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報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路徑研究

2023-03-02 01:21烏麗娜
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學報政治思想

烏麗娜

(內蒙古財經大學 學報編輯部,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引言

新媒體也稱為數字化媒體。新媒體時代,是指數字化媒體盛行的年代,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新在有革新,技術上革新,形式上革新,理念上革新。技術上的革新體現在利用數字技術和移動技術等方面,形式上革新主要體現在運用電腦、手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貫穿社會一切活動之始終,高校學報作為科研成果發表的平臺與思想文化的載體,其出版活動在我國社會主義人才隊伍建設和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1]高校學報是思想文化、科學技術傳播的重要手段,這就決定了出版物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政治性。尤其是進入數字化新媒體時代,各國之間的交流愈加密切,多元思想、多元文化融會貫通,既促進了各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提出了更多新要求,特別是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務更加艱巨。[2]如何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成為高校學報發展中的一項課題。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發展既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和實踐活動的必要之舉,也是加強意識形態教育和提升大學生主體素質的必然要求。

二、新媒體對高校學報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目前,多數高校學報在辦刊過程中,沿用老思想、老辦法,應對新媒體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沒有及時改變思想,對自身在新媒體時代中的辦刊定位和發展方向不明確,仍然存在僅重視其學術建設而忽視其政治建設,不重視與新媒體的融合,不重視后續發行傳播等問題。這些都不利于高校學報思想政治教育職能的有效發揮。

(一)新媒體碎片化的內容形式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引力

相較于新媒體,傳統媒體信息內容形式更多表現為體系化、規范化,以政治性為主導的文字教育,注重對受眾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然而隨著移動互聯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多依賴于手機、電腦等介質,承載的信息多為短小精悍、快餐式和短語與標題等碎片化的內容,其目的就是吸引眼球,只涉及知識信息的表層,尚未觸及深層次的思想,所以難以形成完整的思想體系,特別是大學生思維活躍,更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因此對于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更易接受,然而這種新媒體的碎片化、分散化弱化了理論教育方法的功能,分割了主流價值觀念的整體性和凝聚力,長期而言不利于大學生思想與行為的發展。

(二)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挑戰

相較于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新媒體參與主體的交互性、空間的開放性,顛覆了傳統的傳播方式。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以單方面灌輸式為主,特別是高校學報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形式多為發表觀點、論證觀點為主,一味地宣講正面事例,缺乏與受眾群體的交互,與新媒體的可交互性形成鮮明對比,無法捕獲當代年輕人的思想,無法與當代大學生產生共鳴,其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呈現行政化、教條化,導致信息內容缺乏生機。因此,隨著新媒體的普及,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嚴峻挑戰。

(三)傳統媒體的話語表達方式不適應新媒體發展的要求

新媒體構建了種種“在線”互動交際平臺,呈現出“快餐化”“碎片化”的傳播模式和靈動、活潑的語言傳播特色。而傳統媒體的話語表達方式強調準確性和規范性,特別是高校學報這類學術論文,尤其強調論文話語表達的學術性和正確性。但傳統話語體系由于生動性不足、時代感不強,加上缺乏有效的話語反饋機制,受教育者很難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實現認同與轉化。比如,理論教育強調的是以章節知識點為單位進行教育,但是這種形式沒有通過數字化、符號化形式傳播,難以適合大學生的新興需求,不能滿足教育對象的需要。

三、新媒體時代高校學報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平臺建設不完善

目前,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新媒體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體平臺建設已初顯成效,多數高校學報都已建立各自的數字傳播、宣傳、發行平臺,但依然存在平臺建設不完善的問題。例如管理無序、服務不到位等。作為高校學報的數字傳播平臺,多數管理者為兼職年輕編輯或勤工助學的學生,精力投入不足導致更新不及時、審核不嚴謹等問題頻發,缺乏體系化的管理,削弱了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再如對新媒體的理解不透徹、定位不準確。目前多數高校學報對數字新媒體的定位僅局限于紙媒的數字產品,內容與紙媒刊發文章完全一致,只是表現形式的不同,將新媒體定位是紙媒的附屬產品,缺乏內容特色,同質化現象嚴重,雖然迎合了新的傳播方式,但是遠離新媒體及時性實質,與其他社會媒體互動時效不足。

(二)媒體融合意愿不強

所謂媒體融合,簡單地解釋就是傳統紙質媒介與數字、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介的融合。媒體融合既是目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加強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現實要求。然而由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高校編輯對媒體融合在理解認知上存在片面性和不充分,因此更多地強調技術層面上的融合,忽視了內容和質量等其他層面上的融合。例如在內容層面上,高校編輯對新媒體與傳統紙媒融合意愿不強,往往只是單一化、同質化的融合,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價值轉化,對數據內容關注不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意義不大。

(三)信息甄別能力不強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新媒體,包括手機微信、抖音、快手等網絡媒體開展。而作為青年一代大學生的獲取知識、開展人際交往更是與傳統溝通交流方式大相徑庭,多是依賴虛擬空間來完成。然而虛擬空間中的信息來源準入門檻較低,又多是以匿名的形式進行的,這就導致大學生信息甄別能力出現分化。特別是一些媒體,為博得大學生關注,在利益驅使下制造負面話題、打出奪人眼球的標題、傳播虛假信息,這些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這也是新媒體時代高校學報思想政治教育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四)隊伍建設不健全

作為大學生人格培養、學習知識、成長成才的引路人,高校教師隊伍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關鍵組成部分。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覺悟是影響當代高校學子是否能成長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還處于不健全的狀態。具體表現在于,一方面,人員配置不健全。新媒體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與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同,新媒體時代在要求教育者具備相應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前提下,還要求教育隊伍應具備守正創新能力、輿情分析能力和媒介素養能力。這給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帶來挑戰,急需配備上述多能力兼備的綜合素養較高的教育隊伍。另一方面,原有隊伍綜合素養有待提高?,F有的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規模正在逐步增加,但原有人員還停留在以傳統教育方式為主的教育模式之下,對新媒體、網絡媒體有抵觸,信息更新慢、教學手段落后,難以滿足實際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的需求。

四、新媒體時代高校學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路徑

(一)培養創新意識,增強媒體融合意愿

新媒體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新媒體傳播規律,利用新媒體方法、手段和技術解決問題,并宣傳主流價值觀念,培養創新意識,樹立新媒體思維,增強媒體融合意愿。 新媒體時代高校學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根本應從培養創新意識做起。增強主觀能動性,遵循創新思維,自覺使用新媒體技術手段,選擇貼近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內容要素,制作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溫度、接地氣的人性化素材,突出流行性和時代性,讓思想政治教育從以往抽象、乏味傳統的理論轉變為符合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路徑。作為高校學報可利用數字發行形式,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將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品以文字或短視頻等多種途徑進行傳播,促進思想政治輿論場良性發展,增強網絡意識形態的凝聚力。

另外,作為教育主陣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靈活運用新媒體傳播規律,宣傳主流價值觀念,主動運用新媒體技術,在考慮大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增進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感,結合自身教學內容,做出優質的“思想政治教育產品”。

(二)準確把握信息內容,打造精品欄目

高校學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作品的傳播來達到以先進思想文化育人的作用。無論期刊形式如何變化,內容為王的主基調是辦刊人必須堅持的。隨著新媒體的普及,海量的信息沖擊著期刊的內容,對此類信息的甄別變得尤為重要。因此,高校期刊更應準確把握信息內容,為高校大學生提供真理性、準確性、及時性信息的同時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堅守政治性,承載、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改變傳統觀念,樹立新型理念。

作為高校學報,針對大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熱點問題,特別是涉及、影響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問題進行選題策劃、組織約稿、設立欄目,將優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刊登出來,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欄,用心打造精品欄目,定期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發揮高校學報這一優勢平臺,突出學術性、系列性等內容特點,堅持高質量、高品位辦刊。[3]結合新媒體技術,擴寬信息傳播渠道。例如,可通過電腦或手機等移動互聯工具,推送優秀精品欄目的數字版,以此來擴大優秀論文的影響力。

(三)增強高校學報編輯隊伍建設,提高編輯專業素養

高校學報作為高校期刊的主辦單位,具有為本校師生服務的辦刊理念。其中,對師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其重要職能之一,特別是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隨著期刊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對高校期刊編輯的思想政治覺悟以及編輯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培養與時俱進思維,學習新媒體技術。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媒介技術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給我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帶來巨大影響,其中也包括出版業的發展方向,而編輯走向智能化道路已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在日常編輯工作中,針對新媒體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需要編輯培養與時俱進的新思維模式??梢赃\用大數據,分析讀者的閱讀需求、作者的寫作傾向等信息內容,從而更好地做好選題策劃、遴選稿件等工作。[4]另外,編輯還應積極學習新媒體技術。例如,移動通信技術,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信息和服務;爬蟲技術,可幫助用戶快速獲取所需的信息,提高信息獲取效率;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術,可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新媒體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等,將紙質期刊轉化為在線閱讀方式,向師生推送優秀論文,既對師生進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也滿足了讀者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全面提升網絡采編系統的綜合使用能力,可以通過郵件、微信等媒介與作者、專家、讀者進行學術交流與互動。[5]

2.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意識,提高政治識別能力。編輯出版工作是黨的思想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高校學報的主要受眾為高校在職教職工和廣大的在校大學生,因此學報編輯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日常工作中,高校學報編輯必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在教育第一線,嚴把思想政治教育觀,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編輯出版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要有敏銳的政治辨析能力。在組稿過程中,編輯要準確識別出涉及國家機密和國家利益的敏感稿件,避免發表造成一定社會危害。增強編輯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在工作中做到方向明確、思想統一、立場堅定、更好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6]

3.堅持終身學習理念,提升編輯綜合素養。高校學報編輯應具備的綜合素養有很多,包括政治素養、學術素養、職業道德素養,以及編校、溝通、協調和媒體融合能力等。編輯又被稱為“雜家”,因為編輯工作需要處理各種稿件,尤其是綜合類高校的期刊編輯,平時涉及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經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學、法學等諸多學科來稿,要求高校學報編輯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這就意味著編輯不僅要廣泛涉獵多個學科,而且要做到學無止境,即學報編輯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猜你喜歡
學報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思想與“劍”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致敬學報40年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學報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