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有效干預對策探究

2023-03-05 08:53李若暄
學苑教育 2023年2期
關鍵詞:挫折中學生心理健康

李若暄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星湖學校,江蘇 蘇州 215122)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 年修訂)》對新時期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進行了綜合全面的闡述,提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務包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減少和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敝袑W生處于身心發育、學習發展的關鍵和特殊階段,他們面臨著來自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生涯規劃、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等諸多壓力與挑戰,要正確分析其心理問題的主要誘因并進行綜合的、多方位的教育與干預,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活出出彩的人生。

一、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2020 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采用國民心理健康素質問卷(簡版)通過網絡對10~19 歲青少年群體開展了調查,發現青少年心理健康素養達標率僅為14.24% ,其中24.6%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相關的調查與研究表明現階段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不容樂觀。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講究“對癥下藥”,要清楚教育對象中學生的心理特征、規律,了解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表現,知道這些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影響條件,從而提高教育與干預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表現

作為一名心理健康課程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問題因個體心理影響的主客觀因素的差異而呈現出復雜性、多樣化特征,然而也有其共性特征。比較常見的幾種心理問題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學習焦慮問題。學習壓力引發的學習焦慮是中學生面臨的最主要的心理問題。首先,從小學到中學,知識的難度有了一個顯著的提升,很多小學學習優異者首次感受到學習的壓力,之前的班級成績佼佼者泯然眾人,心理落差比較大,自卑情緒滋生。其次,中學生面臨的中考壓力并不亞于高考,在“普職分流”的中考政策趨勢下,考入高水平普高的難度尤其是名校的難度劇增,教育的“內卷”空前,這給中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是巨大的。最后,外部環境尤其是家庭因素也成為部分學生學習的壓力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普遍心理的驅使下,很多家長有著過高的期待值,經常給子女以消極的心理暗示,如“考不上名校就沒希望了”“全家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諸如此類。這會給子女造成很大的學習心理壓力,從而產生適得其反的作用。

二是人際交往障礙。部分中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挫敗感很強,他們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和交際,不能積極主動地和同學朋友交流互動。當遭遇交際失敗時通常會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更加封閉、孤立,心內變得陰暗狹隘,沒有陽光的內心,不被同伴接受,成為被孤立的“異類”。這類學生往往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成為班級中的“麻煩制造者”。

三是青春期心理障礙。初中正值進入青春期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他們的生理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心理和情緒也會隨之產生波動。通常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變化首先表現為情緒化嚴重,容易莫名其妙地生氣;其次變現為對異性的好奇和沖動,容易步入兩種極端——一是早戀傾向,二是異性交往恐懼與排斥。在缺乏正確有效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教育的情況下,學生的這一青春期心理障礙成為與其學習與生活如影相隨的心理問題。

此外,常見的中學生心理問題還包括因生涯規劃、人生理想模糊不清,對同伴的學習與物質條件的妒忌,家庭氛圍和親子關系緊張,以及不同程度的病原性孤獨癥、多動癥、抑郁癥、焦慮癥等常見的心理疾病。這些心理問題或疾病都對中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造成負面影響,需要各方的積極重視和及時干預。

(二)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誘因

針對中學生各種類型的心理問題的誘因分析,基于唯物辯證法的原理,可以從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兩方面來分析。

內因方面:一是學生自我認知能力欠缺。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其優勢發展領域,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自我能效感不足,導致學生不能正確地、全方位地認識和看待自我,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只看到他人的長處,看不到他人的短處,不能悅納自我,缺乏自我肯定。二是心理調適能力不足。內心脆弱、抗挫折能力低下是中學生較為普遍的問題,他們生活環境優越,很少吃苦,一旦在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遭到挫折,心理就失衡,情緒就不穩定,不能正確地發泄和釋放負面情緒,更多地是封閉自我,導致郁積的負性情緒越來越多,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乃至心理疾病。

外因方面:一是家庭方面。首先,家長錯誤的成才觀、教育觀與價值觀使其教育功利性過高,給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其次,家庭環境和氛圍的缺失給子女心理造成一定傷害。家庭中夫妻關系緊張,爭吵不斷;疏于對子女心理的關懷,引發親子關系的緊張,引發子女的叛逆情緒。二是學校方面。學校教育更多地側重于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得到應有重視。不少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將其與體育與健康課程結合在一起;部分學校沒有為學生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室等。

二、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有效干預策略

對初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干預和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讓學生了解青少年階段性的心理特征與發展規律,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情緒調節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正視自我、悅納自我,活出青春的風采,享受學習與生活的美好,這是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做好學習減負工作

要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素質教育理念,杜絕“唯學習”“唯分數”“唯應試”的片面教育思想,以減輕學習負擔為把手,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隨著2021 年《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一“雙減”政策的出臺,“減負”成為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務。

首先,嚴格控制作業數量與時間,減輕學習壓力?!兑庖姟贩诸惷鞔_了作業總量,其中要求初中生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長不超過90 分鐘。學校要通過健全作業管理機制、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等途徑來精細化控制作業數量與完成時長,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開展課余體育運動、休息娛樂以及睡眠,以輕松、良好的情緒進行學習。

其次,開足藝體課程,豐富學習生活。學校要提高藝體課程的課程地位,重視并開足音樂、美術、體育、勞動等藝體課程,不得隨意以語文、數學、外語等“主科”課程來隨意占用藝體課程。讓學生在豐富、多元、精彩的藝體課程中釋放壓力、熏陶思想、調節情緒,享受精彩的校園學習和生活。鼓勵并支持學生開展豐富的學生社團、興趣小組活動,讓學生獲得輕松愉快的學習體驗,做到勞逸結合,寓教于樂。

(二)將挫折教育開展到位,培養堅強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的高低與耐挫能力密切相關,耐挫能力越強,心理承受能力越高,產生心理問題的幾率就越低。中學生的各種問題心理的闡述,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夠強大、自我調適能力較差等因素直接相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以挫折教育為橋梁來培養學生堅強的心理素質,能有效地減少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

挫折教育的中心任務是讓學生正視挫折和學會克服挫折。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于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怯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贝煺凼侨松亟浿?,同時也是人生寶貴的財富,要教育學生正視挫折,正視自身的不足與短處,積極勇敢地面對學習與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通過案例教學法,挖掘歷史的、現實的資源,為學生樹立精神與道德榜樣,強大他們的內心,培養他們堅定的意志品質。如引入學生比較熟知的發明大王愛迪生使用六千多種材料,經歷七千多次失敗最終找到適合做燈絲的材料發明電燈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其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的思想內涵。又如引入中國運動員桑蘭“生命永遠,微笑永遠”的故事:被譽為“跳馬王后”的體操運動員桑蘭,在一次賽前訓練中遭遇意外——第5~7 頸椎粉碎性骨折,75%錯位,中樞神經嚴重損傷,雙手和胸部以下部位失去知覺。但是她始終以燦爛的微笑面對公眾。在漫長而艱辛的治療和康復過程中,她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經過不懈努力終于能實現部分生活自理。后來,她完成學業,活躍在慈善事業中,為社會奉獻著自己的光和熱。另外,張海迪、華羅庚、洪戰輝、殘奧會“十冠王”許慶、中國女排等一大批優秀榜樣都是開展挫折教育的好素材,他們都是在經歷、承受和克服無數的挫折,一步步取得成功的,他們是學生學習的精神榜樣。

(三)將青春期教育擺上臺面,提供積極正確引導

初中生已經進入青春期,生理的發展變化引發了一系列的心理與情緒的變化,他們對自己身體的發育有一些害羞、緊張,對異性開始有了好奇和沖動,不能正確地處理生理發育已經異性交往的問題,這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問題解決的關鍵在于青春期教育。而在傳統的性觀念、性倫理的影響下,學校的青春期教育尤其是性教育始終處于一種“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的狀態,老師或刻意回避,或一筆帶過,反而讓青春期的中學生對性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青春期教育而言,千“堵”不如一“疏”,應將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青春期教育、生物課程中的生理教育、心理健康課程的青春期教育結合起來,幫助青春期學生對青春期的生理、心理有客觀而理性的認識,樹立健康的性觀念。

在開展生理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對真體人體器官的害羞心理,可以借助風格活潑的卡通畫、動漫等幫助學生了解人的生理器官并知道進入青春期后男生、女生身體發生的變化,讓青春期的學生能從生理科學的視角來審視青春期的生理發育現象。在青春期的異性交往方面,要讓學生認識到對異性的好奇是青春期的正常心理,要保持純潔的男女情誼,與異性同學進行正常的交往,不偷摘早戀的“禁果”。青春期教育的正面教育,讓進入青年期的中學生正確地認識青春期的生理知識,樹立了正確的性認知、性觀念,正視青春期的情緒與心理,使之能夠以健康陽光的形態來渡過青春期。

(四)將三位一體教育互促,提供多元立體支持

初中生心理健康關系到學校、家庭、社會的健康發展,學?!彝ァ鐣逃侨灰惑w、協同育人的教學體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著各自的重要作用,需要將三者結合起來,共同為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筑牢防線、提供支持。首先,學校層面,要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支持體系。一是開設、開足心理健康課程,發揮課程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二是建立心理咨詢與輔導科室,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咨詢服務,盡早地發現問題并及時有效干預。其次,家庭層面,父母要關注子女心理問題,提供充分的關心、陪伴和愛護;要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滋潤孩子心靈,提高心理安全感;轉變育兒觀、成才觀,不為孩子設置過高甚至不切實際的學習目標。最后,社會層面,要開展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職能,科學育人,呵護心理健康。

三、結語

初中生處于身心發展的特殊時期、關鍵階段,心理和情緒相對欠穩定;加之其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壓力與挫折,導致心理問題較為普遍。重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明白其主要心理問題與表現,繼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在此過程中要通過素質教育來減輕學習壓力,通過挫折教育來提高其心理素質,通過青春期教育來解決青春期心理問題,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的三位一體教育來共同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最終實現較大程度地減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發生幾率,為學生的健康學習、快樂成長提供助力。

猜你喜歡
挫折中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挫折使我更堅強
挫折
生活需要挫折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