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德育工作難題與突破

2023-02-20 00:12李佳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網絡平臺德育工作高校學生

李佳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開展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對我國高校德育工作渠道與途徑的拓展具有重要意義。部分高校自身德育平臺建設不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人員自身專業素養與工作能力不足、德育工作開展方式單一、高校德育教師隊伍建設不完善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學生實際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高校應積極加強本校網絡德育平臺建設,提升德育工作人員的網絡素養及工作能力,為我國高校德育工作開展搭建良好的平臺。同時,還要進一步豐富互聯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開展方式,完善高校德育教師的培訓機制,促進高校實際德育水平的提升。

1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德育工作開展的意義與作用

1.1 有助于高校學生德育工作質量的提升

互聯網時代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是對高校德育工作開展方式的創新,有助于我國高校德育體系的完善。首先,提升了高校德育工作信息化程度。德育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及網絡平臺對相關高校德育知識進行充分宣傳,同時還可借助網絡教學設備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德育內容的了解和掌握,優化高校德育模式。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國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途徑。高校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幫助學生了解時事新聞,將德育內容與時事新聞相結合,[1]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道德判斷能力及道德素養。最后,延伸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時間與空間。[2]高校學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充分了解相關的德育知識,通過網信息終端及時接收和了解相關的信息,不必局限于德育課堂教學時間及教室的空間,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充分學習與運用相關德育教學內容,促進高校學生德育工作質量的提升。

1.2 有助于高校學生實際道德水平的提高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對我國高校學生實際道德水平提升具有關鍵作用。首先,有助于高校學生道德認知水平的提升。網絡平臺可以為高校學生提供除了教材內容之外的教學資源及實例,從而幫助高校大學生深刻認識相關德育中的知識和理論。其次,有助于高校學生思政道德理論水平的提升。高校師生可以借助本校的德育網絡平臺對相關德育理論知識進行查詢和了解,[3]充分明確相關理論的意蘊以及含義,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高校學生對于德育工作的配合程度。最后,有助于我國高校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師可以運用網絡平臺對相關教學資料進行查詢,同時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合,將德育知識與實際的學習與生活相結合。

1.3 促進高校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及全面發展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對于我國高校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及學生全面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有助于高校大學生網絡信息鑒別能力的提升,高校德育教師可以傳授學生對相關網絡信息的鑒別方法,同時鼓勵學生在運用網絡進行學習時對自身發現的問題進行積極反饋,培養學生對網絡環境信息的甄別能力與對教學資源的查詢能力。其次,推動高校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網絡信息技術對學生實際的德育知識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觀念,[4]促進我國高校學生道德素養的提升。最后,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信息傳播的廣泛性與無序性進一步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影響力,確保相關德育工作內容及時有效地輻射到高校學生群體;同時,高校還可以發揮網絡信息形式的多樣化優勢,通過圖文動畫等形式對相關思政教學內容進行全面宣傳,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充分了解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提升高校學生在實際學習與生活中的道德水平與網絡道德素養。

2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德育工作過程中的難題

2.1 高校網絡德育平臺建設不完善

首先,部分高校自身的德育網絡平臺經常出現卡頓現象,導致德育工作在開展過程中經常出現中斷的情況,不僅影響了德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連貫性,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完善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5]同樣也不利于德育教師工作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德育課堂學習體驗的優化。其次,部分高校的德育教學資料不完善,往往集中于單一的方面,且大部分網絡德育資料主要以文字形式存在,視頻與圖文教學資料在數量和質量上存在一定不足,不利于高校學生的課前預習與資料搜集,對我國高校德育工作開展造成一定的阻礙。最后,部分高校的德育網絡平臺在界面設置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導致高校師生及德育工作人員在運用過程中對相關板塊了解不全面。在高校師生登錄及運用相關網站平臺過程中,網絡平臺頁面設置不完善以及頁面功能分區不嚴謹等問題影響了高校師生的資源查找及運用。同時,部分高校自身的德育網絡平臺功能不健全也是影響實際德育工作質量的重要原因。

2.2 高校德育方式有待于進一步優化更新

首先,我國部分高校德育工作開展方式單一,大部分高校德育教師都以理論教學為主,對相關德育教學內容僅是進行知識結構的梳理和相關德育知識點的傳授,導致學生在接收相關知識與理論的過程中僅將其視為考試內容,無法將德育理論與自身實際的學習生活相結合,影響了高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其次,部分高校課堂德育工作內容與學生實際學習與生活相距較遠,不僅不利于深化高校學生對相關德育知識的理解,也不利于學生自身道德實踐能力的培養。最后,部分高校德育教師對相關網絡德育平臺建設了解不全面,導致德育工作的開展與網絡技術的結合并不完善,[6]不僅不利于我國高校學生充分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同樣不利于德育網絡平臺作用的發揮。

2.3 高校德育教師隊伍建設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首先,我國部分高校德育教師自身工作理念較為陳舊,在實際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仍然堅持以理論灌輸為主。德育工作內容本身就具備理論性及思辨性較強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方式對課堂氣氛的調節有限,導致學生對德育課堂教學不感興趣,課堂專注程度降低。其次,部分教師自身教學能力有限,導致在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對相關德育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單一,學生在德育課堂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與主動性,德育課堂學習效率低下。最后,部分教師對網絡教學設備的操作還不熟練,[7]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設備的開機、展示及教學資源的運用上浪費了一定的上課時間,各教學步驟之間的銜接不流暢,還影響了高校學生的課上學習體驗,導致學生課上學習的注意力沒有完全集中在德育內容上,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2.4 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以及網絡素養有待提高

高校德育工作者對相關網絡平臺的運用能力及網絡素養的高低對高校德育工作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首先,部分德育工作者自身網絡技術水平有限,對本校德育網絡平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完善與解決,導致網絡平臺在教學資源存儲及登錄失敗等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同時對德育工作效率的提升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其次,部分德育工作者由于對網絡環境了解不充分,導致在實際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對學生所面對的網絡環境缺乏全面了解。學生在運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教學資源查找的過程中會面對五花八門的信息,且部分信息中裹挾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及極端個人主義等觀點,不利于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與網絡環境的凈化,[8]對學生全面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最后,德育工作者對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監管評價體系了解不全面、對相關德育監管評價規則條例不熟悉,高校德育工作評價機制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高校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

3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推進策略

3.1 加強高校網絡德育平臺建設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德育網絡平臺的支持,所以高校首先要加強本校德育網絡平臺建設,提升網絡平臺對同時在線人數的承載能力,確保本校師生課堂教學過程的順利推進及師生對德育網絡平臺的有效運用,提升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學環節推進的流暢性。同時還要建立高校師生與德育平臺建設技術人員之間溝通交流的渠道,進一步解決高校師生實際網絡平臺運用過程中存在的疑問,進一步明確高校德育網絡平臺建設人員的建設思路,進一步提升高校德育網絡平臺在實際德育工作中的利用率。高校還要進一步加強本校德育資源的開發與完善,對本?,F有德育資源進行全面整合與完善,進一步鼓勵我國高校德育教師加強對相關德育資源的開發。高校德育教師可以按照教學大綱對于本校德育網絡平臺中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歸納整理,明確不同章節板塊之間教學資源的儲備,優化對現有德育教學資源運用方式。最后,還要進一步加強網絡平臺的檢修與維護,完善德育網絡平臺的功能,優化高校德育網絡平臺的頁面設計,提升本校師生對于德育網絡平臺的滿意度以及使用頻率,[9]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高校師生對于網絡德育平臺的接受程度。

3.2 優化更新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開展方式

首先,鼓勵本校教師充分了解本校學生資質及德育教學資源,從而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對相關德育工作內容進行呈現,提升高校德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促進高校學生對相關德育教學資源掌握扎實程度的提高。其次,高校德育教師還要進一步提升德育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學習生活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際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道德水平的提升。最后,高校還要進一步優化本校德育內容與網絡技術的結合方式,鼓勵我國高校德育教師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在信息傳播上的優勢,擴大高校德育內容上的影響力,在課堂環境之外提升德育內容對學生的影響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道德認知能力及道德實踐能力,[10]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3 提升高校德育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及教學能力

在今后高校德育工作的具體開展過程中,首先,高校要加強本校德育教師隊伍培訓機制建設,優化德育教師的培訓內容,完善德育教師的培訓紀律建設,明確高校德育教師的培訓名額及人數,確保德育教師接受培訓機會的公平性。其次,高校還要優化德育教師的教學研討機制,對機制的時間、內容及研討過程中的紀律進行明確,促進德育教師教學研討效率的提升。[11]同時,還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在本校德育網絡平臺建設過程中開拓教學研討的板塊,確保教師在課下時間有平臺對相關德育工作中的問題和經驗進行交流,促進德育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優化以及教學經驗的豐富。最后,高校還應提升我國高校德育教師對相關網絡教學設備的運用熟練程度,將高校大學生德育與網絡信息技術緊密結合,促進德育信息化程度及高校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3.4 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以及網絡素養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與我國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網絡素養及工作能力的關系密不可分。首先,高校要不斷擴充德育工作者隊伍人數,確保本校德育網絡平臺的構建與維護,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及德育教師教學工作開展提供良好的平臺與網絡環境,促進我國高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高校要進一步深化德育工作者對網絡環境的認識和了解,不斷提升德育工作者自身的網絡技術水平,優化德育網絡平臺功能,促進學生德育工作過程中網絡平臺的完善。最后,高校還要進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意見收集機制,積極聽取本校師生對大學生德育工作的意見與建議,[12]不斷完善高校德育體系,促進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猜你喜歡
網絡平臺德育工作高校學生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一種基于5G網絡平臺下的車險理賠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網絡平臺打開代表履職新視窗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依托網絡平臺,構建學習評價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