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山區基層森林防滅火規范化建設
——以河源市連平縣大湖鎮為例

2023-02-27 14:44徐貫冠陳偉偉曾嘉寶
森林防火 2023年2期
關鍵詞:河源市檢查站規范化

曾 瑜 徐貫冠 陳偉偉 曾嘉寶

(1.河源市應急科技信息化中心,廣東 河源 517000;2.河源市林業局,廣東 河源 517000;3.河源市園林綠化管理中心,廣東 河源 517000;4.河源市應急科技信息化中心,廣東 河源 517000)

森林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特別是對于山區城市而言,坐擁綠水青山,才能盡享“金山銀山”。廣東省河源市是林業大市,全市森林面積114.6 萬hm2,在廣東全省排名第4,森林蓄積量達7 160.46 萬m3,森林覆蓋率為73.2%,生態建設底色深厚。但是如何保護好森林生態資源,一直是山區城市最為重要的課題之一,河源市始終堅持從基層抓起、從山頭嚴控、從源頭入手,積極探索出一條適合山區鄉鎮的森林防滅火規范化建設路徑。

1 森林防滅火規范化建設背景

2021 年1 月13 日河源市連平縣大湖鎮發生森林火災,此次森林火災因燃燒時間較長、過火面積較大,引起了國家、省重點關注,是近年來社會關注度較高、整體影響較大、受害面積較大的一宗森林火災。在山區鄉鎮存在著發展壓力大、經濟條件差、思想認識不到位的種種困難下,隨著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各項工作逐步推進,為全面加強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建設,推動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落實,河源市堅持以林長制為抓手,聚焦造林綠化和森林資源保護,以連平縣大湖鎮為試點,在森林防滅火工作上想辦法、下功夫、出實招,采取嚴而實的“五個舉措”,通過規范臨時檢查站,總結出“七步法”,創立“網格+森林防火”工作模式等方法,有力扭轉森林防火工作被動形勢,開創了森林防滅火工作新局面。并形成一套規范化流程,在全市山區鄉鎮進行推廣,為山區鄉鎮森林防滅火工作規范化提供依據[1-7]。

2 基層森林防滅火工作存在問題

2.1 用火陋習根深蒂固

河源市是客家地區,老百姓素有農事生產燒荒積肥和清明、中秋進山掃墓的傳統習俗,據近十年數據統計,老百姓燒田基草、燒果園草、燒荒積肥等耕作生產農事用火和燃放煙花爆竹、點燭燒紙等民俗用火是山火頻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要徹底改變傳統習俗,需要長期的、漸進的去改變[8]。

2.2 基層基礎較為薄弱

一是基層鄉鎮早期火情處置不力的問題,如:護林員巡山護林不到位、火情信息上報不及時、半專業撲火隊伍建設滯后、反應不夠快等問題[9]。二是基層基礎設施薄弱問題,如相當部分村一級撲火工具不齊全或者未配備,生物防火林帶、蓄水池、信息化建設等基礎設施落后等。

2.3 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自2019 年機構改革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由林業部門轉隸應急部門后,專業森林消防隊伍規范化已經得到較大提升,但離標準化、規范化的隊伍建設仍有一定差距,如現代化裝備建設不足、營房建設滯后、隊伍訓練不嚴等。

2.4 火源管理難度較大

河源山區因地勢重山疊嶂,靠近林區原住民較多,且不按規定實施野外用火,人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災占比極高,且各地存在對野外違規用火打擊力度不到位、查處不到位、責任追究不嚴格等,野外火源管理難度大[10]。

3 基層森林防滅火規范化建設措施

3.1 修好一條道、筑牢基礎,織密“阻隔帶”

為解決由于林區道路通達功能低、運輸能力差導致的巡護不便,應急處置受限等問題,大湖鎮在鎮轄湖西村、羅經村、盤石村三個森林防火重點區域(占全鎮山林總面積76.6%)投資50 萬元修建一條總長10.5 km、寬6 m的森林防火巡護道。該防火巡護道在形成區域性的防火阻隔網的同時,也為開展日常巡查、森林防滅火應急處置和森林資源監測等工作提供了必要條件[11]。

3.2 守好八個站、嚴防硬守,形成“向心力”

為解決以往卡口檢查站條件簡陋、設施不完善問題,大湖鎮投入20 萬元建設8 個標準化森林防火檢查站,站內不僅有檢查站牌、宣傳音響、火種收納箱等設備,而且還備有滅火器、膠掃把、急救包等森林滅火工具,此外,還備有掃碼入林的二維碼、宣傳單、登記冊等宣傳資料[12]。通過標準化建設森林防火檢查站,著力將森林防火檢查站打造成為森林防火的宣傳站、火情預警的情報站、人員物資的補給站、防火撲火的前哨站,全面強化一線布防力量。

3.3 用好七步法、科學高效,掐滅“小火苗”

為解決過往檢查站工作流程不規范、標準不一致導致檢查結果大打折扣、流于形式等問題,大湖鎮進一步優化檢查站工作流程,要求全體值班值守人員嚴格執行“一停二講三問四查五記六掃七放”七步工作法,用流程標準化促進工作規范化,確保從源頭“掐滅”森林火災火苗。

森林防滅火七步工作法:一停:所有過往車輛、人員止步接受檢查;二講:宣傳森林防滅火相關法律法規;三問:問有沒有攜帶火源(火種),告知火源(火種)必須上繳,拒不上繳的,查實后一律按照違規野外用火處理;四查:查看是否攜帶香燭紙錢等火源(火種),發現持有,進行收繳、置換;五記:對車輛、人員信息進行登記、記錄;六掃:掃進山入林“二維碼”并核實信息;七放:過往車輛人員完成以上步驟后放行[13-14]。

3.4 貼好警示貼,精準入戶,確?!傲闼澜恰?/h3>

為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識,大湖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責任制作用,以“總—大—中—小”四級網格架構為依托,以全鎮157 個“小網格”為抓手,創立“網格+森林防火”工作模式,由鎮村干部與基層網格員“進網入格”到群眾中去,逐戶逐門在群眾家門口張貼森林防火警示貼士,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確保宣傳無遺漏、零死角。

3.5 做好“四個一”,營造氛圍,宣傳“入人心”

為營造濃厚森林防火禁火宣傳氛圍,大湖鎮在森林防火特防期間嚴格落實“四個一”工作部署,由鎮村干部、網格員組成巡回宣傳小隊,做到每天至少一次敲銅鑼、每戶簽訂一份承諾書、每戶發放一封防火令、每戶發放一份反面案例。以聲聲鑼鼓敲響防火警鐘,句句口號宣傳防火知識,同時近距離解答群眾疑問?!扒瞄T+敲鑼”讓村民真正聽得懂、聽得進,切實推動森林防火意識“入戶”“入腦”“入心”[15]。

4 結語

鄉鎮是森林防滅火工作的最基層一級政府,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道關卡,做好基層森林防滅火規范化建設工作,建立起森林防滅火工作長效工作機制,才能真正實現森林防滅火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將森林火災防在第一線,切實保障林業生態安全。

猜你喜歡
河源市檢查站規范化
智慧公安檢查站解決方案
河源市2006-2019年風疹疫情流行病學分析
難忘堅守疫情防控檢查站的20個日日夜夜
一路一景 一段一品——廣東省河源市打造“四季常綠四季花開”公路品牌
價格認定的規范化之路
狂犬?、蠹壉┞兑幏痘A防處置實踐
高血壓病中醫規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滿足全科化和規范化的新要求
農村小學教師課堂教學監控能力實證研究——以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為例
河源市中學武術教學的現狀與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