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跟蹤型加速度計電流數字轉換電路數字閉環控制研究

2023-03-08 10:39丁浩珅謝元平樊振方
導航與控制 2023年5期
關鍵詞:階躍傳遞函數表達式

丁浩珅, 謝元平, 樊振方

(1. 國防科技大學前沿交叉學科學院, 長沙 410073;2. 國防科技大學南湖之光實驗室, 長沙 410073)

0 引言

自動跟蹤型加速度計電流數字轉換(Current to Digital Conversion, CDC)技術作為加速度計模數轉換電路的一種[1], 為了達到最優控制效果, 需要設計一種響應速度快、 工作穩定、 通帶平穩的閉環控制傳遞函數。 關于CDC 的數字閉環控制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器是實現控制功能的核心, 它根據系統的控制要求, 按照一定的規律或規則對系統實施控制[2]。 反饋控制為PID 算法, 由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來實現, 算法性能的好壞將直接決定整個閉環系統的性能。 所以, 根據系統要求, 設計出最佳的PID 算法參數至關重要。

ROJO 等[3]進行了基于PID 算法的數字閉環控制系統研究, 這種控制算法至今仍在沿用。 國內目前對數字閉環的研究更多集中在硬件設計與代碼優化方面[4-5], 缺少針對性的控制系統理論研究。本文針對PID 參數優化問題, 建立了CDC 的閉環控制系統, 采用根軌跡法對控制系統的PID 參數進行分析求解。 校正后系統的動態性能指標接近期望值, 具有較大的穩定裕度。 最后, 用Simulink 仿真驗證了PID 參數的實用性和方案的可行性。

1 CDC 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CDC 的結構如圖1 所示[1]。 CDC 主要由模擬電路與數字控制處理模塊兩個部分組成: 模擬電路主要是積分電路、 電壓轉電流電路(Voltage to Current Circuits, V/I)組成; 數字控制處理模塊由高性能的數字信號處理器(單片機或者FPGA)和高分辨率的模數轉換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s,A/D)、 數模轉換器(Digital to Analogue Converters,D/A)構成。

圖1 CDC 結構圖Fig.1 Structure diagram of CDC

該閉環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 以數字信號處理器為閉環回路的控制核心。 加速度計傳感器將測量的加速度變化轉換成相應變化的電流量I1, 積分電路對輸入電流I1進行積分后輸出誤差電壓E,E經過A/D 轉換變成數字量e,e經過數字信號處理器處理后, 數字信號處理器產生調整數字信號d經D/A 和V/I 轉換為反饋跟蹤電流I2作用于積分電容C上,I1、I2二者電荷保持平衡, 實時反饋控制使誤差電壓E穩定在0 附近, 有

式(1) 中,En為第n個采樣周期中的誤差電壓,C為積分電容的電容值, A/D、 D/A 采樣頻率為fS,T為采樣周期, 采樣周期T=1/fS。 數字信號處理器將調整數字信號d通過串口輸出到上位機, 有

式(2)中,L為數字輸出d與輸入電流I1之間的標度因數, 單位為LSB/mA;dn為第n個周期內的數字信號。 由式(2)可知, 數字信號d正比于輸入電流I1在采樣周期T內的平均值。 當采樣頻率fS較高時,d可視為輸入電流I1的實時采樣。 說明CDC 一方面完成對輸入電流I1的反饋再平衡, 另一方面直接將與輸入電流I1成正比的數字量d傳遞給導航計算機, 其全數字的處理方式也能解決模擬閉環方案中的精度損失等問題。

2 仿真模型

為保證CDC 的閉環控制系統可以穩定運行,需要設置好數字信號處理器的參數, 本電路采用數字PID 控制作為數字信號處理器的控制算法, 通過構建控制系統, 求解數字PID 參數, 對校正后的控制系統進行仿真驗證, 證明該方法的有效性。

2.1 仿真模型說明

一個模擬信號經過A/D 變換成為二進制數字信號時, 必須經過量化處理和編碼。 本電路采用的是16 位高精度模數轉換芯片, 該芯片轉換精度高, 產生的量化誤差很小, 故可忽略量化誤差的影響。 因此, 在電路仿真分析中可以略去量化誤差和編碼環節, 建立系統傳遞函數時可以將所研究的電路控制系統當成采樣系統, 僅含有采樣及零階保持器兩種過程, 再進一步將其看作時間離散系統來進行z變換分析[6]。

通過z變換, 可以把傳遞函數、 根軌跡等概念應用于離散控制系統中。 首先, 將轉換電路當成連續系統去分析, 算出模擬PID 參數后, 將PID 環節代入系統, 相當于對整體系統加入校正環節[7],通過校正來改善系統的動靜態特性。 隨后, 將PID控制器離散化, 利用Simulink 對電路系統進行仿真。

2.2 連續控制系統

將圖1 中的電路系統看成是連續控制系統, 輸入電流I1、 反饋跟蹤電流I2等效成系統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 積分電路等效成積分環節, 積分電容的電容值為C=0.1μF =1 ×10-7F, 積分環節表達式為

圖1 中的V/I 表示為電壓轉電流環節, 用1/R表示,R為330Ω 電阻, 通過電壓轉電流環節可得W2(s) =1/330。 為了在控制系統仿真中等效A/D采樣效果, 本文在之后的Simulink 仿真中使用零階保持器, 這樣連續控制器的輸出在離散化后會產生一定時長的延時, 延遲模塊的傳遞函數為

式(4)中, 延時τ大約為0.5T[8], 得τ=0.5T,T為A/D 采樣周期。

控制處理模塊看成是控制器控制環節, 用C(s)表示。 各個系統的等效環節用圖2 的子方框圖中的傳遞函數來表示。

圖2 連續控制系統各框架示意圖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each frame for the continuous control system

將積分環節、 延時環節和電壓轉電流環節整理匯總, 得傳遞函數G(s), 表達式為

e-τs在τ較小的情況下可以用一階Pade 進行線性化處理, 精度較高, 計算方便[9]。 計算公式如下

根據經驗, 一般設定采樣頻率T為系統帶寬的10 ~20 倍, 這樣可以確保數字控制器與連續控制器的性能相匹配[10]。 由于輸入電流信號I1的頻率一般不超過5kHz, 所以本文最終選取的采樣頻率為50kHz。 因此, 將式(6) 代入式(5) 中,τ=0.5T,T為0.00002s, 化簡后得傳遞函數G1(s),表達式為

則整個連續系統的傳遞函數如圖3 所示。

圖3 連續系統傳遞函數結構簡圖Fig.3 Structure diagram of transfer function for a continuous system

連續控制系統的閉環傳遞函數表達式為

3 PID 控制器參數的求解

在采樣周期足夠小的情況下, 使用各種連續域設計方法設計出符合要求的連續域控制器, 然后將連續控制器離散化, 這種方法稱為連續域-離散化設計法[8]。 連續系統通過串聯PID 控制器達到校正系統的效果, 所以本文使用根軌跡法來設計出符合要求的校正裝置, 來求解PID 控制器。

3.1 根軌跡法的校正原理

根據連續控制系統要求實現的動態性能指標期望值, 來計算出系統的期望閉環主導極點, 如果系統顯示根軌跡通過期望的閉環主導極點, 說明系統性能指標符合要求, 無需校正; 否則需要在系統中引入新的開環零點z和極點p來改變根軌跡的走向, 如果引入的開環零極點合適, 就可以使根軌跡經過期望的閉環主導極點[11]。

待校正系統的開環傳遞函數的一般表達式為

式(9)中,zi為系統開環零點,pj為系統開環極點,K為系統的根軌跡增益。

對待校正系統進行根軌跡校正時, 計算校正裝置步驟如下[12]:

1)根據系統要求實現的動態性能指標期望值,確定系統的期望閉環主導極點位置, 表達式為

2)串聯一超前校正裝置C(s) =K(s+z) /(s+p), 通過引入新的開環零點z和新的開環極點p改變原根軌跡的走向, 使1 +G0(s)C(s) =0 的根軌跡通過期望的閉環主導極點s1,2。

3)根據式(11)(幅值條件表達式) 和式(12) (相位條件表達式)計算求解出K、z和p。

3.2 校正裝置的參數計算

根據實際電路需求, 本文將系統動態性能指標期望值設定為: 上升時間tr≤1.8 ×10-5s、 調整時間ts≤4.3 ×10-5s、 超調量σP≤3%。

根據公式

根據ts和σP的期望值, 代入式(13)和式(14)中, 解出ζ≈0.74 和ωn≈112612rad/s, 再由式(10) 得出期望閉環主導極點s1,2= - 83333 ±75744j。

常用的PID 控制包括PID 控制、 PI 控制和PD控制三種類型。 本文采用PD 控制對系統進行超前校正, PD 控制器表達式為

聯立式(7)和式(15), 得到校正后系統函數表達式為

引入一個零點z和極點p, 畫圖求解零極點,如圖4 所示。

圖4 零極點示意圖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zero and pole

先設定零點z為( -60000, 0), 由式(12)(相位條件表達式)可計算出p= -68610。

將z= -60000、p= -68610 代入式(11)(幅值條件表達式) 中, 解算出K≈2.0206。 將z=-60000、p= -68610 和K≈2.0206 代入式(15)中, 可得

由此得出經過超前校正后的系統開環傳遞函數為

校正后的系統單位階躍響應如圖5 所示。

圖5 校正后的系統單位階躍響應(延遲環節一階近似)Fig.5 Unit step response of the system after calibration(first-order approximation of delay link)

由圖5 可知, 系統穩定, 穩態誤差趨于0。 此時, 系統的超調量σP=2.2%, 上升時間tr=1.8 ×10-5s, 調節時間ts=4.3 ×10-5s, 動態性能指標符合期望值。

為探究延時環節的一階近似對系統的影響,現用式(4)替換式(18)中的一階近似, 得到系統開環傳遞函數, 表達式為

校正后的系統單位階躍響應如圖6 所示。

圖6 校正后的系統單位階躍響應Fig.6 Unit step response of the system after calibration

由圖6 可知, 系統穩定, 穩態誤差趨于0。 此時, 系統的超調量σP= 5.3%, 上升時間tr=1.5 ×10-5s, 調節時間ts=6.7 ×10-5s, 動態性能指標與期望值接近, 證明了延時環節一階近似在本次參數求解過程中的可行性。

校正后的系統開環頻率特性曲線如圖7 所示,相角裕度γ=61°, 幅值裕度Kg=8.6dB, 具有較大的穩定裕度, 證明系統的魯棒性較好。 此時, 系統-3dB 帶寬為fb≈6.2kHz。

圖7 校正后的系統開環頻率特性曲線Fig.7 Open-loop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the system after calibration

3.3 連續域控制器離散化

本文采用連續域-離散化設計法, 直接將連續域控制器離散化, 對式(17)進行z變換, 得到

C1(z)即為所求得的離散化PD 控制器。

4 Simulink 仿真

4.1 連續域-離散化設計法驗證

將C1(z)代入離散控制系統, 如圖8 所示。

圖8 離散控制系統示意圖Fig.8 Diagram of discrete control system

為探究這種方法對整個系統的影響, 以Simulink 為工具, 對連續系統與離散系統進行仿真, 如圖9 所示。

圖9 Simulink 仿真圖Fig.9 Simulation diagram of Simulink

仿真輸入信號為1mA 電流的單位階躍響應,離散域系統的A/D 采樣頻率為50kHz。 為了使連續域與離散域的輸出誤差電壓信號同步, 在連續域的Simulink 仿真中加入相應的延時環節, 對比連續域與離散域的閉環系統階躍響應曲線, 如圖10所示。

圖10 連續域和離散域的單位階躍響應曲線Fig.10 Unit step response curves for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domains

仿真結果表明, CDC 控制系統在連續域和離散域的單位階躍響應曲線基本一致, 證明了連續域-離散化設計法在本次實驗中的可行性, 并且仿真結果為實際控制系統提供了依據。

4.2 輸出穩態誤差

將Simulink 仿真信號源設為1mA 的電流值,信號發生時間設置為0.0001s, 離散域穩態誤差如圖11 所示。

圖11 離散域穩態誤差Fig.11 Diagram of discrete domain steady state error

通過離散PD 控制器的調節, 離散控制系統穩定, 穩態誤差為0, 實際上這與控制環路包含積分環節有關。

5 結論

本文建立了自動跟蹤型電流數字轉換電路的控制系統模型, 采用根軌跡法求解連續控制系統的PID 控制器參數, 校正后系統動態性能指標接近期望值, 閉環階躍響應的超調量為σP=5.3%, 上升時間tr=1.5 ×10-5s, 調節時間ts=6.7 ×10-5s。該系統具有較大的穩定裕度, 證明系統的魯棒性較好, 系統的-3dB 帶寬約為6.2kHz。 采用連續域-離散化設計法對連續域PID 進行離散化處理,基于Simulink 分別建立了連續域與離散域的閉環系統仿真模型, 仿真結果表明兩個系統的階躍響應曲線特性基本相同。 在離散域中, 輸入單位階躍信號時, 系統穩定且輸出穩態誤差為0。 仿真結果可用于電流數字轉換電路控制參數優化。

猜你喜歡
階躍傳遞函數表達式
基于階躍雙包層光纖的螺旋型光纖傳感器
一個混合核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算子范數表達式
表達式轉換及求值探析
淺析C語言運算符及表達式的教學誤區
基于LabVIEW的火焰傳遞函數測量系統
探討單位階躍信號的教學
紅外成像系統的調制傳遞函數測試
基于傳遞函數自我優化的BP網絡算法改進
一種階躍函數在矩形時間窗口頻域特性的分析方法
單位階躍響應的時域求解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