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幹之馬的造型特點和表現手法

2023-02-11 10:30陳朵朵
中國美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畫馬胡人駿馬

陳朵朵

[摘要] 韓幹是中國古代鞍馬題材繪畫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筆下駿馬以飽滿豐圓的造型和神駿天然的氣韻而聞名。本文介紹了韓幹的生平和藝術成就,通過分析韓幹之馬的造型特點,揭示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本文還對韓幹的代表作品進行了深度賞析,探討了韓幹存世作品的藝術特征以及后世仿作的表現手法。此外,本文還分析了韓幹之馬對后世藝術家的影響及其在中國繪畫史中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 韓幹 畫馬 造型特點 表現手法

一、韓幹的生平和藝術成就

韓幹于唐代天寶年間憑借畫名而應詔入內廷侍奉,此后聲名鵲起。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記載,韓幹入侍內廷以后,唐玄宗有意令其隨當時內廷的著名畫師陳閎學習人馬畫。韓幹不愿意,對唐玄宗說道:“臣自有師,陛下內廄之馬,皆臣之師也?!盵1]可見,其畫馬以自然為師,不愿囿于他人所創立的粉本程式。

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中將當朝畫家劃分為“神、妙、能、逸”四品,其中韓幹被列為“神品下”,陳閎被列為“妙品中”,教韓幹學習畫馬的老師曹霸直接被排除在四品之外。朱景玄認為,韓幹的畫馬成就不僅高于陳閎,而且遠超曹霸。

二、韓幹之馬的造型特征

關于韓幹之馬的繪畫風格,我們可以從歷代文人留下的文字記載中找到蹤跡。與韓幹生活在同一時代的杜甫認為其畫馬“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2]。在杜甫看來,韓幹畫馬只畫肉不畫骨,把皇宮的驊騮好馬畫得過肥,顯得神色凋喪。張彥遠則在《歷代名畫記》中為韓幹之馬的畫風進行了辯護:“杜甫豈知畫者,徒以干馬肥大,遂有畫肉之誚?!盵3]他認為,杜甫不擅讀畫,不能領會韓幹筆下肥馬的精妙之處,表達了對杜甫貶低韓幹之馬的不滿。

蘇軾常在文中贊頌韓幹所畫之馬,如《韓幹畫馬贊》《書韓幹〈牧馬圖〉》《韓幹馬十四匹》等,對韓幹所畫之馬有著很高的評價:“先生曹霸弟子韓。廄馬多肉尻脽圓,肉中畫骨夸尤難,金羈玉勒繡羅鞍。鞭棰刻烙傷天全,不如此圖近自然?!盵4]他認為,韓幹畫馬時不僅“畫肉”,而且能在“肉中畫骨”,這是難上加難的技能。他甚至還將相馬的伯樂與畫馬的韓幹相提并論,認為韓幹筆下的馬匹神駿天然。

我們根據上述文字記載可以得知,韓幹之馬在唐代人馬畫中偏向于豐厚肥圓之態,這是其重要特質。此外,韓幹非常注重觀察對象,將馬的體態、動勢、生活習性目記于心,能夠較為真實地再現客觀對象。

三、相關作品的表現手法

歷經歲月流轉,現存的韓幹作品并不多。在目前傳世的韓幹作品中,被定為真跡的只有兩件,其中一件是現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照夜白圖》。這件作品流傳有序,畫面右上角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題識“韓幹畫照夜白”。緊挨著李煜題識的是宋代書家吳說在卷首的一行題字“南唐押署所識物多真”。李煜是一位藝術造詣很高的皇帝,他的認可使得這幅作品在歷代皆被視為韓幹的真跡。畫面左上角有張彥遠的題款,左下角有米芾的單字題款,并鈐有“平生真賞”印。此外,整幅畫卷上還有宋代詞人向子諲、元代史學家危素、清代乾隆皇帝等人的題跋以及南宋賈似道、明代項元汴、清代安岐和恭親王奕 、溥儒等人之印。

畫面中,唐玄宗的坐騎照夜白被拴在拴馬樁上,駿馬鬃毛挺立,揚蹄長嘶,造型圓渾,體態健碩。飽滿有力的線條方圓相濟,緊貼著馬匹膘肥體健的外形,生動地表現了駿馬飄逸亮澤的皮毛和精壯有勁的筋骨。韓幹在駿馬的結構轉折處略施淡墨暈染,更加突出了馬匹強健的體態。初唐時期,來自于闐的尉遲跋質那和尉遲乙僧父子將西域的“凹凸畫法”傳入中原地區。從這幅作品的暈染方法可以看出韓幹對“凹凸畫法”的借鑒。駿馬身后拴馬樁的造型棱角分明,遒勁的長直線和黑、灰色相結合的長條形墨塊與白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幅作品充滿了張力。

另外一件被認為韓幹存世真跡的是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牧馬圖》。這件作品曾屢次被收入宮廷內府,上面有五代南唐時期的“集賢院御書印”和北宋宣和內府印?!缎彤嬜V》記載,北宋內府所收藏的韓幹畫馬作品有50多件,《牧馬圖》便很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件。此畫左上角有宋徽宗御題“韓幹真跡,丁亥御筆”,押“天下一人”并鈐“御書”瓢印,在“韓幹真跡”題文上方還蓋有宋高宗的“睿思東閣”印。宋徽宗曾命人將“上至曹弗興,下至黃居寀,集為一百秩,列十四門,總一千五百件,名之曰《宣和睿覽集》”[5]。這件作品很可能也曾被收入《宣和睿覽集》?!妒汅湃帯酚涊d,這件《牧馬圖》曾是《名繪集珍》冊中的一開?!睹L集珍》冊折裝絹本設色作品16幅,原為清順治時期戶部尚書、書畫收藏家梁清標所藏,后流入清宮內府。這件作品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畫作上鈐有乾隆“五璽”印。歷經朝代更迭,《牧馬圖》屢次在宮廷內府和民間流轉。蘇軾“廄馬多肉尻脽圓,肉中畫骨夸尤難”的名句就出于對這幅作品的品評詩《書韓幹〈牧馬圖〉》。此外,畫作上還鈐有明朝黔寧王、項元汴、韓世能和清朝梁清標、笪重光等人之印。

畫面中,濃眉深目、虬髯鉤鼻的奚官騎在白馬之上,右手執有另一匹黑馬的韁繩,馭一白一黑兩匹駿馬并轡而行。在創作這件《牧馬圖》時,韓幹數次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比如,他描繪衣紋時用線方折、纖細、遒勁,描繪蓬松濃密的須發、鬃毛時用筆較干,描繪駿馬時則線條圓潤飽滿、渾厚且富有彈性。他只是單純地運用線條語言就能區分不同對象的質感和體積。韓幹在黑白和虛實對比關系的處理方面也頗費功夫。除了二馬被刻畫為一黑一白外,他還將馬鞍畫成重色,區分了奚官和白馬的外形,又將黑馬的馬鞍畫成淺色,打破了黑馬的重色外形,使黑馬的造型更加豐富而不單調。關于二馬的馬尾,他的處理頗具匠心——它們一收一放、一短一長,其中白馬的馬尾為畫面營造了一種向外延伸的力量。

還有兩件被傳為韓幹所繪的作品分別是藏于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的《胡人呈馬圖》和《呈馬圖》?!逗顺蜀R圖》繪有五人牽三馬。此種圖式有萬國來朝的寓意,與之類似的圖式還有多個版本存世。此圖畫風工巧細膩,人物衣飾和馬鞍的紋樣尤為精巧。人物和駿馬表面皆有精致描金,設色富麗而不俗膩。卷首和卷尾有瘦金體題識“胡人呈馬圖”“韓幹真跡”。單就馬匹的造型來看,《胡人呈馬圖》應非韓幹所作。此圖中馬匹的用線非常繁復,而《照夜白圖》中馬匹口鼻和臉頰的線條雖然非常精簡,但筆筆結構到位,《胡人呈馬圖》中馬匹口鼻處的用線更具裝飾意味,線條本身沒有完全與結構相對應,不過豐富了白馬線條的疏密關系。據畫風判斷,此圖可能是明清畫師仿韓幹之畫所作。

《呈馬圖》保留了《胡人呈馬圖》中兩個人物形象和兩匹馬的造型,同時微調和增加了三個人物形象。前文提到的這匹白馬在《呈馬圖》中以深色的相同姿態出現。這匹深色駿馬的畫法較原圖的白馬更加繁復,不僅在軀干和蹄冠處增加了紋樣,還在障泥原有圖案的基礎上增加了神仙的形象。此圖雖然有瘦金體題識“韓幹呈馬圖”,并有“天下一人”的押署,但設色與《胡人呈馬圖》相比更為濃艷,故此圖成畫時間應晚于《胡人呈馬圖》。

四、結語

韓幹之馬代表了中國古代鞍馬繪畫的一個高峰,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筆下神駿天然的馬匹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了獨特而深遠的印記。李公麟、趙孟等后世名家都臨摹過韓幹的作品,這亦佐證了韓幹在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后世假托韓幹之名的畫作中,亦不乏筆法精妙之佳作。這既體現了后世對韓幹之馬的推崇,也彰顯了他的藝術影響力。

注釋

[1]朱景玄.唐朝名畫錄[M].溫肇桐,注.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1985:10.

[2]仇兆贅.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1147-1152.

[3]張彥遠.歷代名畫記[M].俞劍華,注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189.

[4]蘇軾.蘇軾詩集[M].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2:2630.

[5]莊肅.畫繼補遺[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19.

猜你喜歡
畫馬胡人駿馬
靈渠胡人俑與貢道的外國使臣
元人畫馬圖中的政治隱情
破山劍
畫馬的孩子
眼前看得見駿馬,心中裝得下草原
駿馬在錫林郭勒草原奔放
Beitaisi/貝肽斯 LM203(LM203 小駿馬)
談談唐王朝皇室中的胡人風俗
畫馬
儒釋道思想的融合體 胡人騎羊青瓷插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