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國際化辦學“MOST”模式構建及實踐
——以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2023-02-20 00:12熊嘉逸黎敏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國際化辦學交通

熊嘉逸,黎敏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50)

職業教育國際化承擔著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共同打造世界教育高地、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職業教育方案的重要任務。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是中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交通行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根本途徑[1]。推進交通類高職院校服務東盟國家,為推動教育大開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大契機。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始終以發展職業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做好“走出去”和“引進來”兩篇文章,進一步傳播中華文化、深化中外交流與合作,提升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為目標。立足交通行業特色,主動對接國際標準,形成具有交通行業特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可推廣的職業教育辦學特色。

1 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現狀分析

1.1 當前國際教育形勢

根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22)》,2019—2020年度,中國仍然是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有接近100余萬學生在境外高等教育機構就讀?!?023海外留學人才發展報告》數據顯示,交通、物流、貿易、零售行業海外優先職位占比居第二,為10.12%,后疫情時代,國際化教育熱度不但沒減少,反而呈上升趨勢。

1.2 交通行業人才海外發展態勢

交通運輸是聯結生產、分配、交換以及消費等各個重要社會環節的紐帶,為人和物的流動創造了便利條件,也是我國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全球化的加速促進了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增長,鐵路、海運、航空等交通運輸需求量增加,也增加了交通運輸人才的需求量。交通運輸行業呈現運輸網絡集成化、運輸設備大型化、運輸速度快捷化、運輸環節智化、運輸管理信息化等特點,對交通輸從業人員的知識、能力、素質將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當下交通運輸類專業國際化人才存在不足,主要表現為專業技能水平不匹配、國際化交流語言水平不高、大部分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因而抑制了交通運輸行業海外發展的速度。

1.3 職業教育國際化是職業教育事業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指出,要主動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鑒、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寬領域、更多層次、更加主動的教育對外開放局面。教育國際化不再是高層次學歷的專屬,職業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中,國際影響力是衡量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2]。

2 學院國際化辦學“MOST”模式構建

MOST模式是根據高等教育國際化自身的特點,制定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活動路徑、能力路徑、理由路徑、過程路徑等運行模式,主要包括管理聯盟M(managemengt alliance)、運行機制O(operation mechanism)、支持服務S(support service)、人才培養T(talent development),學院對接國際交通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暢通國際化運行機制,打造“校-政-?!惫芾砺撁?以標準牽引輸出技術服務,以文化浸潤共育國際化交通技術技能人才,實現教育對外開放,促進中外合作交流,形成了交通行業特色鮮明的國際化辦學模式[3]。

2.1 堅持交通特色,暢通國際化運行機制

學院按照“打造交通特色國際專業品牌、探索國際職業教育辦學特色,開展國際職業教育服務、培養國際技術技能人才”思路,實施“2-3-3-1”提升國際化水平工程,主要內容:圍繞共建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廣交智慧與服務的兩大“目標”,實施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服務交通強國建設的三大“服務”舉措,做到人才培訓國際化、師資隊伍國際化、專業建設國際化的三大“提升”、鍛造中國特色交通職業教育品牌的一大“品牌”。

學院加強與職業教育發達國家院校開展交流與合作,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機制;探索“中文+職業技能+人文交流”的模式,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職業院校聯合培養學生、合作開發課程;建設具有廣交特色的海外職業技術培訓中心,開展多層次職業教育和培訓;建立行業聯盟,推進資源共享。學院榮獲教育部中德先進職業教育試點院校、中歐人才實習就業培養基地、Education Plus職業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典型院校等稱號。

2.2 打造“校-政-?!惫芾砺撁?探索高職院校服務教育對外開放實踐

(1)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廣交方案”交流合作升級版。立足需求,構建國際化人才培養“廣交方案”。探索中馬新能源汽車類國際人才培養“校-政-?!钡木惩廪k學路徑:共建中國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馬來西亞分校、馬來西亞SLC汽車工藝學院中國分校,在技能培訓、國際生招收、中文+職業技能、師資培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雙方同時簽訂東南亞汽車職業教育國際聯盟協議及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車輛工程海外實習基地協議等9個項目。構建“中文+職業技能+人文交流”三位一體的中泰國際生專業人才培養特色:學院充分發揮“中華文化傳承基地·禪武中心”、國僑辦“文化中國·中華才藝(功夫龍獅)培訓基地”辦學優勢,與暖武里府、尖竹汶府該府第二公立學校等9家中小學校簽訂框架協議,并就共同推進中文+中華才藝技能中心、中文+職業教育特色項目、學生出國留學(交流)項目、學生實習基地等項目的建設進行會談,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2)履行馬尼拉公約①,培養國際化船員,推進海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馬尼拉公約是國際海事組織頒布的對締約國培養海員素質的國際公約,世界貿易中大約90%的運輸量是從海上進行運輸的,全球80億人的生活離不開150多萬名海員的貢獻,學院以航海技術專業為龍頭、以輪機工程技術和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為骨干,培養具有國際素養的船上專業技術人員,畢業生遍布世界各地,成為學院國際化辦學的重要名片。同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海事處合作組織編寫了雙語教材《船上貨物處理基礎安全訓練課程》和《工程督導員安全訓練課程(貨物處理)》,實現了“國際標準本土化”。

(3)發揮交通專業辦學特色,助推中歐班列跑出“加速度”。通過建立對接公路、水路、軌道、載運工具制造等支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專業群,學院構建了“智慧交通領航,公路水路軌道三路引領,機電信息經濟管理人文設計多面發展”的專業總體布局。學院與白俄羅斯國立工業大學、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交通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交通運輸、軌道交通、汽車、信息工程技術、土木工程等各領域均有具備相當競爭力的專業對接。作為中俄職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學院將助力兩國在交通基礎設施、水路運輸和道路交通領域人員的培訓培養,以及物流、電動汽車等領域的人才建設。

2.3 標準牽引輸出技術服務,產教合力為國際合作引航致遠

(1)產教融合賦能共建標準,共享職教發展成果。學院以建設國際化的職業標準為契機提升國際影響力,以職業教育服務經濟建設為根本深化產教融合,以職業教育促進民心相通為抓手促進人文交流,不斷提升內涵建設水平[4]:充分發揮自身專業辦學優勢,積極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建立合作關系,目前和坦桑尼亞、岡比亞、埃塞俄比亞、老撾四國共建9個職業標準,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職業資源,提升國際服務能力;會同小鵬汽車、比亞迪等中資企業共建東南亞汽車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以馬來西亞SLC汽車工藝學院為試點,開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學歷認證、技能證書引入工作,推進國際產教融合;依托教育部中德先進職業教育合作項目(SGAVE),主動參與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隨企出?!惫步ň惩馀嘤柣?聯合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依托海外項目共建境外培訓基地。

(2)推進廣珠澳建筑業培訓合作,助力建筑業人才培養。作為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理事長單位、粵港澳大灣區公共交流職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學院依托交通行業走出去,探索推進國際化產教融合、國際化科研平臺建設,推動國際化產教融合,不斷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與創新鏈有機銜接,推動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相融共生、同頻共振。2022—2023年間承辦了澳門建筑建造行業測量員培訓班,與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聯合開展中外聯合培養培訓,和英國赫特福德大學開展國際經濟與貿易專碩聯合培養,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培養高質素產業技術工人。

2.4 文化浸潤促交流互鑒,共育國際化交通技術技能人才

學院發揮集團辦學互補優勢,依托原華僑職校國際化辦學優勢以及禪武中心多年文化積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國際中文教師培訓方面打造了文化交流高地。學院國際校區與總部位于匈牙利的禪武國際聯盟聯合創立“中華文化傳承基地·禪武中心”,以中國功夫為切入點,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弘揚,打造獨特的學院文化品牌,著力建設一流的國際學校、文化學校、品牌學校,助力廣東開創教育強省、文化強省建設新局面。為在校中外師生、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開展“中文+禪武功夫培訓”,2023年組織開展了廣州市教育系統外籍老師示范培訓班、少兒傳統文化培訓,禪武文化也成為學院國際化辦學的一張閃亮名片。

3 學院國際化辦學“MOST”模式運行成效

3.1 工作成效

(1)提升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通過實施國際人才培養合作項目,健全國際合作育人機制和師生交流互動機制,擴大了國際交流與合作朋友圈,學院與歐美教育先進國家、“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探索國際合作辦學新模式,建立國際化人才培養標準體系,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平得到持續提升,按國際標準培養的專業覆蓋面和學生受益面日益擴大,使學生具備國際通用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國際化職業勝任力[5]。

(2)提升專業建設的國際化程度。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專業試點,完成以《悉尼協議》為主的國際專業認證,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專業引入和借鑒了國際職業教育(企業)標準,建立職業能力標準,構建能力核心、分級培養的專業教學標準等,使學院專業建設的國際化程度明顯提升,為學院整體專業內涵建設提供新的范式。

(3)提升師資隊伍國際化。通過開展合作辦學、標準認證共享與國際技能人才的培養,教師與海外高校、科研院所交流更加緊密,一大批人才通過參與國際化項目,提升了外語水平、教學思維、教學水平。同時通過外引內培工作,有更多海外專家、學者參與學院教學、科技服務中,以項目帶動師資團隊建設,以項目促進教師能力提升,不斷推進師資隊伍國際化水平[6]。

3.2 發展方向

一是繼續深化國際合作交流。在中外合作辦學、國際資源建設、中外聯合培養、文化交流、海外教育平臺等方面,重點圍繞優化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路徑,增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內生動力、引進國際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構建國際教育合作平臺、服務中國交通企業走出去。二是打造“中文+交通技能+人文交流”國際教育品牌。加強中國傳統禪武文化建設,探索“中文+交通技能+人文交流”項目建設路徑,以項目推進來華國際學生招收工作,打造國際教育品牌。以項目推進海外分校建設,共建海外實習就業基地;以項目推廣“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職業標準輸出、課程標準輸出;以項目強化雙語教師隊伍建設,力爭成為具有較高國際化水平的職業學校。

猜你喜歡
國際化辦學交通
聚焦港口國際化
繁忙的交通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從園區化到國際化
小小交通勸導員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中外合作辦學大有學問可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