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加快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路徑探究★
——基于嘉興市的調查研究

2023-03-02 08:06江海平
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 2023年12期
關鍵詞:專精特新專精嘉興市

諸 萍, 江海平

(1.浙江紅船干部學院 經濟學教研室, 浙江 嘉興 314000;2.嘉興職業技術學院 互聯網學院, 浙江 嘉興 314000)

1 研究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的講話中指出,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是穩固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增強在國際大循環中帶動能力的迫切需要,并明確提出要對重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進行系統梳理,摸清薄弱環節、找準風險點,分行業做好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加快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1]。2021 年7 月30 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明確了科技創新的攻堅方向,著重強調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勁,并特別強調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這是專精特新首次出現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也是首次同“補鏈強鏈”和“解決卡脖子難題”聯系在一起。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我國大力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政策導向已經明確。

事實上,自2011 年時任工信部總工程師的朱宏任在國內首次提出專精特新這一概念以來,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便開始受到越來越多國內學者的關注,并最終從理論探討層面走向了政策實施階段。自2018 年啟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以來,國家層面已先后公布四批近9 000 家“小巨人”企業培育名單,還帶動各地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萬余家。不可否認,近年來我國在助推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政策扶持力度也在持續加碼,距離2025 年發展形成萬家“小巨人”企業的目標越來越近,但當前各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仍面臨不少挑戰[3-4],尤其是普通地級市目前還尚未形成以專精特新發展引領民營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就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的城市分布來看,絕大部分企業都分布在直轄市、省會城市或計劃單列市,而普通地級市的數量非常有效。例如,在2022 年公布的第四批“小巨人”企業數量排行榜中,僅蘇州和嘉興兩個普通地級市躋身全國前15 強,其獲批數量均在60 家以上;而四批次累計的“小巨人”企業數量排行榜中,更是僅存蘇州一個普通地級市擠進了前15 強,其獲批數量達到172 家。因此,如何加快補齊普通地級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短板,并助力該類城市中小企業走好專精特新之路,也是當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要考量。

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將選取嘉興這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地級市為研究對象,基于地方政府行為視角,通過考察該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分析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中的問題,進而深入探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基本路徑和政策制度,這對于其他城市特別是普通地級市而言,將具有重要的現實參考價值。

2 嘉興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調研結果

2.1 發展現狀

當前,嘉興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呈良好發展態勢,“小巨人”企業正穩步增長且已初具規模,具體見表1、表2。截至2022 年底,嘉興已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32 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04 家、“隱形冠軍”20 家、“單項冠軍”14家。從“小巨人”企業每年獲批的情況來看,嘉興市“小巨人”企業呈較快增長態勢,總體增速遠超全省、全國平均水平,故其占全省、全國的比重也分別由2019 年的10.526%、0.806%上漲至2022 年的11.609%和1.607%。

表1 前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

表2 2022 年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前25 強城市排名榜及城市GDP 排行情況

從城市排名來看,嘉興市“小巨人”企業數量排名相對靠前,列全國城市第21 位,明顯優于其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的排名(2022 年全國排名第41 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就普通地級市來看,嘉興市“小巨人”企業的發展情況較為樂觀,其累計培育的數量列全國第四位,僅次于蘇州、東莞和溫州,同樣也優于其地區生產總值在普通地級市中的排名情況。正因為此,本研究選取嘉興這一普通地級市作為研究樣本,既有代表性又有一定的特殊價值,即該地方政府在助推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中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經驗,于其他普通城市而言,更具現實的參考價值。

從行業分布來看,嘉興市“小巨人”企業的行業分布情況基本同其產業結構相吻合、同其工業基礎相適應。21 世紀以來,嘉興三次產業結構始終為典型的“2-3-1”結構,2022 年該市全部工業增加值為3 378.6 億元,占GDP 比重超過50%,而該市104 家“小巨人”企業也絕大部分集中在第二產業的工業領域,制造類企業高達100 家(占總企業數量的96.15%),僅極少部分屬于第三產業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占比僅為3.85%)。并且,該市工業主要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為主體,而“小巨人”企業的細分行業分布也主要集中于此(見表3)。

表3 2021 年嘉興分行業規上工業產值情況及“小巨人”企業行業分布情況

2.2 挑戰與難題

盡管近年來嘉興市在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從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實地調研來看,當前嘉興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也依然面臨不少挑戰與難題。具體而言,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從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內生動力仍然相對偏弱,主要表現為持續創新能力有待提升、創新發展意識相對薄弱等,這些問題限制了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盡管近年來嘉興市不斷深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在創新要素集聚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從企業調研的數據來看,中小企業在開展技術攻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仍是人才供給不足。全市104 家“小巨人”企業中,有90 余家企業均表示專業人才的缺乏是阻礙企業創新發展的最關鍵因素。調研還進一步發現,嘉興市中小企業改革創新和科技攀登意識還不夠強,對“專精特新”的發展路徑、關鍵指標、重點任務和支持政策也不夠了解。

2)從市場體系建設的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制度環境尚未完全形成,主要表現為多層次金融體系不夠完善、協同創新體系有待加強、產權制度體系尚需健全等,這些問題限制了中小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當前,嘉興市的金融體系融資渠道有效,尚不能較好匹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迫切需要的股權和債券融資支持力度仍然不足;此外,由于該市尚未形成成熟的“政產學研金介用”七位一體的協同創新市場體系,中小企業科創成果的轉化應用還得不到有效支撐,“科技創新帶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支撐科技創新”的良性閉合鏈路還需進一步加強。再者,知識產權保護也是市場體系建設的一大短板,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知識產權保護政策落地難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小企業持續開展創新活動。

3)從地方政府支持的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政策體系有待繼續完善。其一,政策針對性偏弱。目前,嘉興市雖已初步形成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但更多沿用的是兄弟城市的政策條文,缺少專門針對嘉興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量身定制”的扶持政策,特別是在“專精特新”的產業布局、產業定位上較為欠缺;其二,政策系統性不強。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既離不開高端創新要素的強力支撐,也離不開良好產業生態、營商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的營造。但就目前來看,嘉興市不僅支撐應用基礎研究的領軍人才、高端人才還比較缺乏,支撐產業發展的工程師人才、高技能人才還不夠充足,而且支持創新政策的優化集成不夠,支持人才持續創新的政策精準性也不夠;其三,政策創新性不足。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較為迫切,但由于當前政府公共數據面向企業開放的程度還不高,行業大數據平臺無法全面建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數據無法充分交換、融合,從而影響著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基于以上分析,不難得出以下初步結論:面對中小企業的“成長的煩惱”,僅靠企業自身較難應對,若要進一步走好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更需要市場體系和政策體系的有效支撐[5-6]。而在市場體系功能不夠健全的情境下,除需要引導企業克服浮躁的心態,沉下心來認真做事外,更需要發揮好政府“有形的手”的能動作用。

3 地方政府助推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政策建議

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7],因而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自然也在創新?;谄胀ǖ丶壥械牡胤秸袨橐暯?,結合嘉興近年來培育和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的有益探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參考借鑒蘇州、東莞等地的經驗做法,研究認為地方政府應從頂層設計、產業布局、服務保障三個層面重點著力,以發揮更好激勵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有效降低中小企業創新成本、著力增強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支撐作用。具體而言(見圖1),一要抓好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的戰略性和系統性;二要做好產業定位,不斷增強產業布局的合理性與關聯度;三要優化服務保障,不斷提升助企服務的精準度與協同性。

圖1 地方政府助推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行動邏輯

3.1 抓好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的戰略性和系統性

在戰略謀劃上,應立足本地實際,制定中長期的發展戰略。要始終將制造業立市作為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原則,按照鞏固支柱產業、壯大優勢產業的原則,重點從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入手,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工作的開展,應充分調動各地各部門的積極性,實施市、縣、平臺三級聯動,形成科學的政策供給體系,將共性政策與“一企一策”相結合,提供與本地經濟發展、企業需求高度匹配的政策體系。建議將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育和發展的相關指標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體系,以調動各地助推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積極性。

3.2 做好產業定位,不斷增強產業布局的合理性與關聯度

1)在產業生態上,要構建產業鏈上下游分工協作的良好生態。要積極引導創新型中小企業與大型龍頭企業對接合作,融入大企業創新體系,參與產業鏈協同創新。特別是對于地方的重點產業鏈,要穩固優化“鏈主”龍頭企業與“鏈群”中小制造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專屬生態位,不斷提升產業鏈的要素集聚能力和協同創新能力,逐步形成了“行業龍頭企業+企業研究院+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圈,為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創造出了良好的共融生態環境。

2)在企業培育上,要健全“專精特新”企業的遞進式培育機制和梯次培育體系。一方面,完善“孵化- 培育- 扶持- 引導”遞進式培育機制,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實現從初創孵化到成長發展,再到成熟壯大的生命周期遞進。圍繞國家制造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和“卡脖子”清單等,對本地具有“專精特新”發展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潛力的企業早發掘、早培育,強化扶持、有效引導。對于潛力企業的發掘,可通過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不斷發現優質創新創業項目,讓大賽成為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搖籃。對于潛力企業的管理,可采取滾動式培育模式,每年對入選滿3 年的培育庫企業予以復核。對于成功培育的企業,特別是入選國家級“小巨人”培育名單的企業,及時整理和總結其成功經驗。另一方面,要健全由“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構成的“金字塔型”梯次培育體系。既鼓勵企業扎根細分領域、專注產業鏈具體環節做到“各安其位”,又引導企業不斷向金字塔高端攀升做到“爭先進位”,形成規??捎^、和諧有序、充滿活力的“專精特新”企業金字塔梯隊。同時建議由市經信局牽頭,探索構建一套既符合本地發展實際,又兼具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動態性的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同時整合、歸并各類中小企業專項發展計劃和獎補政策,并依據科學公正的評審結果去落實相應的獎補金。

3.3 優化服務保障,不斷提升助企服務的精準度與協同性

1)在服務機制上,要探索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閉環式政務服務體系。首先,需構建統一的數據服務平臺,為發展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積累準確的企業數據資料。并且,要善于利用大數據等手段及時跟蹤監測企業的運行情況、經營情況,及時發現并出手幫助企業解決困難,以持續保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良好勢頭。其次,應實現跨部門協同培育工作機制,既做到各司其職又能相互配合。比如,科技部門組織企業揭榜掛帥,引導中小企業承擔更多科技攻堅項目;經信部門確各級保資金重點用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構建科學的中小企業評價機制;金融部門給予企業更多精準的扶持政策,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行融資尋找出路。最后,要重點扶持壯大專注于科創服務領域的創新協作服務平臺,并將產學研各領域都歸口到創新協作服務平臺上,打造集金融服務、資本運作、技術轉移轉化等于一體的服務平臺,為創新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全流程、高質量服務。

2)在服務內容上,要做到供需匹配并重點為企業做好以下“三項對接”。一是銀企對接??山梃b蘇州等地的經驗,做到科學決策、風險補償“兩手抓”,切實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例如,蘇州高新區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并利用企業信用信息搭建平臺,為銀行放貸提供決策依據,有效降低了銀行放貸的風險。二是產學對接。充分發揮地方科研院所的人才集聚優勢和科創資源優勢,通過提供成果推介、技術指導、專家問診、關鍵技術研發等服務,成為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指導員”“智囊團”和“研發部”。同時積極探索建立面向重點“小巨人”企業的“大專家問診”制度,可邀請特定領域的專家教授與本地重點“小巨人”企業負責人面對面“把脈問診”。三是專業化服務對接。不同于大企業,中小企業在面對知識產權糾紛時常會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因而地方政府還有必要幫助企業提高法律意識,并為其提供一些免費或優惠的法律服務(如商業秘密的保護與維護、對外宣傳的規范化及防范虛假宣傳等),以保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

3)在發展環境上,要以良好的社會環境去激發中小企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首先,要做好“文化賦能”,營造鼓勵企業苦煉內功、精益求精的社會氛圍。一方面,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發揮科學家、企業家以及工匠在引導企業創新發展、提升產品質量上的關鍵性作用;另一方面,要開展有效宣傳,提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榮譽感,如通過市級官媒及各類新媒體推出一批“小巨人”企業成長的系列報道,激勵更多中小企業走上“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其次,要做好“數字賦能”,打造有利于中小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技術環境。鑒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動力和能力都相對偏弱,建議地區政府聯合行業中具有技術標桿作用的“專精特新”企業,統一建設公共技術平臺,實現行業數據共享機制,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賦能。最后,還要做好“人才賦能”,構建起高素質人才對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支撐體系。既要重視招才引智,又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一方面,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人才工程,持續增強人才集聚度;另一方面,要持續優化支持人才發展的保障政策,給予人才各方面的優厚待遇。

猜你喜歡
專精特新專精嘉興市
聚焦硬科技領域 765 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企業744戶
“專精特新”軸承企業之檢測與試驗初探
嘉興市第一醫院
一圖讀懂“專精特新”
嘉興市第一醫院
嘉興市第一醫院
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的實踐及建議
新常態下鯉城區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突圍發展探析
嘉興市:多措并舉推進環境治理上臺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