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200 km/h市域快軌功能與需求特點研究

2023-02-18 05:22李巖輝楊博竣
鐵道標準設計 2023年2期
關鍵詞:國鐵城市軌道組團

李巖輝,楊博竣

(1.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2.南陽理工學院,河南南陽 473004)

1 研究背景

市域軌道交通是支撐都市圈均衡協調發展、拓展中心城區與外圍組團聯系的重要載體。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穩步提升,涌現了諸多特大城市、超大城市。近年來,國家各部委頒發了多個大力支持都市圈、市域軌道發展的政策文件,特別是“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對宏觀區域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從發展新型城鎮化、全國主體功能區布局、推進城市群與都市圈建設等方面提出全面、建設性的指導意見。在區域一體化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對綜合交通系統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軌道交通的覆蓋廣度、密度和深度不斷提升,在原有核心區基礎上構建了更大范圍的區域軌道網絡骨架,覆蓋范圍擴展至都市圈、城市群[2-3]。

國內多個超大城市已有市域快軌運營,運營速度以100~160 km/h為主。市域快軌作為改善都市圈空間結構、滿足大范圍出行需求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連接中心城區和外圍區域并與多條軌道交通換乘,極大程度提高了出行范圍、城市效能[4-6]。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交通運輸發展也在發生著深刻變化,要求交通運輸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交通強國”戰略中提出“全國123出行交通圈”目標后,部分城市在“都市區1小時通勤”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發展情況,提出45 min甚至30 min的都市圈出行目標。該目標對市域快軌的設計標準、運營管理、網絡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雄安R1線、鄭州K2線分別根據京津冀城市群、鄭州都市圈空間特征與需求,率先采用了最高設計時速200 km標準的市域快軌,分區、分段研究市域線特征,根據線路功能確定其適宜的目標值,并單獨編制了暫行規定。在該背景下,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正在組織編制統一的市域快軌(160~200 km/h)技術規范,結合筆者參與該規范的編制、研討過程,系統分析市域快軌(160~200 km/h)的功能、需求特征、適用性等問題。

2 功能定位

2.1 既有規范梳理

2017年以來,住建部、國家鐵路局、相關協會等部門組織編制并頒布了多部市域(郊)鐵路相關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近年來主要市域快軌相關標準編制及頒布匯總

根據各規范的內容,市域快軌的功能定位可從服務范圍、客流功能、時間目標、速度目標4個方面進行歸納,具體如表2所示。

表2 市域快軌功能定位歸納總結

2.2 功能定位“宏觀-中觀-微觀”分析思路

由以上既有規范總結可以看出,都市圈的發展達到一定程度,即連片建成區的規模、中心區與外圍區域聯系達到一定強度時,才衍生出市域間長距離出行需求。根據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粵港澳、長三角、成渝等城市群對人口的吸引優勢更加明顯,城市建成區范圍越來越大,同時又有都市圈1h的通勤時間要求,因此,對市域快軌的速度要求逐漸提高,在既有120~160 km/h的市域快軌技術標準基礎上,進一步考慮都市圈空間、服務范圍、走廊特征、車站接駁等方面,建立“宏觀-中觀-微觀”的分析體系(表3),分別從城市空間與圈層、走廊、車站服務范圍3個角度,構建市域快軌功能分析的整體架構體系。

表3 市域快軌功能研究思路與層次

2.2.1 宏觀-城市圈層與結構

(1)服務范圍

由于速度160~200 km/h的列車平均旅速更高,市中心至外圍的可達范圍相應提高,并通過與多條城市軌道換乘,實現高效的內通外聯目標。在圖1所示的城市圈層服務范圍中,市域快軌主要服務范圍是都市圈,對于160~200 km/h的市域快軌來說,其覆蓋半徑可達100 km,能夠服務部分城際之間的客流。

圖1 中心城區、都市圈、城市群服務范圍

(2)多層次軌道網絡結構性分析

隨著城市結構的變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的發展,“多層次”“多網融合”成為促進都市圈一體化的重要舉措,根據圖1的城市空間結構,確定不同層次軌道交通服務范圍如圖2所示。

圖2 多層次軌道與城市空間融合關系

各層次軌道技術標準、運營特征、工程條件、敷設方式差異較大,應因地制宜,并結合需求特征、走廊條件、空間距離、沿線人口與就業崗位分布、國土空間規劃、城市群/都市圈空間結構等因素綜合確定。根據上述宏觀功能定位,確定各層次軌道適宜輻射范圍如圖3所示。對于160~200 km/h市域快軌的實際旅速,其輻射范圍可達100 km,與城際鐵路功能有一定重合,并通過與城市軌道銜接,達到內通外聯的目標[7]。

圖3 多層次軌道對應服務范圍

2.2.2 中觀-市域走廊功能

(1)考慮既有鐵路利用的可行性

在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八縱八橫”鐵路骨架網里,有部分設計速度為200~250 km/h的國鐵線路。為提升服務標準,目前已經在部分既有通道上建設或規劃設計速度350 km/h的高速鐵路,新建線路運營后,原國鐵線路的運能將得到釋放。由于原標準的國鐵線路與160~200 km/h的市域快軌標準較為匹配,可利用其富余運能開行市域列車[8-9]。以沿海廈漳泉—汕潮揭通道為例(圖4),既有廈深鐵路設計速度為250 km/h,為提升沿海通道服務水平,時速350 km標準的福廈漳高鐵、汕汕高鐵已經在建,漳汕高鐵正在規劃并計劃于“十四五”期間開工,待新建線路運營后,則可利用原廈深鐵路富余運能開行公交化市域(郊)列車,與新建高鐵實現“快+慢”的復合功能通道,通過在既有線路上適當增加鐵路乘降所,擴大覆蓋范圍,實現挖潛擴能,以更少的成本解決市域出行需求、帶動沿線發展。

圖4 利用既有線富余運能開行市域列車案例(廈深鐵路與漳汕高鐵)

(2)市域快軌與其他同走廊軌道的關系

由于市域快軌連接了中心城區與外圍組團,在市區內承擔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功能,但是在外圍則又與城際鐵路功能重合,對其互聯互通、包容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在“多網融合”的角度下,市域快軌與各層次軌道交通關系梳理如下。

①國鐵干線

國鐵為都市圈與城際、省際交流的通道,承擔省域的商務、旅游、探親客流,以及部分城際客流。對于160~200 km/h的市域快軌來說,其覆蓋范圍可達到100 km,相比于國鐵的大站快車、鐵路樞紐進入中心城區、點對點的特征,市域快軌更多是對沿線組團、區縣、新城的覆蓋,帶動沿線發展,提供差異化服務。

②城際鐵路

既有TB 10623—2014《城際鐵路設計規范》明確城際鐵路設計速度標準為120~200 km/h,站間距為5~20 km。隨著運營、車輛技術的發展,城際鐵路速度標準可提高至250 km/h,具備與國鐵互聯互通的條件。從技術標準角度看,隨著城市范圍逐漸擴大,市域快軌與城際鐵路有功能上的重合[10]。結合客流特征,城際鐵路以城市間的商務客流為主,而市域線以市域范圍的通勤、生活性客流為主。城際鐵路作為國鐵的局部加密線路,多個城市群之間的城際鐵路可以聯系成網、互聯互通,即圖2所示的城市群范圍;而市域鐵路更多以某一個核心城市為中心向外輻射,可根據需求進行互聯互通,即圖2所示的都市圈范圍,向城市群范圍適當延伸。

③城市軌道

城市軌道速度目標值一般為80~120 km/h,主要在中心城區布設,超長線路可延伸至都市圈范圍。參考圖2所示的多層次軌道網布局,市域快軌在中心城區范圍內與多條城市軌道換乘,并向外放射。因此,城市軌道起到接駁、加密、疏散客流的作用。

此外,城軌與市域快線功能不同,部分區段可考慮共廊道、多點換乘,例如成都市軌道交通1號線與18號線;同時,為提高網絡化運營效益,可在有條件的線路開行雙流制列車,使市域快軌與城市軌道貫通運營[11]。

④中低運量軌道

中低運量軌道為大運量地鐵制式的加密功能線路,可在中心城區地鐵未覆蓋區域、外圍區域、新城敷設中低運量軌道,特別是智軌、有軌電車制式,通過與市域軌道車站銜接,提高車站服務能力,適應市域車站輻射范圍的接駁需求。

(3)速度目標值

①分區研究,外快內慢

市域快軌優先解決中心城區與外圍區域、都市圈整體的長距離出行需求,因此,市域快軌必然要引入中心城區,且與城市軌道形成多點換乘的布局,并形成相對獨立的片區,如圖5所示。

圖5 市域快軌速度目標值分析

由于城市軌道站間距短、線網布局較密,中心城區部分的市域快軌站間距較小,平均旅速也將受到影響。因此,對于該標準下的市域快軌來說,速度目標值應按區域分類分析,根據城市空間結構、需求差異確定不同區間的速度目標值,實現“外快內慢”的目標。在市區內,線路承擔的是收集客流、城市軌道交通的部分功能;而到了城區外圍,才真正起到輻射、延伸的功能,滿足長距離運輸需求,結合圖5所示的服務范圍,在外圍新城、縣城、組團,宜設置1~2處車站,并通過中低運量軌道、常規公交、慢行交通進行接駁[12]。

②多中心、多網融合的考慮

在交通強國戰略規劃的“123交通出行圈”目標中,提出都市圈“門到門”1小時通勤圈,通常1小時通勤圈范圍,包括中心城區、新城、組團,以及各層次軌道交通網,通過梳理國內多個城市的市域線布局特點,整理出圖6所示的空間布局。

圖6 市域快軌速度目標值分析

對于速度160~200 km/h的市域快軌來說,在都市圈至城市群范圍與國鐵有部分重合。在圖6所示的布局中,國鐵線路串聯中心城區的鐵路樞紐1、樞紐2,再抵達外圍的鐵路樞紐3;市域線連接中心城區的片區B與外圍組團。受站間距、速度目標值因素影響,國鐵點到點的時間快于市域線,以我國目前各都市圈的規模,高鐵已能夠滿足1小時出行圈目標。對于市域線來說,其主要功能是支持沿線發展并收集客流,可根據客流預測結果分析列車運營計劃,因地制宜設置越行、快慢車,提高市域列車時間目標。因此,在多層次網絡布局下,市域快軌相比于國鐵起到加密、支撐沿線發展、與地鐵換乘并疏散客流的作用,應根據速度目標值、沿線用地發展設置合適的站間距,并設置合適的越行站與快慢車運營計劃。若為達到1h或30 min目標值而盲目提速、減少車站,既未達到國鐵車站進入市區、快速的目標,也損失了沿線的客流。

(4)服務水平

市域快軌設計標準越高,其服務范圍越大,在大范圍的組團、對外樞紐間,商務、旅游客流比例提高,同時由于市域快軌的互聯互通、跨線運營優勢,其實際運營線路長度可超過規劃的單條線路長度,類似國鐵的運營模式,運營時間可根據運營計劃確定。因此,該部分客流對舒適度、行李空間要求更高,160~200 km/h市域快軌站立標準也應適當提高,宜采用3~4人/m2的站立標準,對于具有機場線功能的市域快軌在部分車廂可提高至2人/m2,并增加座椅數量、設置橫排座椅、增設行李架,并可考慮設置衛生間。

2.2.3 微觀-車站服務范圍

按站間距與設計速度適應關系、達速比,該速度目標值下的站間距宜采用8~15 km,對應的車站半徑服務范圍則超過5 km,該距離遠大于一般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服務范圍(圖7)。地鐵線路服務的800 m范圍內,一般為數個地塊構成的CBD或片區中心。而5~10 km的范圍則可包含一個新城、縣城規模的區域,并有多個CBD或片區中心。同時,該范圍超過慢行交通的適宜出行范圍,車站則需要通過常規公交、小汽車等機動化交通進行接駁,通過多層級、多方式的綜合交通網實現拓展車站服務范圍的目標[13]。

圖7 各層次軌道車站服務范圍

2.2.4 小結

上述幾個方面,是160~200 km/h市域快軌功能定位差異化分析的重點,能夠反映其快速通達需求、服務水平要求、線網輻射范圍、車站覆蓋范圍特征,并在多網融合的背景下對各層次軌道競合關系進行梳理。

3 需求特征分析

市域快軌與城市軌道交通的客流特征有較大差異,其服務客流特征兼有城市軌道與城際鐵路特征[14-15],既服務外圍組團、遠郊長距離的通勤客流,也兼顧城市群范圍的商務、旅游、探親客流,在前置條件分析、客流模型、客流結果、敏感性分析等方面均應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預測體系。

3.1 分析思路

結合上述功能分析,市域快軌160~200 km/h的需求特征分析思路框架如圖8所示。

圖8 市域快軌需求分析思路框架

3.2 前置條件分析

3.2.1 城市空間結構

城市軌道交通服務中心城區,其城市結構為連片發展;而市域快軌服務范圍為都市圈、城市群(圖1~圖3),其需求特征與連片用地有較大差異,應明確城市發展軸線、主要客流廊道與線路功能的匹配性,該方向是否為承擔快速出行功能,沿線組團分布、組團規模、空間距離能否支撐市域快軌線站位布局。

3.2.2 綜合交通體系

該標準下的市域快軌功能及服務范圍必然與國鐵、城際鐵路有部分重合,目前我國大部分都市圈引入鐵路樞紐較為完善,基本能夠服務外圍新區與遠郊組團;此外,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79118”高速公路網基本完備,城市對外主要發展軸線上均已布設多種交通方式。在上述前提下布局市域快軌的要點為:差異化服務,提供加密、服務沿線組團、與其余軌道線路互聯互通等功能,綜合考慮市域線與高鐵、城際、高速多方式的競合關系[16]。

3.3 建?;A

3.3.1 交通小區

交通小區是建立需求模型的基礎,城市軌道客流預測的交通小區是在綜合交通網、用地性質、自然因素的基礎上,以城市軌道的線站位布局特點進行劃分。而市域快軌客流預測過程中,應重點以大范圍的通道分析為主,并針對市域快軌的站間距、服務范圍對原交通小區進行適當調整與歸并,既能反映市域快軌的交通特征,也能減少非必要的建模工作量,如圖9所示。

圖9 市域快軌交通小區劃分原則

中心城區部分,在原小區基礎上結合車站分布進行合并形成中區;非建設用地可統一合并為一個小區;重要客流集散點,包括鐵路樞紐、航空樞紐、旅游景區等,按一個小區繪制;外圍組團可根據城市規劃范圍、車站布局進行小區繪制。

3.3.2 交通網絡建立

市域快軌與其他交通網絡關系如圖2、圖6所示,一方面在中心城區、外圍組團,應建立城市軌道交通、中低運量軌道交通構成的軌道網,以及組團內部的接駁網絡;同時,在中心區與外圍區域之間,建立多方式的交通走廊模型及參數。在確定市域快軌參數的同時,應引入同通道內國鐵、城際鐵路的參數,包括候車時間、換乘時間、票價、行程時間、發車間隔等,以區分其差異化服務特征。道路系統在既有城市道路網基礎上,除了設計時速、通行時間、通行能力、阻抗參數以外,對于市域同一通道的高速公路,結合其收費情況,應增加費用參數。

3.4 預測模型特征

由上述功能分析可知,市域快軌服務范圍更大,除服務城區通勤、上下學客流以外,還服務遠郊的長距離通勤、商務、旅游客流。

市域范圍通道上不同需求特征、交通方式決定了該通道的交通分布為“市區+通道”的特征[17],該特征是分析市域通道的關鍵,通過將中心城區、外圍組團以及通道組合為一個整體,從大區域、綜合交通的角度考慮OD分布,其思路如圖10所示。在市域線服務范圍,中心區A與外圍組團B/C通過通道連接,A、B、C分別有k、n、m個交通小區,如圖10(a)所示,各大區內部的出行分別由a11~akk、b11~bnn、c11~cmm表示,大區之間的出行用Q表示,如圖10(b)所示。

圖10 “市區+通道”交通分布

考慮市域線相比于城市軌道具備的通道、走廊、長距離特征,為明確主要功能,其預測模型應按“市區+通道”的組合模式進行分析[18]。通過該模型分析能夠更好地區分市域快軌與城市軌道用地連片區、國鐵點對點服務特征的區別。在圖10(b)所體現的OD矩陣中,中心城區、組團內部可以參照圖9的原則適當細化,以反映市區與城市軌道換乘并收集客流精度為宜進行歸并;而在市域層面,則應重點測算大區之間的通道量Q,以反映走廊特征為主,弱化小區之間的交換量。

由上述“市區+通道”組合模型可以看出,市域快軌客流分析應綜合考慮城市軌道、國鐵特征。160~200 km/h設計標準的市域快軌速度優勢較其他城市軌道交通更為明顯,特別是對于市區到外圍點對點的需求,通過設置越行站開行大站快車,確保市域快軌的準時性、速度優勢進一步體現。與國鐵線站位布局特征類似,市域快軌的站間距決定了車站一體化銜接的重要性,而部分新城、組團可能僅設置1處市域車站,其接駁設施則需解決整個區域的出行,接駁效率對出行效率、網絡完整性影響較大。預測模型應結合綜合交通網絡并納入車站的等候時間、換乘便捷性、接駁廣義費用等因素,準確反映市域線特征。

3.5 結果分析

軌道交通客流預測結果包括線網、線路、車站、換乘量等指標,本研究主要探討市域快軌相關問題。

3.5.1 線網層面

市域快軌作為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的重要層次,其客流預測與城市軌道為一張網,預測年限、成果深度要求均應與城市軌道客流預測成果深度保持一致。

3.5.2 線路層面

線路層面的指標較多,是能體現市域快軌特征的重要環節,重點指標特征如下。

(1)客流量級。由于市域快軌部分位于城區、部分位于郊區,結合目前國內已運營市域軌道客流情況,其整體量級小于城市軌道交通。在城區部分,客流斷面較高,但僅有部分線路位于城區,其斷面無法累積到較高的量級,市區部分的出行通過與其余城市軌道換乘完成。由于市域部分出行距離長,導致市域線的周轉量、客流密度較高。

(2)斷面特征。作為連接外圍組團、加密功能線路,并參考目前國內外市域線客流情況,其最高斷面相比于市區骨干線低。由于市域線的收集客流、潮汐特征、需求方向性等特征,其客流斷面由外圍至城區逐漸累加,與常規的“紡錘形”呈現一定差異。

(3)大區交換量。線路客流指標中為體現組團、片區級別之間的大范圍客流特征,通常將全線幾十個車站歸并為數個群組,進而確定大區交換量。對于市域線來說,其大區交換量更為重要,可進一步明確中心城區與外圍區域的需求關系。

(4)時間分布。中心城區的用地分布較為均衡,而市域線承擔內外聯系的通勤功能決定其早晚高峰小時系數更高,可達20%~30%[19]。由于市域外圍、遠郊的乘客需按時在城區上班,其出發時間更早,因此,市域快軌外圍車站的早高峰時間也應略早于城市軌道。結合圖10所示的市域郊沿線組團特征,組團相比于城市軌道更具多樣性,客流組成中探親、旅游、休閑客流比例高,平峰時期、周末、節假日客流較多[20]。

(5)運距與乘距。市域快軌連接多個外圍組團,其起迄點也一般布設在客流集散點附近,參照國內外市域線客流特征,其平均運距占全線長度一半以上[19]。同時,多數旅客乘坐市域線進入城區仍需換乘其他軌道交通,因此,旅客乘距會進一步提高,以圖10為例進行說明,運距主要體現為大區之間交換量Q,乘距既包括Q也包括換乘進入市區后的內部出行部分。

3.5.3 車站層面

(1)重要節點。對于外圍末端車站、交通樞紐、旅游景點、大型活動場館等車站,應重點分析其客流總量、時間分布、高峰時間偏差、大客流沖擊等問題,以真實反映客流特征,并為下一步運營組織、車站管理提供依據。

(2)換乘客流。市域線與城市軌道的有效銜接,是體現市域線效率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對于外圍區域大量通勤客流集中在少數車站換乘的情況,應著重研究各換乘站主要換乘方向、高峰小時大客流特征。此外,對于換乘客流、主要換乘方向的研究,可為市域線與其他線路互聯互通提供數據支撐。

(3)交通銜接客流。如前所述,市域線在外圍車站數量有限、車站服務范圍更廣,在初步設計階段,應對各車站的銜接方式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機動化的交通方式接駁比例與規模,是確定一體化設施規模的基礎。

3.5.4 敏感性分析

從目前國內市域線客流情況看,大部分客流不甚理想,有必要進行敏感性及客流后評估研究。根據上述功能定位的研究,影響市域線客流主要因素為:都市圈規劃中城市軸線發展情況、外圍規劃用地的發展、通道內各方式競爭、市域線票價、外圍車站的一體化交通銜接完善程度等。

4 結論與相關問題討論

(1)本文結合市域快軌(160~200 km/h)規范編制過程中的重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建立“宏觀-中觀-微觀”的理論體系論述了市域快軌功能要點;以功能定位為基礎,研究了市域快軌需求分析建模過程及預測結果特征,為下一步市域快軌服務水平提升、建設必要性與可行性、前期研究與項目籌劃提供理論支撐。

(2)在需求分析之前一般需進行居民出行調查,隨著都市圈范圍擴大、市域線服務范圍向外延伸,居民調查范圍也需要擴展至外圍區域甚至相鄰城市,這對傳統問卷調查、入戶調查等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手機信令、在線地圖開放平臺、出租車GPS、共享單車GPS、POI數據等,均可以提供精細的大數據資源,能夠滿足城市圈層、沿線、車站不同層級的數據分析需求,市域快軌現狀分析可按“大數據為主+問卷調查補充”的調查方式進行,以提升調查精度與效率。

(3)網絡完備性問題。在外圍區域,市域線密度有限,在一個通道內一般布設一條市域線,考慮運營故障、洪澇災害等突發事故,市域線周圍缺少可代替的軌道線路,因此,從網絡完備性角度看,通道內的其余交通方式可起到市域線的重要補充、疏散、接駁功能,作為臨時替代方式。

(4)沿線TOD與線路建設的匹配性。根據城市、客流發展規律,軌道交通建設順序宜為市區→市域,在分析市域線沿線發展情況時,不應夸大沿線TOD發展的作用,應結合最新國土空間規劃建設用地范圍與規模、低生育率下未來人口增長、城市化水平客觀分析其發展,確定市域線建設時序,避免建成后客流效益不佳的情況。

(5)目前,我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城市群之間也形成了發展連綿帶,如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地區,鑒于城市空間擴展,軌道交通設計標準逐漸提高,由原有普線的80 km/h,增加至快線的120 km/h;市域線也由120~160 km/h,發展至160~200 km/h。隨著我國城市化進一步發展,城市規模繼續擴大,快線的速度是否就隨之繼續提高、甚至發展時速300~400 km的市域列車?一般通勤者全日出行時間必然有限度,通勤距離也不可能無限制擴大,城市越大、市域線設計標準越高,對于城市來說,是否就一定能提高城市效率?城市空間、產業布局、用地性質是需求之源,“十四五”期間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原則已經更新為集約化發展,應從規劃源頭做起,打造車站周邊“站城一體”、平衡職住用地分布、減少長距離無謂出行,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滿足“雙碳”目標,也是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猜你喜歡
國鐵城市軌道組團
“快遞阿姨”組團送快遞
喜歡組團捕獵的恐爪龍
東航與國鐵開啟中國“空鐵聯運”新時代
萬科,關于城市軌道的地產陽謀!
市域鐵路與國鐵互聯互通共線運營地下車站建筑研究
社會力量如何“組團”——藍田推行“六融六共”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圖冊》正式出版
黨建工作推動國鐵發展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設備》正式出版
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設備監測技術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