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墾精神的藝術詮釋與時代表達
——以大型原創話劇《突破·北緯十七度》為例

2023-02-18 23:01高耀志喬偉麗羅研
關鍵詞:阿甘農墾橡膠

高耀志,喬偉麗,羅研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7)

大型原創話劇《突破·北緯十七度》,由姜永波導演,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出品。該劇講述了中國三代農墾人軍墾植膠、科學種膠和海外拓膠的感人故事。該劇以恢宏的場景、動人的形象、詩意的語言再現了我國七十多年悲壯輝煌的天然橡膠發展史。話劇六幕十九場的情節設計,帶領觀眾在逼真的視覺中感悟史詩歲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打破西方的封鎖,以陳金為代表的特林師官兵們挺進莽莽雨林,他們滿懷對黨和國家的忠誠,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一手拿鎬一手拿槍,開荒種地、劈山植膠、屯墾戍邊,用堅定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創造了奇跡;以大林為代表的科技人員和以邱翔文為代表的愛國華僑們憑借自己的專業與執著,冒險從海外引進高產橡膠良種,并最終打破天然橡膠“只有在北緯十七度以南才能種植”的國際學界共識,將巴西三葉橡膠大面積北移種植成功,創造了橡膠種植史上的奇跡;以阿甘為代表的新一代農墾人,伴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克服種種困難在海外拓展橡膠事業,他們把海外拓展橡膠事業打造成為“農業對外合作的排頭兵”,創造了我國由“橡膠大國”到“橡膠強國”的發展奇跡。

一、恢宏場景中展現的農墾精神

隨著序幕開啟,舞臺前沿紗幕上播放的抗美援朝戰爭高清視頻直接將觀眾帶回到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美國對中國實行的全面封鎖和禁運,讓我們無法從海外進口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天然橡膠。為滿足國家建設和社會主義陣營的橡膠需求,1951年華南墾殖局在廣州成立。

當“部隊首長”為站滿舞臺身著已去掉軍銜服裝的“特林師官兵”作完動員講話后,“為國植膠,不負使命!”的聲浪撲面而來,久久回蕩。隨著舞臺光線漸暗,激情的音樂響起,一束光照在一排墾荒戰士的雕像上,他們有的手握鐮刀,有的揮動鋤頭,有的肩挑水桶……在觀眾眼前浮現的仿佛是百萬大軍“放下手中戰斗的武器,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的歷史畫卷。

墾荒之苦,只有墾荒人知道。中國農墾事業的奠基人和農墾精神的締造者王震將軍曾回憶道:“在中國農墾創業的初期,幾十萬大軍開進瘴氣彌漫的熱帶丘陵地區,開荒生產,種樹種草,建設農場,其條件之惡劣,生活之困難,現在的人們是難以想象的。[1]劇中阿甘有一段獨白:墾荒人員要常年忍受高溫高濕的氣候,恐怖的瘴病、瘧疾、蚊蟲、毒蛇、野獸像幽靈一樣威脅著他們的生命。沒有路,墾荒人員就靠手中的砍刀開出一條條小路;沒有車,他們就靠自己的兩個腳板走;沒有房,他們就風餐露宿,或用樹枝雜草搭建簡易棚屋;沒有床,就砍樹搭“馬架”或睡荊條編的“綱林床”。軍墾戰士們沒有被艱苦的條件嚇倒,他們以苦為樂,將枯燥繁重的生產勞動演變成為美妙的“墾荒舞”,擔水、除草、耕田、澆地、扛木……宏大的勞動場面和極富張力的舞臺表演,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息:精神可貴,勞動最美。

種膠之難,只有種膠人清楚。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巴西三葉橡膠樹只適合種植在南緯10 度與北緯15 度之間的熱帶地區,生長極限不超過北緯17 度,而我國海南島陸地最南端也高于北緯18 度,正如阿甘所說:我們國家的地理位置,先天被排除在橡膠種植區之外。但是,不屈不撓的農墾人經過科學的探索和反復地實驗,最終克服了風災、寒災等氣候傷害,硬是將橡膠種植區最遠推至北緯24 度。劇中林院長(老年大林)那段語重心長的話,一直在激勵著阿甘和農墾人。他說“勇于開拓,就是農墾人的行事風格。農墾事業就是開拓創新的事業,創業者披荊斬棘,按照國家需要,在白紙上畫最新、最美的圖畫。我們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突破橡膠生長禁區,不是靠蠻干和胡來,而是要靠科技進步與創新實踐?!碑敃r的華南墾殖局,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林院校師生、擁有橡膠種植經驗的歸國華僑和國內為數不多的“土專家”,他們操著南腔北調走到一起,本著科學嚴謹的態度,跳出遺傳學界“米丘林學派”與“摩爾根學派”之爭,成功解決了我國橡膠選育種問題。舞臺星空背景下隱約可見的無邊無際的橡膠林海,引起觀眾無限遐思。

王震在為《當代中國的農墾事業》所作的序中寫道:“什么是中國農墾創業者的精神呢?我以為,最主要的,一是艱苦奮斗,一是勇于開拓?!盵1]這是對農墾精神最精煉、最權威的表述。在《突破·北緯十七度》中,場景的設計、音樂的烘托、舞蹈的展示、阿甘的獨白以及人物交織、情感充沛的對白等,都強化了觀眾對農墾精神的理解和認同。

二、悲情敘事中蘊藏的大愛情懷

《突破·北緯十七度》講述了中國橡膠事業的發展與成功,但這里面也包含有悲情元素。班長陳金既是戰場上的英雄,也是墾荒植膠的英雄,還是大林的精神引路人,他為搶救堤壩、保護膠種而英勇犧牲,他的事跡可歌可泣。新一代農墾人的杰出代表阿甘,他熱愛橡膠事業,工作認真負責,長期堅守在海外,日夜思念國內的母親、妻子和女兒,然而忘我工作的他卻在臨近回國前累倒在工作崗位上,他把生命留在了那片他親手栽種的橡膠林里,但他的事跡和精神傳回國內后感動著每一個人。劇情鋪展不是直接表現陳金、阿甘他們多么“艱苦奮斗、勇于開拓”,而是通過營造各種矛盾、沖突,塑造飽滿鮮活的人物形象,在關注到他們作為常人的情感寄托和心路歷程的同時,也通過他們的實際行動和關鍵時刻頂上去的決心與勇氣,詮釋了農墾人“為國植膠”的大愛情懷。

陳金在劇中不是臉譜化的英雄,而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人。面對臺風暴雨和洶涌的洪水,他奮不顧身壯烈犧牲,閃耀著英雄的光芒,但英雄也是普通人,陳金身上也有著平凡的人性的溫暖。他關心戰友,野外駐扎時總是睡在門邊,為戰友們擋寒防風,結果自己得了嚴重的風濕??;他關愛剛來報到的大學生,為除去吸附在大林身上的山螞蝗,拿出自己治風濕的全部藥酒幫他,結果深夜腿疼得難以入睡;他思念家鄉和親人,時常獨自一人用口琴吹奏家鄉特有的沂蒙山小調,以疏解自己七八年不曾回家的游子情。他尊重知識和人才,因為自己沒有讀過多少書而特別羨慕大林等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生。由于注重了對人物情感的細膩挖掘,增加了這些生活化場景,陳金這樣的英雄就變得特別溫暖、鮮活和人性化。

阿甘是本劇的靈魂人物。他熱愛橡膠近乎癡迷,大學學習的專業是橡膠,在馬來西亞種橡膠和辦橡膠學校,然后又被廣墾橡膠集團派到柬埔寨組建新公司開發橡膠。他對橡膠有情,情深至計劃彌補蜜月旅行想去的也是雷州、瓊崖、勐海等種橡膠之地;他種橡膠用心,心細到四萬多畝橡膠林里每一株橡膠樹他都給起了名字;他收橡膠非常盡責,哪怕對方用槍頂著他的頭也絕不收不達標的干膠。劇中阿甘有大量的獨白,而他講的每一段話都離不開橡膠,他是妻子米子娟口中的那個“整天和橡膠泡在一起的橡膠人”。然而,這個“橡膠人”也是一個心中有愛且情感細膩的人。他和米子娟是同學,熱戀之中的他得知要赴異國他鄉墾荒植膠時,因怕戀人會受兩地分居的痛苦而左右為難;他常年在外,每每想念遠在廣西老家的母親時都情難自已,潸然淚下;他疼愛女兒,因不能在身邊陪伴她成長而滿懷自責,愈加牽盼。但他的家人是懂他的,這也是他在心存愧疚的同時還能毅然決然去做“必須要做的事”的底氣所在。他有親情和大愛,兩者交織凝結為最深沉的情愫,電光石火間穿透時空,將阿甘的形象深深地刻入觀眾的心中。

三、時代變遷中綿亙的精神傳承

只要一談到農墾事業和農墾精神,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南泥灣,因為“樹高千尺必有根,水流萬里終有源”,南泥灣是中國農墾事業和農墾精神的發祥地,是源頭所在,根脈所系。農墾精神傳承了南泥灣精神的紅色基因,是農墾人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序幕中部隊首長在為墾荒官兵做動員講話時才會強調: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發揚南泥灣精神,不怕困難,為國植膠,不負使命,圓滿完成為國植膠的新任務!農墾創業者“堅決聽黨和毛主席的話,發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革命精神,同各種困難進行頑強拼搏”[2],就是有這樣的南泥灣精神,農墾人才能在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種出了大片的橡膠林,為后人留下了厚重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以“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為核心內容的農墾精神,不僅屬于過去,屬于農墾創業者,也屬于現在,屬于農墾改革者,更屬于未來,屬于一代又一代的新的農墾事業接班人。以陳金、大林、邱翔文等為代表的第一代農墾人,他們打破了北緯17 度以北不能種橡膠的“鐵律”,在中國大地上書寫了傳奇的橡膠故事。當阿甘帶著學弟學妹走過校園農墾創業者雕像群時,他深情地講起農墾前輩拓荒植膠的感人故事,他說:“相信我,那是一個美好而傳奇,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卻有那么多人不假思索努力為之奮斗的奇妙故事。那是一個,不,是屬于一群理想主義者的瑰麗人生?!闭沁@樣一群人夯實了中國橡膠事業的根基,幫助我們的國防、工業挺直了腰桿子。他們的故事在校園廣泛流傳,他們的精神激勵了無數的青年學子。

農墾精神在阿甘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阿甘深受老師林院長的影響,熱愛橡膠事業并愿意為之付出一生。林院長兌現了當年對陳金的承諾,一輩子研究橡膠,教授學生橡膠知識,并種出了成片的橡膠林。阿甘兌現了對林老師的承諾,像老師一樣熱愛橡膠,種植橡膠,并將橡膠事業發展到了海外。當林老師得知他要去柬埔寨工作時甚是心疼他,“那可是從零開始,會很苦啊?!卑⒏市χ貜屠蠋煹氖恰澳沁€能比您年輕時苦?”老師又跟他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難處,不一樣的?!卑⒏实膱远ɑ卮鹗恰耙淮擞幸淮说氖姑??!睅熒鷥纱烁髯猿袚鹱约旱姆N膠使命,同時實現了農墾精神的薪火相傳。

農墾精神以其巨大的歷史作用和現實價值,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它“是農墾系統的光榮傳統和全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教育我們的青年一代,要繼承發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傳統,把老一輩開創的農墾事業一代一代發展下去?!盵2]以江一飛為代表的新時代大學生,在堅持傳承農墾精神紅色基因和優秀內核的同時,也為農墾精神注入了鮮活的時代因子。學子們在實驗室里夜以繼日地奮斗,他們開拓創新,開發了機器割膠的新設備、新技術。他們推動了農墾精神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使農墾精神煥發出青春的氣息。

四、結語

時代變遷,人們無法回到當初農墾創業者開荒種地、劈山植膠的勞動現場,但話劇《突破·北緯十七度》中師生演員們的傾情表演,還是將觀眾不知不覺地帶入了那種亦真亦幻的歷史情境之中,大家在這一兼具舞臺性、對話性、直觀性、綜合性的藝術作品中切實感受到了“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精神力量。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農墾承擔著更重要的歷史使命,必須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推進農墾改革發展,“努力把農墾建設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國家隊、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示范區、農業對外合作的排頭兵、安邊固疆的穩定器?!盵3]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匯聚起推動農墾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話劇《突破·北緯十七度》用藝術手段完成了精神傳遞,是傳承和弘揚農墾精神的有效載體。

猜你喜歡
阿甘農墾橡膠
偷運橡膠
體驗休閑采摘 感受農墾文化
橡膠
英文電影《阿甘正傳》觀后感
成功的必然性與偶然性
——淺析《阿甘正傳》
固特異與橡膠
點“土”成金 農墾改革
因為《阿甘正傳》我來到了美國
藏在心底的自責
一種閉孔發泡橡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