筑體量對相關城市空間產生的有形和無形壓力。

二、 青島的商業街區改造實踐案例

青島坐落于山東半島的東南部,處在黃海之濱、膠州灣畔。青島與我國其他歷史文化名城相比,有著顯著的特色??v觀青島城市文化的脈絡,悠久的齊魯文化形成了深厚的歷史積淀,開埠后東西合璧文化帶來了濃郁的歐陸風情,20世紀30年代文人薈萃,更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無限光彩和靈性??偠灾?獨特的文化底色、別具一格的城市風貌、迥異的建筑群體以及享譽中外的旅游資源,構成了青島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鮮明風格和獨特文化內涵。

(一) 堅持保護性開發利用

歷史文化和自然風貌相得益彰的青島,在加強特色風貌保護上正在推動歷史文化活化利用再上新臺階。青島市劃定了28平方公里歷史城區和13片歷史城區街區,確定街區紫線范圍1343.8公頃,其中核心保護范圍689.5公頃,建設控制地帶674.3公頃,認定公布了568處各級文保單位和313處歷史優秀建筑。并且,在規劃中充分考慮如何將保護與利用相銜接,讓歷史文化“活起來”。在中山路等老的商業街區更新改造過程中,堅持“喚醒傳統文化之魅,賦予其現代化之魂”的規劃思路,不“大拆大建”,而是在保留原有歷史風貌、空間格局、城市街區、景觀環境的基礎上,通過修繕整治原有建筑和調整使用功能來優化交通組織、改善人居環境、激發街區活力。堅持保護性開發利用原則,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在保護老建筑的前提下,根據保護等級、建筑類型和實際情況,讓老建筑“講出”新故事。目前,青島市區擁有的主要商圈有:中山路商圈、香港中路(浮山灣)商圈、李村商圈、嶗山商圈等。

(二) 主動補短提升改進規劃

目前,青島各個商圈發展態勢總體較好,各具特色,尤其是臺東三路商圈和李村商圈,人氣指數較高,商品銷售旺盛,有的街區及個別店鋪已然成為網紅打卡地或消費IP。但是,各個商圈在發展中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臺東三路商圈,一方面,青島啤酒街、天幕城街等與該步行街未能形成融合發展態勢,客、商、居缺乏規范劃分和統籌規劃,商住混雜,影響了整體升級。另一方面,商圈內的經營主體比較分散,缺乏處理矛盾和協同營銷的措施,等等。近年來,青島市政府和商業街區所在區的政府積極借鑒天津、南京、濟南等地傳統商業區改造提升的經驗,結合青島當地實際,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發展的思路,有關部門制定了總體規劃及配套專項規劃,有的商圈在前幾年改造的基礎上進行了新的提升[2]。近期,青島臺東步行街入選商務部組織評選的第三批全國示范步行街。

(三) 聚焦精品和品牌打造特色街區

為了提高改造提升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政府委托社會調查機構和商業調查機構多次進行調查和摸底,了解目標客戶群體的消費意愿和周邊居民、現有商家的現實需求。問卷和網絡調查表明,消費者對全市商業步行街管理、服務和營商環境滿意度均達到90%以上。根據《青島商業步行街改造提升行動方案》,青島提出并實施六大行動,明確了步行街改造提升的目標任務,中山路步行街、浮山灣商圈等有了新變化。全市商業步行街總營業額累計增長20%以上,年客流量平均達到5000萬人次以上,年度盈利比例達到80%以上,街區吸納就業能力增強,每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就業貢獻100人以上。國內外高端知名品牌和品牌企業、品牌項目集聚度穩中有升,30個以上商業老字號在改革創新中不斷發展,打造具有青島特色的新品牌20多個。市級以上示范步行街均建成智慧商圈,能夠高效提供智能停車、智慧導購、精準營銷、移動支付等智慧化服務。

(四) 連續改造中始終堅守原有風貌

改革開放以來,青島市先后進行了三次大的改造提升,局部面貌發生較大變化。后續的多次改造,特別是近兩年結合城市更新改造,都堅持保持原有的風貌,與中段的里院和北段的德國風情街(金融和旅游業為主)遙相呼應。臺東區在德日殖民占領時期是華人居民聚居區,這里配套建設了部分商業設施,20世紀70—80年代,外地來客除了到中山路就是臺東三路步行街。改革開放后,臺東三路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幾經改造,逐步形成了人氣和商氣兩旺的大商圈。

三、 蘇杭地區商業街區的創新實踐

蘇州和杭州都屬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核心區。這里靠近上海,交通便捷,商業氛圍濃厚,品牌商品云集,居民消費能力也較強。

(一) 杭州電子商務之都的形成與發展

杭州被公認為世界電子商務之都。杭州早期的商業資源主要集中在五大核心商業區:武林廣場、吳山廣場、湖濱區、西城廣場和慶春廣場,近年來又新添了錢江新城等。

2003年2月,杭州市下城區提出“全力打造中央商務區,全面推進下城現代化”戰略,武林CBD工程正式啟動建設。近年來,杭州市依托阿里巴巴集團,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助推了整個城市經濟能級的極大躍升,城市的總體實力和競爭力也不斷攀升。在大力發展電商的同時,杭州市還集中發力加快跨境電商發展,在城市近郊區域和相關產業聚集區,規劃了若干電商物流配送中心和跨境電商產業園等。

早在2015年3月,國務院發布通知,批準設立首批五個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是其中之一。建立實驗區,一是為了試行跨境電子商務稅收政策,二是嘗試跨境直購實體店,三是為了組合實驗政策監督的清單。目前,杭州的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包括三大跨境電商貿易產業園:(1) 杭州(下城)跨境電商產業園成立于2013年7月,有30多家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對外貿易、智能物流等服務。生態工業鏈是電子商務銷售商的一站式服務,包括跨境電子商務孵化、物流、倉儲和運輸、清關等。毗鄰現在的產業園還在同期建設“跨貿小鎮”。(2) 杭州(下沙)跨境電商產業園于2014年5月開園,現已入住近200家海外電商企業,年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交易額超過3億元。(3) 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空港園區于2017年2月開園,地址在杭州(蕭山)保稅物流中心。涉及的生態產業鏈包括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支持和物流儲存產業集群、對外貿易的服務等。

此外,杭州市還規劃建設了良渚跨境電商產業園。目前,其產業生態圈已形成,發展態勢強勁。億豐產業綜合體、良渚創意谷、拓展區3大區域已入住電商千余家。更有浙江省鹽業集團、浙江電子口岸有限公司等重量級單位投資加盟。依托浙江物產供應鏈電商、全麥網、中巢電商村和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園良渚基地4大主力跨境電商,打造區域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企業集聚中心、杭州市跨境電商試點載體和網上自貿區線下平臺,杭州(良渚)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正在成為良渚乃至整個余杭區經濟增長極和戰略制高點。

(二) 蘇州商圈的創新與發展

蘇州市位于江南腹地,雖然是一座古城,但是依托新加坡工業園開發建設,已成為長三角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促成蘇州GDP快速增長的重要支撐載體則是分布其中的各個商業聚集圈。蘇州市號稱有十大金商圈,城區坐擁“三大核心商圈”,排前兩位的是觀前街商圈和石路商圈。

觀前街商圈東起臨頓路,南至干將路,北依舊學前、因果巷,西達人民路,是蘇州人氣很高的購物聚集地。餐飲業主要集中在太監弄一帶,娛樂休閑場所主要集中在喬司空巷一帶,購物主要集中在觀前街一帶。這里是姑蘇城內的老牌購物街區,因古寺玄妙觀而得名,玄妙觀已有150多年的歷史,自古便是熙熙攘攘的重要商業街,稻香村、乾泰祥、黃天源等多家名優特的百年老店都坐落于此。

石路商圈是與觀前街齊名的商業圈,包含步行街、美食街,在購物的同時也可以享受美食。主要商鋪有五星電器、蘇寧電器、石路國際商城、成泰百貨、永樂家電等。石路商圈西起楓橋路,東到環城河西段,南起愛河橋路,北到上塘街,總面積55.11公頃。入夜的石路步行街更顯出綽約的風姿,多彩的燈光、變幻的水影吸引了大批的游人。這里不僅有迷人的夜景,更有一流的購物環境,令前來觀光購物體驗的市民和游客流連忘返。

(三) 蘇杭城市商業區規劃特點

杭州的傳統商業區主要集中在西湖周邊,新的商業區和電商園區基本聚集在濱江、城西、下沙。在城市骨架和軌道交通網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杭州目前的商業區正在從“單中心”向“多中心”轉變。蘇州的商業區則從觀前街、石路商圈向新區等地拓展,也表現出多中心特點。在空間塑造上,規劃設計師們從微觀社區出發,注重建筑空間的密度和功能的混合度。因為更高的建筑密度有利于主體間的信息交流,是創新創意的重要空間元素?!盎ヂ摼W+”思維下的高可變性混合功能區,是保證高效低成本運營的基礎。因此,采用小塊、小尺度、高密度、小回撤等柔性設計方法,可以增加空間和功能的可變性。與集中式商業綜合體相比,城市街區式商業綜合體將集中式的巨大建筑體量分解為若干個小建筑塊的集群,減輕了巨大建筑體量對城市空間的壓力,使城市人流從城市空間自然過渡到商業街區的外部開放空間。

四、 電商發展對城市商業區規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20世紀中后葉,西方一些地廣人稀的國家如美國等出現“逆城市化”現象,表征之一是大量富人和部分中產階層從城市中心區“逃離”出來,到郊區小鎮居住或居家辦公,隨之許多零售企業和零售崗位流向郊區,出現了若干幾乎千篇一律的購物中心或免稅店。例如,紐約市區的懷特普萊恩斯發展成為一個零售業中心,假設沒有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實施的城市更新運動,當時位于城市中心區的懷特普萊恩斯的多數零售業可能都將遷至郊區高速公路沿線[3]55-56。

(一) 商業社區的營建是傳統商業街區更新的必然選擇

商業街區是城市化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現象,與后工業時代的一系列城市癥候密切相關。商業街區形式不僅廣泛地存在于歐洲的歷史城鎮中,也存在于我國具有較早開埠歷史的商貿城市(有的曾是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或租借地城市)。而以街區為空間要素的商業社區的營建是既有傳統商業街區更新的必然選擇。

“商業街區”是一類商業社區案例的統稱,美國學者稱其為“Main Street Mall”或“Townscape Mall”。在當代中國城市中,街區商業的意義尤為特殊。近年來,延續并置換原有的城市功能幾乎是所有城市更新實踐的主要關切,如上海新天地、天津五大道和成都寬窄巷等,基本做到了更新后的街區與城市的有機融合。

美國西木村商業街區位于洛杉磯市西郊,靠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現代商業街區建設、發展、衰落與更新的典型案例。它是美國的商業街區從市中心百貨公司向郊區購物中心轉變的過渡狀態。在二戰后相當長時間內,西木村是洛杉磯上流社會的聚集地。20世紀60—80年代是西木村商業街區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也在這一時期開始顯現,最主要的是低消費能力的大學生與高定位的市場之間的錯位。而后發生在那里的一起槍擊案成為西木村衰落的導火索,雖然之后實施過幾輪復興計劃,卻難以使其擺脫日漸成為“城中村”的命運。而同樣位于該區域的圣塔莫妮卡“第三步行街”,雖然不算太成功,但是它通過撩動身處其中的觀光顧客的深層次城市記憶來激發他們的購物熱情,通過體驗式消費活動,讓購物者獲取了某種“在場感”與文化認同。2011年,由加州大學“城市實驗室”牽頭提出了兩個實驗性振興方案:“活文化”與“輕車行”。由此都反映了體驗式商業街區在21世紀的轉變趨勢。首先,西木村衰落的背景不外乎美國的商業零售模式悄然發生的改變,即由于電子商務活動的激增,實體店面的體驗功能蓋過了實際的交易功能;其次,80多年前建設的基礎設施已無法適應今天的消費需求;最后,事件經濟、狂歡經濟(如“黑色星期五”購物節)漸漸成為商業經濟活動的新引擎[4]131-133。

一個時代的商業區及其輔助空間留下一個時代的深深烙印。從百貨商場到綜合購物中心,從高速公路環繞的郊區小鎮大型購物中心,到仍然堅守在大城市里隨著城市更新而獲得新生機活力的老商業街區,從街市門店的現場“虛擬消費”,到互聯網消費平臺支撐的網上購物,無不體現了從傳統消費到現代消費模式和方式上的跨越與轉變。從項目前期的規劃定位到公共空間功能的設計,如何將消費者吸引到實體商業中進行消費和體驗,成為設計師迫切的任務。特別是當下隨著電子商務的日漸興起,面對全新的購物和消費場景,設計師應該采取不同的設計策略來應對這些場景的變化。比如,青島商務區未能形成協同發展態勢,其建設可以借鑒杭州在商務區升級過程中的發展經驗。

(二) 相關規劃設計理念與技術引發的思考

城市設計,在專業劃分上介于城市規劃和城市建筑設計之間。它進行城市大范圍的組織(調動)和設計,進行建筑物和建筑物空間的組合(massing)與組織,但是并不進行建筑單體的具體設計。城市場景是場景在城市規劃與設計中的運用與體現。場景理論是基于消費者視角研究城市形態的一種經濟——社會學理論,在場景消費機制的研究中,該理論充滿著對人性、體驗、感知、溝通的洞徹觀察和精細考量。場景如同演繹一臺劇目,把各種藝術要素組合在一起,整體傳達出某種特定的價值意義,讓自身成為觀眾駐足、欣賞、體驗、思考和品味的磁力場。城市場景中的戲劇性力量和恒久價值來自何處?值得我們深入思索。

城市場景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文化場域。場景理論的五大要素——社區、物質結構、不同身份人群、活動和文化價值——可以歸為一個疊加、融合且又相互滲透的三維度空間,即精神空間、活動空間與物質空間。場景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如果孤立,場景即失去意義。場景空間三度疊加的結構與文化圈層系統之間存在著一種內在呼應。在文化圈層系統中,精神價值層、行為制度層和物質器物層逐層遞進、相互作用。作為場景的重要要素之一且屬于精神范疇的文化價值觀,經由物質性的設施和空間結構傳遞給在場域中活動的不同身份的人群,制造出各種期待、幻想和身份認同,進而對人群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產生影響,使其不僅獲得生理上的滿足,更為重要的是,獲得高層次的精神滿足。

20世紀最成功的商業開發是諸多購物中心的建設和運營,但是,21世紀最值得關注的是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開發和建設。隨著城市商業綜合體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和快速發展,商業建筑不僅僅作為購物的場所,還逐漸成為人們公共交往的新空間。公共空間是商業環境中非盈利的開放空間,因具備舒適、休閑、聯通等特點,而有“城市大起居室(城市客廳)”之稱。公共空間具有社會化和開放性的屬性,是一種介于商店購物區和外部街區的過渡區域,是一種公私相連、內外交融的空間。對商業區設計來說,富有創意的“商業中庭”是商業建筑關注公共性、舒適性、文化品位和空間多元化的重要體現。隨著商業環境的發展,商業設施的構建越來越關注娛樂性、多變性和特殊體驗性,并且涵蓋吃喝玩樂等諸多內容。因此,在原有單一的購物空間中,商業服務、餐飲娛樂、文藝演出、體育健身等多種商業形式都被附加進來,越來越密切地與購物融合在一起,形成適合多種人群的都市文化,也產生新的消費模式[5]127-129。

(三) 數據治理與智慧城市發展

現在,我們不僅處于互聯網時代,而且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和智能智慧化時代,5G技術和4K、8K超高清技術將為現代城市商業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契機。我們需要思考,信息網絡技術與人工智能等如何應用于城市規劃和研究、設計。過去的城市規劃設計過程是不智能的,非常缺乏對于未來城市的科學預見和總體發展規律的把握,這很容易導致規劃設計方案組織實施后帶來城市建設上無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城市規劃設計的立體可視化或比例模型化,虛擬與現實交互(VR)的體驗式規劃設計效果驗證,顯得越來越重要和迫切。尤其是VR技術的應用,使城市能以數字化、信息化、可視化的方式被記錄下來,并且完全擬真地呈現出來??梢灶A見,三維數字城市設計技術的應用必將為城市的決策管理、規劃設計提供有力支撐。

在一些地方,隨著城市功能的演進,城市規劃一輪又一輪地進行修編,看似合理的城市規劃戰略與決策(非簡單藍圖式繪就)在數年之后又要調整。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在于城市規劃戰略和策略的信息化、智能化,而平面、立體和錯時復合的多層次和復合型的功能組織,將突破傳統局限形成二維、三維和多維普遍關聯的城市功能組織模式及其網狀動態適應系統。需要指出的是,城市建設的智能化和智慧化,需要把物聯網、云計算和3S技術等,與政府倡導的深度社會管理體系建設有機結合,即形成技術+管理并行的高績效智能城市體系。

而基于數據時代的城市可以更加高效集約地建造、運營和管理,特別典型的是杭州市的“城市云腦”和青島市北區立足于網格化管理的“城市運行指揮中心”等,城市管理和運行中搜集到的海量數據,消除了數據信息的壁壘,實現或基本實現了信息共建共享,為以后的城市規劃和設計,特別是復雜商業系統的規劃設計,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參考價值。而且它會非常精確地顯示出什么地方是關鍵部位,什么地方存在隱患或漏洞,什么地方將影響全局等。只有智能化的城市規劃和設計,才能創造和孕育出智慧化的城市以及智慧化商業街區和智慧建筑。

城市化的進程在加快,城市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面臨許多挑戰,數字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數字化城市較信息化、智能化城市,較萬物互聯(工業或商業互聯網)的城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和迭代升級,真正成為“數據之?!?成為“數字支撐”的大廈、街區和城區。不僅如此,城市與外界的信息交流,也不僅僅是信息媒介上的,更多的是數據和數字,加上數字通信(5G技術等),使得現在和未來的城市建立在數字及其“流體”之上。因此,城市的規劃設計離不開數字,分析大數據離不開定向信息搜集。而得到商業和文創方面的信息,不僅對營商有利,而且對已有商業區域(街區乃至綜合體等)更新或人性化、個性化改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 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時代城市商業區的發展方向

現代城市是一個要素要件高度聚集的大系統,雖然有累加的風險,但是它的集聚性和一定距離內設施的共享性,還是讓城市比郊區更有魅力和吸引力。老城區的商業集聚區,是一個更巨大的混合體、混沌體。唯其如此,城市商業區的規劃建設或是老商業街區的更新,都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強化“空間戰略”導引,借鑒“廣域”規劃理念和技術,進行頂層設計和總體籌劃[6]139。

適應大部分消費者網上購物和通過電商消費的偏好,在乎綜合消費體驗而不在乎是否實物購買,可以在有條件的街區或商業綜合體內,設立若干體驗式購物的店鋪和消費場所,擺設樣品和電腦輔助設計,不以售貨為主,而是以體驗和模擬為主,在店內或商場中附加其它消費品和創意產品,或與“直播帶貨”平臺密切合作,實現“在場消費”的目的。比如,青島不僅是帆船之都、電影之都和品牌之都,還被稱為“時尚之都”,應結合國際時尚城建設和舉辦服裝服飾時尚周,立足消費時尚風向標的樹立與打造,著力培育一批國際名品和服務消費新平臺。

必須主動適應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態勢,從實際出發,建立健全推動消費融合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的電子商務平臺,創新設立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或試驗區,助推實體商業轉型升級。上合跨境電商產業園和跨境電商綜合示范園,是青島市域內比較有代表性、示范性的跨境電商園區。應當找準產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分別從行業組織培育、跨境人才招引培訓、直播帶貨業務發展三個方向同時推進,以加速地方傳統產業跨境電商轉型。在此基礎上聚力打造一批生產、生活、生態功能融合,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鎮街。

現代網絡和信息技術能夠為城市商業發展和商業區規劃設計插上科技翅膀,提供新的保障與支撐條件。數字化模式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商業模式,越來越會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商業互聯網企業很難避開數字化與人工智能化趨勢。應當大力加強城市商業綜合體尤其是超大MALL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因為一個這樣的商業單體或聯合體,相當于一個小城市、小城鎮,是一個大的系統,能量和信息不斷地與外界交換,內部信息流、人流和物流等也在不斷循環,所以,用傳統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將難以為繼,效率和效果也難有大的提升。因此,必須加大信息化和新技術的投入力度,提高物聯網和各類商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的互聯通達程度。

猜你喜歡
商業街商圈商業
打造世界級文旅窗口 構建千億級黃金商圈
淺析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商業街區改造
李晶晶作品
商業前沿
商業前沿
商業前沿
農產品電商圈的“烏托邦”
商業遙感已到瓜熟蒂落時?
商圈商業的秘密:創新
特色商業街發展的影響因素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