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背景下中國滿族剪紙藝術的海外傳播路徑研究

2023-02-27 09:20付岳梅副教授大連海洋大學
中國民族美術 2023年3期
關鍵詞:滿族剪紙跨文化

文/圖:付岳梅 副教授 大連海洋大學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1],明確了國家在推動跨文化傳播中的決心,指明跨文化傳播承載著國家形象塑造與展現的歷史使命。在此基礎上,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更是言簡意賅地表明了跨文化傳播對我國的重要意義,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做好跨文化傳播的先頭兵。中國滿族剪紙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承載著滿族原生態文化,記錄下了滿族人民面對生活的積極與熱情。通過加強滿族剪紙藝術的海外傳播,不僅能夠讓世界領略到中國少數民族文化,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多元與包容,同時還能擴展中華文化的輸出通道,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學習中國,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為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奠定基礎。

一、滿族剪紙藝術的發展與特點

(一)滿族剪紙藝術的發展

剪紙藝術在滿族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其發展可追溯至明朝以前的后金時代。在那個時代,女真人已經掌握并利用了造紙技術,這為滿族剪紙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大部分學者都持有這樣的觀點,即滿族的剪紙藝術起源于宗教圖騰。在遠古時期,圖騰即是人們信仰的對象。尤其是以狩獵和游牧為主的滿族,更是發展出了屬于自己的祭祀文化和圖騰文化。在女真人掌握了造紙技術之后,他們開始運用剪紙將神靈形象化,傳統的木質圖騰也被替代,其中“嬤嬤人”剪紙便是一個明證。[3]

收獲 傅清萍 滿族剪紙

隨著滿族歷史的發展,剪紙藝術漸漸融入滿族公眾的生活,其表現主題也不再局限于神靈描述。任何和生活緊密相關的元素都可能成為剪紙創造的主題,因而剪紙藝術從與神靈崇拜緊密相關的文化方式,演變成充滿生活氣息的裝飾藝術,例如以蝙蝠花紋、喜字作為主題的作品等就是典型實例。清朝的建立進一步推動滿族剪紙藝術向帝王至尊之威和華麗轉型,并提升了剪紙工藝的復雜度和精致程度。滿族剪紙藝術崇拜特有的藝術表達和技巧,展示了古老、莊嚴、雄壯、簡潔等風格,并且融合了特有的藝術技巧,如透明視覺、多角度視覺、主次轉換、對稱平衡、陰陽雕刻等。

1982 年,滿族文化的研究者王純信老先生開始對滿族剪紙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并對滿族的剪紙進行了收集,這一舉動帶動了滿族剪紙藝術的發展。2003 年,滿族剪紙研究會在吉林省正式成立。該研究會成立后,積極推動和參與全國范圍的剪紙活動,其剪紙作品也多次獲獎。如今,吉林省已經發展成為剪紙藝術的重要基地,脫穎而出的剪紙藝術家越來越多。2004 年9 月,通化師范學院成功設立了“中國滿族民間美術研究中心”,這是滿族剪紙保護力量積累以及保護人員隊伍擴大的象征。2008 年1 月,“長白山滿族剪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 年10 月,又被UNESCO 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作名錄》[4]。

女真人的傳說 劉文華 滿族剪紙

此外,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滿族剪紙的逐步接受和了解,滿族剪紙在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中出現,形成了新的藝術形式,如在現代設計、包裝產品、繪畫、雕塑作品中,通過其裝飾性的語言,為當代的設計提供了諸多借鑒作用,也使滿族剪紙藝術得以更好的發展,有利于滿族剪紙藝術的發揚和傳承。

(二)滿族剪紙藝術的特點

1.剪紙技藝粗獷

在學會如何制造紙張以前,滿族人剪紙藝術的素材主要源于各類天然常見物品,例如樹葉、樹皮、玉米殼、皮革和布料等。他們的剪紙技巧多種多樣,比如使用剪刀剪切、手工撕裂、用刀雕刻、煙熏、香焚等方法。在現實創作過程中,他們經常運用各種技術的融合,形成獨特的美學和魅力。滿族剪紙的特點是大多數情況下不特別追求形狀的相似,而是擅長通過簡單的圖像來描繪主題特征,展示出地域和民族的特性。剪紙作品《滿老婦和孩子》中人的形象設計簡潔、樸素無華,布局采用平鋪方式展示,沒有明顯的深淺層次感。作品風格簡單大方,突出精髓,頗具視覺震撼效果,這與長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以漁獵和畜牧為生的粗獷民族性格息息相關。

2.構圖豐盈飽滿

傳統的滿族剪紙藝術構圖形式豐富,足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多使用對稱藝術手法,為其增添了明顯的裝飾效果。如同其他民族,滿族對蛙也有著深厚的敬意,這主要源于他們對生育的敬畏和仰慕。過去,一部分原始的女真族群將蛙譽為“蛙母大神”。在《蛙》這個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采用了對折剪紙方法,展開后四只蛙顯現在畫面的十字對稱布局上。此構圖豐富多彩,通過夸張和變形的技巧,尤其突出了蛙的后腿,以此象征著生育崇拜的主題。該作品大量運用了不規則的線條,并巧妙地通過虛實和留白的結合,使得整個畫面產生了明顯的視覺效果。人與動物、神話與信仰的交織,在剪紙藝術中得以表現,這就構成了滿族文化豐富且獨特的敘事方式。

3.手法夸張大膽

雖然漢族的剪紙藝術給滿族剪紙的發展提供了很多借鑒,但滿族剪紙仍然保留了白山黑水的深邃和豪放的特質。在滿族剪紙中,通常以旗袍、發髻或“達拉翅”的形象來刻畫女性,且五官剪刻手法采用陰刻,鼻子常用簡約的三角形表示。而男性形象的特點則以辮子最為明顯,有的表現為剪刻在頭頂,有的通過多角度觀察,并將辮子向后切割,有的直接將頭部切出后,插入身體中,長辮圍繞于身后。男性的服飾主要為傳統的長袍馬褂。立體剪紙制作手法在滿族剪紙中也十分常見,人物的腿和身體通常由多片剪紙拼接完成,制作出立體感強的作品,使得人物栩栩如生,富有趣味性。在諸多的剪紙藝術作品中,??梢钥吹綕M族、漢族文字作為裝飾元素或強調主題的方式融入其中,這種運用方式使作品打破了原本的單一格局。滿族剪紙在創作中大量運用一點透彩繪法,不受景深層次的束縛,發揮自由,通過直線、曲線、間隔和虛實的變化,展示出獨特、細膩和透明的美感,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裝飾價值。

獅子舞 傅作仁 滿族剪紙

4.色彩豐富平和

滿族人士對多種顏色的崇拜非常顯著,這些顏色包括白色、黃色、藍色、紅色和黑色。實際上,滿八旗的主題顏色便是黃色、白色、藍色和紅色,而早期的旗幟設計也包含了黑色元素。在滿族文化中,黃色代表著尊貴,這是大清國國旗選擇黃色作為主要顏色的原因,然而滿族人更喜歡鵝黃色,而漢族則更傾向于土黃色。對紅色的熱衷可能來源于漢族,因為只有漢族將紅色視為幸運和歡樂的象征。至于白色,滿族在一些特別的日子會掛上一種名為“掛箋”的剪紙,主要是雷文或旋渦的圖案。另外,他們在祭祀儀式中使用的“佛頭”剪紙是由五種不同顏色的紙層剪制而成,色彩豐富多彩。[5]

二、滿族剪紙藝術跨文化傳播的意義及困境

(一)滿足剪紙藝術跨文化傳播的意義

1.有助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求索 傅清萍 滿族剪紙

滿族剪紙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進行跨文化傳播,能夠讓世界多一個文化通道了解中國、認識中國,從而進一步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此外,滿族剪紙藝術作為我國少數民族文化的代表,進行跨文化傳播,能夠讓世界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與包容,讓世界知道中國雖然民族多元,但是文化共融,不僅能激發其他國家與中國文化交流的欲望,同時也能深刻感受中華民族的內在凝聚力;最后,滿族剪紙藝術跨文化傳播能夠推動他國文化與滿族剪紙文化的融通,增加他國與我國的親和度,同時還會無形之中讓他國在借助我國文化進行事務處理獲得成果的時候,更加認同我國文化的優越,甚至是制度的優越,讓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隨著滿族剪紙藝術及其他優秀文化的對外傳播,得到持續的提升。

2.有助于提升滿族剪紙產業

滿族剪紙藝術的跨文化傳播,讓全世界更多的人接觸到滿族剪紙藝術,這首先會引發他國人員對滿族剪紙藝術的學習需求,其次也會激發他國人員對滿族剪紙文創產品的購買需求。學習需求與購買需求將會促進我國滿族剪紙藝術產業的人才與產品的對外輸送,這將會顯著促進我國滿族剪紙產業的發展。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借助滿族剪紙藝術的跨文化傳播實現滿族剪紙產業的發展需要注重口碑的建立,需要保證對外教學質量與產品質量,同時還需要不斷創新,注重產業發展的本土化轉化,尊重他國人員的文化與習慣,方能促進滿族剪紙產業對外能夠保持健康發展。

3.有助豐富文化體系

世界的發展其實就是一場場文化的融合與升級。例如,流行音樂的發展積極吸收了歐美的節奏藍調、嘻哈、電子等音樂風格,并進行了有效的本土化改進與優化。滿族剪紙藝術作為滿族文化的代表,作為中華文化的代表,該藝術的跨文化傳播,必然也會為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融合、文化創新提供相對應的借鑒。滿族剪紙藝術對外傳播,很大程度上可以為日本、韓國的剪紙藝術提供參考;使德國、法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獲得剪影藝術創新的靈感。[6]

(二)滿族剪紙藝術跨文化傳播困境

滿族剪紙藝術現缺乏傳承人。如果一門藝術沒有傳承人托底,將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泯滅于歷史長河,傳統的滿族剪紙藝術在過去多是基于家族組織進行傳承,但在跨文化背景下,這種模式局限性很大,傳承面受限,傳承人數量不足致使不能在海外大范圍傳播與推廣。[7]相較于其他文旅資源來說,滿族剪紙經濟價值較低,政府重視程度不高,海外開設剪紙課程的學院也不多,海外人員很難系統獲得學習滿族剪紙的機會。[8]目前滿族剪紙藝術主要通過影像和現場展示進行傳播,這種傳播方式缺乏對藝術內涵的精神傳播,失去文化內涵支撐的剪紙本身的傳播,最多算是剪紙技能的片面傳播,讓海外人員只能單純驚嘆于滿族剪紙的絢麗或者手法的新奇,無法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輸出。停留在藝術層面傳播的滿族剪紙由于缺乏海外傳播創新機制,盡管人們能夠感受到剪紙藝術的美及內涵,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傳播的群體與范圍,很可能只有對滿族剪紙藝術感興趣的人會去接觸、學習,滿族剪紙藝術如果不進行創新,不響應本土化改造,很有可能就會成為小眾的藝術欣賞,而不是大范圍的文化輸出。

三、滿族剪紙藝術跨文化傳播路徑

(一)傳承人+孔子學院:增加傳播主體

1.培養滿族剪紙藝術傳承人

滿族剪紙藝術傳承人是滿族剪紙藝術對外傳播的最重要主體,滿族剪紙藝術蘊含的文化及制作的技能都離不開傳承人的講解與傳授。因此,滿族剪紙藝術首先需要摒棄家族傳承的模式,鼓勵當前傳承人對外廣收學徒;其次需要政府與剪紙產業的支持,通過舉辦各類剪紙競賽、剪紙交流會,多渠道發掘有滿族剪紙天賦的人才,從而構建起一個完善的傳承體系,讓更多的人真正深入接觸到滿族剪紙藝術,弘揚滿族剪紙藝術,從而為滿族剪紙藝術的跨文化傳播儲備更多人才。

2.孔子學院開設剪紙課程

中國孔子學院在海外已經扎根許久,提供了現成的傳播場所。目前,我國已經在全球127 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476所孔子學院以及851 個中小學孔子學堂。[9]借助孔子學院及孔子學堂積極開設滿族剪紙藝術課程,可以更為高效地幫助海外人員獲得系統性學習滿族剪紙藝術相關知識的機會,同時借助滿族剪紙藝術,可以進一步豐富孔子學院及孔子學堂的中華文化輸出內容。海外學生通過系統學習,掌握滿族剪紙藝術的精髓,可以有效促進滿族剪紙藝術技能與滿族文化的融合,實現滿族剪紙藝術海外內部“傳幫帶”體系的構建。

(二)數字化傳播:增強傳播特性

信息化時代,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數字化資源呈幾何式增長,信息的傳播不再局限于線下的見面交流或者依賴傳統媒體,人們越來越依賴網絡中的新媒體傳播而獲取信息。因此,滿族剪紙藝術的傳播也需要緊跟人們獲取信息的習慣加以調整,海外人員不再僅僅依賴影像或現場展示接觸滿族剪紙藝術,還可以通過文、圖、聲、光、電等各種形式,全方位、立體式接觸。滿族剪紙藝術的數字化傳播還需注重與信息化技術的合理融合,進行更具針對性的傳播。例如,借助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做好滿族剪紙藝術數字化資源的整理與精準推送,讓滿族剪紙藝術的傳播變得更加高效;借助AR 技術,對滿族剪紙藝術所蘊含的文化及背景進行講解,讓海外人員在接觸滿族剪紙過程中,慢慢吸收剪紙蘊含的文化內涵;借助VR 技術,搭建滿族剪紙藝術的實踐場景,激發海外人員學習滿族剪紙的興趣,幫助他們獲得實踐經驗。滿族剪紙藝術的數字化傳播順應了信息化時代傳播趨勢,能夠讓更多的海外群體接觸到滿族剪紙藝術,增加滿族剪紙藝術的傳播力。

戲曲人物 傅作仁 董振凡 皮影剪紙

(三)產業融合:拓寬傳播載體

現如今,國際間的競爭已經從軍事、經濟層面向文化層面轉化,文化軟實力成為各國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因素,我國文化強國戰略的提出也是基于這一國際競爭形式的變化。因此,跨文化傳播的最深層次目標,是引導他人用中華文化去解決身邊的事情,從而讓海外人員更加相信中國、依賴中國,促近我國文化軟實力不斷提高。在此要求上,滿族剪紙藝術需與其他藝術相結合,提升其藝術的實用價值,讓更多海外人員享受到滿族剪紙藝術帶來的生活和工作的便利。目前,國內已有諸多學者對滿族剪紙藝術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展開研究,我們可以借鑒這些研究成果,拓寬滿族剪紙藝術傳播載體。例如,李玥[10]將滿族剪紙藝術與美術教學相融合,發現通過滿族剪紙藝術能夠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動手能力,并且將滿族剪紙藝術融入美術教學,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情景化教學場景;岳涵等[11]研究發現,將滿族剪紙藝術紋樣進行現代圖形構成應用于家具裝飾中,能夠促進家具的設計創新,讓家具更富有文化內涵;郭鋆梓等[12]在動漫創作中應用滿族剪紙藝術,能夠使動漫擁有生動的視覺表現以及更強的網絡平臺傳播能力。滿族剪紙藝術與其他產業的結合,不僅實現了滿族剪紙藝術的傳播載體的增寬,更能夠讓海外人員切身體會到滿族剪紙藝術的實用價值,從而能夠自發地去學習滿族剪紙藝術、傳播滿族剪紙藝術,實現滿族剪紙藝術更為高效的傳播。

龍鳳呈祥 朱夢晴 滿族剪紙(16 歲時創作)

四、結語

中國滿族剪紙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目前滿族剪紙文化正憑借其獨特的造型和非凡的藝術在國外走紅。然而,這對于中國滿族剪紙文化的跨文化傳播使命來說還遠遠不夠,新時期滿族剪紙文化需要進一步立足文化內涵的宣傳、產業的橫向發展,開拓中國滿族剪紙文化的新征程。讓世界通過滿族剪紙文化進一步認識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讓世界通過滿族剪紙文化進一步感受到中國文化對世界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讓文化不再僅僅停留在思想中,更能體現在實踐中,讓世界主動了解中國,學習中國,讓中國文化引領世界的發展。針對上述的追求目標,在跨文化傳播中,就需要中國滿族一代代剪紙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致力于講好中國故事,以紙為媒,向國際社會全面展示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當代中國風貌和國家改革成就,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為提振文化自信不斷開創新局面。

我愛北京天安門 朱夢晴 滿族剪紙(15 歲時創作)

猜你喜歡
滿族剪紙跨文化
剪紙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新賓滿族歌舞音樂創作及時空表述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讓滿族剪紙藝術走向輝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漢族的滿族人
剪紙
剪紙
滿族人為什么不吃狗肉?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