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價值鏈升級推演

2023-02-26 08:29
上海商業 2023年11期
關鍵詞:價值鏈體系

古 柳

一、引言

在改革開放過去的幾十年,中國經濟依靠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點燃了經濟發展的引擎,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體系。聯合國產業門類分類中,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具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裕。宏觀來看我國擁有完整的工業產業鏈,超大規模市場和產業規模優勢,但是面臨的不利條件也不可忽視,產業鏈在全球價值鏈中低端鎖定,地域區域分割嚴重,“鏈主”國家對“攀升國”科技打壓與封鎖。全球經濟增長不容樂觀,世界銀行預計2023年發達經濟體的增幅將從2022年的2.5%降至0.5%,根據過去20年的經驗,這種大幅下滑往往是全球衰退的先兆。社會經濟不平等會因為全球價值鏈分工環節的失衡與數字技術鴻溝加劇。數字技術的應用會縮短全球價值鏈并引起全球價值鏈回流現象。新冠肺炎疫情將更一步激蕩上述沖突。

二、新發展格局的理論依據

《資本論》第二卷馬克思全面深入地考察了資本運動,構建了資本循環完整科學理論體系。資本循環理論體系指出資本循環包括一個生產、兩個流通環節,同時表現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形態。馬克思還指出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不僅要研究資本的流通,還要研究一般商品流通。對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問題研究,核心問題是產品的實現。全面、準確、系統把握以上馬克思資本循環理論的完整科學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分析社會總資本運動,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無法解決產品實現問題導致經濟循環的中斷。而研究供求之間的矛盾對于我國暢通國內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大循環的“國內”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循環,是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下的國內循環。新發展格局更是對馬克思單個資本循環理論的繼承與發展。

三、國內價值鏈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2019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一萬美元大關,富起來后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訴求促使市場消費需求結構明顯升級。市場的供給體系調整具有時間上的滯后性,供需不平衡在高端商品領域、高端技術領域顯現,外界疊加國際經濟周期變化和新冠病毒的影響失衡加劇,資本循環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出現瘀堵,部分企業陷入停擺。國內價值鏈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內價值鏈上龍頭企業數量和柔性不足

龍頭企業通常是擁有核心技術同時具備地域或國際競爭力的價值鏈“鏈主”企業,要求具有全球資源配置水平和掌控能力。某些行業雖然有規模企業,但創新能力不強、品牌無優勢,仍停留在全球價值鏈“低端鎖定”的位置,尚未自主可控、擁有高附加值。產業價值鏈條橫跨眾多企業,縱貫各個產業。龍頭企業的缺失容易導致價值鏈斷裂。當下我國這種龍頭企業不多,龍頭企業的缺失和不足會影響國內產業自主、安全和發展及國內生產的掌控。龍頭企業缺位還會導致產業上下游配套出現集而不聚、多而不強,內部無序競爭和惡性競爭明顯的狀況。

2.國內價值鏈部分環節存在脫鉤、斷裂風險

改革開放前30年,我國依靠勞動力豐富這一要素稟賦,在國際分工大環境下嵌入全球價值鏈低附加值環節,促使經濟快速增長。經過改革開放后的前30年發展,我國要素稟賦也發生了一定變化。2018年勞動力占全球的比重降至20%,而原來貧乏的資本要素,資本形成總額占全球資本形成總額的比重已經高達26%,研發投入達到21.2%,兩者的比重都超過了原來最具優勢的勞動力要素稟賦。

改革開放近10年,伴隨對外開放廣度和縱深不斷拓展,國內資本不斷累積,研究開發能力不斷增強。在高速鐵路、航空航天等部分產業掌握了核心技術,但多數產業技術水平仍處于齊頭并跑、陪跑階段。我國與外部發達經濟體關系由原來互補合作轉變為互補競爭合作。在其它一些外力作用下,一些發達國家制造業回流或外遷,我國原來嵌入全球價值鏈部分出現脫鉤與斷裂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全球經濟動蕩,我國亟須補全我國價值鏈短板,通過科技創新,增強在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等方面的供給能力。

3.要素市場人力資本和生產資料供給存在結構性失衡

目前我國勞動人口數量仍位于全球第一,國家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我國成年勞動人口在總人口中占比達六成以上,總數量接近9億,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數量在兩億人以上,總人口占比14%左右。普查反應我國人口基本結構,表明我國人力資本和人才資源基礎雄厚。人才供給與市場上人力資源需求不匹配。一方面用工市場上熟練技術工人不足,工廠招不到合適的人,職工流轉率高,高端科技開發人才稀缺,另一方面就業市場就業困難。生產資料供給方面,雖然我國物產豐富但資源稟賦失衡,如耕地、淡水和石油資源占全球總量的比重分別僅為7%、6%和1.5%,嚴重不足,部分資源高度依賴進口,資源短缺制約著相關產業的發展。高技術要素產品短缺現象更是長期存在,直接導致高端商品生產不足和產業升級緩慢。

4.供給側和商品市場流通不暢

在資本循環中,生產資本流轉不暢,效率不高。企業在價值鏈的研究開發階段受阻、產品生產階段加工水準不高,一方面導致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另一方面影響高端產品供給。生產資本職能轉換中人力資本質量難以適應消費升級時代的市場需求。生產資本職能轉換中,廠房、設備、原材料等利用率不高,價值鏈產品生產階段存在產能閑置、成本和能耗較高等問題。在資本循環中,商品資本職能實現存在困難。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商品銷售渠道多元化、銷售創新模式涌現,但仍然存在一些無序發展,如平臺經濟壟斷、消費市場內卷、惡性市場競爭。這些問題的存在,部分生產企業獲利較低,生存艱難、小微企業不堪重負,影響產業的良性發展。

四、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價值鏈升級對策

內需體系不完整是國內經濟循環不暢,國內價值鏈升級困難的直接表現。升級國內價值鏈,暢通國內經濟循環,就要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加快構建我國完整的內需體系。構建國內內需體系、促進國內價值鏈升級可以從建設現代化市場體系、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完善收入分配體系和塑造新型消費體系四個大的方面入手。

1.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市場體系

市場體系健全程度和運行效率高低決定了經濟循環是否暢通。企業、家庭和政府三類經濟活動構成了經濟循環?!敖y一開放”能打破區域壁壘,放大水,養大魚?!案偁幱行颉笔乾F代化市場體系的基本要求,也是市場體系高效運行的基本規則。改革中,商業類國有企業需回歸企業屬性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競爭政策發揮基礎性作用的條件上,現代產業政策資源應更多導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我國要通過更大范圍、更高水平的市場開放爭取國際市場?,F代化市場體系建設要依靠現代化流通體系。交通運輸市場要能實現資源有效集散、價值增值統一開放的。

2.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工業“四基”嚴重依賴進口,產品質量和可靠性差,創新體系缺失,制約制造業由大到強的瓶頸更為凸顯,這極大程度影響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我國高技術產業鏈和高附加值產業環節占有不足,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亟待提升。金融業要深化機制體制改革,將資金引入注入實體經濟,提升服務支持實體產業的能力,加快建設現代化金融體系??萍己徒逃w系要深入改革創新。新型研發機構應大力發展,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加深完善;基礎研究、共性技術、前瞻技術和戰略性技術應高度重視,加大投入,建設健全國家實驗室體系;繼續充分發揮我國新發展格局下得新型舉國體制,并不斷完善,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對投入巨大、難度高、市場主體單獨難以攻克的重大的戰略性基礎性問題進行攻關。

3.完善公平收入分配體系

國內居民的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不平衡。首要問題勞動報酬在收入的首次分派中所占比率不高。其次收入不均衡,高收入和低收入差距大,中等收入人群規??蛇M一步擴大。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基本內容之一。完善收入分配體系,首先要將人口低成本紅利轉變成人才紅利,實現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樣才能確保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速度相當。其次,穩定就業,擴大就業。再次,健全勞動、資本、土地、數據、技術等生產要素獲取報酬的市場化機制,積極拓展居民其它收入渠道,特別要重視農村土地產權改革,增加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還要進一步推進減稅降費政策,適度提升個稅起征點和最低工資水平,增加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最后,健全再分配機制。

4.培育塑造新型消費體系

培育塑造新型消費體系可以從新型城鎮化、政府消費、消費數字化等方面推進。隨著我國城鎮化比率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不斷增長,鄉鎮地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鄉鎮居民日常消費更多依賴市場供給,電子商務在鄉鎮地區全面鋪開,鄉鎮農村地區的消費市場也在不斷擴大。政府可以合理增加公共消費,依托公共消費帶動居民消費增長。還可以抓住疫情防控機會窗口,多措施大力促進消費數字化轉型。我國應繼續促進網上購物等新型商業業態的發展,加大平臺建設。還可以借助5G、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不斷開發新的網絡消費形態和服務場景。加快完善有利于新型消費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為消費者營造放心消費、敢于消費的制度環境。

猜你喜歡
價值鏈體系
淺談低碳價值鏈構建——以A公司為例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基于價值鏈會計的財務風險識別與控制
探索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創新應用
醫療器械包裝發展價值鏈
試析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成本管理模式
“中國制造”:助力“一帶一路”價值鏈的提升
基于價值鏈的房地產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如何建立長期有效的培訓體系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