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海洋學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

2023-02-10 17:17曲中黨李敏劉明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3年12期

曲中黨 李敏 劉明

【摘要】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導,以培育新型軍事化海警人才為目標,軍事海洋學課程在借鑒相關院校課程基礎上,立足海上維權執法任務實際,圍繞課程目標頂層設計、教學內容選擇、實施策略、特色創新等方面開展探索和實踐,旨在提高學生運用軍事海洋學知識研究和解決海上維權執法問題的能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文化素養,提升課程育人效果,為強國興軍服務。

【關鍵詞】軍事海洋學∣中國海警∣海上維權執法∣海上安全保衛

軍事海洋學是研究和利用海洋自然規律,為國防建設、海上軍事行動提供科學依據和實施海洋保障的學科[1]。目前國內軍事海洋學教學多數是圍繞海軍的職能需求而開展,著眼于綜合海洋環境信息保障下的聯合作戰需要 [2-3]。中國海警局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包括執行打擊海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海上治安和安全保衛、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漁業管理、海上緝私等方面的執法任務,以及協調指導地方海上執法[4]。但目前國內尚未有針對海警職能需求的軍事海洋學教學,我們教學團隊初步探索了聚焦海警職能使命的軍事海洋學課程實戰化教學體系研究。

一、課程定位

軍事海洋學課程是學生掌握海洋環境變化規律及其對海上軍事活動的影響等相關領域基礎知識與技能的保障,對學生運用科學方法研究和解決實際海上維權執法問題、端正科學態度、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通過課程學習,學生掌握我國近海區域海底地形地貌特征、氣候環境特征、海流與海浪特征、海洋資源種類及分布、近海海洋環境現狀及保護措施和我國周邊海洋國際形勢等知識。學生能夠廣泛、有效、科學地利用信息資源,更好地執行海上安全保衛任務,監督管理近海區域海洋資源開發,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二、課程內容設計

(一)國內外相關課程授課內容

美國海岸警衛隊學院開設的課程包含了航海技術、海洋生物、海洋氣象、海洋地球化學、物理海洋等內容。日本海洋保安學校開設的海洋科學和航海類課程,包含了海區概況、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海洋氣象、海流、潮汐、海洋波動、海洋調查等內容。海軍潛艇學院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編著的《軍事海洋學引論》,內容包括了海洋與海底、海水的物理性質、海洋鋒和中尺度渦、海洋中的躍層、海浪與內波、潮汐、海流與環流、海上天氣系統等部分[5]。海軍工程大學海洋通識類課程內容體系包括了地理環境、海洋氣象環境、海流、海浪、海洋內波、潮汐、海洋聲學、海嘯、風暴潮等內容[6]。國防科技大學《高等軍事海洋學》主要研究氣象海洋戰場環境對人員、裝備和行動等影響的機理和定量評估技術[7]。相關高校軍事海洋類課程為符合海警人才培養的課程內容體系建設提供了參考,在綜合分析和整理的基礎上,從課程目標頂層設計出發,立足崗位需求,重構授課內容。

(二)本課程選取的教學內容

軍事海洋學課程緊緊圍繞實際,選取貼近海警部隊、貼近海警實戰的教學內容,按照認識海洋主要現象,理解海洋生態環境原理,掌握海洋環境變化規律,服務海警維權執法實際的思路,逐步推進課程教學。整門課程共分為海上安全保衛、海警維權、海警執法3個模塊,設置了軍事海洋學概況、海洋與海底、海區氣候環境、海流與海浪、環中國島鏈自然環境與軍事區位、海區海洋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海洋調查等七個專題。海上安全保衛模塊以海戰場環境介紹為主,包含了水下環境(海洋與海底)、水中環境(海流與海浪)、水面環境(海區氣候環境);海警維權模塊以我國周邊海洋形勢為主,介紹了環中國島鏈自然環境與軍事區位;海警執法模塊圍繞海洋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展開,包含了海底礦產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洋環境保護等內容;軍事海洋環境的認知及海洋環境保護策略的制定依賴于海洋調查所取得的數據,海洋調查的儀器和裝備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海警海上維權執法和海上安全保衛任務(圖1)。

三、實施策略

本課程以適應海警執行海上安全保衛、維權執法任務需求為導向,提高學生在實戰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重點,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前沿應用。

(一)教學理念

在教學實踐中,貫徹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將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的培養貫穿于教學始終,利用理性思維解決實戰化問題,培養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精湛優良的教師隊伍,造就懂海、知海、愛海的新型軍事化人才,達到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二)教學過程

教學實踐過程中,打造基于“網絡+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互聯網時代,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例如《海洋權益與中國》《海洋科學專業導論》《海洋學——認識海洋的科學》等網絡課程,幫助學生實現課前預習,課后拓展等學習環節。豐富的互聯網資源,既生動又形象,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熬W絡+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三)考核評價

以評促學,實行“全程+多元”融合式考核評價。為檢驗教學效果,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兩部分。形成性考核包括課前評價、課堂評價和課后評價三部分,課前評價由老師對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情況進行提問打分;課堂評價主要以學生的課堂表現為主,包括學習小組討論、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與準確度等;課后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完成知識拓展任務進行評價。終結性考核以課后論述作業的形式進行,根據學生各自的背景和興趣點,自主選擇論述題目。

四、特色創新

軍事海洋學內容多,涉及知識面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難以做到面面俱到。課程在借鑒國外海警和國內海軍相關院校課程基礎之上,立足海警海上維權執法和海上安全保衛職責使命,發揮網絡優勢,突出“海警、海洋”特色。

(一)維權執法案例為導引,貼近實戰,聚焦打仗

圍繞課堂理論授課內容,選取新穎、聯系海警實際應用的案例,例如海砂盜采專項執法、違法捕撈、非法傾倒廢棄物、海上溢油處置、防臺抗汛、海洋災害預警、海上救援等,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學有所依、學有所用,使人才培養更加貼近部隊、貼近實戰。教學實施環節,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親身經歷或者通過互聯網了解到的海警維權執法案例,增加課堂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的主動性。

(二)互聯網資源為依托,線上線下,優勢互補

在實戰案例教學中,一些重要的軍事問題涉及多學科、多知識結構,而學生基礎參差不齊,課堂時間有限。我們依托互聯網資源,安排課前預習和課后拓展作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同時能夠根據學生的反饋,重構線下教學方案,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三)家國情懷為內涵,立德樹人,協同發展

課程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海洋意識、職業認同等素養。圍繞軍事海洋知識,搜集大量的圖片、視頻、案例等思政素材,突出“海警、海洋”特色,深入挖掘“我國周邊海洋資源爭端”“海警漁業執法”“海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海洋監測裝備”“國家海洋空間戰略”等思政要素,開展有針對性的課程思政。培養學生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家國情懷和海洋意識,做海洋強國建設的接班人和創造者。

五、結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海警機構統一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為培育新時代海警人才,經過初步探索與實踐,軍事海洋學課程教學初見成效,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與工作實際相結合,反思與研討,同時對課程的進一步建設提出了寶貴意見。課程必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設的更好,中國海警人也必將成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化人才。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俞慕耕.淺議軍事海洋學[J].海洋測繪, 1999(3): 55-58.

[2]洪梅,張韌,錢龍霞,等.貼近部隊需求的軍事海洋學專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5, 550(36): 111-112.

[3]洪梅,劉科峰,周林,等.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败娛潞Q髮W”探究式教學芻論[J].成才之路, 2021,690(26): 24-25.

[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法[N].解放軍報, 2021-01-23(003).

[5]孫文心,李鳳岐,李磊.軍事海洋學引論[M].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1.

[6]葛義軍,黃昆侖,王智宇.海洋通識類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J].科技視界, 2018(31): 160-161.

[7]張文靜,史劍,張雪艷,等.研究生專業課“高等軍事海洋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J]. 科教文匯(中旬刊), 2021(32): 114-116.

(作者簡介:曲中黨,武警海警學院基礎部講師,博士;作者單位:李敏、劉明,武警海警學院基礎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