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鏈視角下新能源汽車制造業成本粘性研究

2023-03-02 08:06史博輝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 2023年12期
關鍵詞:粘性價值鏈新能源

史博輝

(延安大學, 陜西 延安 716000)

0 引言

價值鏈與成本粘性一脈相承,圍繞研發、采購、生產和銷售等多價值鏈環節開展有效的成本管控,能夠減少新能源車企不必要的粘性支出,增強新能源車企運營發展的穩健性。為此,本文選取新能源汽車后發企業W 股份為案例剖析對象,基于表現、成因的邏輯思路,綜合研購產銷多價值鏈環節,系統剖析新能源車企成本粘性問題,在豐富相關研究的同時,為改進新能源車企的成本粘性管控提供科學的借鑒。

1 新能源汽車制造業價值鏈管理概況

1.1 新能源汽車制造業概況

新能源汽車制造業屬于戰略新興產業,受政策扶持,其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在過去的十幾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隨著國補退坡,雙碳政策的深化,行業整體步入“微增長”時期。一方面,內部車企競爭加劇,兩極分化愈發嚴重,頭部車企依托技術、市場壁壘,發展后勁十足。腰部及以下車企面臨技術追趕、市場弱勢的雙重擠壓。另一方面,縱向價值鏈視角下,成本粘性問題愈演愈烈,研發過熱、供應鏈危機以及交付遇冷加劇了車企固定性成本支出,成本粘性問題亟需科學管控。

1.2 新能源汽車制造業價值鏈管理特點

相較于傳統汽車產業,新能源汽車制造業價值鏈管理更為復雜,相應的成本粘性問題更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研發技術門檻高,行業洗牌激烈,針對于核心技術、優勢產品開發的剛性資源支出非常高。二是采購成本粘性更高,上游供應鏈安全系數偏低,囿于核心配件與整車廠商相分離,“斷芯”風波頻發,安全庫存水平處于高位。三是市場需求靈活多變、迭代迅速,產能升級、價格戰爭常態化,固定性的管理銷售費用非??捎^。

2 基于價值鏈的新能源汽車制造業成本粘性分析——以W 股份為例

W 股份是我國典型的智能電車后發企業,憑借“用戶企業”的互聯網運營理念快速崛起。隨著業務規模的急劇擴張,價值鏈多環節的成本粘性問題逐漸暴露,導致企業陷入“越賣越虧”的困境。為此,本文基于價值鏈沿著表現、成因的邏輯思路,對此問題展開剖析,為促進新能源汽車業健康發展提供科學對策。

2.1 基于價值鏈的W 股份成本粘性問題表現

新能源車企的成本粘性問題貫穿研發、采購、生產和銷售多個價值鏈環節,較高的成本粘性往往伴隨著大量的資金擠占、高額的費用支出,會對車企的資金循環、盈利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2.1.1 研發采購效率偏低,營運資金鏈條緊縮

新能源汽車制造是典型的創新驅動型產業,嚴重依賴于高密集、持續性的資金、技術投入,資產專用性強,成本粘性程度高。缺乏對研發、采購活動的效率管控,會延緩剛性資源的回收速度、加大營運資金的占用數額,惡化資金鏈風險,如表1 所示。

表1 W 股份研發與采購環節成本粘性問題表現

由表1 可知,近5 年W 股份的研發資本化率不斷下滑、物流采購成本急劇上漲,自由現金缺乏沉淀,企業的運營周轉面臨沉重負擔。一方面,W 股份研發活動投入具有很強的剛性,由于缺乏精益化管理,不少攻關項目存在延期,費用化攤銷比例上升,加大了資金的流失。另一方面,W 股份采購效率偏低,對于車載芯片、激光雷達等核心外購件缺乏議價能力,高儲備的囤貨模式一定程度紓解了“斷供”難題,卻擠占了大量的營運資金,潛在的機會成本非??捎^。

2.1.2 產能閑置費用激增,企業遭遇連續虧損

新能源汽車制造存在顯著的“結構性”產能過剩,頭部車企交付火熱、腰部及以下車企產能閑置,加劇了成本粘性程度。同時,行業步入“微增長”時代,價格戰營銷戰迭起,期間費用大幅上揚,進一步壓縮了車企盈利空間,如表2 所示。

表2 W 股份生產與銷售環節成本粘性問題表現

由表2 可知,近5 年W 股份產能利用率持續遞減,管理銷售費用率不斷攀升,剛性成本支出急劇增加,企業經營活動“失血嚴重”。一方面,W 股份的產品矩陣不夠完備,“豪華全電”的高端路線難以迎合靈活多變、趨于個性化的市場需求,產能利用不足,不僅變現價值低,而且產生了較大數額的閑置成本。另一方面,W 股份采用“換電”技術路線發掘市場價值,包括換電站在內的運營耗資巨大。隨著顧客群體不斷擴大,勢必會陷入越賣越虧的困境,而一度標榜的服務質量也將面臨降級的挑戰。

2.2 基于價值鏈的W 股份成本粘性誘因分析

新能源車企資金鏈趨緊、經營面虧損與成本粘性問題一脈相承、互為表里,圍繞價值鏈,研發強度、采購管理、生產剛性和營銷模式均是成本粘性的關鍵誘因。

2.2.1 研發政策過于激進,采購管理相對粗放

新能源車企的研發投入多圍繞新技術、新產能展開,耗資大、回報慢且不易受業務量變動影響,過于激進的研發政策會加劇成本粘性問題。此外,粗放的采購管理模式下,資源調整、倉儲物流等成本都會大幅攀升,惡化采購環節的成本粘性問題,如表3 所示。

表3 W 股份研發與采購環節成本粘性誘因分析

由表3 可知,W 股份近5 年的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呈上升態勢,前5 位供應商采購占比呈下降趨勢,研發強度與成本粘性呈正相關,供應商集中度與成本粘性呈負相關。一方面,W 股份為了實現后發追趕,構建長期競爭力,圍繞核心技術與優勢產品的研發投入非常堅決,在業內獨樹一幟,研發占營收比重超同行一倍多,這些“沉淀性”投入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產品力持續剛性成長,產品矩陣逐漸補齊鞏固了純電細分市場的優勢,但也面臨著巨大的資金、成本壓力,過激的研發政策成為財報觸底的關鍵誘因。另一方面,W股份供應鏈管理方面與頭部車企存在較大差距,前5位供應商多為業界龍頭,居壟斷地位,自身議價能力較弱,缺乏深度的利益捆綁、信息共享,致使安全庫存水平高居不下,“牛鞭效應”遲遲得不到有效緩解。

2.2.2 柔性制造水平偏低,營銷模式存在短板

新能源汽車業逐漸從政策驅動演變為市場導向,個性化、高迭代的產品需求對柔性制造與營銷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重資產的運營模式不僅放大了成本粘性問題,而且埋下了“船大難調頭”的隱患,如表4所示。

表4 W 股份生產與銷售環節成本粘性誘因分析

由表4 可知,W 股份近5 年的固定資產凈額迅猛增長,固定資產比率亦大幅攀升,重資產的發展思路伴隨著較大數額的固定成本支出,成本粘性問題不容樂觀。一方面,W 股份的高端化細分市場發展受限,無法形成保障“盈虧平衡”的規模效應,未來難以通過走量拓寬市場份額,現有的專項投入將成為“沉沒成本”。另一方面,W 股份以“充電+換電”從銷售端發力的商業模式面臨巨大阻礙,單個換電站固定投入高達300 萬元,換電站的滲透普及尚有待大量資金做支撐。同時,需要賣足夠多的車才能保障換電站后期盈利,短期內W 股份將面臨高額固定成本攤銷的嚴峻挑戰,以致于陷入“越賣越虧”的怪圈。

3 新能源汽車制造業改進價值鏈成本管理問題的對策

3.1 強化技術聯盟,提升研發投產效率

高研發強度會加劇成本粘性問題,新能源車企在邁入“技術紅利期”以前會面臨巨大的成本粘性挑戰。一是要搭建技術聯盟,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分擔攻關的資金、技術風險。二是要制定科學的研發規劃,精細管理具體的研發項目,避免資金浪費。

3.2 優化精益管理,降低產能閑置成本

產能閑置不僅會造成企業資源的浪費,還會產生閑置成本,惡化成本粘性問題,阻礙新能源車企的發展。為了降低產能閑置成本,一是要淘汰落后產線設備,及時止損,避免閑置成本加劇車企運營壓力。二是要迎合時代潮流改造升級生產線,通過智能化實現“降本增效”。

3.3 深化鏈式協同,增強購銷柔性水平

新能源車企的競爭不僅是“車”的比拼,更是“鏈”的較量,密切與價值鏈上下游相關主體的合作,提升供應鏈的柔性化水平,對于降低成本粘性至關重要。一是通過優選供應商深化利益聯結,信息共享、配件共研,降低“長尾效應”。二是與經銷商密切合作,科學開展市場的前瞻性預測,優化雙方的賒銷政策,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穩健性。

猜你喜歡
粘性價值鏈新能源
一類具有粘性項的擬線性拋物型方程組
淺談低碳價值鏈構建——以A公司為例
基于價值鏈會計的財務風險識別與控制
帶粘性的波動方程組解的逐點估計
醫療器械包裝發展價值鏈
試析基于價值鏈理論的成本管理模式
粘性非等熵流體方程平衡解的穩定性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門”的背后
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