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實例: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助力

2023-02-20 18:41周麗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融入策略小學道德與法治

周麗

摘 要:將典型實例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可以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助力學生探究教學內容,建構深刻認知,發展核心素養。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忽視典型實例的價值,沒有積極將典型實例融入教學中,不利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針對此情況,文章基于核心素養培養背景,聯系具體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以課堂教學前、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后這三個階段為著眼點,探尋融入典型實例的策略,希望在改變教學現狀的同時,讓學生在掌握所學內容的同時發展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典型實例;融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4-0056-03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承擔著

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任[1]。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教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發揮課程的思想引領作用”,同時“以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為基礎,構建綜合性課程”。眾所周知,道德與法治學科具有生活性,教學主題、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實際息息相關[2]。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接觸各種各樣的與道德與法治教學主題、內容相關的典型實例,建構了一定的感性認知。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遷移已有認知,自主、合作探究典型實例,從中汲取人生智慧,提升道德修養,形成法治觀念,建立健全人格,增強責任意識,為發展學科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诖?,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要將典型實例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助力,積極融入教學活動中。

一、典型實例的界定

典型實例是在某個特定領域范圍內,具有代表性、說服力的案例或事例。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典型實例存在于現實生活中,包括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社會熱

點、歷史故事、名人故事等。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融入典型實例的策略

(一)課堂教學前:布置任務,收集典型實例

在已有認知的助力下,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道德與法治教學,體驗多樣活動,運用多樣的方式進行探究,由此進一步地深化學生認知,完善已有的認知結構[3]。體驗現實生活是學生建構認知的重要途徑。在課前階段,教師要聯系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布置信息收集任務,驅動學生走進現實生活中尋找典型實例,自主認知,做好課堂學習準備。

以統編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13課“我愛家鄉的山和水”為例,在這節課上,學生要了解家鄉文化,感知家鄉文化,建立自豪感;講述自己在家鄉生活中的故事,形成熱愛家鄉的情感。在生活中,大部分學生借助多樣的方式了解了家鄉的風光、美食、習俗等,對家鄉建構了一定的認知,也為探究本節課奠定了基礎。于是,在課前階段,教師圍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歷,布置了如下任務:請大家調查、收集家鄉的美景、美食、節日習俗。此任務具有實踐性、趣味性,很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會興致高昂地走進現實生活中,遷移自身已有認知,使用適宜的方式進行調查、收集,獲取豐富的信息,并認真分析、整理,提取典型實例,感受家鄉的獨特魅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實際需要,引導學生呈現典型實例,生成“捕捉家鄉的‘身影”“裝扮我的家鄉”等活動,使學生建立良好認知,同時增強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培養家國情懷。

(二)課堂教學中:融入典型實例,多樣探究

1.融入典型實例,自主探究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學生會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發揮主觀能動性,使用適宜的方式探究任務成果,建構一定的認知,同時發展核心素養?;诖?,

在實施道德與法治教學時,教師要依據道德與法治教材內容和典型實例,向學生提出任務,讓其獲得自主探究的機會。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小學高年級)》第1講“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為

例,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明確夢想和實干的關系,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表達感悟,理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增強責任意識。在講到此內容時,首先,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呈現袁隆平爺爺通過實干實現“禾下乘涼夢”的實例。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鼓勵他們思考問題:“袁隆平爺爺是如何實現自己的‘禾下乘涼夢的?”在問題的推動下,學生會邊閱讀邊思考,深入地探尋袁隆平爺爺的成就,將關注點鎖定在實干上,建立一定的認知。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并贊賞他們的良好表現,同時結合實例講述實干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建立深刻的認知。再次,教師鼓勵學生聯想自己的學習、生活經歷,講述自己的“實干”故事,借此進一步地強化認知。然后,教師鼓勵全體學生總結不同的典型實例,歸納實現夢想的做法。最后,教師升華教學主題,引導學生從個人夢想走向中國夢,探尋二者之間的關聯,以及實現中國夢的做法。

在典型實例的助力下,學生可以體驗不同的探究活動,通過閱讀、觀看、思考、表達、總結,一步步地掌握重點內容,尤其積累實現夢想的做法,感知

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的關系,踐行良好行為,增強責任意識。

2.融入典型實例,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必不可少的一種方式。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小組成員的影響下轉變不良的學習態度,積極體驗各種探究活動。在體驗探究活動時,各組成員尤其會互幫互助,攜手解決問題,獲得任務成果。通過體驗合作探究活動,大部分學生可以建立良好的認知,發展核心素養。因此,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典型實例,提出任務,驅動學生合作探究。

以統編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1課“學會尊重”為例,教師在課堂上提出任務:贊一贊我尊重的人,鼓勵學生在小組中與組員輪流介紹自己尊重的人,解釋其值得尊重的原因。在此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動情地講述各種故事,如社區阿姨暴雨天清理下水道,門衛叔叔下雪天清掃學校等。同時,學生在傾聽、思考的過程中,借助不同的典型實例感受到了“小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質,初步地感受到“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之后,提出合作探究任務:與小組成員一起討論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此任務的推動下,學生會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并踴躍交流,建立獨特的認知。教師在給予點撥后,提出第二項任務:在生活中,總結尊重他人的做法。在提出任務后,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呈現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尊重他人和不尊重他人的實例,引導他們對比、分析、交流、總結。

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不斷地與典型實例“互動”,逐步地理解了“尊重是什么”以及“如何尊重他人”,建構了良好認知。在進行合作探究時,一些學生在尊重他人看法的基礎上提出個性觀點,做到了知行合一,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課堂教學后:生活實踐,生成典型實例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可以遷移課堂認知,踐行良好行為,生成典型實例[4]。在課后階段,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組織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強化認知,發展核心素養[5]。

以統編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12課“我們小點兒聲”為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的課間活動作為典型實例,引導學生對比、分析課間活動時應當怎樣做,促使學生建構了認知,汲取了實踐經驗。在現實中,不少學生在課間活動中影響了他人。針對此情況,教師可以設置調音員這一崗位,鼓勵學生輪流上崗,監督其他同學的課間行為。一旦發現有學生在課間大吵大鬧,調音員應立即制止,并引導其踐行良好行為。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調音員用賞識的眼光觀察其他學生,發現表現良好的學生要及時贊賞。教師則根據調音員的反饋情況,選出榜樣,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如此,大部分學生遷移課堂認知,踐行良好行為。在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下,班級中生成了許多正面的典型實例。一些學生主動學習典型實例,主動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典型實例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助力,既可以豐富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又可以使學生親身體驗教學活動,扎實地掌握學習內容,發展核心素養?;诖?,在認知典型實例教學價值的基礎上,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聯系教學需要,挖掘典型實例,并依據教學需要,活用典型實例,生成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探究、運用,獲得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徐長寶.案例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名師在線,2023(28):71-73.

商敬芬.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7):90-92.

范曉華.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生活化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23(18):58-60.

蘇大鵬.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融合案例教學法的有益嘗試[J].智力,2023(12):119-122.

袁潔.案例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臨沂:臨沂大學,2022.

猜你喜歡
融入策略小學道德與法治
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
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訓練設計策略
走進文本案例,牽出生活百態
“韋寨之窗”課程:道德與法治時政微課程設計與實施
聯系生活實現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教學
“體驗式”教學激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路徑淺析
試論初中語文教學生態理念的融入
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營養健康教育
游戲法融入小學短跑教學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