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環境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研究

2023-03-08 05:37許章元
體育科學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體育課大學改革

許章元

(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中共中央、國務院2020年10月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征、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這是1949年后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國家層面中“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包含探索建立應用型本科評價標準,突出培養相應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等,因此各大學都非常重視。與此相關教育評價的主旨是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長時間以來對學校本科教學課程改善的討論層出不窮。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發《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2014]4號),拉開了全面深化教學改革的序幕。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疾鞎r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體育教學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快改革步伐,進一步滿足大學生體育健身需要是亟待解決的問題[1]。因此本研究通過搜集得到對大學評價標準及內容構成的反饋,并通過反饋討論公共體育教學所承擔的任務和改善的發展方案,以尋求最終的實踐和應對的策略。

“公共課”是高校的一類課程,意指高校根據培養各類專門人才的總目標和普遍要求而開設,所有系科、專業的學生均須修習的課程[2]。盡管各級各類高校的辦學定位差異顯著、培養目標各不相同、課程結構存在較大差別,但所有高校都開設了公共課,且長期以來在我國高校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3]。從這個角度來看,公共課應該成為構筑知識的基礎,是形成豐富多樣生活、實現完整人格的根本。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4]。本科教育的核心是以公共教育為基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因此充實公共體育課程就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2002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與2005年頒布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是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和構建新的體育課程體系的依據?!秾W校體育工作條例》指出: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和習慣;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為國家培養體育后備人才;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增強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進取精神[5]。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文件中提到: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指揮棒作用,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錘煉堅強意志,培養合作精神。各大學在全面提高公共課整體質量的同時,也強調了改革的必要性,公共體育課作為公共課程中的一個領域,同樣也需要改革。多數研究認為公共體育課最終會促進終身體育的形成,對提高生活質量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與過往相比,很難斷定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機會和質量會比以前有所提高。當下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普遍存在課時減少、學生厭學、質量下滑等問題[6],許多大學為了提高競爭力和就業率而忽視甚至減少了公共體育課程。如果把減少公共體育課程的問題與高校競爭力或就業問題掛鉤將不符合教育架構和時代要求,這將導致公共體育課的比重下降。

我國關于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研究主要包括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課堂教學管理[7-9],高校公共體育課課程設置及增設新課程的可行性研究[10-13],公共體育課教學評價的研究[14-18],公共體育課滿意度研究[19-21],公共體育課安全保障的研究[22-23],公共體育課程現狀與發展研究[24-26],公共體育課理論課程研究[27-29]等。這些研究對公共體育課程的改善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具體哪些因素是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研究明顯不足,因此從公共體育課方向性和指標評定的角度進行研究也同樣具有意義。

大學教育評價改革屬于國家政策層面,作為大學公共課程中重要的一門,公共體育課也要積極響應這樣的政策。先前研究通過努力促進公共體育課程的發展來說明公共體育課程存在的理由和作用,但是實際教學現場是以教育實施者與需求者為對象,貼近他們所認為的公共體育課的研究還是顯得不夠完善。在本研究中針對大學公共體育課的性質以及參與大學公共體育的改革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并通過歸納法和分析法明確公共體育課程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因此本研究從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環境角度出發,在實現公共體育課程正?;耐瑫r,找出當前大學公共體育課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及解決方案,為更好地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及促進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結構改革。以先前對公共體育的研究為基礎,以公共體育教學一線的教師為對象,解讀公共體育課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屬性,總結在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結構改革發展的重要領域及優先需要改革的因素,是當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本研究的意義所在。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參與者

本研究選定了教育學專家2名,體育領域專家2名,教育課程專家3名,公共體育專任教授3名,共10人組成本研究參與者。研究參與者一般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參與者一般特性

1.2 材料收集

根據大學結構改革評價中公共體育課程的改善和發展方案,本研究資料收集方法設定為訪談法。訪談以“改善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大學公共體育課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最急需改革的是什么?”等結構化的問題為中心進行。與訪談相關的資料經研究參與者同意,采用了錄音或者抄錄內容的方式進行收集,將收集到的資料全部存入電腦中進行編碼分類再進行歸類分析,最終保存為文件資料以備使用。將通過訪談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納分析和描述性統計,其結果采用頻率分析法加以表述。

1.3 材料處理及分析方法

為確保研究信度,通過對不同研究領域但與研究主題有相關性的專家群體的深入訪談,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圍繞訪談所得的內容進行。

在進行材料分析的過程中,最先以從專家組獲得的內容開始,之后就各內容再次與專家組進行會議、訪談后,按照各因子類別進行匯總。匯總后的資料按各個因子內容為標準,以小領域、中領域、大領域進行劃分,在此過程中為了確保研究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再次向參與研究的專家組進行提問及確認,以及就一些細節或敏感問題進行咨詢,獲得反饋后再次對資料進行調整和修正。在資料的分析過程中,再次通過與符合本研究主題的專家進行訪談,確認其反饋的真實性與一致性,努力確保研究過程及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組織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強調,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堅決克服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等片面辦學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從這一角度出發,最近部分大學通過公共課程結構改革,提升教學水平,同時開始研究和討論開設新形態的公共課程的可能性。大學公共體育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也是為學生踐行“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的最后機會。只以分數和升學率為唯一依據來評價學生、學校和教育從業人員,忽視公共體育課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性,那么培養全面發展人才以及國民健康等政策只能是空洞的目標。因此在滿足時代變化的教育需求和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大學教育中,強調公共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非常有意義的。

通過與各專家進行深層訪談,共得出了363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相關內容的反饋信息(表2)。將得到的363個反饋內容進行第二次內容分析,將所有反饋劃分為24個領域(項目),8個中領域,3個大領域。首先是教學課程全面改善的大領域,包括課程多樣性、結構變化、理論知識學習等3個中領域;其次為教學方法改善的大領域,分為課程難易度調整、評價方式及課程實施方式等3個中領域;最后為新教學形態的改善和接納學生文化2個中領域組合而成的接納新文化的大領域。

表2 公共體育課改革事項

2.1 教學課程的全面改善

根據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環境下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善及發展方案得到的363個反饋結果顯示,教學課程的全面改善(189個,52.1%)最為突出。以此內容為基礎進行進一步具體的觀察分析,按占比順序劃分為課程多樣性(103個,54.5%),結構變化(55個,29.1%),理論知識學習(31個,16.4%)。通過對所得反饋內容分類,公共體育課程最先應該改善的就是教學課程的改善。這樣的結果證明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開始的這個時期,最應該重視和準備的事項是今后公共體育課程的改變,教學課程改革的必要性是學生與專家實際感受得到的。張忠華研究認為我國在大學課程設置上的邏輯起點是國家,社會屬性一直主導我國大學課程設置,作為大學課程設計者的國家和高校恰恰忽視了學習的主體——學生,對于課程的設置教師學生基本沒有話語權[30],這也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意義提供了支持。體育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性學科項目,它是通過身體活動將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生理學、力學等相關的學科融合而成的交叉型學科。由于交叉學科課程不再是完全按照單一學科的知識結構和邏輯體系來進行課程的組合,而是在教學中真正實現以問題或交叉學科理念來進行課程的編制與實施[31]。綜合來看,學科間的整合如果能夠彌補體育教學當中所存在的缺點并更好地發揮優點,那么將有可能成為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因素,通過課程之間的比較和連接作為熱點,那么將會發揮出更大的協同效應。如果能結合學生自身所學的專業進行學習設計,也會為就業準備等起到更好的鋪墊作用。

未來大學公共體育的發展,最重要且最基本的必要項目就是課程的全面改革。因此各大學也要努力通過收集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意見及與其他科系融合的可行性,改編融合型教學課程,靈活應對教育環境的變化,確保專業性和適用性。另外現階段針對學生的公共體育課程改革項目,正是重新審視公共體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構建能夠促進創意性、全面性的體育教學課程的時期。

2.2 教學方法改善

課程改革之后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課程教學方法的改善。本研究中第二大領域為教學方法的改善,共111個反饋,由課程難易度調整(58個,52.3%),評價方式(37個,33.3%),課程實施方式(16個,14.4%)等三個中領域構成。在這三個中領域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項目為課程難易度調整,在111個反饋中占據了58個,由此可見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馬春林,劉志民認為體育運動不僅改善了機體及各器官、系統的機能,也是自我發展的必要手段,其內涵也從以往單一的健康性向社會各層面延展,成為現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也是人類健康文明生活的重要標志[32]。對于身處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現代人來說,體育也是一門實現創造性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工具性學科。即通過公共體育教學,對即將走入社會的學生起到促進心智成熟的作用,同時兼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媒介作用。從改善人際關系、社會性發展、協同心、關懷心等與情緒教育密切相關的角度來看,改善整體授課方式是不可或缺的?;糗娨脖砻髁伺c本研究結果相同的立場,他認為體育課是鍛煉身體、愉悅心理的課堂,單調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甚至反感,因此需要調動學習積極性,利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組織形式要靈活多樣[33]。因此運用多種教育媒介及改進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公共體育課程與提高運動技能或者培養專業相比,把教育目標放在通過身體活動培養正確的品性涵養上顯得更為重要。與一般專業課程不同,體育課程還承擔著讓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及身體活動增進健康,形成良好的社會觀,為大學生活注入活力,培養學生成為懂得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體育運動,最終實現終身體育的重要作用。雖然很早之前就有很多學者要求改進公共體育課的授課方式,但是目前的公共體育課程還是沒能擺脫以技能教學為主的授課模式。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公共體育課的教師們把體育專業課程中現有的教學授課方式直接套用到公共體育課程的教學中。因此改進公共體育課程的授課方式值得更多的思考和研究。公共體育以大學公共體育理論為基礎,采取培養實踐技能及身體素質能力的授課方式,那么就應該采取與體育專業不同的眼光去看待。換句話說由于專業體育與公共體育所追求的目標不同,培養興趣是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前提,終身鍛煉是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目的[34]。

以上述內容為基礎,根據大學結構改革評價的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及發展方案,在教學方法的改善中要充分理解公共體育所具有的特性,以現場教學經驗為基礎,將任課教師的正確觀念和良好價值觀投射到學生身上,在教學指導上要區別于體育專業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技能要求,更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授課教師通過收集和聽取學生的需求及意見,采用適應社會活動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同時積極學習和獲取各種信息和知識來不斷充實自己。另外要開發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靈活運用多種教育媒介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研究如何提高授課滿意度的方法, 同時時刻反思教學工作中的優點與不足,通過周期性的檢測和總結,提煉出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更好地為后續的公共體育課程教學做好準備。

2.3 接納新文化

最后一個大領域為新文化的接納,雖然是被提及最少的,但是它代表著社會發展趨勢,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接納新文化在總共363個反饋中占據了63個,其中包括新教學形態的改善(41個,65.1%)和學生文化的接納(22個,34.9%),它代表著快速變化的教學模式及大學生價值觀等因素的內容。這些因素也可以從很多的先例中體現,例如要積極主動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需要,應對學生不斷變化的思維和價值觀需要等等,這也符合當今時代變化的最重要因素。大學公共體育課要注重趣味性、學生滿意度及參與意愿,充分掌握學生的要求及社會的發展趨勢。有不少研究也提到了滿足學生需求是教育課程的必要性。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評價對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提前主動進行準備。

現代社會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科技的發展而日新月異,同樣體育課程教學也應該靈活應對這些變化。這些變化不是靠教育機構的引導,而是從產業和社會需求開始的。盡管社會的變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教育界和大學對社會變化的反應還不夠敏感。因此在大學中為了解決公共體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就更需要通過調查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從了解、讀懂并適應社會模式的大局出發,對教學環境進行整改。

雖然不能忽視傳統體育、健身運動和其他身體活動的公共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對現有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研究,但是挖掘和開發可以擴大社會力量的新形態教育課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李曉靜認為:體育新課程是面向未來的課程,當體育課程不再作為技術性訓練的工具而作為文化主體存在的時候,它承擔的是文化建構的使命;體育新課程的實施就是一種課程意義的動態建構過程,體育新課程的根本使命在于為未來社會培養身心健康的人才,體育教育應大量有效地傳授越來越多、不斷發展并與認識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知識和技能[35]。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環境下更需要以適應學生和社會的形式改變公共體育課程。因此在大學公共體育課改革和發展方案中,接受新文化是基本的要素。

雖然接納新文化在三個大領域中所占比例最低,但事實證明這是為大學公共體育課程改革做準備,探索改革和發展公共體育課程方案的必要條件。以先前研究內容為基礎,在改善大學公共體育教育課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開發并應用能夠吸引學生的教育課程新模式。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本研究旨在響應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通過研究探索、充實和改革大學公共體育教學的方案,引導確立科學的育人目標,確保教育正確發展方向,改善和發展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為實現上述研究目的,以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專家組為研究對象,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環境下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方案進行訪談共獲得363個反饋。以這363個反饋為基礎進行了歸類分析,將得出的結果劃分為8個中領域組成的3個大領域。對所得到的反饋內容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

首先,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環境下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最重要和需要優先進行的是教學課程全面改革(包括課程多樣性、結構變化和理論知識學習)。教學課程全面改革要明確質量要求,完善現行課程標準,更合理化的公共體育課程設置,豐富課程項目,增加相關理論課程(衛生保健、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等),增強對教學和考試評價指導,同時要加強相關學科縱向銜接和其他學科的橫向配合。

其次,第二大領域是教學方法改革(教學難易度調整、評價方式和課程實施方式)。減少呆板、單凋的課程實施方法,實施“啟發式”方法,教師搭建平臺,通過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公共體育課教學的主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促進自主學習、啟發創新思維、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貫徹因材施教原則,調整教學難易度和單一的考核評價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個體優勢與潛力。

最后,接納多樣的新文化(新形態的改善和學生文化的接納)。電子信息技術廣泛運用到體育課程的教學中,也快速帶動了公共體育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同時也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體育知識層面。因此高校體育教學中需要積極主動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需求,應對學生不斷變化的思維和價值觀。

3.2 建議

首先,本研究是根據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環境下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的概括性基礎研究,在后續研究中可能需要提出更加細化的研究。

其次,本研究采用的是質性研究方法中的歸類分析法,如果采用更多的融合性研究方法或許可以提出更多的問題。

最后,如果綜合學生層面提出意見的研究將會更全面。

猜你喜歡
體育課大學改革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改革之路
體育課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上好期末三節體育課
"三個結合“上好室內體育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