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閾下地方本科高校就業指導的優化路徑

2023-02-19 17:08李生專
蘭州工業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教學方式

李生專

(三明學院 學生工作處,福建 三明 365004)

《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要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吸引高校畢業生返鄉建設。在鄉村成長成才的大學生是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應然對象。就業指導相關課程是影響大學生返鄉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1]。但現有的研究往往從返鄉創業的角度出發,在一定程度忽視了地方本科高校就業為主、創業為輔的客觀現實,進而將更大一部分的學生群體排除在鄉村振興人才供給的視野之外;也導致地方本科高校就業指導類課程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疏離。如何引導其正確認識鄉村振興、自覺投身鄉村振興,是地方本科高校在就業指導課程建設與教學過程中應當引起正視和重視的。

1 地方本科高校畢業生鄉村就業現狀

1.1 返鄉意愿低,對鄉村振興存在認知偏差

返鄉意愿低是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大學生就業意向的現實情況。以福建某地方本科高校A為例,2020屆畢業生中鄉村生源與城鎮生源接近對半,但就業去向為城市的達到90%以上。一方面是當前地方本科高校專業體系與現代工業生產體系有直接關聯,決定了城市才有匹配度更高的職業崗位;另一方面則是不少大學生將鄉村振興意義上的返鄉就業等同于從事農業。這不僅使得大學生在就業選擇上遠離鄉村,甚至于遠離地方本科高校所在的三線、四線城市。三線、四線城市的支柱產業往往是傳統工業、農業,是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結合點,在城區就有許多圍繞鄉村振興而展開的經濟活動。換言之,留在城區就有可能是在服務鄉村振興。但由于大學生對鄉村振興存在認知偏差,甚至于對于鄉村存在認知偏差,導致對涉農產業“自職業認同度低、職業認同類型少”[2],客觀上導致其在就業選擇時的大城市偏好。而這也反映出地方本科高校在就業指導類課程教學過程中的鄉村缺失,沒有很好地向學生呈現鄉村振興的整體內涵。

1.2 反哺能力弱,對鄉村振興參與不足

隨著我國農業工業化程度的提高,鄉村產業是圍繞一產展開,而非僅有一產。同時,鄉村振興不僅是產業振興、經濟振興,還包括文化振興、教育振興等等。因此,地方本科高??梢耘c之進行對接的專業并不少。然而,即便是鄉村背景的大學生對鄉村振興的反哺能力也偏弱,這與地方本科高校對提升鄉村產業附加值的關注較少不無關系,諸如產教融合也更多是圍繞城市的行業、企業而展開。在此情況下,學生的專業學習、課程實踐都在不同程度上遠離鄉村,而寄希望于學生擇業、就業時能將鄉村納入考慮范圍,無異于緣木求魚。

2 地方本科高校就業指導中鄉村內容缺失的成因

2.1 就業指導課程導向交雜

隨著地方本科高校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重視程度的提升,就業指導類課程體系也得到了相應的豐富。但是這些課程顯然有著不同的內容偏向和不同的學科立場,也正因為此,課程導向上存在一定的交雜。如公共課教師可能在課堂上對鄉村振興的相關政策、扶持條件進行解讀,但缺乏相應的實踐活動,并由于公共課屬性而被學生忽視。相反,專業課教學雖然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但由于其專業屬性更可能偏重城市生產中的就業指導。二者對于鄉村振興、對于鄉村社會經濟發展都可能存在不一樣的立場和觀點。這誠然豐富了學生的就業認知,但也影響學生對鄉村振興形成就業意向。

2.2 就業指導涉農內容偏少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普遍缺少涉農專業,因此在就業指導的涉農內容并不多。正因為缺乏相應的就業指導,大學生更多的是出于經驗來理解鄉村場景的就業。這不僅導致鄉村就業意愿低,還導致鄉村就業水平低、鄉村就業流失率高的現象[3]。此外,在競賽主義的催動下,地方本科高校的涉及鄉村振興的就業指導類課程教學往往重創業、輕就業,強調學生創業指導和扶持,忽視系統的就業指導。固然,大學生返鄉創業具有顯著的政策效應,但對于更大多數的鄉村背景的大學生來說,由于缺乏足夠的家庭支持,片面強調返鄉創業反而會削弱高等教育價值的正向溢出。

2.3 就業指導教學方式陳舊

在地方高校應用型轉變的過程中,大多數課程都強調實踐教學、現場教學。然而,就業指導類課程的教學方式方式卻沒有得到顯著的改善,仍然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陳舊的教學方式,與應用型轉變下的地方本科高校課程改革存在較大差距,因為師生對于鄉村振興的就業指導課程實踐仍然存在慣性思維,認為涉及鄉村振興的內容就是要在田間地頭開展教學實踐。事實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鄉村振興的產業鏈早已延伸到城市之中。但地方本科高校這種慣性思維的存在,使得就業指導類課程缺乏相應的教學實踐活動,導致教學方式陳舊,既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培養學生對鄉村振興的直觀感受。

3 地方本科高校就業指導中鄉村振興的提升路徑

3.1 優化課程體系,提升專業水準

地方本科高校應著力優化現有的就業指導類課程體系,明確就業為主的課程導向。首先,地方本科高校需要重新確立就業指導類課程的屬性,形成以專業為主的課程體系,改變目前就業指導類課程作為公共課往往泛泛而談的現狀。其次,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從學科專業的角度,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正確認知鄉村振興,從而將所學專業與鄉村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職業更好地結合起來。通過具有專業屬性的就業指導類課程,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能力運用到鄉村振興的事業之中,能夠有效“提高大學生服務基層的意識和培養大學生服務基層的能力”[4],也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更為豐富的人力資本。再次,地方本科高校還可以探索就業、創業分類的課程體系,從而進一步滿足不同家庭背景大學生的職業追求,提升就業指導類課程服務于鄉村振興、服務于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針對性。

3.2 豐富課程內容,完善涉農板塊

地方本科高校而言,也應結合鄉村振興的現實要求,豐富就業指導類課程的涉農內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就業指導類課程中增加涉農內容,恰恰是地方本科高校樹立為基層、為鄉村培養人才的理念的體現[5]。當然,涉及農耕文明、傳統文化的內容不是單純依靠就業指導類課程就能夠完成的,這也要求地方高?;诘胤缴鐣洕l展現狀和人才需求現狀,以就業為導向,在豐富涉農課程內容的同時,“不斷完善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6]。

3.3 改進教學方式,走進鄉村情境

要切實提升地方本科高校就業指導類課程的教學實效、特別是服務鄉村振興的實效,還應當積極創新、改進現有的教學方式。除了引入信息化教學方式方法外,地方高??梢酝ㄟ^推動就業指導類課程的教學實踐活動,將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教育有機結合起來[7]。這不僅有助于吸引學生參與就業指導類課程教學,更有助于實現學生的準確自我定位,提升鄉村振興的參與能力和競爭能力。地方本科高校通過就業指導類課程的實踐教學,引導大學生參與到涉農行業的生產實踐之中,幫助學生對提高農村生產生活的“產品附加值”有更好的認識,進而培養學生反哺鄉村的能力。而這對于鄉村振興有可持續的動力,對于大學生個人發展也有更持續的動力。

4 結語

地方本科高校要成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領頭雁和驅動力,關鍵在于充分發揮人才支撐的作用。除了進一步發揮高校智庫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通過人才培養和人才輸送,切實成為推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活水”。當然,地方本科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務地方社會發展、如何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叭肆Y本是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推動力量”[8],通過就業指導類課程,更多地是引導更多的鄉村背景的大學生將服務鄉村振興自覺納入就業意愿之中、并自覺提升服務鄉村振興這一長期目標的意識與能力。在這個意義上地方本科高校在就業指導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當更加合理地處理返鄉與留城、就業與創業之間的關系,通過優化課程體系、豐富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圍繞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引導學生正確認知鄉村、認知鄉村振興,培養參與鄉村振興、反哺鄉村振興、融入鄉村振興的意愿和能力,從而為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做好準備。

猜你喜歡
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教學方式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開展對策探討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略談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性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高中數學高效教學方式與方法優選例談
高中化學教學方式探析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