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棋在西藏文化建設中的時代價值與發展路徑

2023-02-24 19:41張治遠倪晨琳
西藏民族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藏族西藏民族

張治遠,朱 萍,倪晨琳

(西藏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陜西咸陽 712082;西藏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研究中心 陜西咸陽 712082)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提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西藏文化建設提供了遵循。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把西藏建設成為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戰略部署,為推動西藏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1]藏棋是藏族先民在雪域高原的特殊環境下孕育的古老棋藝,歷史悠久、種類豐富,體現著藏族人民生活哲學和文化創造力,是藏族文化的形象符號和東方智慧的典型代表,是中華文化的樣本,與中華文化血脈相連,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精神紐帶[2],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全球化時代對傳統文化的發展造成沖擊,部分未能適應新時代社會變遷的藏棋傳統文化,淹沒在現代社會發展的潮流中,現存的一些棋藝也面臨斷代風險。如何使藏棋在推進“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發展強區”轉變中彰顯價值,實現社會更有創新力、文化更有影響力、環境更有承載力、百姓更有幸福感的目標,為西藏傳統文化繁榮興盛明確發展路徑,是推進新時代文化強區建設,落實黨中央關于西藏傳統文化的搶救與保護、傳承與發展基本工作方略的重要體現。

一、新時代西藏文化建設是藏棋文化守正創新的重要遵循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并多次在民族地區調研強調“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尊重民族文化、包容民族文化、欣賞民族文化、助推民族文化發展”,把文化建設提到了新高度。一般認為,藏族傳統文化是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雅礱河谷文化和青藏高原西部的古象雄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形成的特色鮮明、形態多樣、內容豐富的燦爛文化,在歷史學、文學、建筑、裝飾、工藝技術、天文歷算、藏醫藏藥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既有浩如煙海的佛經貝葉經、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等文物典籍,又有獨具魅力的繪畫、雕塑、歌舞、戲劇、傳統體育、雜技等藝術文化。被譽為藏族文化“活化石”的藏棋,集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為一體,是藏族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傳統體育文化代表。它的對弈過程千變萬化、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既蘊含著藏族文化的特質,又表現出中華文化哲理和儒家“和諧”的特點及崇文尚柔、倫理教化、禮儀教育的文化屬性,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所倡導的“文明、和諧、平等、公正、誠信、友善”相契合,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藏棋作為西藏傳統文化的重要實踐內容,在文化建設中不僅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還被賦予鞏固社會團結、彰顯民族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時代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與維護邊疆穩定、形成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促進凝聚力和認同感有積極作用。因此,在保持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立足西藏民族特色文化優勢,堅持在傳承中發展,在借鑒中創新,探索繁榮發展西藏文化之路,在西藏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豐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積累文化建設的經驗,為西藏同全國一道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提供精神支撐[1],這為藏棋文化在新時代西藏文化建設中的守正創新提供重要遵循。

二、藏棋在西藏文化建設中的時代價值

(一)構筑和諧社會與民族團結,維系邊疆穩定與國家認同

藏棋作為西藏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與民族團結、維系邊疆穩定與國家認同上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藏棋是西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源于藏族人民的日常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是與中華文化血脈相連的文化共同體。它的形成發展不僅是自然行為的結果,更是社會生活中文化行為的凝練,是藏族社會文化在體育文化表現形態中的必然產物。[3]據《格薩爾·霍嶺大戰》《格薩爾·貴得分章本》描繪出的以棋會友、交流切磋中展現棋技、增進社交、促進和諧等社會價值,棋語間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社會需求、自身需求及價值追求的維度看,藏棋作為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與媒介,促進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藏棋文化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與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諸多方面密切聯系,尤其是它參與簡單、群體廣泛,具有啟迪智慧、愉悅身心等多樣功能,使之成為西藏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傳承者,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財富,在西藏文化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所呈現的鮮明文化特征和獨特文化形式,既能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被賦予鞏固社會團結的時代價值,對構建和諧社會與邊疆穩定、形成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促進凝聚力和認同感有積極作用。

(二)彰顯民族文化魅力,促進文化傳播融合

藏棋文化是歷史文化的原始積淀,是以生活、習俗、文化、信仰為主體的文化符號,它既充實和豐富著藏族文化,又是藏族文化重要的實踐部分,詮釋和表現著藏族文化。從歷史層面看,藏族作為中華民族譜系的重要分支,在發展歷程上體現出歷史傳承的悠久性和文化底蘊的積淀性,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民族文化特征,是藏族文化背景的映像。從文化表現形態看,藏棋的表現形式與表現內容具有相對穩定性、鮮明民族性、時代繼承性,它已經滲透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的識別存于藏族文化基因中,彰顯出藏族人民獨具特質的民族品性,由此衍生出獨具民族特色的棋類文化形式。從文化價值內涵看,隨著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生產勞動與生活方式、文化積累與傳播范圍的變遷,藏棋在發展演變中從娛樂游戲逐漸轉變成具有獨立特征的傳統體育項目,本質性的文化內涵與延伸性的表現形態得以豐富與擴張,彰顯出自身特有的魅力與豐富的內涵,成為民族文化的符號和東方智慧的代表。1959 年錫金王子辛格·納姆加爾訪問日本時攜帶氆氌織品(布制)的“密芒”十七道線棋盤,新疆吐魯番阿斯塔納村古墓群中“弈棋仕女圖”殘片上縱橫十七道線的棋盤,河北省望都縣東漢墓出土的石圍棋盤縱橫各十七道,這些歷史事實、存世時間與脈絡蹤跡都印證了都印證了各民族之間文化交流與傳播。同時,也證明縱橫十七道線的“密芒”與中原圍棋一脈相承,是中華文化中極具特色且深受各民族喜愛的文化形態,是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重要載體。因此,以歷史為基石的全面交往,以地緣為核心的廣泛交流,以血緣為紐帶的深度交融,使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感受藏族人民的生活哲學和創造力。

(三)拓展傳統文化多元性,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恩格斯說:“政治、法學、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4](P506)即在重視精神層面對民族發展的作用和影響的同時,不能忽略物質層面對民族發展的重要性,要正確處理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兩者的關系。相對沿海地區,民族地區缺少支柱產業支撐經濟發展,以民族傳統體育為特色、民族文化內涵為品牌、賽事交流為平臺、帶動旅游促發展的特色發展模式,將成為促進民族地區和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文化名片。在注重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新時代,藏棋、賽馬等民族特色顯著的傳統體育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實現了從文化到經濟再到社會多維的發展目標,“經貿唱戲,文化搭臺”有力促進了西藏優秀文化的傳播及經濟文化的發展,使民族節慶與經貿活動融為一體,將成為帶動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綠色發展的驅動力。從文化學角度分析,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藏棋,棋具、棋規、棋藝分別屬于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棋具、棋規、棋藝”的開發也將有效拓展藏族體育文化在西藏經濟發展中的多元性,推動區域經濟與社會、文化與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文化共同繁榮發展。

(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西藏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的主基調和主旋律。[5]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強調“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從促進民族關系與民族繁榮加以考量,深刻揭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生動力[6],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新時代西藏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西藏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域,西藏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緊密相連,是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中建構的,是在休戚與共、共同繁榮發展的歷史聯系中實現的。[5]西藏傳統文化承載著民族歷史及文化傳承使命,對藏族人民在國家認同上起到了積極作用。[3]藏棋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始終保留著藏族文化的價值與內涵,體現出與中華文化共有的文化屬性與功能,在不同歷史時期肩負著不同的歷史使命。新形勢下著眼于努力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的總目標,立足于建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戰略定位[5],明確新時代西藏文化建設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功能訴求,是新時代西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的時代要求。

三、藏棋在新時代西藏文化建設中的發展路徑

(一)回溯藏棋本源價值,重塑文化記憶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堅守文化本位中回溯藏棋的本源價值,歸正文化“和合”思想的本源特性,以文化特征向度契合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格局,實現優秀傳統與時代主流價值相融合,才能在新時代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7]藏棋作為藏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蘊含著本體性的文化精神,還孕育著民族審美精神,在古代戰爭斗演練、民俗節日慶典以及民間娛樂中都能見到藏棋的身影,它以簡便的棋具、獨特的棋規、多變的棋藝、白石的崇拜等物質實體和文化為載體,呈現出棋具的隨意性、行棋方法的人性化和靈活化、棋藝的趣味性和知識性、藏族文化的鮮明性等特點,在對弈中展示出藏族人民的智慧,表達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從藏棋的各類棋種規則中可以看到藏族生活的情趣展現在棋盤之上,不僅有“杰布杰曾”通過規則劃分出棋子的性能和等級,也有“密芒”“久”“哲”等反映軍事推演或者部落戰爭的陣法和技法,還有不以占據地盤、吃掉對方為目的,在盤中形成某種特殊的吉祥陣形。如“密芒”中一方的“歌功頌德子”(棋子)做活后,在棋盤上所形成西藏吉祥結、金輪、金魚、蓮花、寶瓶、寶傘、勝利幢、白海螺等吉祥八寶圖案。藏棋對弈多用“擠”“占”“圍”“吃”“補”“剔”“封”等戰術技法,反映出藏族先民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的生存技巧,如“久”棋中的“褡褳”陣形與游牧民族馬背置物用的背囊同音、同形,夾棋中的“圍”和“夾”,與先民狩獵的戰術息息相關,體現了藏族獨有的民俗文化。在新時代西藏文化建設中回溯藏棋本源價值,體驗藏棋文化的教育性、娛樂性,清晰地了解藏棋的歷史背景、發展歷程,挖掘藏棋文化的內涵與價值,以重塑文化記憶,實現文化自覺,促進文化傳承。

(二)破解文化傳承困局,實現文化回歸

藏棋是西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源于藏族先民的生產勞動與生活實踐,在歷史演進過程中承載著藏族的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倫理道德觀念等,是藏族的精神支柱和民族符號的象征。藏棋文化傳遞出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價值觀念,不依賴于同源同宗的血緣關系,而是依靠不同族群的共同參與、互相承認,成為族群相互認同的文化載體。藏棋文化的傳承主要靠口傳心授,“密芒”“久”等規則復雜的棋種,僅有傳承人能熟悉掌握技法和戰術。隨著傳承人的離世,規則復雜的棋種處于瀕危狀態,規則簡單的棋種生存空間也越顯狹小,保護與傳承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新時代,藏棋傳承與發展受到其他文化的挑戰[8],同時也迎來了發展機遇。從各地西藏藏棋協會相繼掛牌到收錄非遺名錄至列入全國民運會表演項目,同一棋種出現的棋具多元化、規則多樣化等問題正在逐步解決,在適應社會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共同參與、互相認同,最終實現藏棋文化的創新發展格局。因此,客觀剖析藏棋文化傳承發展中面臨的傳播境遇式微、本源價值異化、發展因循守舊等守正之困[7],在守正與革新中抓住發展契機,社會發展變遷中與時俱進、創新發展,讓藏棋文化盛開在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寶庫中。

(三)架構文化交流橋梁,促進文化交融

文化傳播與融合的樞紐,是民族精神形成與傳承的見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尊重民族文化、包容民族文化、欣賞民族文化、助推民族文化發展”。進入新時期,藏族棋藝得到長足發展,尤其是西藏首屆“藏棋”段級位賽頒布了《藏棋段級位制實施辦法》,首次有了衡量棋手水平的標準,使藏棋文化迎來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近年來,西藏藏棋協會以傳統節慶為契機,在江孜達瑪節、“當吉仁”賽馬節、拉薩雪頓節等舉辦藏棋表演賽事,向各族人民現場展示精湛的藏棋棋藝,充分展示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民族風情,表達了藏族人民與自然、與社會和諧相處的愿望。[13]藏棋于2017 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區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 年首次作為表演項目列入自治區第十二屆運動會暨第四屆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2019 年首次作為表演項目被國家民委納入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使藏棋以新的敘事方式、講述模式與各民族在全國的舞臺上相互交流、互為借鑒,讓文化成為增進友誼的橋梁紐帶,實現了多民族共同參與、互動共享,多元文化共存[9],使藏棋以濃郁的民族文化形態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應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架構文化交流橋梁,完成從賽事交流平臺到賽事品牌打造的跨越,有利于活躍地區文化生活,促進各民族間的互動與交流,也能極大地帶動周圍各民族建設和諧社會的積極性。[8]

(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引領文化建設

任何文化都在不斷地演進、變遷和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其中“文化自信”的核心含義是對民族文化及其生命力的自信。在全球化背景下,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現代體育文化不斷融入,改變了青藏高原原有的生活方式,藏棋的表現形式發生變異、傳承群體逐漸萎縮。如“密芒”在比賽中的布局滲透了現代圍棋競賽的元素,漸漸失去了原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一方面,要在傳承發展中堅持文化自主和堅定文化自信,守住傳承場域、端正文化態度、加強文化自覺意識培養。藏棋的對弈過程中虛著與實地、先手與后手、進攻與防守、死棋與活棋、舍棄與取得、保留與走盡、大棋與小棋、優勢與劣勢等辯證法思想,所蘊含的“修身先修德,注重德行修養”“內外合一”“無欲則剛”“追求平等”等思想符合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正是文化建設中所需要的價值觀念的體現。另一方面,立足時代、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定文化自信,將本民族的精神內核與當前的時代性相銜接,制定與現代文化的錯位發展策略,保持民族文化多元化發展,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目標。[10]如久棋末盤階段飛子的規則,使多子強勢的一方未必能獲得終盤的勝利,體現出“追求和諧”“天人合一”“扶持弱者”的精神內涵與時代主流價值觀相融合、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在凝聚民族文化精神的同時,賦予了藏棋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表達形式,有利于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文化強國戰略的實現。

結 語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的關鍵因素。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任務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西藏文化建設,推動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培育西藏各族人民的中華文化認同,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新時代西藏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傊?,要準確把握新時代西藏文化建設的實質內涵,探究藏棋在西藏文化建設中的時代價值,解析藏棋的本質性文化及延伸性文化的衍變與中華文化精神的內在關聯,在傳承和發展中破解守正之困、尋求革新之解和探索發展之路,在實踐中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弘揚藏族傳統體育文化,滿足西藏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需求,實現由“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發展強區”的轉型,助力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發展。

猜你喜歡
藏族西藏民族
都是西藏的“錯”
我們的民族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討
多元民族
神奇瑰麗的西藏
一個人的西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