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技能拔尖人才供給實證研究

2023-02-20 07:53吳浩波
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高技能卓越供給

吳浩波,張 穎,張 鍵,王 韋

(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安徽 合肥 231131)

技能拔尖人才是產業發展升級的主要影響要素之一, 對于產業競爭力提高、 經濟穩定增長至關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然而,雖然技能拔尖人才的就業機會、 工資溢價近年來不斷增加, 但技能拔尖人才緊缺問題在我國依然突出。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測算數據顯示, 我國從業勞動者中技能人才勞動者占比為50%,而技能人才中技能拔尖人才占比僅為4.83%。 遠不能滿足市場人才需求。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和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2022 年第三季度對全國82 個城市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信息統計分析顯示,從供求對比看,各技術等級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其中技師、 高級技師和高級技能人員求人倍率較大,分別為 1.94、2.01、2.14[1]。 同類統計數據,2021 年為2.7、3.05、2.51;2020 年 為 2.28、2.5、2.35;2019 年 為1.95、2.37、2.14。 在此背景下,有效增加技能拔尖人才供給,培養技能人才梯隊,對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經濟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基于教育部啟動的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聚焦該計劃對技能拔尖人才供給的影響, 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嘗試回答以下重要但尚未得到普遍關注的問題:卓越人才培養計劃是否顯著提高了技能拔尖人才的供給? 提高的比例有多少? 回答上述問題,有助于為新發展格局下培養技能拔尖人才、 有效提高產業競爭力提供啟示; 有助于為在將技術創新轉變為產品和生產力過程中實現人力資本水平的提高提供實證支撐。

一、文獻綜述

與本文相關的文獻主要分為兩方面。 一是有豐富的文獻研究考察了技能拔尖人才短缺現狀與成因。 例如,Klaus F.Zimmermaim 研究指出低技能勞動力的高失業率與高技能勞動力的短缺是歐洲勞動力市場切分的特點, 因此移民政策應鼓勵高技能人才引進[2]。 黃彬云從技能溢價視角研究指出我國高技能人才短缺, 尤其對傳統技術制造行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高技能人才供給嚴重不足[3]。 余新麗基于人力資本理論研究了我國高技能人才緊缺的原因,指出對高技能人才需求擴大的主要原因是產業轉型升級[4]。 二是有較多的文獻研究考察了技能拔尖人才培養對策。 例如,Frietsch R 通過研究歐洲各國教育體系構成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異同,指出教育系統要和國家創新體系相結合才能培養出高技能人才[5]。 李援越、 吳國蔚研究認為高職院校與企業通過校企合作建立職教集團或技能實訓基地, 實現資源共享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最佳路徑[6]。 石勇、石固歐、路宗強研究得出基于校企合作的三種培養高技能人才模式,即訂單培養、集中培訓、定向或委托培養[7]。 徐瑾劼通過比較研究得出西方發達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主要以教育產品、資格、過程為導向[8]。

綜上,已有研究大部分從長期、宏觀角度立足于創新體系、工學結合、產教融合考察技能拔尖人才的供給,鮮有從短期、微觀角度研究某一具體人才培養計劃對技能拔尖人才供給的影響。 本文可能的邊際貢獻主要是基于“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這一面向高職教育領域、旨在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的人才培養計劃,通過采用雙重差分實證計量方法, 較為精確地估計該計劃對技能拔尖人才供給的影響, 為已有相關研究作出有益的補充, 為緩解技能拔尖人才緊缺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政策思路和建議。

二、研究背景和數據說明

(一)卓越人才培養計劃

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由教育部于2010 年正式啟動。 其目的之一在于高職院校培養高質量高素質的卓越技能人才,一方面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盡快實現由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的轉變, 另一方面更好地應對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該計劃實施的細節包括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方法、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科研訓練、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建立健全有利于卓越人才培養的質量評價體系等。 具體如下:

第一,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職、本科教育的有效銜接,實行導師制、試驗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教學、突出因材施教。通過建設人才培養基地,探索院校、科研機構、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模式。 第二,改革教學方法。 積極試行形式多樣的研究型教學,鼓勵學生參與科技創新, 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提升學生技術開發、服務能力。 采用“先頂崗實習,后回校學習” 雙元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優秀學生脫穎而出。第三,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加快建設實踐教學平臺和技能實訓基地,建立完善與現代產業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實踐技能培訓體系。

(二)數據說明

本文使用的數據源自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2010,2013)。 在平臺數據覆蓋的院校中,由于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院校有部分為國家示范校(國示范)和國家骨干校(骨干校),為使實驗組與對照組具有較高可比性,本文在樣本分析中僅以國示范和骨干校為例 (76 所國示范,76 所骨干校,其中22 所為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施院校),分析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對高職院校技能拔尖人才供給的影響。

平臺數據包含學術、辦學條件、實踐教學、社會評價、年招生數等方面信息。 本文倚重的變量是以實踐教學、社會評價、招生數變化為代表的卓越人才計劃實施成果,具體指標為雙證獲取率,國家級競賽獲獎數量,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企業向學校捐贈的儀器設備數,省級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數,年招生數。結果變量和控制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1、表2 所示:

表1 兩類院校結果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接上表)

表2 兩類院??刂谱兞康拿枋鲂越y計(樣本數量/占比%)

從均值來看,2010 年實施卓越人才計劃院校的雙證獲取率、 國家級競賽獲獎數量、 獲得企業捐贈的儀器設備、 省級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數略高于未實施計劃院校,但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招生數基本持平于未實施計劃院校, 兩類院??傮w上看, 發展水平相差不大。

2013 年,實施卓越人才計劃院校的社會評價水平取得了明顯提高, 其專業對口率, 工資水平明顯高于未實施院校; 從招生數看, 與未實施計劃院校相比, 其報考數量和招生數量的增加尤其顯著,但其企業捐贈的儀器設備數增長緩慢, 與未實施計劃院校差距不大。

表2 顯示,從地域分布來看,樣本校中實施計劃院校主要位于東部,中、西部較少,未實施計劃院校主要位于中、西部;從產業分布來看,實施計劃和未實施計劃的樣本校大多分布于第二產業, 其次是第三產業;從歸屬部門來看,樣本校中實施計劃院校以歸屬教育部門為主,其次是行業主管部門,未實施計劃院校以歸屬行業主管部門為主,其次是教育部門。

三、實證方法

為實證考察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對高職院校技能拔尖人才供給的影響, 本文采用雙重差分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DID 通過自然實驗獲得的數據,基于前后差異和有無差異,在某種程度上控制了其它因素(干預因素除外)的影響,同時將可能影響結果變量的協變量加入模型中,進一步控制實驗組與對照組中存在的某些不確定影響因素,以使自然實驗的樣本無法完全隨機這一缺點得到補救,從而得到對影響效果的真實評價。使用此法無偏估計獲得的前提條件是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特征相似,發展趨勢相同[9]。

由于樣本院校都為國示范和骨干校, 這意味著樣本院校在實施計劃前在辦學條件和能力、 師資力量、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校企合作等方面差距不明顯,因而可以將卓越人才計劃實施視為準自然實驗?;诜词聦嵎治?, 通過比較實驗組實施計劃時在實施前后的表現差異和對照組未實施計劃時在實施前后的表現差異定義計劃實施效果。 在共同趨勢假設下,實施效果可以定義為:

采用雙重差分法確定實施效果ξ, 具體模型估計式如下:

其中Zi表示實施計劃取得一系列成果的虛擬變量;G 為是否是實驗組的虛擬變量,G=0 表示未實施計劃院校 (參照組),G=1 代表實施計劃院校 (實驗組);T 為表示時間點的虛擬變量,T=0 代表 2010年,T=1 代表 2013 年;ξ 表示時間和是否實施計劃的交互項系數, 即實施計劃對高職院校的影響;Ui為一系列控制變量,包括地域、產業分布、歸屬部門等;εi為干擾項。

利用這一雙重差分估計模型, 可有效識別實施卓越人才計劃的院校所取得的績效成果。

四、實證結果分析

利用模型(2)進行雙重差分估計得到結果,如表3 所示:

表3 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對高職院校技能拔尖人才供給的影響

從表3 可知, 相較于參照組 (未實施計劃院校),在對應的控制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從交互項系數(計劃實施效果)來看,去除固定效應和時間趨勢的影響, 實施計劃院校與未實施計劃院校相比,在計劃影響效果的7 個結果變量指標中,國家級競賽獲獎數量、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省級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招生數在0.05 和0.01 的置信水平下顯著,且是正值,即有了明顯提高;而雙證獲取率、企業向學校捐贈的儀器設備兩個指標不顯著,即實施計劃院校這兩個指標與未實施計劃院校相比沒有明顯差異。換言之,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的影響效果,多體現在社會評價、招生數方面,在實踐教學方面的提高效果不顯著。 從經濟角度來看,以競賽獲獎數量、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省級校企合作共建基地為代表的計劃實施成果顯著提高了人才的供給約16.5%。

在其它因素不變的情形下,從地域分布來看,相對于中、 西部地區, 東部實施計劃院校在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省級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三個指標上有顯著增長, 而中、 西部地區的省級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企業向學校捐贈的儀器設備明顯偏低,即經過實施三年卓越人才培養計劃, 東部地區的計劃實施院校在學生社會評價方面有了明顯提高,中、西部地區的實施計劃院校在省級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方面成效不彰,西部地區的數量甚至出現下降。從院校所屬的產業來看,屬第二、三產業的實施計劃院校的國家級競賽獲獎數量、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招生數有顯著的提高,而屬第一產業的提高不顯著。從院校所屬部門來看,相對于企業所屬的學校, 其它兩類實施計劃的院校在國家級競賽獲獎數量、工資水平、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招生數方面有較顯著的提高。

考慮本文選取了7 個實施效果指標, 為進一步加深對卓越人才培養計劃促進高職院校技能拔尖人才供給的理解和認識,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對其進行了降維處理,構造了“實踐教學”(雙證獲取率、企業向學校捐贈的儀器設備)、“社會評價”(國家級競賽獲獎數量、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省級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和“招生變化”三個公因子,代入以上模型進行雙重差分分析,結果發現對比未實施計劃院校,計劃在拔尖人才供給方面的促進效果主要體現在社會評價和招生數二個維度上, 實踐教學的提升不夠顯著。

五、結束語

本文以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為切入點, 考察人才培養計劃對高職院校技能拔尖人才供給的影響并發現:第一,在實踐教學方面,人才培養計劃對實施院校的拔尖人才供給沒有顯著效果。第二,在社會評價方面, 人才培養計劃效果主要表現為國家級競賽獲獎數量、專業對口率、工資水平、省級校企合作共建基地有顯著提升, 表明計劃對拔尖人才的供給促進效果明顯。第三,實施計劃的院校的招生數量在實施計劃后有比較明顯的提升, 提高人才供給率約16.5%,為技能拔尖人才的供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院校在社會評價、 招生數方面有顯著提高,但實踐教學水平提升不顯著。出現這一現象的可能原因是:第一,本文是基于3 年的院校數據所作的短期效果分析, 而實踐教學水平提高需要一個較長期的建設過程, 尤其牽涉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改革成效需要較長才能顯現。 第二,在短期內實施計劃院校更容易出成果的可能原因是課程開發力度和規模, 而涉及課程質量的課程設置效果,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體現。 第三,實施計劃院校和未實施計劃院校在計劃實施中可能會有溝通和交流,從而影響參照組的辦學,可能造成對計劃實施效果的低估。

本文的發現具有鮮明的政策含義。一方面,從短期來看, 如何有效增加技能拔尖人才供給是國家面臨的緊迫問題,在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科技自主創新背景下,有效增加技能拔尖人才至關重要。另一方面,從長期看,人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贏得國際競爭的重要資源, 在實施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勞動力的素質和水平至關重要。隨著國家人力資本投入政策的不斷加強,在校高職學生數已達1600多萬人, 其中國家示范, 省示范院校在校學生數為440 多萬人, 這是我國經濟新發展階段下的比較優勢之一。 基于此,通過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實施卓越人才的教育、培養和引導,使其成長為適應時代發展、產業轉型的高級人才,有助于我國向人才強國方向的轉變、有助于實現創新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

猜你喜歡
高技能卓越供給
創優陽江 追求卓越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大作為 走向卓越
創新,只為追求更加卓越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長征途中的供給保障
也談供給與需求問題
補齊高技能人才“短板”
卓越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