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大眾化研究

2023-02-24 12:47
關鍵詞:大眾話語馬克思主義

張 敏

(西安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32)

話語體系是一定社會境遇中的話語建制。作為話語活動的運用和表達范式,它依托于語言系統、承載著說話群體的主觀意志和思想意識。通過該系統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元素的傳遞和表達,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話語主體的思維方式和價值選擇,甚至可以感受到其真實的生活境遇及其所處的時代鏡像。時代不同,話語環境不同,話語表達所承載的內容、主題和方式也需要發生相應變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全黨的奮斗目標,這一語境之下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體系正依循時代性、人民性、生活化的邏輯理路,實現由理論話語向生活話語的時代轉向,成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理論自我完善與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 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轉換的必然性

作為一種思想體系,意識形態集中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其整合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工具。在影響意識形態功能發揮的諸多因素中,恰當的話語表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何為“恰當”?“恰當”理應包含著“真理內涵和規范的恰當”以及“符合行為者的人本學單一性恰當”,從這一概念出發可以看出,合時代性和合人民性是意識形態“恰當”表達題中的應有之義。也緣于此,新中國成立后,每一時代“核心政治”主題發生變化,我國意識形態理論的話語體系都隨之變遷:既有新中國成立之初圍繞政治、階級、革命等概念展開的“政治話語體系”,又有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工作重點的轉移而隨之出現的“經濟(市場)話語體系”。不論是初期意識形態泛化而產生的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占領,還是矯枉過正后意識形態“邊緣化”而形成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的疏離,在新時代都顯示出傳統的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包括內容、結構以及表達方式等)必須圍繞“恰當”這一要求,迎接嶄新的境遇帶來的挑戰。也就是說,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必須回應時代需求以及人民需要,轉向并構建“恰當”的話語表達體系、實現其大眾化時代化的目標,以發揮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作用。

“合時代性”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恰當”表達的首要特征。也就是說,意識形態的話語表達從內容到形式,均應當體現出時代的特征、反映出對時代課題的回應。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深刻地指出:“生活之樹常青。一種理論的產生,源泉只能是豐富生動的現實生活,動力只能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現實要求?!盵1]當前,我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雖然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意識形態領域的形勢發生可喜轉變,但各種社會思潮跨越時空的籓籬,突破日常與非日常的界限,在兩大領域交融交鋒依然存在。傳統的非日常生活領域的思想交鋒激烈,同時另一種隱秘的浸潤方式在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領域亦予以強化。特別是針對青年人的文化需求和個性特征,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在輸出影視作品、現代廣告、流行音樂等文創產品時,多采取更加文化性的路徑、多元化的內容以及借助更易于被青年人接受和喜愛的碎片化方式、生活化的表達來傳播他們的文化理念、價值取向以及標準。尤其是西方意識話語體系和話語表達的生活化趨勢,看似開放性的內容,多元化的方式,娛樂化的表達,傳遞出的卻是一種浸潤式的、柔性化的“兇猛”進攻,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產生了巨大沖擊。如何應對這一時代課題的挑戰,捍衛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體現在話語表達上,就要求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言說實現突破以往以理論話語的籓籬。傳統的理論話語多以專業概念為核心要素,從核心到次級,逐層遞推,形成完整準確而又嚴密的一整套概念體系,具有本質性、抽象性、學術性等特點。這一邏輯縝密的概念體系對于解釋現實社會,宣傳、闡釋黨的信仰體系、理論創新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它也有著其自身的局限性、封閉性和表述上的專業性、晦澀性等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地進行并實現著理論創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日益成為現實。作為整合、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工具,我國主流意識形態話語也應將這一充滿時代變化和蓬勃生活氣息內容用更加“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傳遞給廣大民眾,從而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與人民群眾生動活潑的現實生活及其日常關切的深度關聯,使得正確的理論被更大范圍的人民接納認同、進而自覺內化。

其次,“合價值性”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恰當”表達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合人民性”的具體體現。真理與價值并非天然合一,主客觀相符合是“合真理性”的標志和尺度,而主觀性則是價值的顯著特征,它側重反映客體對主體的效用和意義。如何實現價值尺度與真理尺度最大限度的統一?這就要求我們的意識形態話語體系不僅要注重言說內容的客觀性、真理性,更要通過積極回應新時代人民的精神困惑和現實需求,主動承擔對廣大民眾日常生活的闡釋功能來體現其“有用性”,即“合價值性”。尤其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的意識形態“剛柔并濟”的攻勢之下,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如何與之平等對話,贏得大眾?顯然,曲高和寡、陳舊乏味的話語表達不為“我”所欲;缺乏時代氣息、文化韻味的話語言說更是不足取。也就是說,相對傳統、單一的理論話語體系不足以支撐實現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的大眾化時代化需求。意識形態作為“思想上層建筑”要想有效地發揮作用,存在一個理論宣傳、普及給人民群眾的過程,它理應是一個主體與客體之間平等交流的過程。因此必須對客體,即廣大的人民群眾進行語用關照:一方面,若失去對人精神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的關照,淪為純粹的政治工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將面臨“失根”的危險,也必然地為人民所疏離;另一方面,源于話語體系的陳舊、生活話語的缺失若無法回應時代與人民之需,會造成工具與價值的分裂。顯然,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唯有做到“合人民性”,即實現“合真理性”與“合價值性”相統一,才能贏得人民的關注和信任。

立足時代要求和人民需求,關注民眾的日常關切,提升我國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日常生活內涵,發掘其中蘊藏的生活化資源,營造利于創新與轉化的生活環境,最終完成話語轉換、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生活話語和價值體系,從而實現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大眾化時代化。這是維護我黨意識形態建設與安全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建構的重要目標和任務。

二、 日常生活轉向: 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大眾化的趨勢與要求

何為日常生活?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將“生活”與“生產活動”清晰區分開來,將“生活”的外延主要規定為活著的個體用于維持自身再生產的活動,而這些個體再生產則構成整個社會再生產的前提和基礎。匈牙利學者阿格妮絲·赫勒在此基礎上,指出那些使之成為可能的個體再生產要素的集合即為“日常生活”。作為個體生存的基本條件,日常生活相應成為社會存在的前提和基礎。意識形態雖不等于日常生活,但卻源自日常生活。每個人都生活在具體的環境之中,總是隸屬于某個團體或共同體,這些共同體建立確定目標和提供相對同質的價值標準。個體和這些目標以及價值體系相連,他的日常生活模式就是直接從這些基本單位中獲得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日常生活是意識形態的寓所,是意識形態建構的土壤和根基,而意識形態則是生長于其中的特殊的文化樣態。作為被賦予了特定階級意志的精神體系或思想體系,它與日常生活的關聯程度則決定了它為人民的接納程度,抑或作為特殊思想體系對生活在其中的作為個體的人的引領、指導程度。如前所述,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是一定社會境遇中的話語建制。當下社會境遇下的“生活”要展現的就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為指導的新時代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新時代我國的意識形態話語轉換或基于這樣一個現實:傳統的理論話語不足以反映我國新時代社會境遇下的現實生活、時代特征以及人民需求?!耙庾R形態的話語主題和內容可以是、也應該是隨著中國國情與時代主題的變化而與時俱進的?!盵2]不同于傳統的意識形態理論話語,生活話語源自生活,出自人民,具有極強的人民性、浸潤性和持久性特征。與理論話語注重概念體系的建構,極具抽象性、本質性不同,生活話語更加探求真實生活和現實世界的具體性、實踐性。它以現實世界為基礎,因而必然跟隨人民大眾的具體日常生活而豐富發展。新時代我國意識形話語轉換是基于主流意識形態時代化和大眾化的本質需求,但是順應日常生活轉向這一趨勢的同時必須同時關注: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轉換并不是要淡化、消解甚至摒棄其蘊含的政治性、理論性,而是要重構、增強和夯實其固有的群眾基礎,增強其親和力、吸引力、凝聚力以及競爭力。這是基于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現實的必然選擇。

1.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生活話語轉向的基本依循

首先,回歸、批判和改造生活本身就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立場。這意味著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生活話語轉向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時代化的目標具有一致,即我們要建構的生活話語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之下的意識形態話語的日常生活轉向。馬克思主義的展開,都是為了實現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什么?這個目標就是改造生活,從日常生活的最小方面,從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之處,改造生活”[3]208。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傳統思辨哲學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這樣旗幟鮮明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只求深入全面地領悟在地面上遇到的日常事物”[4]652,即宣告理論不僅要源于生活,更要回歸生活,批判生活,改造生活;而決不能遮蔽生活、遺忘生活。豐厚的日常生活意蘊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立場,改造和重建生活構成了馬克思思想體系重要的乃至根本性的價值歸宿,現實生活世界是其理論研究的前提和出發點。馬克思以日常生活為基礎,在他看來,全部人類歷史的首要前提就是以吃穿住行等為基本內容的日常生活。不僅如此,他更是將打破日常生活與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劃分作為對未來聯合體的設想與建構,一面理性地設想作為一個聯合體的未來社會,在這里,注重“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它的典型特征和首要任務,因為這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另一面具體而又詩意地描述這種自由的表現,認為在未來社會,日常生活將為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所架構。人們生活的將不再受到職業分工的拘束和限制,人們在某一部門內發展的決定因素由謀生的職業需求變為興趣使然,——現實生活世界也因此變成一個理想世界。

其次,介入日常生活是馬克思主義贏得大眾的條件。從這個意義出發,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轉向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和要求,馬克思主義在這一轉向中的指導地位不言而喻。與資本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不同,資本主義的“政治意識形態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阻止那些對自己生活不滿的人們去改變他們的生活,或者真正阻止他們設想自己的生活值得改變”[5]94-95。從這一立場出發的理想是,人們應安于他們所習慣的日常生活的閾限,而不要尋求超越他們。這就是資本主義政治意識形態為自己設定的維護、培養特性的任務。而馬克思主義在一開始的工人運動中,即使在完全的經濟領域展開斗爭,也覺察到“人的尊嚴”之光,并以這種新的日常生活為基礎,為其設定一種新的生存方式?;谶@樣的理論旨趣和價值立場,以大眾日常生活的實際改觀為現實追求和衡量標準,馬克思主義必然要介入日常生活,直至深入日常生活的底層,而非浮光掠影、僅僅局限在非日常生活的宏大敘事之中。正因為此,馬克思主義才能最終贏得大眾的普遍擁護和認同;也正緣于此,作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更需要通過貼合和反映人們日常生活的適當話語表達出來,為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所以,一旦出現馬克思主義對大眾日常生活的疏離,也必然導致大眾對其相應的漠然,這恰是與我們大眾化時代化的目標所背離的。

這里所謂的“疏離”,一方面是指在改革開放、科技發展、時代變遷引發巨變的日常生活面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話語言說方式和言說內容存在張力,不能及時地反映黨和國家的核心關注,在上存在跟不上“時代性”和“人民性”需求步伐的客觀真實,也就不能很好地實現其“大眾化”的目標;另一方面是主流意識形態在理論傳播、教育領域存在與時代脫節、與需求脫軌的客觀現實。這種“脫節”“脫軌”突出的表現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研究學術性訴求與大眾化的日常生活關注訴求對立起來,過度追求馬克思主義的學理性和學術性,專注于邏輯推演和價值思辨,忽視了馬克思主義的日常生活根基。尤其是成了遠離日常的強硬說教,缺乏溫度的知識灌輸,這歸根到底是缺乏對現實生活的關照、缺乏對人民大眾的關切。究其根本,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闡釋、傳播、宣傳脫離大眾日常生活而削弱了“人民性”和“時代性”這一根基,這本身就背離了馬克思主義解放人、發展人、提升人的價值旨歸與基本訴求,也就必然導致人民的冷淡和漠然。如其這樣,馬克思主義話語權就會逐漸式微,大眾日常生活空間被多元意識形態侵占,大眾價值取向、審美標準日趨混亂。因此,以意識形態的話語轉化為抓手,建構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旨歸的生活話語,促使馬克思主義對日常生活深度介入以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成為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完善和發展的迫切任務。

2. 問題導向: 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生活話語轉向的深層邏輯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個時代的迫切問題,有著和任何在內容上有根據的因而也是合理的問題共同的命運:主要的困難不是答案,而是問題。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問題?!盵6]203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理論創新都是“思考和研究當時當地社會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結果”,都是“時代的產物”[7]343,“理論創新只能從問題開始”[7]342。新時代以來,“兩個大局”復雜交織,我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能不能、何以能富于效能地凝心聚力?馬克思、恩格斯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6]72。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凡成功的意識形態必須是“靈活”的,體現在話語表達上即能夠及時地反映時代的變遷、回應時代之問。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社會現實,真實體悟和解決人民熱切關注的現實問題,是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轉向的深層邏輯。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它源于且超越日常生活,反映、解釋時代現象并解決現實問題就是其存在的價值本身。日常生活終歸是具體的人的生活,它不是空洞的,而是基于特定歷史階段內的穩定性與具體的歷史性的矛盾統一,與其主體的生命狀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生活話語正是基于這一問題意識與問題邏輯的時代轉向。

作為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曾經通過特色鮮明的政治話語體系表現出來,以行政命令、政府推動等方式強行介入,表面上看,“一大二公”“大煉鋼鐵”“上山下鄉”等政治話語與人民生活水乳交融,表面上儼然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集體意識的流露,實則反映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空間最終被遮蔽、消融在政治生活中;馬克思主義不僅沒有在實質上引領人民的日常生活,反而最終淪為被剝離精神實質的口號式的“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以來,意識形態話語表達發生轉向,由政治話語轉變為經濟話語?!皞€體”“下?!薄懊^過河”等等成為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這在上回應了時代的和人民的需求。但作為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全面滲透、干預日常生活的反叛,在相當長時期我國的意識形態建設矯枉過正,呈現出理論與實踐的疏離,研究領域亦現出一種“書齋化”的“規避式”研究趨向(規避現實政治與日常生活)。這一規避勢必表現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失語,導致原本源于生活世界的馬克思主義卻與大眾的日常生活漸行漸遠,更不用說真正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正是源于對過去出現的兩種錯誤趨向的正確認知以及對我國意識形態建設問題和現狀的準確把握,2016年4月習近平明確提出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強基固本”[8]163-164,這意味著他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看作是涉及方向性、戰略性的根本問題和關鍵問題。進入新時代以來,他始終關注民生領域、關切社會問題,基于這一深層邏輯提出的關于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尤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判斷擴展和豐富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表達,具有強烈主體意識和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始終是意識形態贏得話語權的關鍵指向。尤其是作為被賦予了特定階級意志的思想或精神體系,意識形態如何回應和體現人民在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之后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要,這亦是解決新階段主要矛盾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如果不能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反映并解答廣大群眾的物質乃至精神生命的安頓問題,則不能真正成為能夠說服人的“真道理”。從這一理解出發,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要成為廣大人民的價值共識,必然要回應一個基本問題,即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如何引領人們的日常生活,實現對日常生活的深度介入?如何“以恰當的方式對中國的現代化發展以及日常生活的深刻轉型提供科學的引領和指導,對日常生活主體進行積極的精神關照,對亂象叢生的文化失序現象給予有效地糾偏和遏制”?[9]這即是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生活話語轉向的深層邏輯。

新時代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但也內在地包含著一定的局限性及矛盾性。一方面,現代性的開放意識和文化理念逐漸建立,人民的文化生活日漸豐富,對馬克思主義本身的學理性和科學性有了更客觀和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等多元價值觀沖擊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削弱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致使人民的日常生活有陷入價值真空和失根的危境?!耙庾R形態建設要獲得成功就不能把意識形態局限在少數人的學術圈子,就不能停留在口頭宣傳上,必須與日常生活密切結合來,把意識形態變成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制度而融合到日常生活中?!盵10]這就進一步說明,從理論話語到生活話語的轉換與構建既是必然的,又不是想當然的,它需要一定的現實基礎:民生實踐構成其感性活動基礎,民生政治價值內核構成其深厚學理基礎?!爱斠庾R形態面向人們的吃喝住用等,與日常生活訴求相關聯時,它就具有了強大的話語權?!盵11]在這一基礎上,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關注人民的日常生活,建構符合人民需求和審美的生活話語體系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贏得大眾的必然要求和現實取向。

3. 生活話語體系: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介入日常生活的中介和橋梁

我們的日常生活被一個“統一的然而又是組合的對象化”所整理和引導。這個對象化是三重的:一重是人造物、工具和產品的世界,二重是習慣的世界,第三重便是語言。正是在這三重世界中,人類文化逐步積累起來。我們甚至認識到,一個時代的語言幾乎能夠表達、反映出那個時代的全部文化。體現在意識形態中,即為特定語言構成的話語體系引導、指導特定文化中的人,也反映文化本身。在這一層面上,日常話語是日常生活的媒介,生活話語體系便成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介入日常生活的中介和橋梁,它能夠使日常生活的異質領域同質化。生活話語如何使意識形態介入日常生活、從而最終實現主流意識形態的大眾化目標?結論是通過話語表達的生活化使意識形態從被聽懂到被接受,從而產生從“原來如此”到“為我們的生活”的認知轉換。

如前所述,意識形態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樣態,是生長于其中被賦予了特定階級意志的思想或精神體系,其與日常生活的關聯程度則決定了它為人民的接納程度。生活話語體系建構的第一目的,就是使相對抽象化的以精神體系和思想理論樣態出現的意識形態“被聽懂”。能聽懂是被理解和接納的前提和基礎,生活話語要建立的就是這樣一座橋梁。話語中蘊藏著神秘的力量,作為溝通與互動的基本手段和主要方式,它介入人民日常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在人們的日常交往與互動中,通過文字語言這個載體去影響人、引導人。建構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需具體分析話語的言說者、言說對象、言說內容和言說方式,尤其要清醒認識這4個維度在新時代的新發展、新要求。如果說弄清楚“對誰說”,知道“說什么”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建構的前提和基礎,那么“怎么說”是關于話語表達方式的自省,實際上要求促成“高大上”向“接地氣”的生活話語表達轉換,這一轉換就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介入日常生活的中介和橋梁。如習近平所指出的:“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盵12]58創新意識形態的話語表達就是要求“高大上”的理論以“接地氣”的方式言說,將深奧難懂的政治話語、學術話語轉換成平易親切生活話語,將學術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生活中通俗易懂的道理融會貫通,只有完成了這一轉換,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才可能贏得社會大眾的理解、接納和認可。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作為對日常生活的回應,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展現出從政治話語到經濟話語再到生活話語的發展態勢,展示出主流意識形態對大眾精神價值的導向功能和素質的教化功能。一方面取得的成就輝煌,尤其是在“兩個大局”的背景之下,與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的十年成就與變革相互呼應,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在整個社會中導向和教化功能達到一個高潮,即可反映民眾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認同狀況,展示出民眾對黨的真誠認同、愛戴和擁護。另一方面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如有學者指出:“日常生活中一直暗含著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沖突和抵觸,表現出日常生活觀念從‘泛意識形態’到淡化意識形態再到‘去意識形態’的變化?!盵13]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正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民眾的日常生活日趨豐富,人民的社會期待也愈發多元而美好。在這一背景下,作為介入日常生活的中介和橋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生活話語體系是回應新時代的新問題和人民的新需求的客觀選擇。

三、 建構新時代意識形態生活話語體系的路徑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要贏得大眾、引領大眾,必須實現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日常生活轉向,即通過從理論話語到生活話語的話語轉換、以“恰當”的話語言說體現馬克思主義對大眾日常生活的現實關照,在日常生活中使馬克思主義真正內化為大眾的自覺意識、外化為大眾自覺的實踐方式,成為指導、引領大眾生產、生活,增進大眾生活幸福的重要指南。要實現這一轉向,需要我們依循人本性邏輯,從人民的日常需求出發和意識形態話語自身特點出發,提升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日常生活內涵,發掘蘊藏其中的生活化資源,營造利于創新與轉化的社會生活環境。

首先,遵循人本性邏輯,提升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日常生活內涵。建構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只有先明確“對誰說”,才能清醒地認知“說什么”和“怎么說”。只有認清言說對象、關切言說對象,才能理解新時代的意識形態話語在表達形式上為什么需要轉換,為什么表達必須是通俗的、充滿煙火氣的、體現人民日常生活內容和需求的生活語言。這種認清和關切本身體現的就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立場和觀點。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言說對象是我國的人民大眾,遵循人本性邏輯,必須認識到這個“大眾”是一個在諸多方面和而不同的“異質共同體”。他們所屬的階層不同,經濟基礎不同,相應的知識文化水平、個性特征以及價值訴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別。因此,推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日常生活轉向應遵循的人本性邏輯,就是要求針對不同的言說對象,將黨的思想、理論、主張變成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和能夠接受的觀點。從這一層面出發,馬克思主義不能僅僅是充滿學術味兒的、學理性的、深奧的道理和抽象的邏輯,對于普通民眾而言,它應當是樸實的道理,應當以具象化、政策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引導大眾在現實中體驗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帶給日常生活的巨大變化,是推進并實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體系日常生活轉向的重要路徑選擇。

十八大以來的10年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情感溝通式、日常生活化話語言說方式,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性和親民性等特征,給新時代中國特色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示范和借鑒。這種接地氣、生活化的話語表達方式不僅實現了廣大人民群眾“聽得懂”的基本訴求,更是在此基礎上增強了話語主體間的對話、共情與共鳴,實現了廣大人民群眾“愿意聽”和“喜歡聽”。這種言說方式運用生活話語表達黨的治國理政思維,使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又賦予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民族特色,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掌握和認同。它雖然通俗,但寓意深刻,富有情感和立場色彩。比如,習近平用“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14]9這樣的隱喻來闡釋青年時期價值觀培育的重要性;善用引語、富于口語化表達,用“如身使臂,如臂使指”[15]這樣的歷史典故闡明黨的領導的整體性要求,等等。說大白話、大實話,像普通百姓一樣說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頭進行政治話語轉變和創新的鮮明特點。10年間,黨的通俗化論述、口語性表達運用頻繁,體現出一種嶄新的文風。這些表達具有廣泛性、豐富性和真實性的特點,促進了政治溝通的有效進行。比如,在強調群眾路線的重要作用時,習近平引用“與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謀之”[16]這樣富有哲理性而又不失通俗的傳統語言論述政治性話題;在談到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時,告誡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17],強調“互聯網時代,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17]等等。這些口語式的表達形式豐富多樣,包含著尋常百姓熟知樂知的俗語、哲語等,極大地引起了人民群眾廣泛的共鳴和認同。特別是他談到黨的建設工作時,用“警察鐵路,各管一段”[18]16來形容和描述黨的建設部門化問題,直擊問題,形象又生動;對廣大黨員干部講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道理時,說道:“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18]15。道理講得質樸又有溫度,如同拉家常,娓娓道來,有分量但沒有距離。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他更是明確指出:“一切脫落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19]。因此,如何建構新時代的生活話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已經在實踐中指明了方向,那就是遵循人本性邏輯、以人民為中心,切實關心人民的利益和現實生活,講大眾聽得懂、聽得進、喜歡聽、記得住的生活話語。

其次,以滿足大眾需求為首要原則,營造利于創新與轉化的社會生活環境,發掘蘊藏其中的生活化資源。意識形態理論不僅具有工具理性,還承載著厚重的人文關懷。長期以來,由于其政治功能過分凸顯,其生活價值常常被遮蔽。如赫勒曾描繪出的日常生活的一般圖式,“日常生活常常是拜物教的”[5]50,大眾日常生活的認知、行為模式帶有鮮明的實用主義、經驗主義色彩。換言之,人們認識和評判一種意識形態總是會以其自身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基本需求的滿足以及其現實體驗作為標準。在日常生活中,大眾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接納與否,接納程度如何,“說什么”“怎么說”只是建立關聯的第一步,更重要的評判標準在于其是否能夠以及能夠多大程度滿足人民內在需求。也就是說,應當“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與日常生活之間找到話語的‘鏈接點’,即架構理論與實踐的通道”[20]。體現在話語體系的轉向上,要求其與日常生活的實用性和經濟性原則保持一致。即在其內容中貫穿人本性邏輯,通過滿足大眾需求使抽象的意識形態與人民的日常生活發生關聯。通過引導大眾現實體驗馬克思主義帶給日常生活的改變,從而逐步推進民眾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感知。在這一過程中,都必然地要求把滿足大眾的需求作為實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大眾化的首要原則。毛澤東曾指出:“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假如我們對這些問題注意了,解決了,滿足了群眾的需要,群眾就會真正熱烈地擁護我們?!盵21]137這種對大眾需要的滿足體現在話語言說內容上,就是回應民眾關切,關注民生主題,加強民生保障。特別是要回應新時代面臨的各種新問題、新矛盾,使老百姓真切地在日常生活中感知中國共產黨努力方向就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從而真正認同“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過去的革命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贏得民心、取得勝利的思想武器和法寶,其能夠成為大眾認可的共同理想信念,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它真切地回應了人民的期盼、滿足了人民的需求,使得黨努力的方向和人民群眾的向往產生實實在在的交點和關聯。伴隨著時代變遷,我國社會方方面面尤其是近幾十年來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是新時代我國意識形態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的物質基礎和民意基礎。但是社會發展依然存在不均衡的狀況,這也是客觀現實。它體現在部分地區、部分群體,在醫療、住房、教育、就業等重要的民生領域,發展差距較大,這也必然導致部分群體優先關注自身生存環境及狀態的改變,對我國意識形態的關注、了解乃至認同不足。由此觀之,解決大眾民生需求,引導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實現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日常生活轉向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在此基礎上,協調處理大國和小家、集體與個體、當前與長遠、理想與現實等各種關系,共同助力于這一轉向的實現。

最后,當話語轉換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和民意基礎,“恰當”而又豐富的意識形態傳播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伴_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求做到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切忌形式主義、教條主義,忌簡單生硬?!盵22]93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要被人民大眾所接納和認同,必須經由政治話語向生活話語的轉換。一是要把抽象和具體結合起來,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性、權威性與生活性、通俗性結合起來。把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從理論性話語表達范式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探索和創建群眾喜聞樂見的“生活化”表達形式,真正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逐漸減少不分場合、不分受眾概念化、抽象化的語言表達,盡量避免過于晦澀難懂和高深莫測的敘述方式,力求摒棄居高臨下、生硬呆板的說教口吻。通過各種寓教于樂的方式、生動形象的方式實現主流意識形態從精英走向大眾,從政治口號宣傳轉向日常生活語言,在生動活潑和熱氣騰騰的生活中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感染力、滲透力和影響力。二是注重主客體之間的平等參與。意識形態話語體系轉換的目的是為了使其更好地傳播和更廣泛地為大眾接納,從而實現主流意識形態的大眾化目標。主客體之間的平等的實現首先離不開恰當的交流方式的選擇,一如毛澤東曾經指出過的那樣,以平等的方式進行思想交流,不是高喊口號,也不是盛氣凌人,這是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順利傳播和廣為接納的前提。其次,離不開對“化眾”客體的語用關照。一如習近平同志示范的那樣,正是基于對人民群眾利益所指、興趣所向、話語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量和關照,將抽象難懂的理論暗含于生動具體、風趣幽默的話語中,才得以形成大眾化、生活化的話語風格,推進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特別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大眾化。二者之間的平等參與自然也離不開“化眾”內容的凝練表達。只有毫不猶豫地拋棄與人民群眾的話語習慣“不匹配”的空洞話語,與其利益訴求“不對接”的疏離話語,與其感性思維“不對稱”僵化話語,新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大眾化目標才可能實現。

營造利于創新與轉化的社會生活環境、發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內涵和蘊藏其中的生活化資源,建構人民聽得懂、愿意聽的生活話語體系,也絕不是單純強調此岸的物質生活,而將非日常生活的彼岸世界擱置不理,更不是把馬克思主義介入日常生活簡單理解為柴米油鹽和家長里短,進而將其消解于瑣碎龐雜的日常事務中之,而是要在這種介入和融合中強調保持馬克思主義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適度張力。何為“適度?”一則張力不能過大。如果張力過大,那意味著馬克思主義與日常生活的日趨疏離,深奧的理論會因其“形而上”而淪為高山流水,難覓知音,最終會落得個曲高和寡、無人問津的結局。如果我們的意識形態不能實現由理論話語向生活話語的轉換,不能及時地關照大眾現實的日常生活,最終的宿命只能是由于不能充分展現其原有的理論魅力而遭人冷落。一如有學者所指出的:“新時期的主流意識形態話語在表達上必須具有與大眾日常生活的高度相關性,要旗幟鮮明地反對禁欲主義,要賦予人們追求現世幸福以正當性,要使大眾對日常生活意義的追尋獲得充分肯定與彰顯”[23]。一則張力也不能過小甚至近似于無。如果是這樣,又易使得馬克思主義陷入庸俗化、碎片化的窠臼,在實踐中甚至出現列菲伏爾等學者所主張的“用日常生活本身的豐富性來消除現代社會的異化現象”,從而無法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引領、啟蒙批判等重要作用。畢竟,“話語依托理論的支撐得以立基”[24]。

主流意識形態介入日常生活所需的“適度”張力作為一種理想狀態和實踐情懷在現實中如何把握呢?首先,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必須應合“時代性”,立足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發展階段,無論其形式還是內容上都要與時俱進,關注時代主題、關切現實問題;其次還必須遵循“人民性”,既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又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引領具有“異質共同體”特征的人民,為實現現代化強國的夢想奮斗。此外,宏大敘事也必須和具體而微結合起來,關注到個人日常生活這個意識形態日常生活化的物質基礎,并在這個基礎之上,在對個體價值的滿足中推動社會主義共同價值的實現。

意識形態工作關乎旗幟和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12]14,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12]14。二十大上,他再次強調,要“站穩人民的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19]19,指出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19]44,這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轉換提供了重要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經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面對不斷變化的世情、黨情和國情,意識形態的話語體系不能固步自封,對其進行話語轉換是堅持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統領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客觀需要。生活話語以其特有的時代性、人民性等理論品格在意識形態場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為實現我國新時代主流意識形態的大眾化目標提供了嶄新的理論視角。這一話語體系的轉換與建構要求我們立足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根植于廣大人民日常生活的沃土,依循人本性邏輯,從人民的日常關切和實際需求出發,切實分析意識形態話語體系言說者、言說對象、言說內容和言說方式的細微變化,最終實現由理論話語走向生活話語,這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體系轉換的有效選擇,也是實現新發展階段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大眾化目標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歡
大眾話語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現代美術批評及其話語表達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話語新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