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聚”向“融”:文化核心下學校素質教育的增效之路

2023-03-07 00:01夏強
教育實踐與研究·理論版 2023年12期
關鍵詞:五育并舉校園文化素質教育

夏強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人口急劇增加,使得普通家庭對公平且高質量教育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因此,如何提升教師的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更好地實現學校對社會的服務,已成為學校亟需研究的重要課題。以石家莊市第四十四中學為例,該學校通過精細化管理和開放式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確立了“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的育人宗旨,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并開發了多種領域的校本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走出了一條素質教育的增效之路。

關鍵詞:校園文化;素質教育;五育并舉

中圖分類號:G639.28?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36-0044-05

石家莊市第四十四中學以校園文化為引領,精細化管理與開放式教育結合,凝聚干部、教師、學生力量,探索出具有特色內涵的素質教育體系,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歷經15年蛻變,從一所城鄉結合部薄弱初中,逐漸成長為河北省文明校園、河北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河北省示范性高中,跨入區域第一方陣,成為石家莊市區優質教育的一張“新名片”。

一、總“引擎”融貫強“動能”

學校發展的“總引擎”是實施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管理體系,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法治校,實施素質教育。

(一)管理“路線圖”,明確方向

建校初期,學校經歷四校合并,發展困難重重。面對困境,尋求出路,想要學校得到優質發展,必須研究適切的辦學理念和與之相適應的辦學模式。幾經思考,我們堅定了“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須個個成人”的育人理念,開創了有利于學校持續化發展、學生終身進步的新舉措,積極探索素質教育發展之路,以精細化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能,破解了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困境,實現學??沙掷m發展。

(二)坡“緩”路“直”,持續“給力”

“起步低、線路直、坡度緩、速度慢”是學校發展的工作思路,制定“十年三步走”發展規劃。磨合適應期,通過制度建設、文化建設,達成思想的統一共識。探索提升期,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也是爬坡過坎的攻堅時期,實現環境優化到內涵的全面提升。穩健發展期,在注重公平的同時更加注重教育質量的提升,素質教育辦學特色逐步凸顯。

二、文化引領,繪就精神“圖譜”

(一)核心價值觀“引力場”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自我發展的主題,素質教育的真正價值應該是點燃師生的心靈。經歷四校合并,不同學校的文化與教師多元的價值觀使學校處于激蕩狀態,對此,學校厚植以“團結勤奮、求真務實”為基礎的文化底色,挖掘和凝練能夠彰顯全校師生共識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皩W校無小事,事事育人;學校無閑人,人人育人?!币I教師追求“當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做自己幸福生活的創造者”的教風境界。在建立和追求共同愿景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教真知,育真人,學真知,做真人,逐漸形成具有學校特質的精神文化。

(二)“破”而后“立”,評價催生動力

在學校這個多元綜合體中,教師是根本性因素,決定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堅持以人為本,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需要。那么,怎樣使教師潛能得到最大發揮呢?

尊重歷史,分層評價,這是學校在并校初期采取的一項舉措。側重對教師素質及教育教學工作行為、工作績效進行評價。通過績效考評,清楚地表明對教師的期望,比如對于班主任,完全按照班級活動各項成績來評價,達到了公平競爭的目的。

每年教師節,學校都會組織進行優秀教師表彰大會,激發教師工作熱情,激勵教師勤奮、進步。逐漸地,在對評價機制的認可上,教師們擁有了主動作為、主動擔當的主人翁意識,認識到工作是挑戰,也是殊榮,更是實現自身價值的意義所在。

(三)“研”路建“工程”

建設一所優質學校,首先要有專業能力過硬、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這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根本保障。學校管理日臻精細,從一所“薄弱學?!敝鸩杰Q身全市優秀行列,成為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學校,這從根本上靠的是教師隊伍的建設。

與智者為伍,與善者同行。實施班主任培訓,“雙加強”“兩集中”制。每年利用暑假時間,進行兩期培訓。重視教師思想引領,開展師德經驗交流會。開展“新綠工程、青藍工程、純青工程”等教師專業培訓,促使教師不斷學習成長,爭做優秀教師,做好“四個引路人”。

三、落實“雙減”,“知”“行”共融

成人為成才之基。中學階段雖短暫,但這個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優秀的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將讓他們一生受益。學校以“教孩子三年,要為他們想三十年”為工作航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以素質教育、學生全面發展為本,創新教育載體,構建“律行成習、化習為德、修德養和”階梯式素質教育模式;開展了勞動、體藝、科學、生物探究等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五育并舉,給學生興趣、特長、才藝提供更多的舞臺,同時形成體系化的校本課程,努力推進育人體系化管理。在當前,還有一個重要的現實意義,那就是助力“雙減”政策的落地生根。多元化的教育路徑能夠喚醒學生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個性化地發展追求,讓教育回歸本真。

(一)大道至簡,行止于細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到,“萬物之始,大道至簡,演化至繁?!苯逃宰顦闼氐那閼?,從最簡單的教育細節做起,關注每一個普通的孩子,以學生發展為本,踐行素質教育。

最初,學校生源多來自原城中村回遷戶和外來務工人員家庭,農村學生占到總人數的60%以上,學生行為習慣較差。為幫助學生行為規范養成,學校從最基礎的細節做起,對不良行為嚴格“律行”,達到“化習”之效。從如何洗臉洗手教起,比誰的衣服洗得干凈,誰的書包更加整潔,誰的物品擺放整齊,到每學期進行“開門紅”評比活動,實施衛生優勝班評比,星級廁所評比等一系列獎罰并舉的激勵措施。這樣一點點的要求,從初一進入校門起,就能鼓勵學生每天進步一點點。班主任老師利用這些評比,開展班會,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律行成習教育。長期堅持下來,這些昔日的“土娃娃”已經變成了儀表文明的現代學生。由此,他們也極大地提高了自信心。

規范顯形象,儀表見精神。建校伊始,學校針對學生的儀表風紀(發型、著裝等),制定規范并嚴格執行,培養學生遵守校規校紀的意識,杜絕跟風攀比現象,培養樸實的求學風貌,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我們常說培養良好行為習慣,較高境界是“養行成習”,但僅僅靠“養”還達不到目的,有時要通過“律行”手段才能讓學生記憶深刻,進而使“律行入心,成習于為”。也就是必須“律行”才能“成習”。通過“他律”的手段,來達到“自律”的結果,最后達到“為德”的目的。

學生中午在校集體就餐時,除了需要學生自己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學校還要給學生們立規矩,反對鋪張浪費、講排場、比闊氣等不良用餐習俗,強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提出“光盤行動”不浪費每一粒米,是每個同學義不容辭的責任。管理中每個班設有泔水桶,管理組檢查后及時反饋情況,對表現好的班級表揚、鼓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

(二)勞力勞心,亦知亦行

勞動教育可以養成吃苦耐勞,心胸寬廣的時代新人,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應該是在出力流汗中進行心靈的修行,是提升生命品質的珍貴課程。石家莊市第四十四中學校園里的每一棵樹木,每一株花草,每一條甬路,每一方磚石,都凝聚著師生精心勞動的汗水。

1.凈凈美校園,汗水灑下力量。建校至今,樓內外、樹林、甬路包括廁所、垃圾箱衛生區域在內,都由各個班級承包,人人參與打掃。班主任老師也身體力行,和學生共同拿起清掃工具,一起細掃落葉。這能夠用行動無言傳遞勞動的能量。學生逐漸形成“校園的美麗由我創造,更應由我呵護”的心理認同感。有些學生,他們也許解不出學習上的難題,也還弄不清多少人生的哲理,可是,他們能彎下腰認真的勞動,完成自己的任務還搶著去干別人的活,這樣的學生也是最可愛的。在勞動中發自內心的喜悅,使他們呈現出最陽光的樣子。就像四十四中學校園里植物的多樣性一樣,孩子們也有不同的天性,我們教育的引導,怎樣才算成功?顯然,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勞動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通過身體勞動而充盈內心的靈魂,以樹木心態樹人,通過勞動實踐,獲得幸福。

在學校人人愛勞動的氛圍里,以勞動為主題的周末建校勞動實踐活動,隨之扎實開展。學校將閱讀、書法、勞動體驗課融入建校勞動中,設計一日勞動清單,開發“項目式”勞動學習課程,厚植勞動文化、工匠文化。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拓展勞動教育空間,與當地農業研究所共建實踐基地。開展“我當一天家”“一日樓長”“社區志愿者”等活動,構建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勞動與勞動教育互動機制,實施素質教育。

2.荒地變沃土,樹木亦達人。建校初期,整個校園猶如一個大工地,溝壑縱橫,設施不備,環境雜亂。只有一棟綜合樓和一棟教學樓投入使用。學校因地制宜,規劃建設與改造環境雙管齊下,種植花木果樹,數量多達千余棵。

這一千多棵的樹木,有很大一部分為學生親手栽種。學校為班級劃分責任田,老師帶著學生種植班樹,班樹的選苗、挖坑、澆水等工作,都需要班級的團隊協作、精心管理。在照料、陪伴小樹成長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責任心也隨著樹苗一同成長,從植物開出的第一朵花,到結出的第一枚果實,都使學生們在勞動過程中體會收獲的快樂。班樹同時也成為了班級榮譽的象征,實現勞動與環境共育。

學校的“銀杏林”“學子林”“榮譽園“包容園”等校園文化林,包含了學生們親手種下的海棠、銀杏、山楂、紅棗……,如今的學校,由荒地變成了沃土。我們期待每一次勞動的機會,都能讓孩子們找到價值所在,通過身體而充盈內心。熱愛勞動的學生一定也是熱愛生活的學生,熱愛生活的學生,才能熱愛學習,認識到知識的可貴,世界的精彩。

3.榮譽的果實最香甜。學校以種植樹木為教育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榮譽果”采摘、加工活動。在金秋收獲的季節,一批批優秀的學子受到學校和年級的表彰,他們將代表班級,進行榮譽果的采摘。學生們說:“能夠代表班級采摘榮譽果,心里特別激動?!本旁率菞棾墒斓募竟?,學生們就采摘“榮譽棗”,分享給班里每一位同學。全班同學再通過自己動手勞動,把紅棗加工成蜜棗、棗糕、棗餅、饅頭等,帶來同老師、同學們分享。他們以能參加這項活動而感到光榮,這也成為了學校每年的傳統活動項目。

學校還以勞動教育為主題,進行校本課程的研究與開發,多角度、多層次進行歸納提煉,出版《勞動教育教程》《凈凈美校園》《生生植物園》等,成為校本課程教材,逐漸形成和發展成為學校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課程,將勞動教育的內容融入到素質教育全過程。

在學校的通用技術社團,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勞動教育教程》,掌握激光雕刻機、木工雕刻機、鑰匙機及微型車床等通用技術工具的使用。勞動教育和良好的素養根植學生內心,成為一種積極的生命姿態,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學生個性及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內外兼修,“雙減”下的五育并舉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獲得成長的主陣地。學校致力為學生打造多彩舞臺,開發體育、藝術、科技、生物多領域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科學文化,在課后找到興趣、愛好的生長點。堅持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在當前“雙減”政策下,落實“五項管理”工作要求,課內外相融的特色管理實踐探索,讓學?!盎睢逼饋?,讓學生自然而然回歸校園。

1.“體”與“藝”的交融。學校著力弘揚體藝文化,以體育智、因藝潤心,打造強強體育園、美美藝術園。在保證每天開展“陽光體育一小時”的基礎上,將教育部提出的體育藝術 “2+1”擴展為“3+3” 即跳繩、踢毽子、校園足球、吹口風琴、唱河北梆子和跳井陘拉花。成立了足球、籃球、健美操、棒壘球、旱地冰壺、田徑六個體育興趣社團,并常態化開展比賽。將具有石家莊地方特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井陘拉花融入到課間操中,千人共跳。每年舉辦河北梆子戲曲合唱節,人人學唱,全員參與。精心編制富于特色育人理念的梆子版校歌《梆響太行》。學生們在騰挪宛轉,慷慨激昂間浸潤、傳承“非遺”文化,將高尚審美植入學生心中,讓特色文化課程在校園綻放魅力。

學校還開發了特有的KT板版畫、天花板畫社團,將墩繡、畫臉譜引入美術課堂。結合中華傳統工藝開設了扎染、墩繡社團,學生自己進行設計、裁剪、染色、刺繡等,學生模特隊表演都是身著原創服裝,以此喚醒其內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感知度。

“潤詩歌,成真人”是四十四中的詩性教育理念,學校成立“紫槐詩社”,創辦《紫槐詩刊》,作為全國中學生詩會創始學校之一,每年開展原創詩歌大賽、元旦迎新詩會,并承辦了第十屆全國中學生校園詩會。在詩歌中賡續學校文化,構建激發生命活力的詩性課程。

2.綜合實踐綻“火花”。建校初期,學校就從科技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學校發展的突破口,從最簡單的科技小制作開始,逐漸形成人人參與的科技節,包含小發明小制作、百科講壇、科普電影、創意積木等十幾項活動,角度不同,形式各異,班級公開競標,學生廣泛參與。2016年,學校二期建設工程啟動,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學校擁有了一流現代化的智慧課堂、錄播教室、報告廳、實踐活動樓,已投入使用的校舍建筑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

學校以“城市少年宮”作為載體,專門拿出實踐活動樓作為社團活動基地,開發包含40個社團的特色校本課程,僅科技活動室的面積就達到1600平方米。魔幻機器人體驗人工智能、3D打印讓想象成為現實、模型車極速操控體驗、青少年電子技師社團培育工匠精神、通用技術社團打造創客空間、建模社團體驗架構的精巧。學生根據自身愛好進行選擇,每天下午課后服務時間參與活動。在機器人社團活動室,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整套自動巡線機器人和車庫自動升降桿系統;通用技術社團,學生自己動手用電容電阻導線制作了LED流水燈、金屬探測儀,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綜上所述,豐富的校園綜合實踐課程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有效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為推進素質教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猜你喜歡
五育并舉校園文化素質教育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建設教育強國的鴻篇巨制
“五育并舉”育新人:開啟首都教育新時代
走向“五育并舉”的現代學校管理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