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現象學視角下的英國學校建筑史學研究

2023-02-28 19:08

李 先 軍

(華中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新文化史學的影響下,西方物質文化史學興起,學校建筑史成為研究的熱點。教育史研究中視覺的轉向和空間的轉向,促進了學校建筑史研究的開展,20世紀70年代末,英國教育史學家羅伊·勞(Roy Lowe)與馬爾科姆·斯博恩(Malcolm Seaborne)合作出版了著作TheEnglishSchool:ItsArchitectureandOrganisation,探討了英國歷史上學校的建筑與組織,使英國學校建筑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1]。相關研究者開始關注學校的空間設計,如壁畫、運動場、食堂等,并試圖探討這些空間與學生成長的關系。學校建筑史研究探討學校建筑為何產生,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演變,實質上是在探討教育學與建筑學之間關系。

建筑現象學是一種處理人的精神與建筑之間關系的理論,它重視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對場所、空間和環境的感知和體驗[2],有利于我們理解建筑。建筑現象學理論的代表人物、挪威著名建筑學家諾伯舒茲(C. Norberg-Schulz)認為,“定居”就存在的觀點而言,是建筑的目的;人要定居下來,必須在環境中辨認方向,并與環境認同。簡而言之,環境是充滿意義的[3]3。因此,建筑現象學有利于發現學校建筑在促進人的發展中的意義。在建筑現象學視角下,研究者對英國學校建筑史的研究,對我們進行教育史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學校建筑史研究的意義

(一)探尋空間的教育價值

建筑現象學認為,建筑的目的是幫助人定居[3]23。學校建筑利用建筑的特質,與人建立親密關系,進而成為教育的場所。因此,建筑學與教育學的關系問題,受到了教育史研究者的關注。

教育空間屬于一種隱性的教育課程,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使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得以實現。學校建筑體現了設計者根據對教育功能的假設,是一種通過干涉教育過程,以使師生表現出特定行為的場景。教育家杜威(Dewey)指出,成人有意識地控制未成年人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們的環境。他們在這個環境中行動,因而也在這個環境中思考和感覺。我們從來不是直接地進行教育,而是間接地通過環境進行教育[4]。

建筑師在建造學校建筑時,也在建構著他們對教育的理解,建構著師生關系以及學生對學校的體驗。學校建筑設計反映了建造者想達到的教育目的,以及對受教育者所持有的觀念和態度。學校建筑一方面是當時教育制度與思想在建筑實體上的反映,體現了建筑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一種主流的教育政策話語。

從古代單一的教室,到近代班級授課制的分班教學,再到現代學校各種空間的出現,學校建筑的變化體現了不同時期教育功能的變化。學??臻g通過與教學實踐的契合,使教育功能得以實現。對學校建筑史進行研究有助于我們理解其蘊含的教育意義,進而從建筑的內核中體會人生的哲理和世界的本質。

(二)重現師生的生活世界

建筑現象學認為,建筑助益人們的成長,使人們的存在富有意義。通過建筑,人們擁有了空間和時間的立足點。由是,建筑不僅僅關乎實際需要和經濟因素,它還關乎到存在的意義[5]7。建筑的歷史構成了存在意義的歷史。對學校建筑史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歷史,發現師生存在的意義。

人為場所是人對環境理解的具象化,蘊含著人文思想和情感,也就是“場所精神”。不同時期的場所具有獨特的場所精神,也影響著人們的精神和心理狀態。從歷史的視角研究學校過去的建筑,可以對師生過去的生活世界,進行設想、憑直覺想象或懷疑,進而了解建筑在教育過程中的約束或促進作用,做到情境再現,展現當時師生生活的特點,以及真實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學校建筑內外的各種空間和地點,都參與了教育活動;對其歷史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教育[6]。

在新文化史學影響下,研究者運用不同的視角,去探討以往不被人們所關注的學校建筑,如食堂、花園、運動場地、宿舍的變遷等。這些地方與師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對其研究,可以重新發現師生的生活世界。學校建筑史料多以圖像形式,較為直觀地反映當時師生的生活狀態。研究者通過重現教育觀念與建筑學之間的互動關系,重新認識到這些曾被人忽視的文本或圖像的意義。教育史研究者將圖像中所隱藏的教育歷史挖掘出來,進而理解當時的教育情境及其教育意蘊[7]。

學校建筑也可被視為一種文本或話語實踐,一個斗爭的場域,反映了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景。根據后現代主義哲學家??碌挠^點,現代學校組織制度使教育空間既像一個學習機器,又是一個監督、篩選和獎勵機器。學校紀律創造了既是建筑學上的,又具有實用功能的等級空間體系[8]。運用這一理論,羅伊·科茲洛夫斯基(Roy Kozlovsky)揭示了戰后英國的學校建筑中,權力在空間生產中的作用,解讀了教育空間受到的制約。學校建筑不再是被動或者中性的容器,而是反映了當時的權力關系[9]。傳統的學校教室體現的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權力關系,其建筑空間表現的是??路Q為“規訓”的技術形式,以生產標準化和服從的主體。它不僅限制了人的身體,而且也規訓著人的思想與靈魂。

(三)理解當下的教育困境

學校建筑是一個多學科斗爭的場域,建筑學、美學、心理學、政治學和教育學都參與其中。20世紀初以來,受現代建筑思想的影響,學校建筑越來越標準化,更重視學校功能的實現,但卻忽視了其美學的價值。而與此同時,一些學校的建筑設計缺少教育學者參與,只重視形式、材質、舒適度、室內外裝飾的協調,而忽視了其為教育服務的功能(比如一些教室的桌椅固定,不能移動,不利于小組活動的開展)。建筑史的研究,可以發揮其以史為鑒的功能,揭示這些問題在歷史中的解決過程。

建筑史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建立過去與現在的聯系,從學校建筑的變遷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線索。例如電影的發明和網絡游戲的泛濫,以及傳統游戲的減少,致使學生戶外玩耍時間的變短。馬克·阿米塔吉(Marc Armitage)通過對幾代兒童玩耍場地的分析發現,戶外運動場地建筑的變化影響著兒童玩耍的方式;解決學生戶外運動減少的問題,需要在運動場地設計過程中,在視覺上激發玩耍的沖動,并增強運動設施的可操作性,這需要教師、教育家、設計師、研究人員與運動專家更好地合作[10]。

學校建筑史研究的興起與政府對學校建筑問題的關注有關。21世紀以來,學校建筑的教育功能受到重視。2003年,英國政府為消除破舊建筑對教育產生的不良影響,頒布了“為未來建設學校計劃”(Building Schools for the Future Programme),為學校建筑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以提供具有激勵性的學習環境,使所有的青年人都能夠在建筑物內接受教育以促進學習,為他們以及他們的老師提供相應的設施以充分發揮其潛力[11]。這一計劃使英國學校建筑的歷史受到了教育史學家的重視,學校建筑史研究成為理解并解決教育問題的方法。

二、建筑現象學視角下英國學校建筑史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分析建筑形式與教育價值之間的相互作用

建筑的形式、技術與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建筑學的基本問題。建筑現象學強調的場所精神需要通過區位、空間形態和具有的特性表現出來[3]180。學校建筑的不同形式與風格,體現了一定的教育觀念;建筑環境的結構和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育。

有研究者解釋了教育學和建筑學共同對學校建筑施加了影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筑史上的形式主義、功能主義和野獸派等建筑風格,與兒童中心主義的現代教育思想一起,影響了當時英國的學校建筑形式。當時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建筑范式:赫特福德郡的學校(the Hertfordshire schools)范式與亨斯坦頓現代中學(the Hunstanton Secondary Modern School)范式。赫特福德郡式建筑主張使建筑真正服務社會。英國建筑史學家雷納·班漢姆(Reyner Banham)認為赫特福德郡式建筑范式自以為是地遵循了形式服從課程的教條,與進步主義的兒童中心教育方式一致,導致了缺乏建筑特色的官僚主義建筑。亨斯坦頓現代中學式建筑的形式是將建筑材料如磚與鋼鐵都裸露在外面,他將其稱為有重大意義的新野獸主義建筑[9]。在教育史上,以上這些代表性建筑,被用來說明建筑風格與教育理念的關系問題。

一些研究者從藝術學的視角來進行研究,描述了學校建筑形式的教育價值。伊恩·格羅夫納(Ian Grosvenor)研究了學校建筑設計中美學與教育學的關系,要求建筑材料安全、設計美觀,并需體現教育意義。他分析了1937年英國藝術與工業理事會(the Council for Art and Industry)在倫敦舉辦的一個全國性小學教學物質材料展覽。當時,地方教育當局鼓勵學校派代表去參與展覽,以確保學校建筑的美觀(包括所用的材料質量過關、結構穩固、顏色中性和設計適當)。展覽的組織者認為,學校在教育“未來消費者”和幫助制定“下一代工業標準”方面發揮著作用。建筑在規劃和最終呈現的過程中,都隱藏著教育學的觀點[12]。

研究者還探討了英國學校的不同建筑形式所體現的教育意義,對以往鮮有關注的學校建筑形式進行了分析。

英國教育史學家凱瑟琳·伯克(Catherine Burke)運用圖片、自傳、教育政策文本等史料研究了學校食堂的變遷,指出不同時期學生對食堂的體驗與記憶,探討了學校建筑、設計與學校文化之間的關系。以往對學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學校教育,而校餐成為了一個被遺忘的領域。以建筑現象學視角研究學校建筑,強調學生對學校建筑的感覺、體驗和經歷,所以校餐的場地、氣味、圖像與儀式等也成為了學校象征的一部分,對于人的學校記憶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校餐場地也是一個教育的場所。 1906年英國 《學校食品法》頒布之后,學校用餐空間不斷改變,社會的需求、美學和教育學的功能,成為了設計用餐空間的依據:在進餐過程中,學生可以習得良好的飲食習慣、衛生習慣、規范的行為舉止、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友誼關系等。20世紀英國學生就餐地點由教室變成作坊、由學校禮堂變成休息室,后來還有由孩子們自己設計建造食堂和牛奶吧。食堂、午餐廳以及作為飲食和社會化的非正式空間,被視為學校內部“文明”和“教育”的基本元素[13]。凱瑟琳·伯克認為,餐飲是現代學校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正式或非正式“進食景觀”,是文化的基礎,它構成了完全不同的學校文化。

還有研究面向英國自19世紀以來學校運動場地的變遷,分析了不同時期運動場地設計的背景與原因,及其對兒童運動意愿的影響。馬克·阿米蒂奇(Marc Armitage)詳細描述了運動場地,并以操場附近建筑物外墻上長管道的變遷為例,說明了學校建筑的設計會對在該建筑里發生的事情產生連鎖影響。操場空間的動態改變,會影響許多孩子的游戲習慣。這一研究表明,運動場所的設計必須自然地、無提示地支持兒童的運動方式[10]。

這些研究,都表明了學校建筑在教育學生方面有著獨特價值。

(二)分析學校建筑形式和理念產生的歷史背景

建筑是一種文化,一種傳承。它反映了時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諾伯舒茲認為,對“人為場所”的研究,需要有一個自然的基準,即是將歷史文化、自然環境作為出發點[14]。不同時期學校建筑的形式,會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而發展變化,研究者通過對英國學校建筑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進行分析,來解釋英國學校的建筑風格。

如在20世紀上半期,英國流行的安妮女王建筑風格,以及進步主義教育思想都對學校建筑產生了影響。英國教育史學家凱瑟琳·伯克析了英國學校壁畫運動產生的歷史背景。在第二次大戰期間,圍繞在英國國內和國際松散的左翼政治同盟周邊的藝術家,將藝術與公共建筑物融合起來,作為自由的象征。藝術由一種被收藏或展覽的概念,轉變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巴ㄟ^藝術來進行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概念就此產生。1949年后,英國教育部建筑師與建筑分部開始支持藝術作為教育的概念,并將其貫徹到新學校的修建之中。在這一背景下,學校開始將壁畫作為教育建筑的延伸。但20世紀50年代以后,學校壁畫又逐漸消失了。因為壁畫被更具有民主性、更能對公民的生活產生影響的藝術形式取代。作為更具有創新性和現代性的存在,電影取代了以往靜止的藝術(如繪畫、雕刻、壁畫等)。學校開始更多地將電影納入其課程。這種改變影響了建筑形式的改變;學校建筑開始關注電影設備、放映設備所需要的電的安裝等方面的內容。投影儀和屏幕的引進,也對空間和光線遮擋提出了新的要求[15]224。壁畫作為一種視覺資源,一種教育建筑延伸的觀念文本,是了解過去物質文化史的研究對象。學校壁畫運動的產生與消亡,充分體現了教育觀念的變化,體現了教育在民主社會的作用。

凱瑟琳·伯克也將借助歷史背景進行分析的方法用于對英國幼兒學校和小學的建筑風格的研究中。1946年—1972年期間,英國教育部對學校建筑提出了有利于兒童“觸摸、觸及和運動”的設計要求。她以幾所學校建筑為例,分析了這些要求在教育家和建筑師合作設計的學校建筑中的具體體現,及其表現的進步主義和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她認為,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教育觀念的變化引起了對學校建筑設計要求的改變。當時,一些著名教育家,如蒙臺梭利(Montessori)、杜威、蘇珊·艾薩克斯(Susan Isaacs)、瑪格麗特·麥克米蘭(Margaret McMillan)都要求考慮環境對兒童教育的影響。傳統的學校設計理念受到質疑。學校建筑環境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孩子能否在學校環境中感到輕松自在,獲得如家中一樣的體驗。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一些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更關注學生個體的認知發展和學習成績,視心靈比身體更為重要。建筑的運動功能變得無關緊要。凱瑟琳·伯克指出,直至今天,一些學校的兒童,仍然享受著那個時期建造的學校感官環境,讓學生體會到一種歸屬感[16]。

(三)解釋學校建筑演變的過程

學校建筑的變化受到了教育觀念變遷,教育政策、技術變革,以及經濟條件的影響。研究者通過研究在不同限制性條件影響下英國學校建筑的發展歷程,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教育。

首先,研究者分析了建筑觀念變化對學校建筑的影響。英國教育史研究者分析了學校建筑從現代主義風格向后現代主義多元風格的轉換過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建筑師受到了現代主義運動的影響,設計風格從紀念性向實用功能轉變。隨著實驗教育學的興起,以及在杜威實用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對兒童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建筑開始體現“以兒童為中心”的理念。后現代主義思想思潮出現以后,建筑形式更多地開始體現個性特征。教育史研究者建議將學校尤其是教室作為一種考古學的場地,通過對留存物進行仔細地考察,發現過去教育實踐的蹤跡和目標,進行日常的、常見的、被忽視的,以及迄今為止隱藏的教育史研究[15]238。

其次,探討在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學校建筑所發生的改變,并揭示英國學習空間變化的過程。20世紀20年代,在新教育運動的影響下,學校建筑空間受到兒童中心思想的影響,也開始發生變化。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the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和教育部合作,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出版了系列出版物、舉辦了一系列展覽,為戰后龐大的學校建筑項目做好了專業準備。在這一過程中,以功能主義的方法設計學校建筑的理念獲得了教育專家如丹尼斯·克拉克·霍爾(Denis Clarke Hall)的贊同,即學校的組織結構來源于對可量化標準的客觀分析,以提供充足日光或優化布局,或減少在結構、建筑材料和空間上的低效率[9]。這也說明,教育觀念參與了學校建筑的演變。

最后,分析教育變遷及政策變化影響下,學校建筑的變化。有研究者探討了學校建筑隨著英國義務教育發展而不斷變化的過程。馬爾科姆·斯博恩和羅伊·勞探討了學校建筑的發展及其對學校組織的影響,將建筑問題與影響學校設計的教育與社會力量聯系起來,并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解釋學校設計與建造發展的主要走向。隨著時代的變遷,對學校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義務教育制度建立之后,入學人口激增,政府需要考慮到學校建筑適當的通風、取暖和采光,以及衛生狀況。此后,政府還要求學校建筑應超出家庭的審美標準,以培養孩子的美學意識。在1870年《福斯特法案》頒布后,教育部規定每位學生必須有十平方英尺的空間,這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升。建立了學校委員會的地區,即便是在農村,一些學校教室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燈光、通風、內部裝飾和暖氣都得到改善。隨著政府對學校建筑條件的要求和限制逐漸加強,到19世紀末,大多數學校建筑都有政府的參與。1889年,《技術教育法》頒布,授予科學與藝術部監督當地提供技術和科學服務的權力,這使得政府對學校建筑的控制進一步增強[1]11-13。文法學校和更高級別的學校建起了實驗室和報告廳,有些學校還建立起了美術館。

三、英國學校建筑史研究的啟示

受史學界空間轉向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教育建筑史研究受到了重視,相關研究拓展了教育史研究的內容①。但部分教育建筑史研究側重于對建筑的描述,缺少與建筑存在當下的歷史文化傳統、教育觀念的聯系,未能體現教育理念的改變對學校建筑變遷的影響,不利于理解當今學校建筑問題產生的根源,無法解決學校建筑所面臨的問題。英國學校建筑史研究的經驗可為我國學校建筑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教育史研究應關注學校建筑所傳遞的教育意義

英國學校建筑史學關注了建筑的場所精神,并以建筑現象學的理論為指導,探尋學校建筑的意義。在建筑現象學看來,只有通過人與環境的互動,建筑才能獲得意義。所有的教育理論,都須在一定的實踐場所中得到體現。學校建筑是體現公眾對教育的態度有形和可見的證據。

學校建筑是師生共同生活的場所。學校建筑史研究應充分探討學校建筑的場所精神。諾柏舒茲提出探討人與建筑的關系,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和人在建筑空間內的心理體驗。建筑只有在與人的互動中才能獲得場所精神,成為人的棲居之所。他指出,人之對空間感興趣,其根源在于存在。它是由于人抓住了在環境中生活的關系,要為充滿事件和行為的世界提出意義或秩序的要求而產生的[17]。諾伯舒茲將建筑建基于生活世界的理論呼吁,使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建筑的意義不能僅與物質環境相聯系,更重要的是與當今人的現實生活世界相聯系,與人的“存在”相聯系[14]。

學校建筑史的研究,受到文化學、藝術史學、美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相互交織的影響。艾菲雷德·羅斯(Alfred Roth)指出,現代學校教育理念的發展與建筑理論的發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即都起源于對成為“公正的人”這一概念的探討,從而將重點放在人的心理層面上[9]。建筑現象學視角下的學校建筑史研究,必須關注人在成長過程中的體驗。學校建筑,包括教室、走廊、食堂、禮堂、廁所、花園、操場等學校的各個角落,都是教育發生的場所,承載了學習者的記憶,見證著教育的歷史。所以對學校建筑史的研究,本質是對個人成長場所的歷史重構,需要將學校建筑與學生的記憶聯系起來。因為“人們有關建筑的感情和在建筑中所感受到的定居和居住感覺,對于人們有關建筑的體驗比之建筑所提供的信息要更為本質”[3]22。學校建筑如教室、操場等不再僅是中性且抽象的場地,而是被教育者和建筑師視為能動的中介,塑造著學校教育的經驗,甚至表達了對教育的某種獨特的見解,賦予了其意義。這體現了建筑現象學的理念,只有人在場所中的活動,才能將意義得以顯現。建筑的歷史講述人們是如何在不同的條件下找到“空間的立足點”,這能夠幫助我們培養對環境特征的敏感,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5]229。

總之,學校建筑史的研究就是發現教育場所的場所精神,分析學校建筑形式所體現的教育意蘊,通過獲得對歷史的感知,探尋人與場所的互動經驗,進而更深刻地理解人存在的意義。

(二)通過解讀學校建筑產生的時代背景和地域特色理解當時的教育理念

傳統的學校建筑史研究,關注的是對建筑結構和杰出建筑師成果的描述。在新文化史學的影響下,英國建筑史學開始關注建筑產生的更廣闊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建筑史研究更傾向于將建筑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建筑的目的就是作為一個場所、路徑和領域的有形的系統,使意義得到體現,而這種意義反映了人的基本需求[5]222。胡塞爾(Husserl)先驗現象學的核心命題是“回到事物本身”,尋找“建筑本質”的答案應回到具體的場所中,從人在場所中體驗到的一切獲得對建筑本質的認知[18]。對于學校建筑來說,就是要關注學生、教育與建筑之間的關系,及其體現的物質與社會意義[19]。對歷史上學校建筑的解讀,需要回到具體的歷史場景中,才能理解建筑的意義。

學校建筑體現了文化觀念在教育上的投射。學校建筑是美學理論與實際功能的結合,在學校建筑史研究中,不僅應考慮到學校建筑的教育功能,也需要關注其美學價值。從教育的角度,學校建筑與其時代的教育觀念相關;而從審美的角度,學校建筑與其時代的審美旨趣相關。無論是教育觀念還是審美旨趣,都與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學校建筑融入了當地文脈,必定反映了一定的地域特點。英國學校建筑史學研究反映了英國的文化特點,也體現了其教育觀念的變化。凱瑟琳·伯克等人也指出,學校的特征具有普遍性,但其物質材料、形式和風格也會反映出地方或區域特色。

理解學校建筑產生的時代背景與地域特色,探尋建筑產生的初心,便于理解當時人們的教育理念。建筑在設計物理狀態的同時,也在設計教學實踐的場景,設計著使用者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因此,學校建筑往往具有多層次的意義,正如美國著名建筑學家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指出,一座出色的建筑應有多層涵義和組合焦點[20]。這些意義需要研究者加以解讀,不同的觀察者會描述出不同的學校景象。建筑史學家會注意到設計特征,比如是否在某些材料和款式上與特定時間和地點的時尚不相符,或者是否受某些建筑師的影響。而教育史學家會從更廣泛的社區歷史層面和關于童年、教學和學習的思想發展的視角,去研究建筑如何建造的問題[21]。這些與文化背景有關的考察,聚集了學校具體特征所蘊含的意義,例如如何通過學校建設環境的設計和選址,有目的地擺放教室物品,設計內外空間的形狀,對身體進行復雜、規范和儀式化的規訓等[22]。

總之,學校建筑史的研究,不能僅僅滿足于對建筑風格、布局的描述,更為重要的是分析它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地域特色,及時代背景和地域特色所體現教育理念,進而思索學校建筑在教育實踐中所具有的功能。學校建筑設計的成功主要取決于它對特定教育項目的支持程度。學校設施設計、教育實踐、學生的學習,都與整個學習環境的某個方面相關[23]。學校建筑的設計特征對教育實踐起著阻礙或推動作用。教育史學研究對此應予以解釋,幫助人們理解其所產生的歷史根源。

(三)通過探討學校建筑的演變理解教育觀念的變化

英國研究者探討了建筑師及其建筑理論對學校建筑的影響,分析了在學校建筑設計及其演變過程中的影響因素,解讀了建筑所傳遞的教育意義。學習空間的變化,體現了教育理念的變化,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從注重正式的學習環境轉向正式的與非正式的學習環境并重,由傳統的如??滤枋龅木哂幸幱栆饬x的封閉環境轉向安全舒適的環境。

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指出,歷史是為了實現人類的自我認知。對于人來說,認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歷史的價值便是它教我們已經做過什么,以及人是什么[24]。建筑史的研究也應該有利于促進對這一問題的解答。建筑以其自身特有的空間與形式以某種結構化的方式表達著、展示著深沉的歷史與精神的脈動[5]5,它的變遷更多的是人的思想需求的結果,而不僅僅是物理空間需求的表征。學校建筑為學生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式,學校建筑的演變反映了兒童是誰、如何為他們安排學習地點等觀念的變化。

學校是一種歷史建構,受其物質結構所反映的價值觀念的影響[6]。學校建筑史研究不僅應關注建筑形式的演化,更為重要的是關注產生這些形式的思想的演化,尤其是教育理念和建筑理論變遷對學校建筑設計的影響。建筑寓意通過各種細節體現出來,研究者要通過各種挖掘學校建筑的寓意,解釋各種因素對建筑形式的影響,滿足我們對建筑和教育的歷史想象。

四、結 語

學校建筑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受到了史學家們的關注。建筑現象學關注人與建筑的互動關系。在此視角下,學校建筑本身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它作為師生活動的場所,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教育理念。英國的學校建筑史學研究探討了英國學校建筑所傳遞的教育意義,英國學校建筑產生的鮮明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因素影響下學校建筑的改變。這對教育史研究者探討歷史上傳統學校建筑中的場所精神,關注學校建筑體現的教育理念具有借鑒意義。

注釋:

①近年來,我國學者產出了很多與教育建筑史相關的研究成果,如張斌賢、錢曉菲:《學??臻g史:場所位移與教育演變》,《教育研究》2022年第7期;武翠紅:《英國教育史研究的“空間轉向”分析》,《比較教育研究》2022年第8期;錢曉菲:《設計教育空間:美國現代學校建筑觀念的形成》,《比較教育研究》2020年第11期;周洪宇、趙國權:《承流宣化:中原儒學的“活化石”鄭州文廟》,《江漢考古》2021年第3期;周洪宇、趙國權:《文廟學:一門值得深入探究的新興“學問”》,《江漢論壇》2016年第5期。周洪宇團隊還在《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發表了“文廟文化傳承功能”專題研究,通過對文廟和學廟的研究揭示中國古代教育觀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