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數字化視域下檔案敘事與課程思政共享融合

2023-02-07 18:28蔡東霞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育人思政課程

蔡東霞

(廣東省廣播電視技術中心,廣東 廣州 510012)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教育作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檔案作為社會發展的原始記錄,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是真實生動的教育素材。有效挖掘檔案資源中蘊藏的育人功能,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等領域的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助力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發揮全媒體、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和檔案等優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扎實推動媒體共享融合,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加快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檔案力量。

一、搭建協同育人矩陣,暢通檔案資源共享機制

強國必先強教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教育現代化的支撐。2023 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重點做好大數據中心建設,使數據充分賦能,縱深推進教育數字化,主動服務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樹立“大教育”觀。這一明確要求為搭建協同育人矩陣提供了政策支持,也為暢通檔案資源共享機制留足了空間。

(一)共享檔案資源,打通協同育人通道

檔案作為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文化認同、推動文化自信過程中具有特殊價值。近年來,各級各類檔案部門紛紛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黨史學習教育等重大紀念活動、重要時間節點,通過現場陳列、網上展覽、影視展播等方式,推出了系列檔案文化精品,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有效利用這些優秀檔案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是檔案教育價值得以彰顯的關鍵。為了緊跟數字教育發展步伐,高校要積極主動適應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趨勢,聚焦全社會優質學習資源,運用現代化全媒體手段搭建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公共服務平臺,構建更加開放、靈活、高效的教育模式,滿足青年學生個性化、多樣化、便捷化的學習需求。

采取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與地方檔案館合作,為特色檔案資源進校園、進課堂提供必要的機會和平臺;協助檔案門戶網站開設教育專欄,定期提供檔案教育相關資訊、開展檔案知識服務,提升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質效;邀請檔案專員走進學校為師生傳授深藏在檔案里的故事;另一方面,在實踐教學環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檔案部門組織開展的活動,利用五四青年節、校慶、周班會等時機定期深入檔案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及革命傳統教育,傳達黨情、國情、省情、市情及校情等,不斷強化用好用活檔案育人的意識和能力。

隨著檔案開放程度不斷深入,有效共享檔案資源的機會越來越多,高校、檔案部門不斷創新檔案教育資源開發與服務形式。例如,西安交通大學圍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西遷精神的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做深做實“口述西遷”項目,建設“西遷精神文獻資料庫”,與陜西省檔案局合作開展“大西遷口述檔案建設工程”,聯合其他高校檔案館共同整理開發西遷檔案資源,參與中央電視臺“全國講解員大賽”,多篇文章在《中國教育報》、人民網發表[1]。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西南大學檔案館深挖紅色檔案資源,創新檔案利用與開發方式,將檔案資源轉化成教育資源、思想資源和藝術資源,創作原創紅色檔案故事,傳承育人紅色基因,充分發揮檔案育人功能,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為開放利用檔案資源提供了生動的案例[2]。南方科技大學重點打造檔案、校史、文博“三館合一”的模式,開展“偉大精神鑄就偉大時代——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專題展”活動,在全校營造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濃厚氛圍,為廣大師生共享檔案校史文博資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為傳承紅色文化、引領學校黨建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此外,南方科技大學檔案校史館(文博中心)官網還與全國部分重點大學的檔案館、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檔案網站搭建有效共享平臺,學生足不出戶便可以查閱到專業的檔案信息和資源。

在檔案領域構建協同機制實踐應用方面,各地檔案部門、高校正在積極做有益嘗試。例如,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檔案館聯合教育部門開展紅色研學活動,舉辦“傳承紅色基因,提質思政課堂”主題思政課比賽,將紅色檔案融入思政課堂,提升教學效果[3]。北京市檔案局(館)、天津市檔案局(館)和河北省檔案局(館)共同簽署的“京津冀檔案事業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是協同治理理念和多元主體協同機制在檔案工作實踐中的成功典范[4]。這種跨行業、跨場館的協同合作模式為實現檔案服務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為高校與檔案館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鑒和范本,為高校立德樹人開拓了新陣地。

(二)整合教育資源,構建一體化育人機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要從宏觀上打造以整體育人理念為先導,以“大師資”“大課堂”“大平臺”為矩陣的“大育人”模式,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優化育人體制機制,努力形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為一體的“大思政”格局,力爭產生“1+1>2”的整體合力效應,激發學生“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報效祖國”的深厚情感。學校要緊跟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和國家對人才的需要,拓寬現代課程觀和教育數字化視野,站在更高的層面努力打通教務、學工、團委、圖書館、檔案館、校史館及各教學單位之間的整體育人通道,搭建一體化運行機制。

上海健康醫學院在這方面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學校堅持以現代課程觀為視野,積極推進“大思政”課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核心、綜合素養課程為支撐、專業課程為輻射的大課程思政體系,以培養人類健康的守護者為目標,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品牌培育導向,充分挖掘地方紅色文化、校史資源,將偉大建黨精神和抗疫精神、科學家精神等與學?!皩嵺`+人文DNA 雙螺旋結構”的人才培養理念緊密結合起來,開展以“博物館”“主題展”“大師劇”為主要形式的健康敘事實踐,建立了現代醫學教育博物館、“從赤腳醫生到全科醫生”新時代基層衛生主題展館,先后舉辦了“白衣碧血,御敵針刀——抗戰中的醫者”“上海醫學院校的西遷之路”等6場主題展覽。以扎根上海鄉村的“赤腳醫生第一人”王桂珍為原型打造了原創舞臺劇《飛揚的蒲公英》。搭建學生、醫生、護士、患者、家屬、社區多重敘事主體溝通交流的橋梁,開啟了特色“分享知識、傳播文化、踐行育人、服務社會”的育人路徑,達成了以上海城市精神和海派文化底蘊為文化觀照,圍繞“館”“展”“劇”多媒態、交融性的沉浸體驗,落實扎根學校、進入課堂、走進醫院、影響社區、服務全國的育人目標[5]。

(三)深挖思政元素,開創檔案育人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產生協同效應[6]?!耙獔猿诛@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保?]2020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發揮每門課程的思政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

在施教過程中,受教育者是核心,教育內容是關鍵,教師要積極探索“思政+專業+實踐”的學習新模式,科學合理拓展思政課程、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引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挖掘、有效融合“思政課堂”“專業課堂”“翻轉課堂”等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深入挖掘各門課程中蘊涵的德育元素,充分發揮各課程的育人功能,積極構建“三全育人”大格局。

專業課程思政元素是蘊含在專業課程知識體系中,有助于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引導或德育培養的教育元素。由于不同學科需掌握的專業核心課程以及學生的思維方式、未來就業方向等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學科實際,廣泛搜集相關領域檔案資源,通過現代化教育手段逐步將這些紅色檔案資源融入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例如,綜合性學科重在挖掘課程中深厚的人文價值、優秀傳統文化、工匠精神及嚴謹科學態度等素材;師范類課程重點挖掘師德師風、教師無私奉獻等元素;經濟管理類課程重點挖掘誠實守信、公正法治等元素;航天類課程重點挖掘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醫學類課程重點挖掘救死扶傷、和諧友善等元素。要引導專業課老師把檔案中涉及愛國主義、家園情懷的資源滲透到課程教學,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公選課、主題班會等中,挖掘檔案資源中政治立場堅定、家國情懷深厚、文化修養高雅、道德修養高尚的典型素材,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供給。

二、錨定精準思政方向,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

教育數字化不是簡單地把教學內容從線下搬到線上,而是要全面系統推進教育的創新與發展,不斷升級數字教育資源供給模式,在教學空間、教學過程、教學方式、教學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實現全過程、全要素、全時空、全領域的轉型,以高質量的教育內容為數字教育穩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8]。

(一)以學生需求為導向,深化檔案敘事內容挖掘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有現代化人才作支撐,現代化人才培養離不開擁有現代課程觀的師資?,F代課程觀強調施教者要具有課程開放意識,一方面要想方設法活化教材資源,另一方面要積極有效地優化整合相關教育資源,在拓展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不斷加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踐的聯系,從而提高教育效能。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2023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圍繞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等主題,建設大型體驗基地,鼓勵高校結合專業特色分類型與有關部門、有關單位聯系共建沉浸式、交互式的教育實踐基地,將優質實踐資源有機納入教學安排”。

深耕教材內容,提煉檔案敘事主題。教師在教學準備過程中要以學生需求為導向、以課程內容為出發點、以深耕教材為核心,結合教學需要有效提煉檔案敘事的主題,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課程特點,合理選擇合適的檔案資源,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學設計,引導檔案敘事安排的系統性、科學性、有效性,促進課程知識準確傳遞,為學生帶來滿足個體需要、實效性強的課程思政體驗。

整合多方資源,挖掘檔案敘事內容。把學生的真實需求作為選擇敘事內容的動因,將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容作為故事腳本,深入挖掘檔案中蘊藏的歷史文化知識、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人民群眾奮發圖強的感人故事,有效融入現代化技術手段和地方特色、時政熱點等元素,努力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革命的故事、英雄人物的故事、愛國群眾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引導青年學生繼承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廣大青年學生的自覺追求,使檔案敘事和文化傳播更有深度和溫度。

利用媒體平臺,優化檔案敘事媒介。依托先進的VR、AR 等虛擬仿真技術,通過視覺、聽覺等全方位立體化浸潤式課程思政教學,使學生在虛擬世界中借助短視頻感知紅色故事和紅色文化,實現沉浸式、可互動、模擬在場的學習體驗,增強現場感,引發學生情感共鳴,使紅色檔案動起來、活起來;積極與檔案部門互通信息,相互配合,結合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教育等典型做法,深入挖掘紅色檔案資源的教育價值,共享檔案資源中的思政元素,充分運用元素化解析、可視化傳播、互動式交流等方式,利用視頻和音頻中的圖像和聲音,開展深度檔案敘事,搭建“館校共建”平臺,舉辦微視頻進校園、微檔案進課堂、檔案名人堂進頭腦等活動,推動紅色檔案資源與思政課程的有效融合,引導廣大學生向英雄學習、向前輩學習、向榜樣學習。

(二)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優化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國家推進全媒體建設,推動教育數字化的步伐越來越快。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偏好也發生了變化。近年來,國家重點打造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平臺,如“共產黨員網”上有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共產黨員電視欄目、共產黨員手機報、共產黨微信等板塊。在共產黨員電視欄目下設《精神的追尋》《黨史故事精粹》《鄉村振興進行時》子欄目,里面涵蓋勞模精神、西遷精神、紅旗渠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企業家精神、改革開放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偉大建黨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內容?!毒竦淖穼ぁ窓谀肯逻€有榜樣、全國黨員教育電視片優秀作品展播作品等。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德育教育部分有《黨史學習》《愛國主義》《憲法法治》《品德教育》《思政課程》《傳統文化》《生命與安全》《心理健康》《生態文明》等欄目。在《黨史學習》欄目下有圖說百年、話說當年、“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在愛國主義教育欄下分薪火相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時代楷模發布廳等?!皩W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官網”設有《重要論述》《中央精神》《權威發布》《要聞要論》《進展動態》《學習服務》《媒體集萃》等專欄,集中展現主題教育進展情況和實際成效,及時反映主題教育中的經驗做法和先進典型。這些資源都是進行課程思政教學的好素材,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偉大建黨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教材,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寶貴資源。加快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綜合利用現有資源為教學服務,深入挖掘其中蘊藏的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奮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三)以教育數字化為依托,創新檔案資源開發形式

檔案的開發和利用是彰顯檔案價值、發揮檔案功能的重要基礎。檔案的開發和利用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在各行業、各區域、各部門之間建立現代化協同聯動機制,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深入挖掘各種潛在的檔案資源,努力探究檔案的深層內涵,透過檔案背后的故事探尋檔案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發揮檔案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基礎性和支撐性作用,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貢獻檔案力量。

創新檔案教育資源開發與服務形式,有利于釋放檔案資源的教育價值,有效發揮檔案文化教育功能。近年來,全國各地檔案館積極探索創新檔案教育資源開發與服務形式,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檔案代表作品,如中央檔案館聯合中央人民廣播電視總臺新聞媒體中心推出的百集微紀錄片《紅色檔案——走進中央檔案館》;中國科學院與中央廣播電視臺合作推出的檔案電視專題片《于無聲處》,助力弘揚科學家精神;2020 年,國家檔案局辦公室參與組織第一屆“追尋先烈足跡”短視頻網上征集展示活動,短視頻征集活動作品累計1.4 萬余件,“追尋先烈足跡”微博話題兩度登上熱搜榜,閱讀數達3.6億人次,討論數達3.1 萬人次,作品在騰訊微視、抖音、西瓜視頻、快手、B 站、梨視頻、秒拍等短視頻平臺上的視頻總播放量突破10 億次[9]。檔案館、博物館根據公眾喜好,通過故事敘事的形式開發檔案資源數字產品,創新傳遞家國情懷、民族精神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近年來,故宮相繼創新了數款數字產品,讓更多中國人了解故宮,喚起了中國人守護中華文明的熱情[10]。

融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VR/AR等技術,結合社會熱點、重大節慶日挖掘檔案文化內涵,與檔案部門、主流媒體等合作,優化檔案敘事策略,通過視覺、聽覺等全方位立體化運用,打破傳統思政教育模式,打造沉浸式、可互動的學習體驗,在增強檔案文化傳播吸引力、感染力和滲透力的同時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切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互動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參與度和實效性。

三、拓展數據賦能空間,推動人才強國發展進程

當今世界,現代化高科技日新月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活、學習方式。檔案事業必須打造文化底蘊厚、科技水平高、創新意識強、管理經驗豐富、擁有現代化視野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加快推進檔案現代化建設進程,努力構建檔案信息資源共享載體,積極主動與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構建現代化協同機制,努力暢通檔案現代化與教育現代化協同發展的通道,拓展數據賦能空間,推動人才強國發展進程。

(一)聚焦檔案數據共治共享,加快教育數字化發展步伐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增強,各地檔案部門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以更加新穎、便捷、現代化的方式創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檔案品牌,充分彰顯檔案的文化價值。例如,陜西省利用新技術、新平臺,構建陜西省檔案融媒體宣傳矩陣,建立公眾參與檔案文化活動積分制、獎勵制,打造全民參與檔案館,持續打造多元檔案文化品牌[11]82。2021 年,檔案部門紛紛以“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紅色檔案——走進中央檔案館》百集微紀錄片、《100 個檔案故事講述黨的歷史》、“印記100”、“凝百年之輝,筑蘭臺之夢”微視頻展播等形式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紅色檔案微紀錄片在央視新聞微博的閱讀量超4 億人次、今日頭條推薦量超23 億次,取得了“現象級”的傳播效果[12]。系列活動的開展,為檔案進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為檔案教育價值的彰顯、為檔案文化傳承等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應。

隨著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各高校紛紛在檔案管理創新上實現新的突破。例如,東北大學建設虛擬校史館,可以直觀東北大學的發展歷程、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成就等內容。2021 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檔案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聯合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舉辦了“新文科背景下高校檔案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期間成立“全國高校檔案學專業課程思政聯盟”,發布了《全國高校檔案學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宣言》(簡稱“青島宣言”)[13],為把現代高科技引入課程思政、實現檔案高質量教育提出一批非常有價值的參考觀點。

(二)推動檔案數據多元整合,開展數字人文服務實踐

近年來,我國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整體呈現注重紅色檔案資源的挖掘與編研,注重運用CR、VR 等虛擬現實技術提升展覽效果,注重多方合作開展檔案開發利用,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高度融合。以“數字梅蘭芳”為例,她是由3D影視級計算機動畫技術、人工智能多模態交互技術及3D 引擎實時渲染技術打造出來的“數字人”?!皵底秩恕奔夹g不僅可以模擬真實人類的形象和行為,還可以創造出有個性的虛擬角色,為各種應用場景提供更加自然的互動和沉浸體驗[14]。

“十四五”期間,中國檔案事業積極探索數據融合、分布式存儲、關聯分析、多元交互等技術在檔案信息深層加工和利用中的應用,加快檔案管理現代化轉型和智能升級步伐,快速實現檔案教育數據信息整合、檔案教育資源平臺共享,提高檔案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挖掘檔案資源更深層面的教育價值,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文化、記住中國歷史,為提升檔案公共服務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三)以技術賦能現代化教育,用人才推動高質量發展

檔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新媒體等技術在檔案領域的迅速應用,檔案行業迫切需要優化人才結構,快速適應檔案治理現代化建設需要。截至2021 年,全國35 所開設檔案學專業的高校中,已有10所高校的檔案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學科本科專業建設點,10 所高校的檔案學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30-31?!丁笆奈濉比珖鴻n案事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依托平臺建設和梯隊建設兩個維度,努力深化檔案專家庫建設、培養更多創新型管理型檔案人才;深化與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學校合作,借鑒國家保密局與高校共建保密學院的成功經驗,鼓勵各級檔案主管部門與高校合作共建檔案學院,推動檔案學科建設;強化數字課程開發,推進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檔案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面向未來,要切實發揮數字技術優勢,加快構建新一代數字教育平臺,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紅利,不斷加強部門協同、區域協同、行業協同,逐步健全“物聯網+”數字治理新模式,大力提升檔案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智能化、精細化、現代化水平。用檔案智,植愛國情,擔強國任,讓價值引領“新”起來,讓專業知識“實”起來,讓檔案價值“活”起來。

猜你喜歡
育人思政課程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