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教育學術期刊的著力點

2023-02-24 04:25趙國惠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選題雙減學術期刊

趙國惠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編輯部,遼寧 大連 116021)

教育學術期刊主要以教育研究人員和教師為傳播對象,通過刊發教育學術研究成果,致力于探索教育規律,傳播宣傳教育學術理論,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認識教育現象和解決教育問題提供理論上的幫助。因此,教育學術期刊要密切關注教育新政策,并立足國家戰略與國家需求,將期刊發展方向與國家重大戰略決策緊密聯系起來,堅定文化自信[1-2]。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要求“各?。ㄗ灾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要把‘雙減’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ㄗ灾螀^、直轄市)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重點任務”[3-4]?!半p減”政策是黨中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做的重要決策部署,“雙減”成為2021 年下半年、2022 年和2023 年基礎教育的重點工作。[5-7]“雙減”政策及落實是基礎教育的一件大事,理應成為教育學術期刊的重要選題。同時,教育學術期刊應抓住“雙減”政策落實的契機,堅持守正創新,實現期刊的社會效益,提高期刊的學術質量,探索期刊服務價值鏈的延伸機制。

一、把握“雙減”政策落實契機,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實現期刊社會效益

期刊的社會效益是指期刊出版單位通過出版物和與出版相關的活動,對社會產生的正向價值和影響。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是黨和國家對出版工作的一貫要求。[8]根據《報刊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要求,期刊社會效益考核的首要指標就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出版方向,此項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9]

“雙減”工作要“從政治高度來認識和落實”[10]。鑒于此,教育學術期刊應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聚焦“雙減”落實工作,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為“雙減”政策落實中的實際問題發表具有現實指導性的理論文章,為教育決策部門、管理機構、教師和科研人員提供參考,為推動基礎教育“雙減”落實營造學術氛圍。以《大連教育學院學報》為例,“雙減”政策落實是2022 年度和2023 年度主題出版的重要內容,學報開辟“聚焦‘雙減’”專欄,由副主編任責任編輯,為“雙減”主題文章開設綠色通道,實行“三優先三跟進”,即“雙減”主題文章優先審稿、優先排版、優先刊發和跟進修改、跟進作者和跟進稿件影響力。在持續有效的努力下,學報“雙減”作者隊伍不斷壯大,作者層次豐富,優質作者不斷增多,優質作者與期刊的粘合性增強。所刊發文章中,既有教育專家投稿的研究性文章,也有中青年學者、基層一線教師的實踐性文章,對幫助中小學教師理解“雙減”和實現“雙減”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指導。其中,正高級教師、數學特級教師齊鐵清的《“雙減”政策下學生個性化差異現象深度解析》[11]在刊出一個月內數據庫下載量就突破400 人次,這說明“雙減”選題作為優質出版內容供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雙減”主題的閱讀期待。

“雙減”文章的刊發不僅體現《大連教育學院學報》正確的出版導向,還為區域教師培訓和教研提供重要資源——兩者共同構成《大連教育學院學報》實現社會效益的重要內容。

二、明確“雙減”政策要求,做好政治和學術把關,提升期刊學術質量

教育學術期刊應組織編輯參加“雙減”文件學習,有條件的期刊可參加“雙減”政策落實研討會,中小學“雙減”教研與教師培訓等,確保編輯既要明確“雙減”政策要求,理解“雙減”政策的提出原因、定位和價值意蘊,還要能把“雙減”作為價值導向,將眾多來稿的“偶然”轉化為期刊組稿“必然”,并在審稿中把好政治關和學術關,杜絕刊發有政治性錯誤的稿件,提升期刊學術質量。

在兩年多的主題審稿中,筆者發現,“雙減”主題已經成為中小學教育工作者選題的熱點,很多作者通過落實“雙減”政策,提煉出具有實踐價值的科研成果,為教育學術期刊提升學術質量提供豐厚而優質的稿源。但也有一部分作者并沒有真正理解“雙減”政策,甚至對“雙減”政策存在誤解?;诖?,教育學術期刊做好“雙減”稿件把關工作,既包括發現有價值的稿件,也要善于發現“問題”稿件和稿件的“問題”,幫助作者提高認知。這不僅是提高刊物學術質量的基礎,也是“雙減”政策落實背景下期刊作者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

1.把好政治關

把好政治關,是教育學術期刊編輯審閱一切稿件的首要內容,“雙減”稿件也不例外。把好“雙減”政治關,就是要保證稿件的外在表述和內在邏輯與“雙減”政策一致,杜絕發生政治錯誤。把好政治關,不僅是要把好“雙減”主題的審稿,更要把“雙減”政策貫穿在全部審稿工作中。

例如《“雙減”政策引發家長焦慮的表現及應對策略》一文,作者錯誤地把“雙減”政策解讀為“家長焦慮”的根源?!半p減”政策主要目的是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使學生在校內“吃飽”“吃好”,從而有效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4]據此可以判定,作者并沒有理解“雙減”政策。再如,“雙減”政策落實的主陣地是學校,需要教師內涵式發展,有作者認為“內涵式發展”給一線教師帶來巨大壓力而質疑“雙減”政策。這是對政策缺乏政治高度和長遠角度的認知錯誤。這種論調對“雙減”政策的落實會產生極壞的影響,也是期刊應杜絕的出版導向性錯誤。又如,《學校家庭教育指導策略》一文提到,“為緩解小學新生家長的教育焦慮,教師要給予家長教育指導,例如,每天15 分鐘計時訓練孩子的書寫速度,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雖然稿件不是“雙減”主題,但這段表述與“雙減”政策中“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相違背,也屬于政策上的錯誤。

2.把好學術關

把好學術關,就是要對稿件的選題和論證進行把關,對選題是否反映“雙減”政策理論,是否能從“雙減”政策角度考慮問題進行審讀,對論證過程中的概念、推理、論據、論證和結論等進行綜合審讀,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不可信、不可推論、邏輯不暢的失范表述,從而保證“雙減”觀點、論證和結論的有效性。例如,《“雙減”政策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策略》一文僅在開頭部分引用“雙減”政策,具體的教學策略部分并沒結合“雙減”政策探討,并沒有體現“雙減”特點,如將“‘雙減’政策”這一關鍵詞去除,其內容觀點依然成立,這種蹭“雙減”熱點的文章在審稿中并不少見。再如,有文章雖然每個一級標題開頭都引用“雙減”文件內容,但內文論述并沒有與“雙減”要求相結合,文章看起來有拼湊之嫌。還有的文章只是大段引用“雙減”要求,但缺少具體的落實,即“怎么做”,這樣的文章也不宜發表。又如《“雙減”政策實施成效》一文,其數據與參考文獻都是2020 年之前的,這樣的論證是本末倒置的,論證不可信。

三、深入研究“雙減”政策,助推科研成果轉化,延伸學報服務價值鏈

有條件的教育學術期刊還應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圍繞“雙減”政策落實的新特點、新變化、新趨勢、新任務,以開放的姿態積極發揮自身在“雙減”政策選題策劃、優質作者等方面的優勢,延伸學報服務價值鏈。[2]38

在選題服務方面,教育學術期刊應深入研究“雙減”政策,準確把握教育熱點,引領教師基于“雙減”政策尋找教科研選題,幫助教師學會在海量的信息和資源中捕捉選題,用豐富的“雙減”選題來引發教師多元化思考,啟發教師從教學、科研和發表多角度思考“雙減”政策主題,實現與編輯和期刊所思所想“同頻共振”,從而產生高水平的教科研成果。[12]

一線教師基于“雙減”政策的選題宜將“雙減”政策與工作探索相結合,把政策作為行動綱領,并在工作中不斷探索路徑,形成具有學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成果。選題可圍繞“如何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建立良好家校關系”“如何發揮學校育人主體作用”“如何做好課后服務”“如何強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如何強化作業管理”“如何實現教師內涵式發展”“如何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如何運用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提高農村教學質量”等大主題;每個主題還可以細化為一個系列,如“如何強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可細化為“如何強化作業管理”,再細化為“小學數學作業內容設計”或為“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的區別”。教師也可以結合區域探索,例如大連市從杜絕隨意增減課時、趕超教學進度,確保零起點教學,規范作業布置和作業內容,嚴控作業總量,保證作業時間等方面,列出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和教育教學行為十項負面清單,明確標示出高壓線。[3]教師就可以從中選出所在學校富有特色的工作經驗,形成校本研究。選題還可將“雙減”政策與其他教育政策和教育發展動態相結合,如學校家庭教育服務指導、勞動學科獨立等。

在服務方式上,教育學術期刊要充分利用豐富的教育人脈資源和強大的專家學者隊伍,通過舉辦作者交流會、優質作者創作經驗分享活動、“雙減”主題創作的咨詢與培訓活動,拓展服務范圍和服務渠道,通過“雙減”政策解讀與主題寫作案例相結合的方式,為一線教師提供現實支持和理論幫扶,從而協助他們真正吃透政策精神,理清“雙減”寫作思路,促進課堂教學轉化,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推動“雙減”政策落地開花。[13]

猜你喜歡
選題雙減學術期刊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談詩詞的選題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本刊誠征“獨唱團”選題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