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時空演化特征及成因

2023-03-04 01:22謝文海
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張家界星級民宿

粟 娟,王 艷,謝文海,趙 純

(1.吉首大學 a.旅游學院,b.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中國 張家界 427000;2.陜西師范大學 國際商學院,中國 西安 710119)

鄉村旅游是新時期有效推動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促進鄉村轉型的重要手段[1]。鄉村旅游地的資源合理開發與空間布局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基礎[2]?;卩l村振興戰略以及雙循環背景下的新旅游消費需求,深入探討鄉村旅游地時空演化特點以及形成機制等相關問題,推動鄉村旅游地資源合理利用開發和科學布局,可為改善鄉村旅游供給質量,促進消費升級,助力脫貧攻堅和促進鄉村振興提供理論支撐與應用依據。

鄉村旅游地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鄉村旅游活動的依托載體,其空間分布情況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鄉村旅游發展水平[3],因此其空間格局及影響因素一直備受學界關注。國外關于鄉村旅游的研究起步較早,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研究體系,其中,對于鄉村旅游地時空分布的相關研究主要聚焦于空間結構特征[4]、空間演化規律[5]、影響因素[6]及開發經營模式[7]等方面。國內相關研究相較于國外起步較晚,主要圍繞鄉村旅游地的景點類型劃分[8,9]、空間分布特征[5,10]、影響因素[11,12]及發展模式[13,14]等方面,以鄉村旅游重點村、星級鄉村旅游區及星級農家樂等為研究對象,從全國到省域,乃至景區單體,使用GIS空間分析方法,對鄉村旅游地空間結構及成因展開深入研究,發現資源稟賦、交通可達性及地形地貌等是影響其空間布局的重要因素[15,16]。相關學者也認為鄉村旅游地還具有傳統酒店、鄉村旅游小企業等產業空間發展的一般性特征,會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市場潛力及政策制度等要素影響[17]。然而,由于鄉村旅游地分布較廣,涉及行業類型較多,數據收集與統計存在難度,已有成果僅限于某一時間節點下的靜態研究,即對于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的研究多為靜態分析,對于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的動態演化分析相對薄弱,鮮有揭示不同發展階段下鄉村旅游地空間布局特征及作用因素,尤其是以典型案例地進行全面系統深入分析成果較少,難以形成對鄉村旅游地時空演化規律的完整認識。

張家界作為知名旅游城市,旅游資源稟賦高,類型多樣,有豐富的星級景區旅游開發經驗,擁有廣闊的客源市場。然而,在新的旅游消費需求下,更多消費者由“景區觀光旅游”轉向“鄉村旅游地微旅游或深度休假”,武陵源區周邊諸多鄉村成了中國中西部鄉村旅游地熱點和網紅打卡地。因此,以張家界為案例地,聚焦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發展的空間過程,研究張家界市鄉村旅游地時空格局、演變和布局分布特征,有利于認知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復雜的空間結構和空間規律差異,能為張家界鄉村旅游地開發選址和聚焦區發展規劃、優化與開發提供一定理論基礎,同時也可豐富地理學對于新興地理要素的空間理論研究。

1 研究區概況、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概況

張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屬武陵山脈腹地,下轄永定、武陵源兩區和慈利、桑植兩縣。通過借鑒學者對鄉村旅游地分類研究成果[2,18,19],鑒于鄉村民宿作為現階段鄉村旅游地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新興業態,憑借“投入少、收益快”的輕資產模式,在更新迭代中迅速成為鄉村旅游地開發的典型代表[14],并對推動區域鄉村振興產生重要作用[20],基于此,本文選取張家界鄉村民宿作為鄉村旅游地研究對象,具有較強代表性。

1.2 數據來源

張家界鄉村民宿有關數據從《張家界市統計年鑒》《中國旅游統計年鑒》、各縣域統計年鑒、相關統計公報、鄉村民宿官網、張家界工商局部門以及去哪兒、攜程網等大型旅游平臺等獲取536家鄉村民宿開業時間、經營項目、經營業績及地理位置等信息,通過百度坐標拾取器查詢并獲取鄉村民宿經緯度,并借助ArcGIS 10.3軟件將地理坐標轉換為鄉村旅游區點數據文件。

1.3 研究方法

1.3.1 緩沖區分析 運用緩沖區分析來揭示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的集聚特征,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B={x|d(x,O)L},

(1)

式中:B為緩沖區;O為給定空間對象,本文指張家界主要交通干道,x為張家界鄉村旅游地;d為x與O之間的距離;L為緩沖距[21]。

1.3.2 最鄰近指數 最鄰近指數用以判別張家界鄉村民宿空間集聚及隨機分布狀態。公式如下:

(2)

式中:R為最鄰近指數;r1為平均最鄰近距離;n為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個數;A為研究區域面積。其中,當R<1時,集聚分布;當R=1時,隨機分布[22]。

(3)

式中:d為鄉村旅游地距離尺度,wij為鄉村旅游地i與j的空間相鄰權重矩陣值。

1.3.4 核密度分析 運用核密度分析法測度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的空間分布密度,其中核密度估計值越大,表明鄉村旅游地越密集[25]。公式為:

(4)

式中:n為張家界鄉村地數量,h為寬帶,x與xi分別為估計值點和測量點。

2 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時空演化特征

2.1 時間演化特征

最早在2003年以城郊興起采摘紅提和桃梨等時鮮水果的農家樂為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的1.0版本,該期間主要以點狀集中發展進入了張家界旅游供給市場。2007年在永定區城郊建成了張家界第一個生態農業觀光園,正式開啟了張家界鄉村旅游地開發。從2012年到2021年期間,在數量增長的視角下,張家界鄉村旅游地逐漸形成規模,空間布局不斷擴大,呈現由張家界核心景區毗鄰村域多點集聚向非核心景區外延擴張發展(見圖1)。

圖1 2012—2021年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數量變化

(1)緩慢發展(2012—2014年):該時期鄉村旅游地建設緩慢,數量較少。原因在于,這一階段鄉村旅游剛進入大眾視野,認可度相對較低。不同于武漢等地鄉村旅游地發展階段[26],由于鄉村旅游地發展初期驅動更多依賴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規模,因此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發展起步時間相對較晚。

(2)蓬勃發展(2015—2017年):該階段國家加快發展鄉村旅游,且都市居民“鄉愁”、“懷舊”情懷日益濃厚,在政府和市場共同推進下,鄉村旅游地蓬勃發展。該時期張家界通過積極塑造高端、無界及壟斷性品牌為其鄉村旅游地保持競爭優勢,與浙江莫干山等地幾乎同時期進入蓬勃發展階段[17],鄉村旅游地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3)穩定發展(2018—2021年):截至2021年,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已形成一定規模,從2018年開始,新增數量開始減少,漸趨飽和,進入穩定發展時期。該時期,受新冠疫情影響,呈現“短暫低谷(2019—2020年)—逐步恢復(2020—2021年)”的復蘇態勢。同長三角地區進入穩定發展時期較為一致[13],但相較于長三角已演化出成熟產業鏈,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產業集聚效應尚未成熟,對外部風險抵御能力相對較弱。

2.2 空間演化特征

2.2.1 空間形態演化特征 1)“近景”形態:借助ArcGIS 10.3軟件,將2012年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與3A級以上旅游景區5 km緩沖區疊加分析(圖2),發現70.13%鄉村旅游地集聚緩沖區內,且主要位于武陵源核心景區,屬于“近景”類形態,包括“悅庭楠舍特色民宿”“悅山居客?!薄靶∮∞r家樂”等一批以客棧、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地,多為景區周邊村民通過改建自家空閑房屋,主要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簡單食宿,多依賴武陵源、天門山等高星級旅游景區客源,是典型旅游配套住宿設施。因此,“近景”類形態鄉村旅游地多依賴高星級旅游景區,對區位要素有著較高要求。

圖2 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形態演變

2)“嵌景”形態:將2017年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與旅游景區3 km緩沖區疊加分析(圖2),發現62.2%的鄉村旅游地位于緩沖區范圍內,且“五號山谷”“璞舍”“梓山漫居”等知名品牌民宿都緊緊毗鄰武陵源景區,整體外觀設計如同鑲嵌在景區與其融為一體,產生“嵌景”型鄉村旅游地。比“近景”型更加緊密高星級景區的“嵌景”型鄉村旅游地,選址多位于能夠直接眺望景區美麗風景的村寨位置,且憑其豐??臻g資源、雄厚社會資本等,打造自身特色品牌文化,通過網絡營銷及品牌文化宣傳等,迅速將其經營空間嵌入珠三角及長三角乃至國外等高端客源市場。因此,“嵌景”型鄉村旅游地形是“近景”,但神是“脫景”,即雖借勢高星級景區區位但其客戶市場不依賴于高星級景區。

3)“脫景”形態:對2021年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與高星級旅游景區5 km緩沖區進行疊加分析,由圖2可知65.53%的鄉村旅游地位于5~10 km旅游景區緩沖區內,呈現“脫景”形態,包括張家界慈利縣“禾田山居”和“小閉家花園民宿”、桑植縣“梭子丘白族風情特色民宿”、永定區“石堰坪休閑農莊”等一批新型鄉村旅游地?!懊摼啊毙袜l村旅游地呈現出不依托景區客源市場和非旅游配套設施特點,且表現出尋求原始鄉村環境的選址傾向,即鄉村旅游吸引物由原先高星級景區的自然資源稟賦逐漸轉為原生態人文資源,包括特色建筑、生產生活場景及民俗文化等。通過尋求原始生態鄉村環境,逃離大眾區域,傾向依托當地原始文化融入建筑外觀與內部設計中,打造鄉村文化私有化舒適物,且旅游者的體驗價值鏈成為“脫景”型鄉村旅游地開發關鍵。因此,“脫景”類鄉村旅游地多為商業性民宿,對鄉村文化資源、地價及交通通達性等要素較為看重。

圖3 2012,2017和2021年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熱點

2.2.3 空間密度演化特征 選取2012,2017和2021年3個時間節點,借助ArcGIS 10.3核密度分析,對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空間密度演化特征進行探析。結果發現(見圖4),圍繞旅游景區形成“武陵源—天門山”鄉村旅游地峰值核心區,并沿東北—西南方向核心集聚力度逐漸增強的演化態勢。從毗鄰村域來看,主要以武陵源區為核心向慈利和桑植縣域鄉鎮發展,2012年形成以“中湖—協和—三官—陽湖坪”為鄉鎮核心,到2017年新增“江婭—零溪—天子山—走馬坪”鄉鎮核心,2021年新增“索溪峪—王家坪—芙蓉橋—溪口”等多處鄉鎮核心。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空間凝聚點雖有不同,但空間集聚程度不斷加深,核密度差異逐漸縮小,最終匯形兩大鄉村旅游地集聚區:1)形成“武陵源—天門山—大峽谷”高星級旅游景區集中分布區,為一帶多核心;2)“瑞塔鎮—羅塔坪—王家坪—零溪鎮”為核心邊緣鄉鎮集中區,為環狀多核心??傮w來看,張家界鄉村旅游地不同于其他區域沿交通干線呈軸帶延伸[15],而呈現由高星級旅游景區為軸帶帶動多核心助推鄉村旅游地空間結構演變的突出特征。

2.2.4 空間集聚演化特征 截取2012,2017和2021年鄉村旅游地數據計算最鄰近指數,結果見表1,其中2012年平均觀測、預期距離分別為2 051.92 m,4 524.85 m,最鄰近指數為0.45(小于1),經標準化統計,Z值為-6.78,顯著性檢驗p值為0,表明2012年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的空間分布總體趨于凝聚態勢;2017年及2021年的平均觀測距離(1 437.81 m,1 491.03 m)、預期平均距離(3 421.42 m,4 423.68 m)以及最鄰指數(0.51,0.33)較2012年逐步遞減,Z值高于2012年,p值通過顯著性檢驗??偟膩砜?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的空間分布呈現凝聚型分布,且隨著2012—2021年最鄰近指數值逐步遞減,張家界市鄉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由2012年的集聚特征到2021年的強烈集聚特征,并且在鄉村旅游時空演化過程中,呈現出以下三點集聚演化特征:

表1 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平均最鄰近分析參數

1)鄉村旅游地向自然文化資源稟賦豐裕區集聚分布。利用ArcGIS 10.3核密度和緩沖區工具,對2012—2021張家界3A級以上自然景觀類型旅游景區與鄉村旅游地的空間分布進行疊加分析(見圖5)。選取2012,2017和2021年3個時間節點,以3,5 km為緩沖區進行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與自然資源稟賦的關系探析。結果發現,鄉村旅游地分布在3 km緩沖區范圍內分別有10,39,18家,在5 km緩沖區范圍內分別有29,16,45家,表明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與自然稟賦間有較強相關性,且從緩慢發展時期到穩定發展時期這種關聯程度逐漸遞減。同時選取張家界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數量作為人文旅游資源稟賦指標,通過核密度分析發現鄉村旅游地分布在3 km緩沖區內分別有7,17,25家,5 km緩沖區內分別有10,22,30家,體現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時空演變受到人文旅游資源稟賦愈發較強的作用。

圖5 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時空演變與資源稟賦的關系

2)鄉村旅游地沿省道、縣道集聚分布。結合ArcGIS 10.3距離分析方法,對國道、省道等主要公路分別做了1 km,2 km,3 km的緩沖區分析(圖6)。結果顯示,在主要公路沿線1 km緩沖區范圍內分布369個鄉村旅游地,占比84.13%;2 km范圍分布235個,占比53.1%,凸顯以交通干線為中心的距離衰減定律,且道路網密度越高,鄉村旅游地空間集聚越明顯。同時,本文分別選取2012,2017和2021年3個時間點,探析交通要素對鄉村旅游地時空演化作用,結果發現(圖7),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初期主要依靠高星級景區外省客流量支撐發展,因此主要分布在省道附近,占比56.52%。后期鄉村旅游地趨向扎根鄉村土壤,更多關注縣道及村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周邊縣域居民旅游需求,因此更傾向在縣道3km緩沖區范圍集聚,占比53.21%。

圖6 鄉村旅游地與交通干道疊加分析

圖7 不同時期鄉村旅游地的等級道路分布

3)鄉村旅游地向政策制度優勢區域集聚。通過收集2012—2021年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鄉村旅游發展政策,包括政府工作報告及工作計劃等提及有關“鄉村旅游”關鍵詞頻,對各個年度鄉村旅游發展政策水平進行量化評價。運用ArcGIS 10.3平臺,疊加分析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和鄉村旅游發展政策水平圖層。結果發現,隨著國家關于鄉村旅游發展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如2012年《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使鄉村旅游開發合理化,到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助力鄉村旅游地由緩慢發展邁向蓬勃發展。此后各地政府將鄉村旅游作為推進區域鄉村振興重要路徑,通過頒布包括農村土地流轉及企業興鄉等地方政策,為后期鄉村旅游地穩定發展提供重要保障。當前,張家界四個縣域中武陵源區有關鄉村旅游發展政策水平相對較高,其次是永定區、慈利縣和桑植縣(見圖8),驗證了政策制度與鄉村旅游地發展具有較強的相關性。

圖8 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分布與政策制度疊加分析

3 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時空演化成因分析

3.1 自然人文資源稟賦作用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的創新與持續發展

資源稟賦是鄉村旅游地時空演變重要的需求動力成因之一[14]。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張家界以世界級自然遺產資源優勢吸引大量游客,城區有限的住宿設施讓游客從星級酒店倒逼選擇鄉村農家樂、客棧和民宿等,客流量由城區向鄉村空間溢出,高星級景區周邊聚集眾多初期緩慢發展的鄉村旅游地。2016年,張家界被納入國家全域旅游試點區,自然景觀旅游不再一枝獨秀,鄉村民宿游及高端商務游等同步發展,處于蓬勃發展時期的鄉村旅游地,在空間上雖毗鄰高星級景區,但憑借自身強大品牌文化及網絡營銷等將經營空間嵌入到珠三角及國外等高端客源市場,呈現不依賴于高星級景區客流量特征。2018年,進入穩定發展時期的鄉村旅游地,通過充分挖掘當地特色民族村寨及民俗技藝等鄉村人文資源,滿足新時期鄉村旅游者返璞歸真的旅游需求,促使鄉村旅游熱點空間拓展至外圍桑植、慈利縣等人文資源豐裕地區。因此,在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發展歷程中,自然資源稟賦和人文資源稟賦交相發揮主要作用,不斷推動其旅游產品推陳出新,獲得可持續發展。

3.2 鄉村人力資本為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發展帶來更強更持久動力

在緩慢發展時期,呈現“鄰景”特征的鄉村旅游地多為本地人自建、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農家樂為主,本地人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成為初期鄉村旅游地發展重要特征。因此,并非主動商業利用的早期經營模式使得管理經營、人脈資源等人力資本要素作用甚微。在蓬勃發展階段,“嵌景型”鄉村旅游地多為精品民宿,這些知名品牌民宿主人多為本地鄉紳和知名企業家,擁有雄厚人力資本,通過親身參與產品設計、主題研發、營銷創新等,為民宿經營節約成本,還為民宿選址投資及客戶定位等提供正確引導,為鄉村旅游地迭代更新確保品質化提供強勁動力。在穩定發展時期,“脫景”型鄉村旅游地多采取租地新建模式,傾向打造鄉村文化私有化舒適物,因此,有效解決用地問題以及妥善處理與當地村民利益糾紛問題等,更多需要通過民宿主以其血緣、地緣及學緣等關系獲得的資源,包括與當地政府、民間非官方組織及新聞媒體等之間的強聯系等,來支持穩定發展時期鄉村旅游地的持續經營。因此,鄉村人力資本在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發展過程中起到“微弱—強勁—持久”的階段性作用。

3.3 交通條件改善逐步提高鄉村旅游地的供給效率

交通通達度對鄉村旅游地的可進入性和市場開放程度產生重要影響,是鄉村旅游地時空演變的重要成因之一[27]。在緩慢發展階段,張家界旅客周轉多依賴高速公路和機場等,高鐵還未開通,落后的交通面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初期鄉村旅游地發展,多為短途旅客,不利于開拓長途客源市場,限制鄉村旅游地供給效率。在蓬勃發展階段,交通通達性是對外部依賴性較強的“嵌景”型精品商業民宿著重考慮因素之一,隨著楊家界大道、武陵山大道、G5515張桑高速等省道、縣道等開通,提高張家界鄉村旅游地供給效率的同時,顯著壓縮鄉村旅游者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鄉村旅游高消費傾向和消費支出也出現遞增趨勢。在穩定發展階段,隨著高鐵的正式開通,大大壓縮省域時空距離,更加方便珠三角及長株潭等主要客源市場游客出行。同時,近年來鄉村交通道路不斷改善,也為“脫景”型鄉村旅游地難以獨立解決鄉村落后交通問題雪中送炭,為其延伸旅游價值鏈和深化旅游體驗提供可行性,也為其進一步拓展鄉村旅游市場提高可能性。因此,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在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提高其供給效率、開放鄉村旅游市場。

3.4 客源市場是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持續盈利的重要保障

客源市場是鄉村旅游地能否盤活及盈利的重要保障[28]。作為影響鄉村旅游地發展較為重要的需求側因素之一,對鄉村旅游地時空演變也產生重要作用。在緩慢發展時期,“鄰景”型鄉村旅游地多依賴高星級景區所帶來的客流量,以長株潭、珠三角等區域為主要客源市場,多開展兩天一晚的短途旅行,從而帶動高星級景區周邊客棧及農家樂等鄉村旅游地發展。在蓬勃發展時期,張家界鄉村旅游地主要客源市場為珠三角及長三角以及境外等游客,該些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高收入水平群體相對較多,更熱衷于追求高品質的旅游服務和住宿體驗,這與“嵌景”型鄉村旅游地的經營理念相吻合,帶動品牌民宿快速發展。在穩定發展階段,開啟全民旅游休閑時代,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客源市場不再局限于高經濟發展水平區域,而受新冠疫情影響,入境游和跨省旅游等暫緩開啟,周邊城市、縣域居民成為新時期主要客源之一,且原真型的“脫景”鄉村旅游地及時滿足當下城市居民逃離城市生活、尋找鄉愁,緩解工作壓力的現實旅游需求。因此,客源市場的更新演變是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持續盈利的保障,也倒逼著張家界鄉村旅游產品迭代更新。

3.5 政府支持不斷創新培育鄉村旅游地發展所需的制度環境

政府支持為鄉村旅游地持續穩定發展提供重要保障[13]。隨著張家界市鄉村旅游地集聚經濟的逐漸顯現,倒逼政府開始不斷進行制度創新培育鄉村旅游地發展所需的制度環境,如《張家界市大力推進旅游精準扶貧行動計劃》《張家界鄉村振興人才計劃》等系列政策出臺,推動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更新蝶變。在緩慢發展時期,依賴高星級景區的“鄰景”型鄉村旅游地,家庭經營占據主導,政策關注度相對較低,多將“近景”型鄉村民宿作為高星級景區的旅游配套住宿設施進行發展,因此鄉村旅游地發展水平較低,盈利能力有限。在蓬勃發展時期,隨著政府對鄉村旅游發展的高度重視,不斷培育包括用地政策、土地地價及村民轉移等系列政策,有效解決“嵌景”型鄉村旅游地大規模用地的政策困境,使其“嵌景”開發成為可能。在穩定發展階段,“脫景”型鄉村旅游地進一步扎根鄉村土壤,更需得到當地政府支持,包括鄉村土地流轉、旅游投資等制度建設,使其在獲得用地便利、地價優惠的同時,由政府出面幫助解決與當地居民利益糾紛,助力“脫景”型鄉村旅游地長效發展。因此,政府支持在為鄉村旅游地有效解決用地、用人及用錢困境的同時,其不斷創新也為鄉村旅游地的時空演變提供動力來源,助力鄉村旅游地持續發展。

4 結論與討論

4.1 結論

(1)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在近十年發展歷程中呈現出緩慢發展(2012—2014年)、蓬勃發展(2015—2017年)及穩定發展(2018—2021年)三個發展時段,其中穩定發展時期由于受“新冠”疫情影響,進一步劃分為“短暫低谷”和“逐漸恢復”兩個階段??傮w空間演變歷經“近景”“嵌景”“脫景”3種空間形態;鄉村旅游地緩慢發展時期階段(2012—2014年),鄉村旅游地更多呈現以“農家樂”形式為主,多為旅游景區周邊農戶改建自家空閑房屋,進行家庭副業經營,是典型旅游配套住宿設施,因此對旅游區位具有較高要求,處于蓬勃發展時期的鄉村旅游地(2015—2017年),多以中高檔的景區民宿形式為主,該類鄉村旅游地呈現出現階段中國鄉村旅游地發展的共性,即通過借助景區自然景觀塑造,幫助延伸旅游者的體驗價值鏈,以景區知名度幫助塑造民宿品牌符號;而鄉村旅游地處于穩定發展時期(2018—2021年),更多彰顯出不依托景區客源市場和非旅游區配套設施特點,更多在鄉村圈地自建,結合鄉村原生態環境,塑造高端鄉村旅游吸引物。

(2)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冷熱點與密度分析,發現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空間聚集顯著且趨勢增強。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呈現冷熱點區域動態調整的熱度特征以及空間凝聚點不斷偏移的密度特征,現已形成兩大集聚區:早期以“武陵源—天門山—大峽谷”為極點,圍繞高星級旅游景區,沿東北方向向周圍地區發散的“一帶多核”集聚區,后期沿鄉村人文旅游資源豐裕區,形成“瑞塔鎮—羅塔坪—王家坪—零溪鎮”鄉鎮為核心的環形多核心集中分布區。同時通過可視化分析,初步發現鄉村旅游地時空格局演變與張家界旅游資源稟賦、交通干道及政策制度等要素密切相關。

(3)資源稟賦、人力資本、交通要素及客源市場、政策制度是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時空演化的重要成因,其中優異的自然人文資源稟賦作用于鄉村旅游地的創生與持續發展,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交相作用,推動鄉村旅游產品迭代更新,推進鄉村旅游地空間集聚核心演變。優質的鄉村人力資源驅動著鄉村旅游地品質化品牌化發展,對鄉村旅游地空間布局和創新發展提供智力保障,并在鄉村旅游地發展階段中起到“微弱—強勁—持久”的階段性作用。省道與縣道優化與完善有效擴大了鄉村旅游消費需求,提高了供給效率,為鄉村旅游地空間選擇與持續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驮词袌鍪怯绊戉l村旅游地發展需求側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持續盈利的重要保障,也倒逼其空間布局特征不斷發生演變。政府支持為鄉村旅游地時空格局演變提供持續動力,在幫助其有效解決用地、用人、用錢困境的同時,長期作用和即時效應并存,為鄉村旅游地的時空演變提供長久動力。

4.2 討論

張家界鄉村旅游地雖經歷與其他區域鄉村旅游地相似發展階段,從起步發展到蓬勃發展再到穩定發展,但起步發展明顯晚于其他區域的張家界,在蓬勃發展時期通過積極塑造高端、無界及壟斷性品牌奮起直追,形成一枝獨秀,進入穩定發展時期由于還未演化出成熟產業鏈,張家界鄉村旅游穩定發展水平相對較弱。張家界鄉村旅游地既具有空間集聚顯著且趨勢增強的一般性特征,但也具有其獨特的依賴高星級景區發展的集聚指向特征,即具有“核心—外圍”的普遍特征,也具有“鄰景—嵌景—脫景”和“多核心—環形”的空間結構獨特性。張家界鄉村旅游地具有資源景觀指向、交通指向及客源市場指向的普遍特征,也具有高星級景區和人力資本的獨特機遇特征。研究結論既豐富了鄉村旅游地空間分布的類型研究,也為總結張家界鄉村旅游地空間集聚發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地理時空規律,對于鄉村旅游地選址和集聚區規劃實踐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在鄉村旅游地逐漸成為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典型模式的時代背景下,本文研究還發現初始旅游資源稟賦為鄉村旅游地發展贏得前期優勢,但后期如果未能抓住“親景”優勢,熱點區域也可能轉為冷點區,在后期發展中甚至可能被市場淘汰。隨著鄉村旅游地由“近景”“嵌景”向“脫景”演化,鄉村旅游地除了需要重視與景區旅游合作,更需要扎根鄉村土壤,聚焦挖掘鄉村本土人文旅游資源,培育原本真鄉村吸引物,使鄉村旅游地獲得持久生命力。同時本文研究還缺乏對不同星級、不同等級鄉村旅游地時空演變和不同時期影響因素的探討,后續在星級鄉村旅游地評定制度不斷完善的基礎上,對不同星級、不同時段的鄉村旅游地空間格局及影響因素還需進行探究。

猜你喜歡
張家界星級民宿
孿生院子民宿
“星級聯創”促進星光黨建的創新實踐
張家界看山(外四首)
唐DM 智聯創享型
大指揮官 2.0T四驅臻享版
選擇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嗎?
“醉美”張家界
你是民宿達人嗎
人間奇景張家界
看張家界的漫山紅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