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多項科研成果取得重大進展

2023-02-23 10:11云南省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云南科技管理 2023年6期
關鍵詞:夜視微光云南省

云南省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云南省光電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依托于云南師范大學2016年11月經云南省科技廳批準立項,2018年12月正式驗收成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實驗室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的顏色科學與技術、生物光譜學研究,90年代初期開展了光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目前,實驗室形成了“顏色與圖像信息處理技術”“新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和“先進光譜技術及應用”3個較為穩定、具有特色和優勢的研究方向。在云南省科學技術廳、云南省重點學科、博士點建設學科“光學工程”和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以及學校引進人才經費的支持下增加科研儀器設備近3 500萬元,實驗室面積達1 600平方米。在人才隊伍、研究方向、科研水平、硬件建設等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實驗室現有人員38人,其中教授12人,博導10人,具有博士學位34人。三年來新增云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教學名師1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14人,云南省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11人,已形成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富有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研究隊伍。實驗室建設運行期間,累計新增科研項目34項,總經費1 656萬元,其中中央支持軍民融合專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3項,云南省科技項目38項,橫向委托項目6項,并取得多項科研成果,實驗室先后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Renewable Energy、Optics Express、Physics Review B等國內外頂級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63篇,獲得發明專利8件,榮獲云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

近年來,劉應開教授、邰永航教授和劉剛教授作為3位研究方向的帶頭人,帶領實驗室成員在多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圖1 PbI2 NSCdSe NB傳感器器件性能

1 基于納米結構有機-無機雜化異質結傳感器研究

劉應開教授團隊設計制作碘化鉛納米片/硒化鎘納米帶(PbI2NS/CdSe NB)及 CH3NH3PbI3微(納)米線列和 CdSe 納米帶雜化結構(CH3NH3PbI3NAs/CdSe NB)疊層雜化探測器,獲得了高性能雙波段光電探測器。除此之外,還設計制備了 Au@CuO 及 Ag@CuO 花狀復合材料器件,在重金屬水污染監測和乙醇氣敏探測表現出優異性能。

2 基于紅外與微光圖像融合的真彩色夜視系統設計

石俊生教授團隊基于紅外與微光圖像融合的真彩色夜視系統設計,實現了低照度CCD和長波紅外實時采集、基于顏色傳遞的彩色夜視、紅外、低照度可見光、彩色夜視3種視頻切換顯示功能。此研究成果對于我國單兵夜視作戰裝備能力的提升,以及突破國外對于紅外夜視的技術封鎖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支撐和技術基礎,在紅外與微光融圖像合的真彩色夜視系統設計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研究體系,極大豐富了紅外成像與微光夜視的圖像配準、融合的基礎理論,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紅外探測器、微光探測器以及低照度相機等圖像處理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一定突破,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圖2 紅外與微光融合真彩色夜視系統測試樣機

3 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決策支持系統

邰永航教授團隊研發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決策支持系統(“新冠臨床助手”),旨在強化“精準診療”“微創手術”為導向的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研究在新冠治療中的應用,拓展我國新一代微創手術技術全自主研發集成解決方案,避免我國在高端醫療器械產品、核心部件、關鍵技術上被“卡脖子”的隱患。截止2021年10月,“新冠臨床助手”已累計為7 415名(285名陽性病人,72名危重病人)新冠患者提供了臨床決策支持以及手術規劃預演。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抗疫主戰場,做出了積極貢獻。

實驗室正在穩步向前,攜手多方實現跨越、驅動、深耕式發展。在合作方面,積極與國內外各高校開展交流工作,我們誠摯邀請國內外各高校、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深度合作,攜手共贏光電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未來。

猜你喜歡
夜視微光云南省
云南省安寧市老年大學之歌
微光奕奕
民國初期云南省議會述論
追光
微光
夜視無人機研發及巡檢勘災應用
流淌的微光(組詩)
云南省瑞麗市老年大學之歌
夜視眼藥水,讓你擁有一雙“夜視眼”
夜視能力藥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