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措并舉培育“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

2023-02-10 08:08甘媚
企業科技與發展 2023年12期
關鍵詞:科技型知識產權廣西

甘媚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廣西南寧 530022)

0 引言

中小企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主體中發揮著促就業、穩主體的作用。截至2021年底,我國的市場主體數量已經突破1.5 億戶,中小企業占比達到90%以上[1]。截至2022年6月底,廣西中小企業數量達到107.7萬戶,同年1~6月,新增注冊企業9.07 萬戶,同比增長10.21%。在中小企業隊伍中,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極具活力和潛力的創新主體,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重要力量[2]。

為了營造更好的環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工作,科技部于2022年印發了《關于營造更好環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的通知》(國科辦區〔2022〕2 號),該通知提出:①打造“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揮“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保市場主體、擴大就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②到“十四五”規劃末期,形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的制度體系,營造全社會支持中小企業研發的環境氛圍;③增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能力,實現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20 萬家,新增“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5 萬家。同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印發《關于營造更好環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桂科高字〔2022〕87 號),提出為加快提升我區創新能力,推動經濟快速發展,應將培育“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當前科技工作的重點。

1 “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界定

《關于營造更好環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的通知》指出,“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從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遴選而出,成為“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條件是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產品、科技人員占比大于60%、以高價值知識產權為代表的科技成果超過5項、研發投入強度高于6%,具體的量化標準如下。

(1)企業要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產品。企業擁有的關鍵核心技術主要體現為以高價值知識產權為代表的科技成果,并且關鍵核心技術必須應用于企業提供的主營產品(服務)中。

(2)科技人員占比大于60%??萍既藛T占比指企業科技人員數量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萍夹推髽I科技人員占比需達到60%或以上,制造企業的科技人員占比要求相對較低,需達到30%或以上。

(3)以高價值知識產權為代表的科技成果超過5項。高價值知識產權主要是指高價值發明專利。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相關規定,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明專利、在海外有同族專利權的發明專利、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發明專利、實現較高質押融資金額的發明專利、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或中國專利獎的發明專利5 類有效發明專利屬于高價值發明專利?!八目啤逼髽I擁有的高價值發明專利必須達到5 項或以上。

(4)研發投入強度高于6%。研發投入強度指企業研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研發費用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頒布的《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關于進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7〕34 號)、《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服務工作指引》(國科火字〔2022〕67號)及其他有關規定進行歸集?!八目啤逼髽I研發投入強度必須達到6%或以上。

2 廣西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

“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從中小企業中產生,是研發能力更強、技術水平更高、科技人才更密集的科技企業,但也存在很多中小企業的共性問題。

2.1 企業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差

中小企業包括微型企業、小型企業和中型企業,是人員規模和經營規模都相對較小的企業。中小企業往往缺少成熟的組織架構和充足的周轉資金,當遇到突發事件時,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努力很難走出困境。近幾年來,廣西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面臨著收益大幅減少、經營負擔加重、交租困難和難以維持經營等困境。

2.2 融資困難,后續發展動能不足

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加之企業信用良莠不齊,銀行為了降低風險,普遍存在惜貸行為,企業融資難度加大[3];另一方面是我國金融體系不健全,中小企業資金來源渠道單一,內部主要依靠自身積累,外部主要依靠銀行信貸。目前,我國資金供給主要以國有銀行和中大型銀行為主,審批過程長、批貸金額大,而中小企業的需求多為金額小、效率高的短期貸款,因此供給與需求不匹配。區內商業銀行、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的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產品較少,企業資金來源多為內部籌集及個人借款,經營壓力大,難以支撐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3 企業創新動力不足,高端創新人才較缺乏

根據國家評價標準,創新型中小企業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化水平、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優質中小企業的發展以先進生產技術為基礎,需要高層次人才支撐。然而,我國中小企業在公司制度管理、人才培養規劃上普遍缺乏完善的制度,導致企業員工流動性大,員工沒有歸屬感[4]。廣西作為西部省份,經濟相對欠發達,企業員工的高等教育水平較低,高層次人才儲備不足,科技研發人才、高技能人才更為稀缺,導致企業普遍缺乏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成果難以轉化。廣西工資水平與國內其他發達地區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導致人才流向其他地區,阻礙了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廣西部分企業由于地理位置較偏、工資待遇不高、配套設施不完善,難以吸引高層次的人才和技術型人才。此外,部分公司缺少與大中專院校合作的渠道,“產學研”合作相當缺乏,難以開展深層次的技術攻關,嚴重制約了項目的實施和企業的發展。

2.4 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低

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申請和獲得授權的知識產權數量相對較少,知識產權質量不高,多以實用新型專利和軟件著作權為主,而發明專利申請難度大、審批時間長,因此普遍都比較缺乏。一些中小企業負責人的知識產權意識薄弱,缺乏對知識產權的布局和規劃。知識產權管理機制不健全,導致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

3 培育“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舉措

3.1 健全政策扶持體系,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3.1.1 完善梯次培育機制,不斷壯大科技型企業集群

持續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的科技型企業培養鏈,積極培育以瞪羚企業為代表的高成長性企業,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加快壯大創新型企業集群,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2022年,我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系統累計注冊企業9 655 家,其中新增注冊企業2 434 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為4 222 家,同比增長了32%,排名西部地區第三,在5 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居首位;年度共有1 353 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加計扣除總金額為13.43 億元,同比增長16.08%。高新技術企業隊伍發展與壯大勢頭不減,數量達到3 822 家,增長了15%。以百強高企為代表的科技型領軍企業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上榜100 強的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 258.14 億元,占廣西全部高新企業營業收入的39.2%。百強企業繳納稅收額度達122.28億元,研發經費投入達4.2%,擁有的研發人員超3.2 萬名,專利擁有總量為13 196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的17%左右,為全區貢獻了40%左右的營業總收入、30%左右的工業總產值和30%的利潤總額。瞪羚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為188家,通過評審新增的瞪羚企業為56 家,全區瞪羚企業總數達到132 家,同比增長23%。通過構建科技型企業創新培育成長鏈,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及再倍增行動、瞪羚企業培育計劃,引導企業持續開展創新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培育和扶持一批競爭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奠定基礎。

3.1.2 加強中小企業源頭培育,建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

圍繞“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加速器”創業服務鏈條,支持創新創業載體建設,繼續為中小微型企業、創業團隊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創新創業指導和專業技術服務;鼓勵和支持龍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建設專業化眾創空間和專業孵化器,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績效評價優秀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給予后補助支持;鼓勵有條件的科技企業整合“產學研”力量,建立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加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的建設,對企業聯合科研單位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聯合實驗室等給予傾斜支持。截至2022年底,廣西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 家、國家級眾創空間6 家,全區保有量分別達22 家、34 家;新認定、備案自治區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共7 家、自治區級眾創空間17 家,全區保有量分別達44 家、109 家;創業孵化面積超過200萬m2,在孵企業和團隊累計達到5 848 多家(個),吸納就業人數6.14 萬余人。2022年累計落實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獎補經費合計800 萬元,為加速科技企業成長提供了有力的平臺支撐。

3.1.3 打造“雙創”升級版,優化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環境

落實國家政策及我區雙創支持政策,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積極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和氛圍,促進創新創業優惠扶持政策全面落實。通過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等,支持中小企業科技的研發與成果轉化,充分挖掘和培育科技型項目,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為培育“四科”企業打好基礎。2022年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共有1 440 家企業報名參賽,參賽企業數量創下新高,在全國37 個賽區中排名第六。大賽共遴選出80家廣西創新創業大賽優勝企業,下發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西賽區暨2021年廣西創新創業大賽獎勵性后補助1 880 萬元,用于支持大賽獲獎企業開展參賽項目的相關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工作。

3.1.4 突出企業技術需求,改革項目形成機制

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新型項目組織方式,通過“企業出題”的方式,將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作為重點支持方向,以“公開張榜”的形式,招聘國內最有實力的研發團隊揭榜攻關,與科技企業共同開展科技合作,幫助企業解決攻關難度高、研發投入大、單純依靠企業自身甚至區內科研力量難以解決的產業核心技術問題,這些技術問題也是產業亟須解決的問題。

3.1.5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加大對企業科技項目的支持,鼓勵企業以產學研合作的形式牽頭組織實施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項目、科技重大專項等各類科技計劃項目。激勵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按企業上年度的研發強度適當增大研發投入的幅度,采取事后獎補、分檔補助的方式給予財政資金獎補。充分發揮科技企業稅收優惠、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技術轉讓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加大政策宣傳與培訓力度,幫助企業利用各項優惠政策降低研發成本,調動企業加大研發的積極性。

3.2 建立完善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金融支持政策體系

3.2.1 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

出臺含金量高、創新性強的政策文件,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體系,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以“桂惠貸”為平臺推動創業擔保貸款,助力創新創業,將國家創業擔保貸款納入“桂惠貸”平臺實行統一的名單制管理;以融資擔保平臺支持創新創業,逐步統籌全區擔?;?,提升服務效能;以創業擔保貸款宣傳進校園活動促進創業創新,進一步提高政策知曉度和覆蓋面。實施再貸款、再貼現專項計劃,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再貸款在廣西落地實施,引導金融機構用足、用好“桂惠貸”,為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解決企業的資金難題。截至2023年3月末,通過再貸款、再貼現專項計劃投向科技創新企業14.25 億元;累計發放合格科技創新貸款33.87 億元,支持市場主體131 家?!肮鸹葙J—技改貸”“桂惠貸—科創貸”累計投放52.21 億元,惠及企業613 家。全區科創企業貸款余額為1 288.85 億元,同比增長24.09%。

3.2.2 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與評價體系

加快建立健全政府的擔保體系,推動廣西企業征信服務平臺和中小企業信貸產品信息查詢平臺建設,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為各類金融機構提供企業信用畫像、數據模型驗證、智能風控等服務。解決中小企業和金融機構、擔保機構信息不對稱問題,為金融“活水”進一步流向實體經濟創造條件。加快推進“桂惠貸—科創貸”的投放,不斷拓寬政策覆蓋面,探索建立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的金融機構采取項目資助撥付、股權投資等不同的模式進行資金扶持。

3.2.3 開發特色名單制產品

針對不同產業、領域的制造業企業的融資需求,開發多種“名單制”產品,靈活設置不同產品的適用范圍、貸款利率以及貼息比例、貼息額度等要素,根據不同產品分別設置不同貼息比例,滿足不同行業、期限、貼息額度的企業融資需求。積極推動“桂惠貸”政策與國家強化科技創新等惠企政策的融合運用,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型領域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助推科技創新型領域企業的發展,降低科技創新領域企業的融資成本。持續優化“桂惠貸”投放結構,合理把握投放節奏,實施精準調度,引導金融機構為符合條件的科創領域企業提供傾斜支持。加快“科創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與科創領域關聯度較高的“桂惠貸”系列產品的推廣,實現科創領域企業融資持續增量、擴面和降價。

3.2.4 規范名單制產品準入規則

進一步規范各“桂惠貸”名單制產品準入規則,各行業主管部門應根據行業領域特性,合理制定相關名單制產品準入規則,并嚴格審核申請入庫企業的資格條件?!翱苿撡J”支持新型研發機構(企業類)、高新科技企業、瞪羚企業、數字經濟企業等創新主體,以及“廣西科創33 條”“千萬條”行動中涉及的企業和科研人員?!爸R產權質押貸”重點支持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自治區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及優勢企業培育單位、獲中國專利獎和廣西專利獎的企業、擁有2件以上發明專利的企業,以及馳名商標、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國際注冊商標企業和地理標志用標企業;支持企業將擁有的知識產權用于質押擔保(或反擔保)貸款。

3.3 培養引進高端人才,加強企業人才支撐

3.3.1 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繼續深入實施廣西“帶土移植”引育計劃,將“‘帶土移植’人才引育計劃項目”列入廣西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持續組織實施廣西院士后備人選培養工程、八桂學者制度,加強廣西科技計劃人才專項項目對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及青年人才引進培養的扶持,對來桂工作未滿3年的高水平博士畢業生給予自主選題科研項目資助。圍繞“高精尖”和緊缺人才導向,著力引進培育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對于中小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稅收優惠、科研經費、人才培訓、住房補貼等方面予以傾斜,營造引才、育才、用才、服務人才的良好環境。實施企業首席技術官(CTO)制度,強化企業技術領軍人才的培養,以破解企業創新創造不活躍的難題。

3.3.2 加大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力度,著力提升人才綜合素養

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公需科目的學習培訓;組織實施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高級研修項目;建設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目前,全區共有5家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33 家自治區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這些教育基地在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和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4 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

3.4.1 積極指導企業開展專利布局

通過培育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打造“自治區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單位—自治區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知識產權強企梯次培育體系,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的運用能力。對在汽車、機械、電子信息、高端金屬新材料、綠色高端石化、綠色高端家居等領域符合專利申請條件的企業給予優先審查推薦,確保相關領域企業的專利申請更快地獲得授權。

3.4.2 逐步完善知識產權轉化平臺

開展專利供需對接,通過向高校院所征集開放許可專利,發動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對接;面向區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國有企業征集可供許可的專利技術項目;整理發布知識產權軍民融合項目;面向中小微企業征集專利技術需求,向有關高新區、產業園區及有關企業推介待轉化專利。同時,依托廣西知識產權交易中心開展知識產權運營和咨詢服務,完善需求征集、信息發布、交易服務等功能,推動“桂知匯”監控平臺上線,為中小企業提供“桂知匯”小程序的免費知識產權托管服務。

3.4.3 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維權援助

加強執法監督,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商標專利侵權和假冒行為;強化涉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完善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體系,遴選海外知識產權觀察企業;搭建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大數據平臺,使東盟國家及廣西重點市場的產業專利實現數據共享;拓展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和維權援助公益活動,建立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直通車服務模式,為涉外企業提示風險預警信息,幫助企業防控化解海外知識產權風險。

4 結語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新產業、新市場的開拓者,是保證國家企業和產業健康發展的中堅力量。廣西應加快實施科技強桂行動,在企業培育、政策支持、融資等多方面營造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全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增強內生創新能力?!八目啤睒藴士萍夹椭行∑髽I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在科技創新活動中更具活力,是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新生力軍。在當今經濟發展的形勢下,培育好“四科”標準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更好地補齊產業鏈、穩定供應鏈,對推動廣西的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科技型知識產權廣西
云創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持續性學習機制
廣西廣西
重慶五大舉措打造知識產權強市
廣西尼的呀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民營科技型集團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實踐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頂天立地
論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人才供給體系的構建
廣西出土的商代銅卣
知識產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