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役軍人大學生助推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的路徑研究

2023-02-10 23:30歐佳
中國軍轉民·下半月 2023年12期
關鍵詞:總體國家安全觀路徑研究

【摘要】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背景之下,外來的思想文化通過各種途徑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主要提供現代科技手段在大學生群體之間傳播,大大增加了當下大學生群體意識形態管控工作的難度,防不勝防。高校大學生群體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尚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對于西方敵對勢力的思想滲透,他們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被其吸引,但又缺乏辨別的能力,容易被誘導。而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大學生安全教育不僅涉及大學生個人的安全和成長,同時是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環節。退伍軍人大學生具備豐富的軍事經驗和專業知識,他們融入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這些寶貴資源分享給其他大學生,通過他們的朋輩引領作用,可以有效推動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的開展。從而不斷增強大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擔當與使命。

【關鍵詞】退役軍人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路徑研究

國家安全是關系著國家、民族發展進步和生死存亡的重大命題,研究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永不過時的命題。從國際形勢來看: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國家安全等領域越來越相互依存,恐怖主義、保護主義、金融危機、網絡電信詐騙等破壞和平的威脅因素相互交織,其影響已經跨越國家界限。這使得國家安全的內涵與外延變得空前寬廣,影響國家安全的內外部因素變得空前復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边@一重要論述既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并提出系列重要創新論斷的賡續,也是對當前和今后處理好國家安全工作所提出的理論指南。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其安全素養直接影響國家的和諧穩定,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大學生群體社會人生經驗缺乏,國家安全意識較為薄弱,應對安全危機相關的安全知識儲備不足,增強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成為保障國家安全的核心要求。而退伍軍人大學生曾經服役于國防安全事業,他們身上承載著軍人精神,剛毅、堅定、責任與擔當。他們融入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可以通過親身經歷和情景再現,激發大學生對國家安全問題的關注和參與度,并傳承和弘揚軍人精神,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行為自覺,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個培養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的機會,能夠增強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意識,并內化為行為自覺。

一、退役軍人大學生在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工作中的應有之義

(一)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分析

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內容豐富,綜合性強,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教育普遍存在著內容上“重理論宣講、輕實踐運用”“重知識傳授、輕價值引領”,形式上“枯燥單一”的問題。一是開展國家安全觀教育活動的內容較為抽象,缺乏可感知的榜樣??傮w國家安全觀理論知識層次豐富,覆蓋面較為廣泛,綜合性強。在進行宣講過程中,重知識傳授,輕價值引領,結合退役軍人親身經歷且細致鮮活的故事精神有待挖掘;二是教育的方式缺少系統性。開展課堂講授、現場報告會、征兵宣講等,分散且缺乏系統性,未能開發具有品牌效應的教育載體,難以聚合多方資源產生實效性。三是教育的語言與話術過于生硬,缺少情感認同與共鳴,教學語言過于嚴謹,疏忽了朋輩教育的心理感應。

(二)發揮退役軍人大學生朋輩引領作用,提升安全觀教育的實效性

退伍軍人大學生具備豐富的軍事經驗和專業知識,他們融入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這些寶貴資源分享給其他大學生。通過他們的朋輩引領作用,可以有效推動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的開展,將國家安全觀教育融入大學生第二課堂、實踐課堂之中。他們通過分享親身的軍旅生活,講授部隊習得的國防觀念、國防知識和國家安全觀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拉近與在校大學生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教育的實際效果,促使國防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模式的立體化、效果的綜合化,更多地呈現直接性和示范性。其次,退伍軍人大學生作為曾經服役于國防安全事業,他們身上承載著軍人精神,剛毅、堅定、責任與擔當,能夠傳承和弘揚軍人精神。他們融入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可以通過親身經歷和情景再現,激發大學生對國家安全問題的關注和參與度,并傳承和弘揚軍人精神。最后,能夠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行為自覺。退伍軍人大學生在高校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個培養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的機會,能夠增強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意識,內化為行為自覺。

(三)發掘退役軍人大學生在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中的獨特價值

退役軍人大學生回歸高校后具有退役軍人和大學生雙重身份,既經過“校園”的系統性高等教育的培養,又通過“綠營”中嚴格的軍事訓練,一頭連著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與日常生活,一頭連著國家民族的未來與安全,肩負著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與擔當,家國情懷深厚、政治素質過硬,具備開展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獨特價值。退役軍人大學生具備豐富的軍事經驗和專業技能,在高校中具有獨特的優勢。二者在實踐中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系,能夠助推高校國家安全觀教育的體系化、系統化。這一群體在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中的價值引領效應,既吹響了國家對退役軍人激勵政策的號角,也助力高校國家安全觀教育,需要充分挖掘退役軍人大學生的優秀品質,使之成為國家安全觀教育的后備軍和生力軍。積極推進退役軍人大學生助推高??傮w安全觀教育,退役大學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幟,將他們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大思政”格局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補充。退役大學生作為同輩最了解大學生群體思想政治方面的需求,有利于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與價值引導,激發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意識,著力提升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的實效性提供新的啟發。

(四)退役軍人大學生與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具有內在邏輯性

一是示范引領。退役軍人大學生擁有大學生與軍人的雙重身份,對于開展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同輩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影響,使大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國家安全觀教育意識,充分發揮朋輩教育的隱性功能,是新形勢下國家安全觀教育手段的延伸和創新,兩者具有統一的價值指向與內在的邏輯契合點。二是人才支撐。退役軍人大學生在服役期間接受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嚴格的軍事訓練,使他們在國家安全觀教育的領域更具有說服力、更加自信,這種實踐經歷是其他任課教師所不具備的。部隊的紀律意識和團隊意識也使他們在觀念養成、團隊意識培養方面具有優勢。因此,他們能夠承擔起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主體角色。兩者體現主體與載體的內在關系,是一對相互促進、同頻共振、同向同行的共同體。三是法律支持。2020 年11 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并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保障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而退役復學大學生又是退役軍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助推融入國家安全觀教育,也解決了對退役軍人大學生的校園融入問題,有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養模式,同時也有利于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二、退役軍人大學生助推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路徑探析

退役軍人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徑。通過退役軍人大學生的朋輩引領能力,能夠在高校中發揮積極的價值引導作用,引導大學生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廣泛關注和參與。發揮“123實踐模式”,即1支隊伍、2個平臺、3個陣地,從隊伍建設、平臺搭建、陣地建設的三個維度,分析退伍軍人大學生開展國家安全觀教育的可行性,打造內外聯動、線上線下雙重教育模式,助推高校國家安全觀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一)打造一支隊伍

成立國家安全觀宣講團、退役軍人青年突擊隊、國防教育大隊或國家安全觀教育協會等,樹立榜樣,打造典型,凝聚共識與合力,提升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的實效。著力于建設一支隊伍,構建系統化的國家安全觀教育,解決重知識傳授、輕價值引領的單一問題。打造一支由退伍軍人大學生組建的國家安全觀教育宣講團,在國家安全教育日、七一、八一、國慶等重大時間節點開展知識宣講,開展事跡交流分享會,以“現身說法”式打造鮮活的榜樣力量。在宣講活動中發揚軍人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身體力行展現當代軍人及青年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二)搭建二個平臺

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應當與時俱進,在第一課堂之外,打造線上線下平臺的協同育人模式。退役軍人大學生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網站、微課等線上平臺傳播國家安全理論知識,創新國家安全觀育方式,增強吸引力,提升教育實效。線下培育并組建國家安全觀教育退役軍人核心隊伍,深入大學生開展國家安全觀教育活動。利用“4·15 國家安全日”等節日契機開展大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活動。分為線上、線下兩個部分,打造多元載體。大學易班、高校官方網站、公眾號、抖音等線上平臺,都為退役軍人大學生宣講團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提供了線上研討的途徑,可錄制微視頻課程組織開展線上交流。同時線下利用國旗護衛隊、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團隊、學生社團的載體等社會實踐活動,保障線下教育的實效性。線上線下的聯動平臺,分別在國防安全、生命安全、網絡安全等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方面,搭建參與平臺,提升參與度,重視隱性教育。

(三)建設三個陣地

利用軍訓課堂、征兵宣講、信息安全網格員體系,使之成為國家安全觀教育重要的三個陣地。進一步為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建立長效機制。根據退役軍人大學生專業特長、學校教育工作場地等實際情況,進一步明確教育目標、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途徑,建立一支由退役大學生為主的國家安全觀教育隊伍,探索建設一批示范型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基地。構建退役軍人+軍訓課堂+征兵宣講+安全信息員的多元陣地,優化安全觀教育內容、豐富教育手段,創新大學生軍事訓練活動載體,融入軍人情懷,凸顯紅色教育,推動新時代思政教育話語體系轉化,著力激發大學生內心的情感認同。

三、結語

大學生作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斗目標的力量來源,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高校應當重視且創新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積極助力退役軍人大學生開展國家安全觀教育,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豐富教育形式,凸顯戰略思想??赏ㄟ^退伍軍人大學生分享退役學生軍營生活、英雄事跡交流、情景再現,挖掘安全觀教育案例,豐富國家安全觀教育的內容,提高大學生對國家安全問題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本文立足于退役軍人大學生助推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路徑研究,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思想,著眼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安全理論,深刻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熱點與焦點問題,科學總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以退役軍人大學生為研究視角,將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培養有效融入隱性教育,整合高?,F有的資源,形成育人合力。嘗試構建退役軍人大學生“123”國家安全觀教育實踐模式,圍繞退役軍人大學生這一特殊身份開展研究,分析其功能價值與獨特優勢,開啟退役軍人大學生在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角色擔當,用鮮活的軍事理論案例,“現身說法”式講好國家安全觀新形勢,發揮朋輩教育的引領作用,構建國家安全觀教育協同育人機制,助力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體系化、系統化,為高??傮w安全觀教育注入“強心劑”。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李曉東,張紅艷.退役軍人大學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領作用研究[J].理論探索, 2022(12):82-85.

[2]趙光明,劉玉珍.退伍軍人大學生在高校社團組織中的引領作用研究[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2):78-83.

[3] 張偉,張麗娟.退役軍人大學生融入高校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2(13):170-171.

【基金項目:湘南學院2023年揭榜掛帥項目;湘南學院2021年度校級科學研究項目(2021XJ58)】

(作者簡介:歐佳,湘南學院講師,湘南學院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學工辦副主任,法學碩士,主要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等方面研究)

猜你喜歡
總體國家安全觀路徑研究
“一帶一路”戰略下西部高校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基本特征分析
“新安全觀”下高校國防教育新形式探索
關于推進“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思考
哈爾濱新區對外開放路徑研究
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培育路徑研究
高校校企合作中構建第三方平臺的路徑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導向的高校國防教育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
淺析習近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傳統文化底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