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圈繡:一種傳統打籽繡針法的拓展繡法

2023-02-26 15:31祝媛媛
上海工藝美術 2023年4期
關鍵詞:打圈繞線針法

祝媛媛

Dazi Embroidery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embroidery method with long history and wide applic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for a long time, Dazi Embroidery flexibly presents a variety of manifestation modes besides the basic stitching operation, which is aimed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embroidery contents.

打籽繡是一種歷史悠久、應用廣泛的中國傳統刺繡針法,在長期的實際應用中打籽繡在基礎針法操作之外還靈活拓展出多種表現方式,以滿足不同刺繡內容的需求。本文先是指出中國傳統打籽繡針法與日韓、歐美刺繡中“結粒繡”針法的不同,然后列舉打籽繡在不同文化和地域中演變的多種形式,最后作者以自身作品為例介紹一種打籽繡新型拓展繡法,并將之命名為“打圈繡”,該繡法的出現和應用豐富了傳統打籽繡法,是刺繡針法靈活運用、適應藝術創作需求的積極表現。

一、打籽繡歷史

打籽繡,又稱“打子繡”,是通過在織物上以線打結的方式留下點狀圖案,繡一針成一結。打籽繡是中國傳統刺繡針法之一,在戰國時期就有出現,兩漢時期應用已較為普遍,現存打籽繡刺繡實物最早見于蒙古諾因烏拉東漢墓出土的繡品上。打籽繡由古老的鎖繡針法發展而成,主要用來表現花心等點狀聚集的形狀之處,以點成線或者以點成面的表現形式刺繡出多種圖案。蘇繡、湘繡、蜀繡、京繡、苗繡等中國眾多繡種中都有打籽繡身影的出現,此針法具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力,運用得當可取得令人振奮的視覺效果。

“針出地面后,隨以針芒繞線一道為細孔,即靠孔邊下針以固之??准醋右?;固而不動,即打也?!迸c日韓刺繡、歐式刺繡中的“結粒繡”(也稱法式結粒繡或法國結)不同,打籽繡最大的特點是“孔”,而前者是“?!薄傲!闭呔o實飽滿為球狀,“孔”者力度適中為圈狀,此為眾多刺繡愛好者混淆兩種針法的關鍵之處。但因打籽繡針法與結粒繡針法操作上差別甚微,無特別要求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出來的形態非常相似、不易辨別,故很多情況下刺繡者也將之視為同一種針法(圖2)。

二、打籽繡基礎針法表現及演變

打籽繡在眾多繡種中均被普遍應用,且因地域文化的不同有著迥異的名稱,在實際操作與需求的帶動下也演變出多種拓展針法,具體表現在不局限于繡針規格和繡線股數,不拘泥于刺繡材質和打結手法的松緊,均按需求使用,使得這一基礎針法更加靈活多樣、創造出多姿多彩的表現形式。

1. 基礎打籽繡針法及應用

針法詳解(圖1):出針后,右手持針、左手持線,于針尖處繞線1圈,左手拉線力度適中保持線在針上不脫落、右手持針于緊鄰剛才出針之處入針,右手轉移至繡地之下,輕輕將全線拉緊。

結粒繡的基本針法操作與打籽繡幾乎一致,但松緊程度與繞線圈數不同,一般會根據需要繞線1~3圈,形成緊實的結狀顆粒,因此在形態上與打籽繡略有差異(圖2)。

打籽繡在中國多個朝代考古紡織品遺物中均有發現,清代民間及宮廷服飾等紡織品使用此針法更是達到了高潮,直至現代依然是一種出現頻率極高的刺繡針法,頗受刺繡者的喜愛。(圖3、4)

2. 松籽繡/松打籽

針法詳解(圖1):出針后,右手持針、左手持線,于針尖處繞線1圈,左手拉線力度較松、右手持針于緊鄰剛才出針之處入針,讓線在針尖處形成一個小圈,右手轉移至繡地之下,輕輕將全線拉緊。

此種打籽繡法為中空,力度松散,相比較于基礎打籽繡的形態來說突出籽的“圈”、“環”的形狀(圖5)。

3. 拖尾打籽繡

針法詳解:基本繡法與圖1相似,僅在出、入針距離上有差別。長尾打籽繡出入針距離可能在幾毫米至幾厘米之間不等,按照實際需要來拖長線腳,籽也隨著線腳拖移,形成有尾狀的打籽造型(圖6)??梢杂脕泶汤C花蕊、花株、草苗等圖案。此種繡法因拖長的線腳會影響圖案的牢固程度,故打出來的籽一般比較緊實。

三、“打圈繡”針法的由來

傳統打籽繡雖顆粒飽滿結實、立體感強,但也恰恰是這種特質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針法的自由發揮。筆者于長期刺繡實踐中按照實際畫面表現需要摸索出另外一種打籽繡的拓展繡法,此種針法打出來的籽不再呈現球狀、粒狀或者扁孔狀,而是直接做層層相扣的圈狀,手法松散自由,圈環可大可小,可單層可多層,也可與基礎打籽繡配合使用,松緊、大小相互結合,大大豐富了原打籽繡法的造型表現和視覺效果。因此種針法與傳統打籽繡形態差異明顯但基本操作手法相通,為表示兩者之間的淵源關系,筆者將之命名為“打圈繡”(圖7、8)。

四、打圈繡的針法表現特點

1. 松散

一般使用單股線或者劈細線,左手持線和右手拉線力度均較輕,打出來的圈松散不緊實,呈現自然的立體蓬松和輕盈之感。

2. 線圈

打圈繡手法打出來的“籽”完全呈圈狀,這與打籽繡中的“孔”實則一脈相承,只是后者依然相對緊實,中空并不明顯,前者徹底放松、不再受力度限制,每打一次均形成一個圈。

3. 螺旋

打圈繡一般繞線1~3圈不等,打出來的圈往往不止一層,如螺旋一般由內向外發散,又好像水波漣漪由中心處不斷蕩漾開來。

4. 嵌套

因打圈繡中空面積較大,獨立形式的打圈繡之間可以互相嵌套使用,即外面大圈,內部再套小圈;或者外面松散的打圈繡,里面嵌套緊實的打籽繡;或者外圈色淺、內圈色深,反之亦可。如此下來,可以呈現出層層相嵌、色彩漸變的多樣變換(圖7)。

5. 堆疊

除上述內外嵌套的形式之外,不同打圈繡之間還可以上下、左右進行堆疊,以點成面,產生厚度和寬度,組合出立體、蓬松的浮雕效果。無數不同形式的打圈繡堆疊在一起,搭配使用不同顏色更可以呈現出單個打圈繡無法表現的質變之美(圖8)。

五、打圈繡的應用舉例

以上是筆者為打圈繡這一傳統打籽繡的拓展針法總結的五個特點,但針法歸根結底要回歸到實際刺繡應用中來,這是檢驗針法是否得心應手的有效手段。下面以筆者兩件原創作品為例更加直觀地說明打圈繡及其特點的應用。

舉例1:桂花刺繡

作品《云中月桂》是一件以桂花為主題、表現月色朦朧下金桂盛開、香氣四溢的繡繪結合之作。畫面主體的桂花花瓣部分幾乎全部采用打圈繡完成,局部采取與打籽繡的混合套用;繡線股數為1股,繞針1~3圈不等,色彩上使用由淡黃、淺黃至橘黃的漸變繡線,層層堆疊、自由點綴,達到“星星點點”的桂花盛開、隨風飄落的浪漫效果(圖9)。

舉例2:山水刺繡

因打圈繡的可“堆疊”屬性具有天然的“以點成面”的表現效果,故面狀、塊狀的形象造型均可衡量采用這一針法。刺繡作品《溪山秋色圖》中遠景山體部分即為此種繡法的應用,單股繡線、繞針1圈,以大大小小、深深不同、層疊堆積的圈狀繡法營造于霧中若隱若現的山體輪廓和頂部植被,其輕盈和虛實的視覺效果被松散的針法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圖10)。

六、結語

打籽繡這一中國傳統刺繡針法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數千年的刺繡發展中占據重要席位,其操作手法簡單、拓展形式多樣,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均在刺繡中被廣泛使用,充分顯示這一針法的靈活性,打圈繡的出現更是拓展了基礎打籽繡的形態。時代在發展,針法也必定不斷演變,新時代的刺繡者們探索、研究打籽繡基本針法和拓展形式的腳步不能停,這將有利于充分發揮古老針法在現代刺繡中的生命活力,進而促進中國刺繡的不斷發展。

猜你喜歡
打圈繞線針法
轉鼓過濾機繞線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
漂泊頌
一種多功能標準化剝線鉗在電力計量裝置安裝中的應用
淺議無極針法之九元氣血針法
交流繞線電機電刷牌號及數量選擇
次級線圈繞線錐度對LVDT靜態特性的影響
角質層太厚怎么辦
馬達繞線參數對其功能的影響研究
正確去角質,讓你的肌膚美美的
朝醫太極針法操作規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